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波姆红外线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观察(附40例分析)

熊红

关键词:
摘要:外阴白色病变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组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慢性妇科疾病.我院自1994年3月以来,共收集这类病例40例,采用波姆红外线局部照射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怎样培养化学观察能力

    卫生职业学校是培养医护人才的重要渠道之一,而化学课程是卫生职业学校设置的各门学科的基础.当今时代需要我们培养能观察会观察的医护人才,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化学课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作者:于莉;李收;贾祥捷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三维单边多功能外骨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120例分析

    胫腓骨骨折在全身长骨骨折中发生率高,约占10%,其中多为双骨折[1].易发生开放性骨折,伴有骨缺损及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应用钢板螺丝钉等内固定治疗有较大的困难.我院于1997年3月-2002年9月应用山东潍坊生产的三维单边多功能外骨定架治疗各种类型的胫腓骨骨折1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志强;吕胜江;李建军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异位妊娠出血致休克的抢救及护理

    当受精卵在子宫体腔外着床称异位妊娠,习惯称宫外孕,两者略有区别.异位妊娠包括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阔韧带妊娠、宫颈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作者:任晓芳;张翠玲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肺结核病人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研究

    单核-巨噬细胞中的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与机体的免疫状况密切相关,因此可以通过检测外周单核细胞中的NOS活性来反映机体的免疫状态.结核病的发病及预后与机体的免疫状况密切相关,分析肺结核病人的外周单核细胞NOS活性可以了解肺结核病人的免疫状况,对预测病人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王群林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波姆红外线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观察(附40例分析)

    外阴白色病变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组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慢性妇科疾病.我院自1994年3月以来,共收集这类病例40例,采用波姆红外线局部照射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熊红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点式曲张静脉抽剥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体会

    目的:总结点式曲张静脉抽剥术的优点、手术操作经验.方法:分析1998年10月至2000年10月点式曲张静脉抽剥术治疗98例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肢术后无切口并发症,无下肢曲张浅静脉残留.随访2-4年,随访率为85.7%(84/98),无静脉曲张复发,静脉曲张伴随症状基本得到改善或消除,点状切口疤痕淡化或消退.2条肢体伴隐神经损伤,其损伤率为1.9%(2/104).结论:点式曲张静脉抽剥术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李岩;陆林兴;吴萍山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护理人员在整体护理实践中应思考的几个问题

    我国在21世纪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关注的是与人整个生命过程相关的健康问题,爱护病人的生命,关心病人的生活,尊重病人的人格,满足病人的愿望,维护病人的权利,成为护理质量的基本要求,开展护理全程的优质服务,密切了医护患之间的关系,促进了护理事业的发展,得到了病人的认可,现就深化整体护理实践中,谈点体会.

    作者:宋萍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重度烧伤病人102例救治分析

    重度烧伤病人的救治是临床治疗的难点,易并发休克,感染,败血症等.愈合后易并发功能障碍.我院自1994年以来共收治重度以上烧伤病人102例,均获得临床治愈,报告如下.

    作者:刘明锁;王洪亮;王玉明;尚景瑞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微波,中药浸泡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采用微波治疗机灼除尖锐湿疣后,再用中药浸泡,每次25-30min,每日2次,连用1周为1疗程.结果:全部病例1疗程治愈,创面l0天内愈合,未见明显瘢痕,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该方法具有疗效好,创口愈合时间短,复发率低的优点.

    作者:张艳杰;陆东庆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医疗安全是医院工作的生命线

    医疗安全问题事关患者的生死存亡,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着医院的荣辱兴衰.医院,顾名思义,就是一个诊治疾病的场所.医院存在的意义就是要为患者诊断和解除伤病的困扰.

    作者:郭启煜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患侧仰卧位ESWL治疗输尿管末端结石的临床应用

    我院自1999年2月-2003年2月先后采用Dornier Alpha及Dornier Delta体外碎石机治疗输尿管末端结石244例,一次性碎石成功率达到100%,取得了可喜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贵林;王新园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羊水污染与新生儿窒息-附118例分析

    羊水污染在分娩过程中较为多见,为了进一步探讨羊水污染的临床意义,本文观察了118例羊水污染与新生儿室息的关系.

    作者:付丽君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指腹缺损修复方法的选择

    目的:介绍用手指皮瓣修复指腹皮肤缺损的方法.方法:1997年6月-2002年8月,应用筋膜蒂v-y提升皮瓣、手指侧方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跨区切取手指侧方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及第一掌背动脉逆行筋膜皮瓣,修复不同程度的指腹缺损89例.结果:皮瓣全部成活,随访半年以上有45例,修复后指腹的感觉均在S4级以上,外形满意,患者均恢复原工作.结论:根据指腹缺损的大小与形状,切取相应的手指皮瓣,手术简单,效果好,是修复指腹缺损的有效方法.

    作者:潘希贵;管同勋;田万成;潘风雨;李亮;王克佳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拉贝洛尔预防颈丛阻滞心血管副反应的临床体会

    颈丛阻滞应用甲状腺类手术,其操作方法简便且效果可靠,但其引起的心血管副反应常见,尤其是对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本文将拉贝洛尔应用于颈丛阻滞,观察其预防心血管副反应的效果.

    作者:李星华;张绪斌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424例食管、贲门癌机械吻合术后并发症的探讨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机械吻合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对连续7年食管、贲门癌机械吻合42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4例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0.47%);吻合口狭窄48例(11.3%),其中包埋组发生狭窄33例(18.1%),未包埋组狭窄15例(6.2%),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前期手术患者狭窄发生率17.2%(21/122例),后期狭窄发生率8.9%(27/302例),两组差异显著(P<0.05).狭窄患者均经食管镜扩张1-3次后治愈;吻合口出血3例(0.7%).全组无手术死亡,住院死亡14例(3.3%).结论:机械吻合能够明显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采用25号吻合器及吻合口包埋会增加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作者:田锋;蔡执敏;王天佑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肺粘液表皮样癌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女,43岁,1999年因出现胸痛、胸闷,10天后症状加重,X线片示肺门部阴影,遂入院诊治.自发病来,体重减轻5kg.30年前曾患支气管炎,5年前患肺结核,均经治疗后好转.

    作者:曾宪华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IL-2、IL-6、TNF-α在正常妇女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分析

    目的:探讨IL-2、IL-6、TNF-α在月经周期内膜及早孕蜕膜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75例正常育龄妇女月经周期内膜及早孕蜕膜中IL-2、IL-6、TNF-α进行标记和分析.结果:IL-6于增殖期、分泌期、早孕期表达逐渐增强,各期差异有显著性(P<0.01),IL-2、TNF-α在各期表达均很低.结论:IL-6是维持正常妊娠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IL-2、TNF α在内膜中表达抑制有利于妊娠.

    作者:逯彩虹;周爱玲;扬淑芳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高氧对脑组织的影响

    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依赖于氧供应的正常,减少或增加氧供应达到一定的程度,都会引起机体的各种生理性或病理性反应.随着高压氧医学和生理学研究的发展,氧对机体影响的研究已引起更多的重视.

    作者:韩玉霞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以室性早搏ST段抬高为表现的心肌梗死1例报告

    1病例资料患者,女,医生,64岁,因胸痛、气短、阵发性心悸感2h入院.该病人于2h前因情绪激动后,出现胸痛,气短,继而出现阵发性心悸感,于家中含服硝酸甘油后,上述症状未缓解,故来我院就医.既往高血压病史8年.

    作者:郑威利;张湔非 刊期: 2003年第13期

  • 儿童急性前葡萄膜炎治疗体会

    前葡萄膜炎是葡萄膜炎中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50%-60%,多见于中青年,致盲率较高,约占致盲病的4%-10%,占致盲眼病的第3-10位.儿童葡萄膜炎在葡萄膜炎人群中占2.2%-5.8%[1],以前葡萄膜炎多见,病因复杂,易于复发.今将我科自1997年以来诊治8例儿童前葡萄膜炎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潘秀真;颜兴治;康肯堂;林虹 刊期: 2003年第13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