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蛇床子素固体分散体制备研究

张辉珍;李庆国

关键词:蛇床子素, 固体分散体, 熔融挤出
摘要:目的:制备蛇床子素的固体分散体,提高其溶出度.方法:选取不同载体、不同载药比、不同制备方法分别制备不同蛇床子素固体分散体,比较其体外溶出度.结果:采用熔融挤出法以PVP-S630为载体,载药比1∶9(m/m)制备蛇床子素固体分散体,溶出率达到97.3%.结论:所选方法合理、可行,制备的蛇床子素固体分散体提高了体外溶出度.
中药材杂志相关文献
  • 丹红注射液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瘀血闭阻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进一步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瘀血闭阻证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试验、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方法,按国家药品临床研究相关要求,参考新药Ⅲ期临床试验,试验组与对照组比例按3∶1的原则,考虑小于10%的退出率,共确定264例患者(试验组198例,对照组66例),分别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和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连续用药1疗程(14 d),观察结果.结果:心绞痛疗效的有效率在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7.7%和72.7%,心电图疗效的有效率在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7.9%和40.9%,硝酸甘油停减率在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4.7%和97.8%,中医证候疗效的有效率在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6.9%和84.8%,各项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瘀血闭阻证安全有效.

    作者:王婷;曹影;曾令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人参对高脂血症小鼠肝脂质代谢紊乱的影响

    目的:观察人参对高脂血症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以高脂饲料复制小鼠高脂血症模型,观测人参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肝功能及肝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结果:人参低、中、高剂量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肝系数(P<0.05);人参低、高剂量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清ALT含量(P<0.05);人参中剂量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小鼠LDL-C含量(P<0.05);人参低剂量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清TG含量,人参低、中剂量能显著升高高脂血症小鼠HDL-C含量(P<0.05);人参各剂量均能使肝组织中脂变肝细胞数目明显减少,胞浆内脂滴数目减少或消失,无明显炎细胞坏死或浸润.结论:人参具有降血脂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对脂质代谢紊乱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作者:谈博;刘静;文思;操红缨;黄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药用植物白木香高质量总RNA提取方法的研究

    目的:白木香次生代谢产物成分复杂,干扰其总RNA的提取,一般的提取方法无法获得总RNA或总RNA降解严重.为获得高质量的总RNA,本实验开展了白木香正常及结香组织采集及高质量总RNA提取方法的研究.方法:对从野外采集的白木香样品,用改良CTAB-LiC1法、去温浴的改良CTAB-LiC1法、SDS酸酚法、改良异硫氰酸胍-CTAB法和EASYspin RN09试剂盒5种方法分别对白木香叶、白木香枝条、白木香树干中的白木样品和结香样品进行RNA提取.结果:研究表明白木香枝条的离体样品室温保存5h内不影响总RNA质量,确定EASYspin RN09试剂盒是白木香叶RNA的佳提取方法,改良异硫氰酸胍-CTAB法是其他白木香组织RNA的佳提取方法.结论:用改良异硫氰酸胍-CTAB法大量提取白木香树干中的白木样品及结香样品RNA,其28S:18S为1.2~1.4,RIN值为6.8~7.5,并应用于转录组测序.

    作者:吴宏清;王磊;郭维;高晓霞;白玲;章卫民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刺五加鲨烯环氧酶基因的表达及其与刺五加皂苷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刺五加鲨烯环氧酶(squalene epoxidase,SE)基因进行表达分析,探讨其与刺五加皂苷含量的关系.方法:以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基因为内参照基因,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SE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光光度法测定刺五加皂苷含量.结果:不同产地、器官中的SE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雾灵山产地的表达量大,达小值(伊通产地)的4.81倍,各器官中,叶的表达量大,为根的1.92倍.从叶片萌芽期到衰老期,SE的表达呈先升后降趋势,各发育期之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盛花期的表达量高,达萌芽期的3.71倍;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可提高SE的表达量,但未达显著水平.刺五加叶的皂苷含量与SE的表达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不同产地、器官及生长发育时期刺五加SE的表达量间差异显著,且SE的表达与刺五加的皂苷含量显著相关.

    作者:李宝财;修乐山;周秘;朱金丽;邢朝斌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人参皂苷Rg1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其口服生物利用度.方法:人参皂苷Rg1分别静脉(25 mg/kg)和灌胃(300 mg/kg)给药后,用RP-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其血药浓度,数据经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静脉和灌胃给药后,参数分别为:AUC0→1322.70±20.78、99.76±8.91 μg·h/mL,CL 0.08±0.02、3.01 ±0.69 L/(kg· h),V0.23 ±0.01、22.75±2.09 L/kg,t1/2α 0.48 ±0.18、0.87±0.21 h,t1/2β19.57 ±2.81,18.68±2.74 h,MRT 16.91 ±0.99、8.15±1.05 h-1;口服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58%.结论:人参皂苷Rg1在大鼠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很低.

    作者:谭珍媛;熊万娜;黄兴振;梁健钦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益气化瘀口服液治疗N-甲基-N-亚硝脲诱导视网膜变性大鼠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口服液治疗N-甲基-N-亚硝脲(MNU)诱导大鼠视网膜变性的疗效.方法:雌性SD大鼠150只随机分为5组.益气化瘀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益气化瘀口服液1.5、3.0、6.0 mL/d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以等体积蒸馏水灌胃,3次/d,连续7d.给药7d后,益气化瘀口服液组和模型组大鼠予MNU40 mg/kg,ip;正常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观察MNU处理后1、3、7d各组大鼠视网膜电图(ERG)a波及b波的变化,并取眼球进行光学显微镜和视网膜透视电子显微镜的组织学观察.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不同时间点ERG a波及b波的振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在MNU处理后ERG a波及b波的振幅均呈持续性、进行性下降,益气化瘀口服液可明显抑制ERG a波及b波振幅的降低(P<0.05).眼病理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益气化瘀口服液组大鼠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损伤明显减轻.结论:益气化瘀口服液能减轻MNU对大鼠视网膜的损伤程度,促进MNU诱导的大鼠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损伤的功能恢复.

    作者:李瑜;林青;王延东;郭泽莉;唐细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虫草属真菌的生物活性

    虫草属真菌的生物活性非常广泛,主要表现为对外界侵袭因素的防御作用和具有调节机体整体功能的功效.涉及抗微生物和抗肿瘤作用,调节机体的代谢与内分泌系统,对重要脏器和系统具有保护性作用,同时对机体功能具有激活作用,如抗疲劳和雄性激素样作用,免疫调节是上述多种生物活性的重要机制之一.本文对虫草属真菌的相关活性及其作用的物质基础和机制进行了综述.

    作者:孙忠华;肖建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傣药四种钩藤藤茎的显微鉴别

    目的:为白钩藤、大叶钩藤、攀茎钩藤、平滑钩藤4种植物藤茎的显微鉴别提供依据.方法:观察样品石蜡切片和粉末制片的显微特征.结果:4种钩藤藤茎的显微比较可以从有无木栓形成层、皮层有无中柱鞘、韧皮部中纤维束和石细胞的存在位置等方面进行区别.粉末鉴定主要依据梯纹导管的有无、草酸钙方晶的有无以及石细胞的多少等特征加以区别.结论:藤茎的显微特征可为4种钩藤属植物的鉴定提供参考.

    作者:管燕红;李海涛;彭朝忠;张忠廉;祁建军;赵应红;张丽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粤北南方红豆杉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粤北南方红豆杉不同采收季节、不同采收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南方红豆杉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南方红豆杉有效部位,按HPLC法建立指纹图谱,使用指纹谱图相似度软件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建立了粤北南方红豆杉指纹图谱,对不同采收季节、不同采收部位的12批南方红豆杉样品提取物进行了指纹图谱分析,得出主要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相对峰面积作为南方红豆杉指纹图谱相关技术参数.结论:南方红豆杉指纹图谱可用于评价其药材质量.

    作者:卢慧勤;郑妮;兰树敏;李海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蛇床子素固体分散体制备研究

    目的:制备蛇床子素的固体分散体,提高其溶出度.方法:选取不同载体、不同载药比、不同制备方法分别制备不同蛇床子素固体分散体,比较其体外溶出度.结果:采用熔融挤出法以PVP-S630为载体,载药比1∶9(m/m)制备蛇床子素固体分散体,溶出率达到97.3%.结论:所选方法合理、可行,制备的蛇床子素固体分散体提高了体外溶出度.

    作者:张辉珍;李庆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蒙药大栀子普通粉与超微粉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比较

    目的:建立大栀子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方法,并比较大栀子药材普通粉与超微粉指纹图谱的差异,以揭示超微粉碎对大栀子化学成分溶出的影响.方法:采用Kromasil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乙腈-0.4%磷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0 ~40 min检测波长为240 nm,40 min后为440 nm.结果:通过对10批大栀子药材指纹图谱的分析,确立了23个共有峰,10批大栀子药材的相似度评价结果均大于0.9;大栀子超微粉碎后,化学成分种类数目并未发生改变但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明显提高.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大栀子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超微粉碎能促进大栀子化学成分的溶出.

    作者:鞠爱华;周凯;张静;蔡丽娟;宋萍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黔产药用植物泽漆中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目的:对黔产药用植物泽漆Euphorbia helioscopia L.中的化学成分以及其体外抗肿瘤作用进行研究.方法:应用正、反相硅胶(RP-18型)柱层析;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型)柱层析,结合重结晶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1 H-NMR、13C-NMR、ESI-MS和EI-MS等现代波谱技术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采用磺酰罗丹明蛋白染色法对部分化学成分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的测试.结果:从黔产药用植物泽漆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了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euphohelioscopin A(1)、euphoscopin (2)、9,19-cyclolanost-23 E-ene-3,25-diol(3)、euphoscopin C (4)、euphomin A (5)、euphoheliosnoid A(6)、ent-kaurane-3-oxo-16β,17-diol (7)、9,19-cyclolanost-25-ene-3β,22-diol(8)和helioscopinolide A (9);化合物9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其中,化合物3、7、8和9为首次从泽漆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具有潜在的抗肿瘤活性.

    作者:穆淑珍;尚上;晏晨;杨付梅;郝小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RP-HPLC法测定小儿清热片中4种生物碱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小儿清热片中4种生物碱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C18柱,乙腈-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48∶52)(每100 mL中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0.4g)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4nm.结果:盐酸黄柏碱、盐酸表小檗碱、盐酸黄连碱、盐酸巴马汀分别在3.0~30.0 μg/mL、0.4 ~4.0 μg/mL、2.0~20.0 μg/mL、2.0~20.0 μg/mL范围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6%、99.7%、97.4%、103.3%.结论:该法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谭晓梅;谭奇凤;宋粉云;林青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落地梅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落地梅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色谱分离技术,运用多种波谱分析手段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结果:从落地梅中共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豆甾醇(1)、齐墩果酸(2)、β-香树脂醇(3)、槲皮素(4)、木犀草素(5)、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6)、β-胡萝卜苷(7).结论: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魏金凤;陈琳;王微;康文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百合药材UPLC特征图谱及特征峰QTOF-MS分析研究

    目的:建立百合药材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特征图谱,并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ESI-QTOF-MS)对其特征峰进行定性研究.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100 mm,1.7 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检测波长320 nm,柱温35℃.质谱检测采用负离子模式;电压3.0 kV;离子源温度120℃;雾化温度350℃;雾化气600 L/h.结果:获得百合药材UPLC特征图谱,共有峰19个,鉴定出12个酚性甘油酯类成分,其中6个通过对照品对照确认,6个通过质谱信息推测.结论:建立的UPLC-UV特征图谱可用于百合药材质量评价,为全面控制其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聂慧;严辉;钱大玮;段金廒;欧阳臻;钱叶飞;管汉亮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枸杞子中β-胡萝卜素的快速溶剂萃取提取条件优化及HPLC测定

    目的:研究枸杞子中β-胡萝卜素的佳提取工艺.方法:以β-胡萝卜素的含量为指标,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考察了超声、溶剂浸提、快速溶剂萃取(ASE)三种提取方法对β-胡萝卜素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ASE的提取条件.结果:ASE在提取效果上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方法,影响枸杞子中β-胡萝卜素提取效果的各因素主次顺序为:D(提取次数)>A(提取溶剂)>C(提取时间)>B(称样量).ASE的佳提取工艺为:称样0.8g,以石油醚:丙酮(1:2)作为提取溶剂,提取20 min,循环2次,在该条件下,得出枸杞子中β-胡萝卜素的总含量为208.17 μg/g.结论:该方法简单、快捷、高效,适用于枸杞子中β-胡萝卜素的提取.

    作者:曹静亚;谭亮;迟晓峰;董琦;胡风祖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UPLC法同时测定益髓生血颗粒中9种成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UPLC法同时测定益髓生血颗粒中没食子酸、马钱苷、二苯乙烯苷、槲皮素、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芒柄花素、大黄素、大黄素甲醚9种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50 mm×2.1mm,1.7 μm),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25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没食子酸、马钱苷、二苯乙烯苷、槲皮素、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芒柄花素、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线性范围分别为0.00565~0.0339μg(r1 =0.9998)、0.03616~0.10848μg(r2 =0.9995)、0.0101 ~0.0505 μg(r3 =0.9998)、0.00182 ~0.009μg(r4 =0.9999)、0.0065 ~0.0325μg(r5=1.0000)、0.0088 ~0.044μg(r6=1.0000)、0.00083 ~0.00415 μg(r7=0.9998)、0.00159 ~0.00795 μg(r8=0.9999)、0.00392 ~0.02352 μg(r9=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97%(RSD=1.12%)、99.12%(RSD=1.08%)、101.01%(RSD=2.31%)、101.98%(RSD =0.99%)、102.13%(RSD=1.28%)、100.92%(RSD=2.46%)、99.72%(RSD=1.92%)、99.08%(RSD =0.87%)、100.35%(RSD=2.19%).结论:该方法方便、稳定、可靠,可用于益髓生血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孙玉雯;张萱;刘起华;文谨;吴志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桑白皮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桑白皮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对桑白皮经二氯甲烷-甲醇混合溶剂提取得到的浸膏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果:从桑白皮混合溶剂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乙酰基-β-香树脂醇(1)、新生育酚(2)、α-香树精(3)、穿贝海绵甾醇(4)、桦木酸(5)、桑辛素O(6)、摩鲁新(7)、摩鲁新L(8).结论:其中,化合物2、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张尧;俸婷婷;赵致;周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双参通冠方对急性心梗模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研究双参通冠方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双参通冠低(2.5 g/kg)、中(5g/kg)、高(7.5 g/kg)剂量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于十二指肠给药后0、15、30、60、90、120、180 min,采用PowerLab血流动力学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分别检测大鼠的HR、MAP、LVSP、LVEDP、LVdp/dtmax、LVdp/dtmin.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各时间点HR、MAP均升高,LVSP、LVEDP、LVdp/dtmax、LVdp/dtmin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双参组用药15 min后HR、MAP均降低,LVSP、LV-EDP、LVdp/dtmax、LVdp/dtmin均显著升高(P<0.05).双参通冠高剂量组LVSP、LVEDP、LVdp/dtmax、LVdp/dtmin改变与中低剂量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双参通冠方能增加急性心梗模型大鼠心脏搏出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和血管外周阻力,从而改善心功能.

    作者:王永刚;钟伟;于远望;郑刚;尚俊平;齐婧;尤金枝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板蓝根中(R,S)-告依春的工艺

    目的:优化用超临界CO2萃取板蓝根中(R,S)-告依春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压力、温度、时间、夹带剂浓度、夹带剂用量对板蓝根中(R,S)-告依春萃取质量的影响,确定佳工艺条件.结果:超临界CO2萃取板蓝根中(R,S)-告依春的佳条件为:压力20 MPa,温度50℃,时间2h,夹带剂乙醇浓度100%,夹带剂体积80 mL,在此优化条件下,(R,S)-告依春在提取物中的含量可达到38.63%.结论:该工艺简单、快速,可用于板蓝根中(R,S)-告依春的提取.

    作者:年四辉;柳春燕;刘丽敏;杨丽芬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中药材杂志

中药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