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芳;程守前;晋玲;张延红
目的:应用响应面法优化离子液体微波辅助提取虎杖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采用3因素5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方法进行工艺优化,以5种蒽醌化合物总提取率为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优选出虎杖5种蒽醌类成分的佳提取工艺为:加入40倍0.6 mol/L C8[MIM] Br,微波提取功率200 W,提取温度31℃,提取时间8min;此工艺下5种蒽醌类成分总提取率为11.69 mg/g,理论值为11.74 mg/g.结论:该工艺提取时间短,操作简单,绿色环保,是快速高效提取虎杖蒽醌类物质的理想方法.
作者:杨赛飞;孙印石;王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诱导T24细胞凋亡及对Survivin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不同剂量(0~ 80 μg/mL)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与T24细胞同培养不同时间(12、24、48 h),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用不同剂量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与细胞培养24 h后,采用Western blot测定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法(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测定Sunvivin mRNA表达.结果:不同浓度EGCG处理T24细胞,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抑制T24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EGCG作用T24细胞24 h后,细胞出现凋亡.Western blot及半定量RT-PCR检测细胞中Survivin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EGCG可下调Survivin表达.结论:EGCG能抑制T24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细胞中Survivin表达相关.
作者:潘颖;杨劼;王宪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进行菘蓝四倍体株系形态学、细胞学及流式细胞术鉴定.方法:将进行了根尖压片染色体计数鉴定的菘蓝四倍体株系组培苗,经生根、炼苗后移栽大田,以田间栽培苗为实验材料.宏观观察进行外观形态鉴定;徒手切片法进行观察,研究叶片的气孔长度、宽度、气孔密度;用流式细胞仪法进行倍性鉴定.结果:四倍体植株和二倍体植株相比,外观形态发生明显的变化;四倍体株系的气孔长度均显著大于二倍体,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目均显著多于二倍体植株;流式细胞术鉴定证明供试材料均为四倍体.结论:供试材料是四倍体,而且宏观观察、微观气孔长度、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目可进行诱变材料倍性的辅助鉴定,同时流式细胞术可用于菘蓝的倍性鉴定.
作者:马艳芝;客绍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合当归补血汤对环磷酰胺化疗荷瘤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小鼠肉瘤S18o移植性肿瘤模型,24 h后随机分为6组,给药1次/d,10 d后,小鼠摘眼球取血,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测定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6的含量;测定脾细胞TNF-α和IL-2诱生水平.结果:四君子汤合当归补血汤3个剂量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化疗荷瘤小鼠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提高化疗荷瘤小鼠血清IL-2、IL-6水平及脾巨噬细胞分泌TNF-α和脾淋巴细胞分泌IL-2含量,尤以中、高剂量组效果显著,且其增强免疫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四君子汤合当归补血汤能拮抗化疗引起的小鼠骨髓抑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计小清;计国旗;王月;戴光祖;许博文;田亚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初步了解采自不同生境白簕种子的形态品质特征和萌发特性的差异.方法:采集西山不同生境的种子,观察外观形态和内部构造,检测千粒重、含水量和生活力.于人工气候箱考察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于试验地对影响出苗率的播种时间(A)、覆土深度(B)和基质种类(C)运用正交试验进行筛选.结果:不同生境种子外观形态和品质特征指标存在差异.种子在光、暗条件下都能萌发,生境Ⅱ(38%水平的中度光强)种子在20℃条件下萌发率高达70.5%.正交试验筛选出佳组合为A1B1C1,即秋季播种于配土覆土深度为2cm出苗率高,出苗早且整齐.结论:不同生境种子形态和品质特征和萌发率存在很大差异,宜选择生境Ⅱ种子育苗,不同温度对萌发率影响不同,室温干藏种子当年秋季播种比次年春季播种好.
作者:肖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不同品种金银花生长过程中生理性状变化,掌握金银花的生长规律.方法:观察研究3个品种金银花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花蕾长度、颜色、折干率和开花率等的变化,并运用SPSS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出金银花生长模拟曲线方程.结果:不同品种之间以及同一枝条不同节位之间金银花生长均呈现相似规律,折干率均在三青期呈现大值,二白期百花重大,且品种间无差异.筛选的两个曲线方程拟合度分别为0.996、0.995.结论:本研究所得曲线能很好地反应金银花的生长规律,较系统的研究了金银花生长过程,能很好的应用于农业生产的指导.
作者:仉劲;房信胜;王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鸡眼草高抗氧化活性萃取部进行筛选,测定其黄酮和总酚含量.方法:采用超氧阴离子(O2-)、羟自由基(·OH)和DPPH·清除实验以及还原能力实验评价鸡眼草不同极性萃取部的抗氧化能力,分别用NaNO2-Al(NO3) 3-NaOH比色法和Folin-Ciocalteu试剂法测其黄酮与多酚含量.结果:鸡眼草各萃取部清除·OH能力的强弱顺序为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Vc>氯仿部位>石油醚部位;对O2-的清除结果为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的清除效果与Vc相当,氯仿部位和石油醚部位的清除效果差于Vc;各萃取部位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弱于Vc,石油醚部位和氯仿部位的IC50均显著高于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P<0.05);还原能力的大小顺序为Vc>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氯仿部位>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的黄酮和总酚含量均显著高于正丁醇部位(P<0.05).结论:鸡眼草抗氧化性强的萃取部位是乙酸乙酯部位,其次为正丁醇部位,石油醚部位差,黄酮和多酚类可能是其抗氧化活性成分.
作者:王春景;胡小梅;张鼎;胡爱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珠芽乌头根(母根与子根)进行生药鉴定.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方法.结果:发现珠芽乌头根的皮层内有石细胞;母根上段和中段裂生的维管束被木栓组织隔开,下段木质部排成两轮;子根多个维管束散在;母根与子根均有自立内皮层;得到药材的薄层色谱图.结论:珠芽乌头根的显微特征明显,可作为该药材鉴定的参考依据,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该资源提供依据.
作者:周成蕾;杨树德;张洁;赫伟;张彬若;杨竹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建立双柏巴布剂中大黄、关黄柏的薄层鉴别方法,并考察其对皮肤的刺激性反应.方法:用薄层色谱鉴别法对双柏巴布剂处方中的大黄、关黄柏进行鉴别,并进行大鼠皮肤刺激试验及人体皮肤适应性考察.结果:各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及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色谱清晰,附近无杂质斑点干扰.双柏巴布剂用于大鼠和人体皮肤24 h后,给药部位未见红斑、水肿、搔痒,也未见其他异常反应.结论: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专属性、重复性好,可作为双柏巴布剂的质量控制指标.该制剂对大鼠和人体皮肤无刺激性,可安全使用.
作者:吴康郁;陈小露;王淑英;吴雪茹;吴启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以茵陈蒿汤联合大承气汤为基础的清下法对急性内毒素肝损伤大鼠肝细胞凋亡防治作用.方法:采用内毒素(LPS)加D-氨基半乳糖(D-GalN)造成大鼠急性内毒素性肝损伤模型,并予以清下中药进行干预,检测造模后各组大鼠肝功能及凝血酶原时间、肝组织病理改变,Tunel检测各组大鼠肝细胞凋亡指数,Western-blot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BCL-2、BAX及Caspase-3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清下法可显著降低内毒素性肝损伤大鼠血ALT、AST、TBIL水平(P<0.05或P<0.01),减轻肝细胞的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Tunel检测显示模型组可见较多凋亡细胞,与对照组及清下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模型组大鼠BAX、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清下组(P<0.05),BCL-2蛋白表达量则较对照组及清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清下法可显著改善内毒素性肝损伤大鼠肝功能及肝组织病理、降低肝细胞凋亡率,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BAX、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调节BCL-2/BAX之间的平衡而起到防治内毒素所致肝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王凤林;杨宏志;李杨湄;吴伟康;邹增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神经源性肺水肿(NPE)患者血管外肺水(EV LW)及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应用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48例NPE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组均为24例,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参附注射液100 mL+5% GS250 mLivgtt qd,对照组予相同常规治疗及5% GS 250mL ivgtt qd,通过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PiCCO)监测所有患者的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及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的动态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24、48、72 h EVLWI、PVPI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均出现EVLWI、PVPI升高,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6h研究组患者EVLWI、PVPI较治疗前下降,且低于同时期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患者以上指标在治疗后6h较治疗前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48、72 h对照组患者也出现EVLWI、PVPI下降,但不如研究组显著,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VLWI(均P<0.01);PVPI(P <0.05;P<0.01;P<0.01).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早期改善NPE患者肺血管通透性,降低EVLW,联合常规治疗能更有效地减轻肺水肿程度.
作者:沈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制备高质量的丹参根部RNA与均一化的丹参根部全长cDNA.方法:利用改良的TRIzol方法,从丹参根部提取得到高质量的总RNA,利用SMART技术合成丹参根部全长cDNA,并应用DSN酶处理的方法对丹参根部全长cDNA进行均一化.结果:电泳检测结果表明,利用改良的TRIzol方法提取的总RNA具有较好的完整性,所获得的丹参根部全长cDNA均一化效果良好.结论:本研究表明,改良的TRIzol方法适用于丹参根部组织的RNA提取.本研究中制备的丹参根部全长cDNA,为后续丹参功能基因的克隆及丹参RNA干涉突变体库的构建提供了材料.
作者:马艺沔;袁丽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浙江省畲族珍稀濒危药用物种金线吊葫芦资源进行调查研究.方法:采用文献法、访问调查法、样方调查法和线路调查法等相结合,对畲药金线吊葫芦在浙江省内的野生资源现状及人工种植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金线吊葫芦是极其稀少而珍贵的药材,其野生资源极少,濒临灭绝;浙江省内人工种植面积约104.55 hm2,预计产量为173.91 t.结论:在野生条件下,金线吊葫芦对生长环境要求相对苛刻,达到药用价值一般需3~5年的生长期.野生资源稀少和市场需求量的增加急需人工种植业快速发展.
作者:朱美晓;鄢连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优化威灵仙总皂苷和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优化威灵仙总皂苷和总黄酮的超声提取条件,并使用SPSS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料液比、超声功率、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粉碎粒度是影响威灵仙总皂苷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是影响威灵仙总黄酮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威灵仙粗粉以30倍量70%乙醇,超声功率140W,温度60℃,提取3次,每次提取60 min为佳提取工艺.结论:该超声提取工艺可用于威灵仙总皂苷和总黄酮的提取.
作者:郝宁;于艳;张漫霞;王珩;李艳辉;鲁巍巍;李宏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翼齿六棱菊Laggera pterodonta(DC.)Benth.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和SephadexLH-20等色谱手段分离翼齿六棱菊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翼齿六棱菊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4',5-三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1)、3,3',5-三羟基-4',6,7-三甲氧基黄酮(2)、金腰带素B(3)、5-羟基4',7-二甲氧基黄烷(4)、5,7,4'-三羟基-3,3 '-二甲氧基黄酮(5)、洋艾素(6)、槲皮素(7)、乔松酮(8)、木犀草素(9)、芹菜素(10).结论:其中,化合物1、2、4、5、8 ~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鹿萍;乌吉木;陈丽娟;李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藏药长毛风毛菊种群生物学特征,分析其产地适宜性.方法:采用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方法,调查典型样地长毛风毛菊密度、生物量;运用《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地理信息系统》(TCMGIS-Ⅱ)对其生态适宜性进行分析.结果:长毛风毛菊主要分布在海拔3200~5200m的高山草甸,对光照等环境因素依耐性强,分布较为集中,生长密度大,产量高;全国共有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5个省区的226个县市为长毛风毛菊适宜产区,适宜面积338 776.89 km2.其中,西藏适宜总面积大(148 175.55 km2),其次为四川(110216.46 km2)、青海(62 947.61 km2)、甘肃(16 233.09 km2)、云南(1 177.18 km2).结论:本研究分析出了长毛风毛菊种群特征和适宜区域,对于其引种栽培、科学区划以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谭荣;王毓杰;周礼仕;谭尔;阿萍;张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观察黄芩苷对大鼠β-防御素的诱导表达作用,为利用中药诱导防御素高效表达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8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固有表达组(20只),分别采集牙龈、颊黏膜、唾液、龈沟液样本,RT-PCR法检测大鼠β-防御素-2的基因表达情况;对照组及黄芩苷高、低剂量组各56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及黄芩苷药液27、13.5 mg/mL灌胃;以固有表达组中大鼠β-防御素-2基因表达水平高的组织作为取材对象,采集标本,同法检测给药后大鼠β-防御素-2的基因表达情况,对基因表达水平与黄芩苷剂量和给药时间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生理状态下,β-防御素-2在大鼠在牙龈组织中表达水平高(P<0.01);黄芩苷可诱导大鼠牙龈中β-防御素-2基因表达上调,黄芩苷高、低剂量组和对照组两两比较,表达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且其表达水平随给药时间的延长而增加(P<0.01).结论:生理状态下,β-防御素-2在大鼠口腔黏膜及唾液和龈沟液中存在固有表达,牙龈组织中表达水平高;黄芩苷可诱导大鼠口腔黏膜中的β-防御素-2表达,其基因表达水平与药物剂量和给药时间存在相关性.
作者:周莉;李昱良;张睿;王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黄芪水煎煮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微粒对活性成分黄芪甲苷在体肠吸收的影响.方法:黄芪经常规水煎煮后除净药渣,以3 000、6 000、12 000 r/min梯度离心法分离水煎液中的固体微粒,以在体肠循环灌注试验评价固体微粒对黄芪甲苷肠吸收的影响.结果:经梯度离心所获固体微粒粒径分别为455.2±22.51 nm、382.7±21.76 nm、218.8±20.43 nm;将不同粒径的固体微粒加入含黄芪甲苷的K-R液中作为灌流液,可显著提高黄芪甲苷的单位肠面积吸收量、单位肠面积吸收率与肠壁通透性,并且随着粒径的降低,黄芪甲苷的单位肠面积吸收量、吸收率与肠壁通透性都显著性提高(P<0.05).结论:黄芪水煎煮过程中形成的固体微粒可显著影响活性成分黄芪甲苷的肠吸收性能,且微粒粒径越小促活性成分吸收作用越强.
作者:杨晔;尹登科;蔡汉须;王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苁归益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制作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分组造模后灌胃给药4 w,检测24 h尿微蛋白量、血清肌酐、肾脏系数、空腹血糖、AngⅡ及肾组织AT1R及AGTRAP,CTGF的表达等指标,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变化.结果:经苁归益肾胶囊干预4 w后,大鼠血清肌酐、肾脏系数等指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且大鼠肾脏病理变化也有所改善,大鼠空腹血糖及AngⅡ的含量、24 h尿蛋白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苁归益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大鼠的炎症反应及肾组织AT1R、AGTRAP、CTGF的表达,降低AngⅡ含量有关.
作者:段贤春;方朝晖;汪永忠;高家荣;吴健;姚先梅;夏伦祝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喷施叶面肥对青天葵产量的影响.方法:以青天葵为试验材料,分别喷施芸苔素、细胞分裂素和植物基因活化剂3种叶面肥,测量喷施叶面肥后对青天葵的叶片和地下部分生长的影响.结果:喷施3种叶面肥均增加青天葵的叶片厚度、宽度和叶绿素含量,提高球茎的数量和重量;喷施芸苔素叶面肥和基因活化剂叶面肥均对青天葵鲜重和干重分别达到1%极显著相关和5%显著相关.结论:在这3种叶面肥中,喷施芸苔素叶面肥对青天葵增产效果好.
作者:翟勇进;唐美琼;白隆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