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枝虫草菌丝体生物学特性研究

林敏;林群英;宋斌;黄浩;李泰辉;沈亚恒

关键词:分枝虫草, 生物学特性, 生长条件
摘要:目的:对分枝虫草菌丝体生长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考察不同温度、pH值、碳源、氮源和碳氮比下分枝虫草菌丝体的生长情况.结果:分枝虫草菌丝体生长的佳温度为25℃,初始pH为5.0 ~7.0,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佳氮源为酵母浸膏,佳碳氮比是24∶1.结论:通过本研究,得到分枝虫草菌丝体生长的佳条件,为分枝虫草人工栽培提供参考.
中药材杂志相关文献
  • 甘肃栽培当归性状个体差异与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甘肃栽培当归外观性状差异,探讨与其质量的相关性.方法:测量22组不同产地当归药材的性状指标,采用中国药典方法测定阿魏酸、挥发油和浸出物含量,用SPSS 15.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产地与性状指标,以及性状指标间均呈正相关,其中有9组性状指标间达到极显著相关,产地与除当归头长度外的其他指标达到极显著相关;浸出物、阿魏酸与产地、性状指标呈正相关,其中浸出物与性状指标均达到显著相关,阿魏酸仅与当归头长度显著相关,而挥发油仅与产地显著相关,与性状指标无明显的相关性;根重、侧根数在产地间差异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44.1%和28.6%.结论:当归药材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化学成分与性状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当归种植需要考虑产地的选择.

    作者:刘香南;张明童;赵建邦;宋平顺;丁永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小儿胃宝口服液中熊果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小儿胃宝口服液中熊果酸含量的方法.方法:以C18(250 mm× 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5%的磷酸水溶液=75∶25,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 μL.结果:熊果酸在0.7245 ~ 14.49 μ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 =0.8%.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制剂的含量测定.

    作者:林茵;覃逢超;邓丽华;伍俊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维药菟丝草的生药鉴别

    目的:对维药菟丝草进行生药鉴别,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该资源提供依据.方法:进行药材性状、组织切片、粉末制片及薄层色谱鉴别研究.结果:发现菟丝草粉末鉴别中非腺毛众多,花粉粒散在,呈球形,萌发孔3个;纤维束呈梭形或条形,木化;茎横切面类圆形,表皮细胞排列紧密;皮层较宽,细胞大而疏松,韧皮部较窄,细胞呈不规则多角形;木质部宽广,髓部可见;TLC鉴别特征明显.结论:上述特征可作为菟丝草真伪鉴别及制订药材标准的参考依据.

    作者:毛艳;顾政一;王桂玲;贺金华;杨伟俊;何江;徐磊;陈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ICP-MS法测定广升麻中18种元素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广升麻药材中铍、铝、铬、锰、镍、铜、砷、硒、钼、银、镉、锡、锑、钡、镝、汞、铊和铅18种元素的方法.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测定18种元素的含量,并进行方法学研究.结果:18种元素校正曲线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符合痕量分析要求.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为广升麻药材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作者:肖浩;严小红;江英桥;侯惠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HPLC测定血脂灵片中8种蒽醌类成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血脂灵片中橙黄决明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黄决明素、决明素、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TC-C18(4.6 mm × 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4 nm.结果:橙黄决明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黄决明素、决明素、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在99.1% ~ 101.2%之间,RSD均小于2.2%.结论:该方法可更好的对血脂灵片进行质量控制.

    作者:郑艳超;李先宽;米宝丽;蔡珊珊;张振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基于UPLC-TOF/MS的苍耳子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建立测定苍耳子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UPLC-TOF/MS分析方法.方法:运用UPLC-TOF/MS分析技术,进行梯度洗脱分离,洗脱液不经紫外检测器直接导入质谱系统,采用ESI离子源,进行正负离子扫描,采集两种模式下的UPLC-MS图谱,通过Masslynx V4.1数据分析软件,进行色谱峰的提取和匹配,依据元素组成分析参数确定分子式.结果:从苍耳子的水提取物中确定了33个离子峰,通过对照品比对和元素组成分析检索,对其中11个离子峰进行化学成分的归属.同时对苍耳子各离子峰进行了药材部位归属,22个来源于苍耳子刺,31个来源于去刺苍耳子,其中20个为共有的离子峰.结论:该研究建立的UPLC-MS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同时对苍耳子中的各化学成分进行了药材部位归属,明确其来源,为苍耳子中的有毒化学成分以及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刘树民;曹敏;武斌;卢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广藿香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 (Blanco) Benth.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及反相C18柱色谱等分离,运用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广藿香地上部分中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百秋李醇(1)、广藿香酮(2)、木栓酮(3)、表木栓醇(4)、齐墩果酸(5)、齐墩果酸甲酯(6)、5α-豆甾-3,6-二酮(7)、豆甾-4-烯-3-酮(8)、β-谷甾醇(9)、藿香黄酮醇(10)、5-羟基-3,3’,4’,7-四甲氧基黄酮(11)、(-)-愈创木基丙三醇(12)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3).结论:其中,化合物6、7、8、12和1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周勤梅;彭成;李小红;郭力;熊亮;林大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利用RSLC建立地骨皮药材的特征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地骨皮药材的超快速液相色谱(RSLC)特征指纹图谱,检验地骨皮来源品种的成分区别,控制地骨皮商品药材的质量.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C1s色谱柱(2.1 mm×100 mm,1.7 μm),流动相为乙腈-0.1%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柱温为40℃,检测波长315 nm.利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特征图谱相似度分析3种方法对不同产地的地骨皮药材进行评价.结果:建立了地骨皮药材的RSLC特征指纹图谱,标定了14个共有峰.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地骨皮药材2个来源品种枸杞和宁夏枸杞之间仅在含量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所含化合物的种类差别不大.结论:本研究建立地骨皮药材的特征指纹图谱,特征性和专属性强,且方法快速、简便、可靠,有助于深入评价地骨皮药材质量.

    作者:赵晓玲;姚霞;张鑫瑶;马培;何春年;彭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HPLC测定舒肝宁注射液中绿原酸的含量

    建立HPLC测定舒肝宁注射液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条件:WELCHROM C18柱(4.6 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10∶90),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27 nm.结果:绿原酸在0.01035~0.1035 mg/mL(r =0.9999)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73%,RSD为1.27%(n=9);舒肝宁注射液中绿原酸的含量范围为0.031~0.061 mg/mL.结论:该含量测定方法稳定性、重现性好,可为进一步探究其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奠定一定的实验基础;不同批号舒肝宁注射液中绿原酸的含量有差异.

    作者:曲彩红;孟小斌;罗宇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益气活血法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研究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药对黄芪丹参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尿蛋白、肾功能、肾小管重吸收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单次大剂量(55 mg/kg)腹腔注射,诱导大鼠糖尿病肾病(DN),造模成功后随机分成模型组、益气活血组(黄芪和丹参注射液给药组)、格列喹酮组,同时设置正常对照组.于给药第6周尾静脉注射FITC-BSA,取各组大鼠的尿液检测24 h尿蛋白量,血液测定血糖、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血清甘油三酯及血清总胆固醇;取肾脏制成组织匀浆测定LPO、SOD、GSH-Px和高级糖基化终产物(AGEs),肾脏石蜡切片用于PAS、HE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显著降低,血糖、24 h尿蛋白量、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血清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均显著增加,肾组织中LPO和AGEs的含量显著增加(P<0.01),GSH-Px和SOD的活性显著下降(P<0.05).益气活血药对可显著降低DN大鼠24 h尿蛋白量(P<0.01),显著降低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血清甘油三酯和血清总胆固醇的水平(P<0.05),并可以降低DN大鼠肾组织中LPO和AGEs的含量(P<0.05),升高GSH-Px的活性(P<0.05).肾脏切片染色结果显示益气活血药对可显著改善糖尿病肾脏肾小管的病变,并提高肾小管对FITC-BSA的重吸收能力.免疫组化结果表明黄苠丹参合用可以增加肾小管上皮细胞megalin表达.结论:益气活血法治疗可以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管的病变,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肾脏组织的抗氧化活性,增加肾小管上皮细胞megalin表达有关.

    作者:尹娟娟;杨晔;王庆保;李云;尹登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产地与种源对白术药材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产地环境和种源对白术药材品质的影响,为白术药材生产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指标成分(白术内酯Ⅰ)含量比较和HPLC指纹图谱法结合相似度分析(夹角余弦值、Pearson相关系数)与主成分分析(PCA),以苍术为对照,分析了不同产地栽培的白术药材和同地栽培的不同种源的白术药材.结果:浙江磐安产白术的白术内酯Ⅰ含量显著高于安徽毫州产,不同产地种源的白术药材中白术内酯Ⅰ含量也存在显著差异.相似度分析和PCA结果一致,全部样品聚成3类:浙江磐安栽培的所有种源的白术、安徽毫州栽培的白术、浙江磐安栽培的苍术;前二者的相似性更接近,而苍术与前二者的差异较大;引种到磐安栽培的外地种源白术与磐安本地白术没有明显差异.结论:白术药材质量主要受产地环境的影响,种内遗传变异对整体化学相似性没有明显作用,但对白术内酯Ⅰ的含量仍有显著影响.在白术药材生产中要更加重视产地对白术药材品质的影响,尤其要避免白术与苍术的种源混淆.

    作者:杨舒婷;龚华栋;赵云鹏;陈斌龙;傅承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脑心清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血小板聚集及颈动脉重构的影响

    目的:观察脑心清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血小板聚集和颈动脉重构的影响.方法:60只SHR随机分成模型组、卡托普利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阳性对照组及脑心清高、中、低剂量组,10只Wistar大鼠为正常对照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脑心清浸膏液、卡托普利片、阿司匹林(实验结束前7d给药)、蒸馏水.每2 w测量1次鼠尾动脉收缩压;3个月后,观察每组凝血时间、血小板聚集率、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左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腔径、IMT/腔径.结果:给药3个月后,与模型组比较,脑心清高、中剂量能显著降低SHR血压水平,显著延长凝血时间,并能抑制SHR左颈总动脉形态学改变及大鼠血小板聚集作用,不同程度所降低PRA和AngⅡ水平.结论:脑心清能够改善SHR动脉重构,减轻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同时兼有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作用.

    作者:吴玉玲;王严春;张锐;黄美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大黄素脂质纳米微泡对机械牵张引发的Ⅱ型肺泡上皮细胞MAPK信号通路和炎性介质的影响

    目的:研究大黄素脂质纳米微泡对机械牵张引发的Ⅱ型肺泡上皮细胞MAPK信号通路和炎性介质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以卵磷脂和PVP为载体材料,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膜,填充全氟丙烷,通过自组装技术形成大黄素脂质纳米微泡.分离纯化原代大鼠AT-Ⅱ细胞,应用Western-Blot和ELISA方法观察AT-Ⅱ细胞在20%机械牵张应力的4、8、16、24、48 h刺激作用下,p-P38/P38、p-ERK/ERK、p-JNK/JNK蛋白表达和TNF-α、IL-1β、IL-6分泌水平的动态变化;及进一步将大黄素脂质纳米微泡加入AT-Ⅱ细胞对VILI进行干预,并检测干预效果.结果:牵张刺激后,AT-Ⅱ细胞p-P38、p-ERK、p-JNK蛋白表达的水平显著升高,并在4~16h范围内表达水平持续升高,但p38、ERK、JNK蛋白表达无变化;AT-Ⅱ细胞TNF-α、IL-1β、IL-6分泌水平在8h内均无变化,而在随后16h的牵张刺激逐渐显著升高.在VILI刺激下,加人大黄素脂质纳米微泡进行干预,均可以不同程度下调p-P38、p-ERK、p-JNK蛋白表达和抑制TNF-α、IL-1β、IL-6的释放水平.结论:大黄素脂质纳米微泡对机械所致肺损伤(VILI)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AP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来调节炎性介质释放有关.

    作者:江永南;莫红缨;任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黄鳝藤的生药鉴定

    目的:对黄鳝藤药材(根和茎)进行生药鉴定,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黄鳝藤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方法对黄鳝藤药材进行生药鉴定.结果:黄鳝藤根的横切面呈偏心型,次生韧皮部纤维成群分布;有2种形态石细胞分别分布于根和茎中;得到了根和茎的薄层色谱图.结论:黄鳝藤根和茎显微特征明显,可作为该药材鉴定的参考依据,槲皮素是区分根与茎的特征性成分.

    作者:严寒静;李艺骅;张宏意;何梦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滇西乌头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滇西乌头Aconitum bulleyanum Diel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现代色谱技术对滇西乌头三氯甲烷层浸膏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滇乌碱(1)、crassicaudine(2)、黑乌弱碱(3)、查斯马克宁定(4)、草乌甲素(5)、大渡乌碱(6) 、β-谷甾醇(7).结论:其中,化合物2~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袁梅;马晓霞;杨树德;周志宏;杨竹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重庆后山栀子的性状与显微鉴别

    目的:为重庆后山所产栀子的资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原植物形态、生药性状、横切面与粉末显微特征等方面对重庆后山栀子进行鉴别研究.结果:重庆后山栀子与中国药典所载栀子显微特征没有区别,仅在性状大小方面有一定差异.结论:建议新版中国药典对栀子性状大小的规定适当调整.

    作者:陈绍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阿魏酸透皮吸收研究综述

    基于阿魏酸药理作用的不断发现及其化学结构显示的良好的皮肤透过性,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的国内外相关资料,对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从透皮给药的选择、透皮吸收促进剂、缓控释透皮吸收等方面内容,对阿魏酸透皮吸收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其透皮制剂提供参考.

    作者:毕建云;刘善新;靳光乾;王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河源引种互叶白千层精油抗菌实验研究

    目的:对广东河源引种的互叶白干层精油成分进行分析及抗菌作用研究.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河源互叶白干层精油成分;以微量稀释法测定互叶白干层精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烟曲霉的MIC和MBC值,以及对中和剂和影响因素研究,并采用家兔皮肤刺激性试验进行评价.结果:河源互叶白干层精油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符合国家标准;对试验菌的MIC、MBC在0.39%~1.56%范围;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烟曲霉杀灭率均为10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10 min杀灭率为100%;25%以上小牛血清、pH值改变以及温度改变对互叶白干层精油杀灭试验菌均无影响;对家兔完整皮肤无刺激性.结论:河源互叶白干层精油品质优良,对常见细菌有较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对皮肤无明显刺激性.

    作者:曹维;朱建梅;俞励平;文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水蛭及其近缘物种的rDNA-ITS序列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入药水蛭及近缘物种的ITS基因片段,探讨其作为分子手段应用于种类鉴定,同时应用此分子标记来分析水蛭的亲缘关系,为研究其系统发育和完善分类系统提供参考.方法:对宽体金线蛭、尖细金线蛭、光润金线蛭、日本医蛭、菲牛蛭、湖北牛蛭、棒纹牛蛭、八目石蛭进行总DNA提取,PCR扩增测序,应用软件分析ITS片段长度、(A+T)%含量、变异位点和进化关系.结果:得到总长度为948~981 bp的ITS序列片段,序列中G+C碱基比例较高,为56.0%~57.8%.整个ITS基因片段存在210个碱基变异位点和43个碱基插入/缺失,相对较为保守.石蛭科石蛭属八目石蛭与医蛭科牛蛭属棒纹牛蛭的分类地位较近,遗传距离为0.007;而黄蛭科的3个种与医蛭科的4个种在构建系统发育树时能明显地分为2大支.结论:ITS序列片段分析结果支持黄蛭科和医蛭科现在的分类地位,而八目石蛭与棒纹牛蛭似乎未达属间差异,其分类地位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徐云玲;聂晶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传统炮制与现代加工方法对罗仙子抑菌及抗炎作用影响的比较

    目的:比较传统炮制与现代加工方法对罗仙子抑菌及抗炎活性的影响.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LPS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为实验对象,比较传统炮制及现代加工制品的抑菌及抗炎作用.结果:现代加工制品的抑菌抗炎作用优于传统炮制品.结论:现代加工工艺能够有效的保护罗仙子中抑菌及抗炎物质的活性.

    作者:褚夫江;金小宝;许银叶;吴玉萍;刘文彬;朱家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药材杂志

中药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