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11例诊治体会

刘德荣;张胜利;屠风玲;杜礼兵

关键词:
摘要:我院内分泌科自2000年6月-2003年7月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鼻饲温开水和口服补水的方法抢救11例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NKH)获得较好疗效,现将报告如下.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硬膜外腔注射药物防治老年患者硬麻术后腰背痛

    老年患者施行硬膜外阻滞麻醉术后,会出现或加重腰背痛,麻醉医师常忽视这一现象.我院自1998年11月-2003年10月采用硬膜外麻醉术毕前通过硬膜外导管,注入小剂量皮质激素加维生素类药物至硬膜外腔,防治老年患者硬麻术后腰背痛,共78例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国平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急诊抢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监护

    目的通过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监护,早期准确地判断患者的出血量,是否再出血或继续出血,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呕血及黑便、意识、循环、化验检查进行临床监护.结果通过临床监护能有效地提高判断患者出血量,再出血及继续出血的准确性.结论临床严密地监护能有效地提高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张艳红;何萍;余红梅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自制双套管在肛肠患者中的应用

    肛门直肠括约肌在正常情况下处于收缩状态,肛肠科病员手术后,常常因肛门疼痛,肛周填塞纱布等原因而导致肛门排气困难,引起腹胀,传统方法是采用肛管排气,而肛管大多质地较硬,插管时易引起出血,加重疼痛,给病员造成极大的痛苦.我科设计了一种双套管应用于肛肠患者,并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玉英;曲华;郭翠荣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中国、美国和日本三国医学教育及学生素质的比较

    笔者有幸在日本神户大学医学部和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分别作访问学者1年和半年,对两国的医学教育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情况.回国后又参与了首都医科大学生的教学工作,现将3国的医学教育模式及学生素质加以比较,与大家共享.

    作者:郭艾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论中医学的外治法

    中医对外治法的运用具有悠久的历史,较为成熟的具体方法就有三十余种,但是目前中医的外治法逐渐被淡化.本文列举了<黄帝内经>时代中医对外治法运用的实例,强调了中医的外治法应该说是中医学有原创性意义的一种独特的疗法,从理论到具体治法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一套治疗体系,对其机制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郭霞珍;李建军;常立果;张财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中药的不良反应及治疗的基本原则

    中药不良反应的定义是:临床上为治疗目的而发挥的作用称为治疗作用,而与治疗无关且不利于病人的作用称为不良反应.中药不良反应依据中药药性,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不良反应出现的程度,病理机制等分为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致癌和致畸作用等.

    作者:宋秀梅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医院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物敏感性分析

    目的了解本地区医院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物敏感性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1年7月-2003年12月临床分离出的30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测定,并比较分析.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林可霉素等耐药严重,耐药率均超过85%;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洛美沙星等耐药相对较轻,敏感率均超过75%;同时,对三种头孢菌素类药物敏感率也较高,均为60%以上,但在结果报告中仍需要根据MRSA耐药性修正原则进行修正,部分敏感的头孢菌素类被修正为耐药;另外,本次研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为100%.结论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应根据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和修正原则进行合理选择用药.

    作者:陆玉全;苏国生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阑尾输出道回结肠可控膀胱术的护理

    目的总结阑尾输出道回结肠可控膀胱术患者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加强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保持各引流管通畅,预防感染等.拔除导尿管后,训练患者定时自行导尿.结果本组16例无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恢复顺利.结论保持引流管通畅,训练患者自行导尿是护理关键.

    作者:苏英捷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晚期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前列腺癌在国外的发生率很高,老人尤然.近年来,由于社会条件及生活习惯的改变,我国老年人的前列腺癌发病率亦呈逐年增高趋势,尽管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前列腺癌的诊断水平不断提高,血 PSA测定和TRUS的检查,使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率明显提高,但由于前列腺癌缺乏特异性表现,根据病理证实,60岁以上潜伏癌发病率可达40%-80%,而临床发病率仅为1.05%,首次就诊中仍有高达40%左右(国内高达70%左右)的患者属于晚期,合并有远处转移而失去根治性治疗的机会.

    作者:王昌龄;杨成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断肢(指)再植手术配合体会

    我院开展断肢再植手术已多年,断肢再植是一种综合性的创伤外科手术,要求手术者必须掌握肢体的解剖知识,采取争分夺秒的态度,这就是要求我们熟练的配合.现将手术的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莉娜;高淑平;陈红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复方丹参滴丸与消心痛治疗心绞痛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比较复方丹参滴丸与消心痛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复方丹参滴丸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次10粒,3次/天;消心痛组每次10mg,3次/天.两组病人当心绞痛发作时均可含服硝酸甘油片.结果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与消心痛对照治疗组,随着疗程的延长,有效率逐步提高,但两组之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着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较为理想的药物之一.

    作者:程增魁;张安生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马来酸罗格列酮与磺脲类/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马来酸罗格列酮与磺脲类/二甲双胍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动态临床观察.方法6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24周的马来酸罗格列酮联合磺脲类/二甲双胍治疗,观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血脂、血压的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24周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均有显著下降,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指数)下降;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降低,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收缩压降低,肝、肾功能明显变化.结论马米酸罗格列酮与磺脲类/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明显改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HbA1c,同时有降压作用.

    作者:席云霞;张振文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结核病的感染、发病、诊治

    结核病是隐藏在人类中的暗害顽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合理的结核病防管是阻止传染的基本手段,正确的诊治是消灭传染源,减少病理损害的主要措施,二者缺一不可,是一项群防群治工作.

    作者:曹守明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11例诊治体会

    我院内分泌科自2000年6月-2003年7月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鼻饲温开水和口服补水的方法抢救11例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NKH)获得较好疗效,现将报告如下.

    作者:刘德荣;张胜利;屠风玲;杜礼兵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血液灌流救治毒鼠强中毒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救治毒鼠强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毒鼠强中毒患者进行血液灌流(HP)与既往常规治疗的8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HP患者意识清醒时间和抽搐停止时间以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心肌酶谱明显下降.结论HP治疗毒鼠强中毒较常规方法有效.

    作者:许祥贵;陈佩华;周令芳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四肢动脉血管损伤显微外科修复85例

    我院自1990年以来收治四肢动脉血管损伤85例,经行血管吻合和静脉移植修复,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吴克坚;刘继东;江晓霁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妊娠期间风湿病服药安全问题

    近年来,我国风湿性疾病发病率呈增长趋势,据我国初步流行病学的调查并以16岁以上的人群为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病率为0.32%-0.036%,强直性脊柱炎(AS)约为0.25%,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约为0.07%,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 SS)约为0.3%-0.7%,骨性关节炎(0A)在50岁以上者可达50%[1].总发病人数达数千万人,而且致残率较高,风湿性疾病已严重影响人民的生命健康,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尤其是一些风湿性疾病好发于育龄期的女性,如SLE、RA、p SS、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PAPS)等,育龄期的妇女都要面临生育、优生优育等问题.

    作者:吴正和;贺鸣;韦金鹏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多发性骨髓瘤免疫表型分析

    目的研究国内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免疫表型特点.方法采用三色免疫荧光直接标记法及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分析10例多发性骨髓瘤的免疫表型.结果10例MM标本的CD38均为强阳性;70%(7/10)骨髓瘤标本CD56和CD38双阳性,CD19+、CD10+、CD20+、CD22、CD33+、CD34+、HLA-DR均未见表达.结论应用流式细胞术对MM患者的骨髓进行免疫表型的分析是确诊MM的一个重要依据.

    作者:杜庆华;许艳丽;毛平;王顺清;李庆山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浅谈老年病人静脉穿刺术中血管的选择

    老年病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易导致急危重病及住院时间长的疾病的发生.如何根据老年人的自身特点合理地提高老年病人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穿刺术中血管的选择尤为重要.笔者总结多年临床经验,浅谈老年病人静脉穿刺术中血管的选择.

    作者:刘军 刊期: 2004年第14期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高压氧治疗38例分析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综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疗效.方法HBO治疗组38例,均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HBO治疗,压力2.2ATA,经面罩吸纯氧20min,换吸空气5min,共吸氧80min,1次/天,10天1疗程;对照组给常规药物治疗.结果HBO治疗组总有效率100%,治愈52.6%,有效47.4%,无效0.对照组11例,治愈45.5%,好转45.5%,无效9%.结论HBO综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张义成;王佳惠;林娜 刊期: 2004年第14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