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水蛭及其近缘物种的rDNA-ITS序列分析

徐云玲;聂晶

关键词:水蛭, ITS, 序列分析, 遗传距离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比较入药水蛭及近缘物种的ITS基因片段,探讨其作为分子手段应用于种类鉴定,同时应用此分子标记来分析水蛭的亲缘关系,为研究其系统发育和完善分类系统提供参考.方法:对宽体金线蛭、尖细金线蛭、光润金线蛭、日本医蛭、菲牛蛭、湖北牛蛭、棒纹牛蛭、八目石蛭进行总DNA提取,PCR扩增测序,应用软件分析ITS片段长度、(A+T)%含量、变异位点和进化关系.结果:得到总长度为948~981 bp的ITS序列片段,序列中G+C碱基比例较高,为56.0%~57.8%.整个ITS基因片段存在210个碱基变异位点和43个碱基插入/缺失,相对较为保守.石蛭科石蛭属八目石蛭与医蛭科牛蛭属棒纹牛蛭的分类地位较近,遗传距离为0.007;而黄蛭科的3个种与医蛭科的4个种在构建系统发育树时能明显地分为2大支.结论:ITS序列片段分析结果支持黄蛭科和医蛭科现在的分类地位,而八目石蛭与棒纹牛蛭似乎未达属间差异,其分类地位有待进一步探讨.
中药材杂志相关文献
  • 重组水蛭素-2鼻腔给药纳米粒冻干粉制备工艺及体外渗透特性研究

    目的:优选重组水蛭素-2(rHV2)鼻腔给药纳米粒冻干粉佳制备工艺;考察rHV2纳米粒冻干粉稳定性及经家兔鼻黏膜的体外渗透特性.方法:选用不同冻干保护剂制备水蛭素纳米粒冻干粉末,以外观、再分散性及包封率作为评价指标,对冻干保护剂及制备工艺进行优选,并考察了光照、高温等因素对冻干粉的影响;采用直立式扩散池法,以家兔鼻中隔黏膜为渗透屏障,测定rHV2壳聚糖溶液、rHV2纳米粒溶液及冻干粉的渗透系数(P),并计算与rHV2生理盐水溶液的促渗比(ER).结果:rHV2鼻腔给药纳米粒冻干粉佳制备工艺为:用5%甘露醇与葡萄糖(1∶1)作为冻干保护剂,于-70℃预冻24h后,置真空冻干箱中冷冻干燥,24h后取出,该冻干粉中rHV2的含量为1.1 μg/mg.光照对rHV2纳米粒冻干粉的外观、再分散性以及包封率影响均较小,而高温对rHV2纳米粒冻干粉的影响较大;rHV2壳聚糖纳米粒具有较高的渗透系数,是生理盐水组的5倍多,冻干粉仍然保持了良好的渗透性.结论:壳聚糖鼻腔给药纳米粒冻干粉有可能成为rHV2鼻腔给药的良好给药剂型.

    作者:陈明霞;张建宝;于季萍;叶静;魏宝红;张玉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脑心清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血小板聚集及颈动脉重构的影响

    目的:观察脑心清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血小板聚集和颈动脉重构的影响.方法:60只SHR随机分成模型组、卡托普利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阳性对照组及脑心清高、中、低剂量组,10只Wistar大鼠为正常对照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脑心清浸膏液、卡托普利片、阿司匹林(实验结束前7d给药)、蒸馏水.每2 w测量1次鼠尾动脉收缩压;3个月后,观察每组凝血时间、血小板聚集率、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左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腔径、IMT/腔径.结果:给药3个月后,与模型组比较,脑心清高、中剂量能显著降低SHR血压水平,显著延长凝血时间,并能抑制SHR左颈总动脉形态学改变及大鼠血小板聚集作用,不同程度所降低PRA和AngⅡ水平.结论:脑心清能够改善SHR动脉重构,减轻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同时兼有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作用.

    作者:吴玉玲;王严春;张锐;黄美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甘肃栽培当归性状个体差异与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甘肃栽培当归外观性状差异,探讨与其质量的相关性.方法:测量22组不同产地当归药材的性状指标,采用中国药典方法测定阿魏酸、挥发油和浸出物含量,用SPSS 15.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产地与性状指标,以及性状指标间均呈正相关,其中有9组性状指标间达到极显著相关,产地与除当归头长度外的其他指标达到极显著相关;浸出物、阿魏酸与产地、性状指标呈正相关,其中浸出物与性状指标均达到显著相关,阿魏酸仅与当归头长度显著相关,而挥发油仅与产地显著相关,与性状指标无明显的相关性;根重、侧根数在产地间差异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44.1%和28.6%.结论:当归药材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化学成分与性状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当归种植需要考虑产地的选择.

    作者:刘香南;张明童;赵建邦;宋平顺;丁永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小儿胃宝口服液中熊果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小儿胃宝口服液中熊果酸含量的方法.方法:以C18(250 mm× 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5%的磷酸水溶液=75∶25,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 μL.结果:熊果酸在0.7245 ~ 14.49 μ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 =0.8%.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制剂的含量测定.

    作者:林茵;覃逢超;邓丽华;伍俊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GC-MS分析毛大丁草挥发油成分

    目的:分析毛大丁草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毛大丁草挥发油,并利用GC-MS技术对挥发油成分进行鉴定.结果:从毛大丁草挥发油中检出 22个色谱峰,鉴定了17个化合物,占其挥发油总含量的86.18%.结论:挥发油中含量较高的成分有Neryl(s)-2-methylbutanoate(35.99%)、4-羟基-3-甲基苯乙酮(8.74%)、棕榈酸(7.48%)等.

    作者:罗兰;邓金梅;廖华卫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广藿香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 (Blanco) Benth.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及反相C18柱色谱等分离,运用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广藿香地上部分中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百秋李醇(1)、广藿香酮(2)、木栓酮(3)、表木栓醇(4)、齐墩果酸(5)、齐墩果酸甲酯(6)、5α-豆甾-3,6-二酮(7)、豆甾-4-烯-3-酮(8)、β-谷甾醇(9)、藿香黄酮醇(10)、5-羟基-3,3’,4’,7-四甲氧基黄酮(11)、(-)-愈创木基丙三醇(12)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3).结论:其中,化合物6、7、8、12和1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周勤梅;彭成;李小红;郭力;熊亮;林大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双柏膏防治粉碎性Colles骨折手法整复术后早期手部肿胀的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双柏膏外敷防治粉碎性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后早期手部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Colles粉碎性骨折患者经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每天应用双柏膏外敷患肢手部8小时,持续7天.肿胀疗效评定:分别于骨折复位固定后的前7天按局部肿胀分级标准进行评级.结果:复位后第1、2天两组患手肿胀无差异,第3天至第7天治疗组比对照组的手部肿胀程度有显著改善.治疗组未见有皮肤过敏者.结论:双柏膏有助于防治粉碎性Colles骨折后早期患手肿胀,不影响骨折固定效果,有利于手指关节的功能早期锻炼.

    作者:陈民;高彦平;王寰;李腾辉;李嘉;刘向前;黄广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药青皮本草考证

    青皮是临床常用理气药,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及抗氧化等药理活性.查阅历代本草著作发现,历代本草学家均认为陈皮、青皮两种药材属同一品种来源,由于成熟度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药效.本文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古籍,结合现代研究进展,分别从青皮品种、青皮炮制及经方配伍等方面加以考证,对青皮品种来源进行脉络疏理,对古籍中炮制方法进行考查,并通过经方配伍考证对其药效进一步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及现实依据.

    作者:许茹;钟凤林;吴德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ICP-MS法测定广升麻中18种元素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广升麻药材中铍、铝、铬、锰、镍、铜、砷、硒、钼、银、镉、锡、锑、钡、镝、汞、铊和铅18种元素的方法.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测定18种元素的含量,并进行方法学研究.结果:18种元素校正曲线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符合痕量分析要求.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为广升麻药材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作者:肖浩;严小红;江英桥;侯惠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养胃散对消炎痛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养胃散对消炎痛引起的大鼠胃黏膜损伤的预防和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5组:养胃散治疗组、替普瑞酮组、模型组、养胃散预防组、正常对照组.用消炎痛损伤胃黏膜,再给予养胃散治疗消炎痛伤所致的黏膜损伤,用替普瑞酮为阳性对照.光镜下观察大鼠胃黏膜组织学改变,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IL-1β,TNF-α和IL-10的含量.结果:肉眼观察:各组胃黏膜均没有形成溃疡,但有数量不等的针尖样黏膜糜烂;治疗组、替普瑞酮组、预防组间糜烂灶数量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组、替普瑞酮组、预防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病理切片观察:治疗组、替普瑞酮组、预防组不论在胃黏膜层的炎性反应方面,还是在表层细胞的完整性方面均显著优于模型组,正常对照组胃黏膜上皮未见异常表现.结论:养胃散能有效减轻消炎痛引发的胃黏膜损伤和炎症反应.

    作者:周兰;谢子英;赵亚刚;黄定鹏;马艳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地肤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地肤Kochia scoparia(L)Schrad.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化学成分,根据波谱数据确定化学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鸢尾苷元(1)、红车轴草素(2)、5,2’-二羟基-6,7-亚甲二氧基异黄酮(3)、iriflogenin (4)、5-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5)、阿魏酸(6)、N-trans-feruloylmethoxytyramine(7)、N-trans-feruloyltyramine(8)、豆甾醇(9)、齐墩果酸(10)、β-谷甾醇(11)、胡萝卜苷(12).结论:其中,化合物1~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张卫;张晓霞;刘昌发;宋瑞丽;王晶晶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一种新的人工结香沉香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

    目的:针对“白木香通体造香技术”所结沉香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挥发油提取法提取不同批次沉香药材中的挥发性成分,并采用GC-MS联用技术进行成分分析.结果:从沉香样品中共检测出56个化学成分,其中有36个化学成分是前人没有报道的;三批沉香样品化学成分构成略有差异,但都以倍半萜、芳香族类成分为主,且都含有沉香特征性有效成分沉香螺旋醇、苄基丙酮,并随着结香时间的延长其含量有增加趋势.结论:通过对沉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说明新方法所结沉香化学成分与天然沉香相似,且在较短时间内即可产生相对含量较高的沉香特征性有效成分.

    作者:赵艳艳;房志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不同规格三七挥发性成分研究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规格三七挥发性成分的化学组成.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研究不同规格三七挥发性成分.结果:三七虽然规格不同,但萜烯类化合物所占比重较大,且以α-愈创木烯含量为高,不同规格三七所含的化合物因种类、含量和数量而异.结论:萜烯类化合物是三七挥发油中起主要药效作用的物质,其中成分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李丽明;任斌;郭洁文;邓志军;刘若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川乌总生物碱含量测定

    目的:研究川乌中总生物碱的提取方法与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川乌总生物碱的含量,对总生物碱的提取方法进行考察,优选出佳的提取方法,并采用该方法测定不同产地川乌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不同提取方法总生物碱的提取率由大到小分别为:缓冲盐提取法>酸水提取法>乙酸乙酯-异丙醇提取法>乙醚-三氯甲烷提取法,不同产地川乌总生物碱的含量在6.4331 ~9.5 013 mg/g之间.结论:川乌总生物碱含量差异较大,具有一定地域性,缓冲盐提取法提取其总生物碱效果佳.

    作者:区炳雄;邓广海;罗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龙葵对人结肠癌RKO细胞粘附、移动和侵袭的影响

    目的:研究龙葵对人结肠癌RKO细胞粘附、移动及侵袭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龙葵作用RKO细胞,CCK-8(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龙葵对RKO细胞增殖作用,CytoSelectTM 48-Well Cell Adhesion Assay检测RKO细胞与基质粘附能力,划痕实验检测RKO细胞移动能力,CytoSelectTM 24-Well Cell Invasion Assay检测RKO侵袭能力.结果:终浓度400~1 600 μg/mL龙葵可以显著抑制RKO细胞增殖,终浓度100~400 μg/mL龙葵可以抑制RKO细胞粘附、移动及侵袭能力.结论:龙葵可以抑制RKO细胞增殖,降低RKO细胞粘附、移动及侵袭能力.

    作者:胡兵;安红梅;沈克平;史秀峰;邓珊;魏蒙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清肺抑火丸中黄芩苷、栀子苷、芒果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清肺抑火丸中黄芩苷、栀子苷、芒果苷含量的毛细管电泳法.方法:以对硝基苯甲酸为内标;采用未涂层弹性融硅石英毛细管柱67 cm×75 μm ID,有效长度60 cm;以5 mmol/L硼砂溶液+30%乙醇(pH9.28)为运行缓冲液;分离电压26 kV;重力进样10s(高度15 cm);检测波长238 nm.结果:黄芩苷、栀子苷、芒果苷分别31.3 ~ 100.3μg/mL、18.2 ~ 118.3 μg/mL、10.2~38.3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99.2%、98.8%,RSD均小于1.33%.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清肺抑火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林青;谭晓梅;李媛;王晓可;杨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康复新液对大鼠胃溃疡病理瘢痕形成的影响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对乙酸所致SD大鼠胃溃疡动物模型病理瘢痕影响.方法:用乙酸建立SD大鼠胃溃疡模型,观察康复新液对模型大鼠胃组织中生长激素(GH)、羟脯氨酸(Hyp)、透明质酸酶(HAase)水平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康复新液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的溃疡指数、胃组织GH及Hyp水平(P<0.01或P<0.001).结论:康复新液能阻止慢性胃溃疡病理瘢痕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生长激素(GH)、羟脯氨酸(Hyp)的合成和表达,优化成纤维细胞功能有关.

    作者:苏金仁;陈瑾;黄秀深;沈永梅;谭瑾;增陈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何首乌不同种质生境调查及在贵州地域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目的:为选育优良何首乌种源及规范何首乌种植技术提供依据.方法:实地调查生境,田间定期观察和定株取样分析.结果:何首乌生长适应性强,在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热量丰富、土壤肥沃的区域生长旺盛;随纬度降低,何首乌营养生长期延长,生殖生长期延迟,地下部分持续获得营养的时间延长,低纬度地区种质的根冠比持续增加的时间较高纬度地区的长.结论:何首乌不同种质生物学特性因地域及生境的不同而表现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可为各地因地制宜选育何首乌优良种源提供依据.

    作者:刘红昌;罗春丽;李金玲;王华磊;赵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补肺益肾方及其拆方含药血清对烟雾和脂多糖刺激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研究补肺益肾方药治疗COPD分子机理和组方规律.方法:肺泡上皮细胞A549、气道上皮细胞H292、单核巨噬细胞THP-1等细胞均分为正常对照组(20%空白大鼠血清)、模型组(20%空白大鼠血清,75 pg/mL及5% CSE刺激)及全方、拆方组[益气组(1)、益肺肾组(2)、活血组(3)、化痰组(4)、益气+益肺肾组(5)、益气+活血组(6)、益气+化痰组(7)、益气+益肺肾+活血组(8)、益气+益肺肾+化痰组(9)、益气+活血+化痰组(10)、全方组(11)];20%大鼠含药血清.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应用网络工具分析细胞因子的转录因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HP-1细胞分泌MMP-9和GM-CSF、TGF-β增多,分泌TNF-α、PPAP2B、IL-3、SOD减少.A549细胞分泌TIMP-1增多,分泌MMP-9和TNF-α、TGF-β、IL-3减少.H292细胞分泌TNF-α、MMP-9和GM-CSF、CD36、TIMP-1增多,IL-8分泌减少.与模型组比较,THP-1细胞3、6、10、11方组THP-1分泌GM-CSF减少;10和11方组分泌TGF-β减少;9和5方组分泌MMP-9减少,1、2、3、4、7、8、10、11方组分泌增加;1、2、3、4、6、8、9方组分泌TNF-α增加,11方组分泌TNF-α减少;除2方组外,其他各用药组分泌IL-3显著增加;2、4、5、8、9、11方组分泌SOD增加;1、2、3、4、5、6、7方组分泌PPAP2B增加,11方分泌减少.A549细胞1、2、3、4、5方组分泌TIMP-1增加,11方组分泌TIMP-1减少;除1、4方组外其他用药分泌MMP-9升高;除11方减少外,其他药物组分泌TGF-β升高;除8方组外,其他用药组分泌TNF-α增加;1、2、4、5、11和3方组分泌IL-3增加.H292细胞5、6、7和2方组H292细胞分泌GM-CSF减少;1、2、4、6、7、8、9、10方组分泌TNF-α减少;4、8、7、9方组分泌MMP-9减少;所有用药组分泌TIMP-1无明显改变.结论:补肺益肾方及其拆方对CSE和LPS诱导的细胞因子分泌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因不同靶细胞和靶因子有所不同.其中活血方侧重于调节炎症因子,益肺肾方侧重于脂质代谢和氧化调节,全方调节蛋白酶相关因子分泌作用为广泛,化痰、活血、益肺肾方次之.

    作者:吴耀松;陈玉龙;李建生;刘学芳;郝丽丽;田燕歌;李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四逆汤佳煎煮工艺研究

    目的:优化四逆汤佳煎煮工艺,提高四逆汤中有效成分的煎出率.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采用RPHPLC法以苯甲酰新乌头原碱、甘草苷、甘草酸和6-姜酚的含量及浸膏重量为指标,分别考察浸泡时间、煎煮时间、加水倍量、煎煮次数对汤剂质量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设计L9(34)正交试验,研究四逆汤临床煎煮的佳工艺.结果:四逆汤佳煎煮工艺为:浸泡时间为60 min,煎煮时间为60 min,加水倍量为10倍,煎煮2次.结论: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四逆汤佳煎煮工艺的优化合理可行,为提高汤剂质量与临床疗效提供了实验基础.

    作者:刘晓;范林乾;蔡皓;周其冈;蔡宝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药材杂志

中药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