谷青;王毓华;梁云青;钱宝堂;李红玲
残角子宫是较为罕见的妇科畸形,合并妊娠时容易误诊,延误治疗,导致残角子宫破裂,腹腔大量出血,严重休克甚至危及生命.我院在2002年成功的诊治1例残角子宫妊娠.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晓华;沈春萍 刊期: 2003年第13期
脑出血具有发病急,病情危重,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其中20%-60%为脑室内出血.本科自1997年7月-2002年12月共收治脑出血患者56例;其中脑室内出血21例,约占37.5%,均经手术治疗.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并对治疗中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李登永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急性脑血管病时可引起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紊乱,称脑心综合征.并出现多种心电图异常改变,这一现象已被临床工作者广泛注意.为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改变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本文收集了2002年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脑血管病260例,对其心电图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王令德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了解临床常用几种抗菌药物在-20℃保存的微量肉汤稀释药敏板中的稳定性,以提高药敏结果的准确性.方法:以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和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两个标准菌株对贮存于-20°C条件下的微量稀释药敏反应板进行质量控制.ATCC25922测试氨苄西林、头孢噻吩、头孢唑啉、复方新诺明和呋喃妥因这5种抗菌药物.ATCC27853测试哌拉西林、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曲松、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四环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头孢哌酮/舒巴坦(舒谱深).结果:亚胺培南是活性降低明显的药物,其速度是约每2周活性降低一半.其余测试药物至少12周内稳定.K-B法结果稳定且未失控.结论:亚胺培南在-20°C条件下贮存的微量稀释药敏板上随时间的延长活性减低十分明显.微量稀释药敏法的质量控制必须得到加强.
作者:张敏;张秀琴;张茉莉;郝少丽;张迎春 刊期: 2003年第13期
2000年8月-2002年12月,我院共完成电子结肠镜检查3585例,其中检出结肠憩室126例,检出率3.51%.报告如下.
作者:陈娅蓉;李晓燕;蒋海燕;张磊;贾友兰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腹腔镜下治疗异位妊娠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47例病人均在完成术前准备后,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输卵管切除38例,输卵管线形切开8例,卵巢楔形切除1例.结果:腹腔镜下手术,平均住院天数32天,有1例线形切开术,术后发生持续性输卵管妊娠,有2例输卵管妊娠破裂型输卵管切除后发生继发性腹腔妊娠.结论:腹腔镜下异位妊娠手术应先吸尽盆腔积血及血块,再改头低足高位,注意术后绒毛组织收集.
作者:张智君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性综合征(NDHS),是糖尿病的一种少见而严重的急性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昏迷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是一种因严重高血糖、高血钠、高血浆渗透压所致的脱水性无酮症的综合征,病情危重,死亡率较高,可达40%-70%[1,3],现将1例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抢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文辉;冯建平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罗哌卡因作为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纯左旋异构体局麻药,此项研究应用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吗啡、氟哌利多和布比卡因复合吗啡、氟哌利多在剖宫产术后镇痛完全情况下,观察比较病人运动阻滞和肠蠕动功能恢复情况。
作者:李春伟;崔春玲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是一种以红细胞显著增多为特征的,病因未知的克隆性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
作者:林琳;左丽宏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总结创伤性膈肌破裂及膈疝的临床诊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5例创伤性膈肌破裂与膈疝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因胸腔内进行性出血或(和)腹腔脏器损伤而急诊手术12例,13例确诊为膈肌破裂或膈疝后手术,治愈24例,死亡1例.结论:对胸腹结合部外伤要充分重视.CT和X线检查是诊断膈肌破裂及膈疝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只有对其合并伤迅速而正确的治疗,才能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聂政波;赵安来;郭跃明;蔡利佳;胡军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患者,27岁,G2P1,于1995年12月在单位医院于哺乳期未转经期上环,术后有轻微腹痛,阴道流血4天干净.行经后月经正常,无痛经史,大小便正常.于1998年5月因人流一次未取出环,B超示:宫内未探及环.
作者:刘海燕;陶李苏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关节松动术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关节松动组31例和常规治疗组31例,两组均每周治疗5次,每日1次.结果:关节松动术组的治愈显效率及疼痛改善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结论:关节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可作为临床康复手段加以推广.
作者:时金梅;冯德荣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溶栓治疗是近年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重要进展之一,90%的AMI患者是冠状动脉血栓闭塞所致[1],故溶栓治疗是当前恢复心肌再灌注,限制心肌坏死范围有效的手段之一。
作者:谷青;王毓华;梁云青;钱宝堂;李红玲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Hyperosmolar Nonketotic Diabetic Coma,HNDC)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新桥医院1999年8月-2002年8月收治因颅脑损伤致HNDC患者12例,男8例,女4例,通过静脉补给生理盐水、经胃管注入温开水以及小剂量速效胰岛素持续静滴3条主要途径,并根据血电解质、血浆渗透压、血糖、尿糖等检测结果及时调整补液种类及速度.结果:4例2-3d清醒,2例5d清醒,4例虽HNDC病情恢复,但因颅脑损伤较重于14 21d清醒,1例合并肺内感染死亡,1例因血浆渗透压未控制死亡.结论:HNDC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确诊;小剂量速效胰岛素持续静滴可使血糖稳定下降,胃管内注水结合静脉补给生理盐水有助于高渗状态的恢复.
作者:宋业纯;杨辉;张可成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我院自2000年以来,对26例胃癌病人全胃切除后采用国广吻合器(常州市新能源医卫器材总厂)用于SS吻合,现将临床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景宪;曲延才;孙良坤;张中君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我院自1999年2月-2003年2月先后采用Dornier Alpha及Dornier Delta体外碎石机治疗输尿管末端结石244例,一次性碎石成功率达到100%,取得了可喜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贵林;王新园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采用经眶上锁孔入路这一微创方法,治疗鞍区大型颅咽管瘤,力求以小创伤获得佳疗效.方法:平行于眉毛在眉上切开皮肤,与眉毛长度一致,在一个直径2.5cm的圆形骨瓣内进行手术.结果:20例颅咽管瘤患者实施手术,19例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随访2个月-2年,除1例患者术后8个月癫痫大发作死亡,其余患者恢复正常.结论:眶上锁孔入路能提供足够的手术空间、全切累及三脑室内的大型颅咽管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途径.
作者:刘景平;刘运生;陈风华;彭泽峰;王君宇;刘志雄;赵杰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胶原性疾病的一种,实质上是原因尚不分明确的全身性疾病.其慢性炎症不仅在关节的各组织如软骨、韧带、肌腱和相连的骨骼,还存在于心、肺、血管等器官和组织.
作者:李宽亮 刊期: 2003年第13期
肺原性心脏病为老年人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并发感染等急性发作时可引起呼吸性酸中毒,同时由于一些代谢因素的存在及医源性因素,又可并发代谢性酸中毒或代谢性碱中毒.酸碱中毒均严重影响肺原性心脏病患者的预后.现将肺原性心脏病可能出现的酸碱平衡紊乱加以分析,便于临床工作者正确分析病情,及时做出处理.
作者:王志蕴;霍红娟;王志杰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根据笔者20多年临床实践经验,认为护士应该掌握好护理心理学这门科学,对老年患者正确地实施心理护理,从心理方面对老年患者进行鼓励和安慰,使其对所患疾病有一个正确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必能起到药物起不到的作用.
作者:辛爱花;于秀芬 刊期: 2003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