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君子汤对脾虚大鼠腮腺唾液淀粉酶分泌障碍及VIP-cAMP信号通路的影响

陈玉龙;张海艇;李茹柳;刘佳

关键词:四君子汤, 脾虚证, 唾液淀粉酶, VIP-cAMP, 信号转导
摘要: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对脾虚大鼠唾液淀粉酶分泌障碍治疗效果,并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大鼠皮下注射利血平0.5 mg/kg,正常对照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共8d;造模结束后模型动物分为模型组和四君子汤组,四君子汤组灌胃给予四君子汤,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灌胃给予等量双蒸水,给药4 w后进行取材.麻醉动物,取左侧腮腺,缝合伤口,大鼠稍清醒时,用10%冰乙酸溶液20 μL刺激大鼠舌尖,1次/min,共刺激30次;处死,取下右侧腮腺.检测腮腺组织唾液淀粉酶活性(sAA)、cAMP及VIP含量、PKA活性和VAMP8、SNAP-23蛋白表达.结果:四君子汤组大鼠腮腺内sAA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无显著差异,模型组大鼠酸刺激后sAA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鼠,酸刺激前VIP含量、PKA活性各组大鼠无显著差异;酸刺激后,正常对照组大鼠VIP及cAMP含量、PKA活性显著升高,模型组大鼠VIP轻微升高,cAMP含量、PKA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四君子汤组大鼠VIP及cAMP含量、PKA活性有一定程度恢复.模型组VAMP-8蛋白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SNAP-23蛋白表达有所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四君子汤组大鼠SNAP-23、VAMP-8蛋白表达增强.结论:四君子汤对利血平脾虚大鼠唾液淀粉酶分泌障碍有一定疗效,可能通过恢复脾虚大鼠腮腺细胞VIP-cAMP信号通路改变起到治疗作用,包括提高VIP含量和提高SNAP-23和VAMP-8蛋白表达.
中药材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地统计学微尺度下青蒿素含量空间变异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目的:研究青蒿素含量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生成青蒿素含量的空间分布图.方法:利用GPS定位,采用地统计学对青蒿道地产区重庆市酉阳县一块种植田的青蒿素含量的空间趋势和空间变异性进行分析.结果:变量均近似正态分布且具有较好的空间结构特征;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对与青蒿素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325和0.126.结论:本研究结果为青蒿规范化种植的空间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作者:王怀玉;彭锐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HPLC测定马钱子配伍生地黄前后马钱子碱和士的宁的含量

    目的:研究马钱子配伍生地黄(以下简称马生)不同比例水煎剂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HPLC分别对马生前后主要生物碱成分马钱子碱和士的宁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与马钱子单煎剂比较,马生1∶2煎剂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分别下降19.49%和0.23%;马生1∶4煎剂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分别下降59.93%和31.95%;马生1∶6煎剂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分别升高6.25%和43.22%.结论:马生1∶2、1∶4煎剂可降低马钱子毒性成分,起到减毒作用.减毒较佳配伍比例为马生1∶4.

    作者:梁晓东;唐迎雪;王加锋;王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蜜炼强力枇杷膏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蜜炼强力枇杷膏的薄层鉴别和主药罂粟壳中吗啡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该制剂中枇杷叶、罂粟壳和薄荷脑进行定性鉴别;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0.025 mol/L庚烷磺酸钠溶液-乙腈(42∶42∶1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0nm,对该制剂中罂粟壳中吗啡进行测定.结果:薄层定性鉴别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含量测定吗啡在0.02 ~0.16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为1.76%(n=6).结论:该薄层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靠性强,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刘文志;张周菊;何再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花椒与青椒HPLC指纹图谱的比较研究

    目的:建立花椒与青椒的HPLC指纹图谱,并比较二者的差异.方法:样品用50%甲醇25 mL超声提取15 min,采用HPLC法建立指纹图谱,色谱条件为Hypersil BDS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甲醇-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8 nm,柱温35℃,流量1.0 mL/min,分析时间130 min.分别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和SPSS 17.0对谱图进行相似度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花椒和青椒HPLC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分别为0.909 ~0.992、0.930~0.999,二者分别有27和24个共有峰,从标准指纹图谱和聚类分析结果看,二者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本法简单、准确、快捷,可明显区别花椒与青椒,建议将HPLC指纹图谱纳入花椒药材的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宋丽;刘友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蜜炙款冬花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蜜炙款冬花的HPLC指纹图谱,为该药材炮制品的质量评价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HPLC技术,采用大连依利特C18色谱柱(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为0.1%磷酸-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240 nm,室温,进样量20 μL.结果:建立了蜜炙款冬花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的各项参数均符合有关规定.结论: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为蜜款冬花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曹娟;王福刚;刘克;柳文青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HPLC法测定茶多酚缓释胶囊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茶多酚缓释胶囊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250 mm ×4.6 mm,5μm)的色谱柱;以甲醇-0.1%甲酸水溶液(70∶ 3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为30℃.结果: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在1.5175 ~9.105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分别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7,n=6),平均回收率是100.2% (RSD =0.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朱彩燕;沈映冰;廖华卫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四君子汤对脾虚大鼠腮腺唾液淀粉酶分泌障碍及VIP-cAMP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对脾虚大鼠唾液淀粉酶分泌障碍治疗效果,并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大鼠皮下注射利血平0.5 mg/kg,正常对照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共8d;造模结束后模型动物分为模型组和四君子汤组,四君子汤组灌胃给予四君子汤,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灌胃给予等量双蒸水,给药4 w后进行取材.麻醉动物,取左侧腮腺,缝合伤口,大鼠稍清醒时,用10%冰乙酸溶液20 μL刺激大鼠舌尖,1次/min,共刺激30次;处死,取下右侧腮腺.检测腮腺组织唾液淀粉酶活性(sAA)、cAMP及VIP含量、PKA活性和VAMP8、SNAP-23蛋白表达.结果:四君子汤组大鼠腮腺内sAA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无显著差异,模型组大鼠酸刺激后sAA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鼠,酸刺激前VIP含量、PKA活性各组大鼠无显著差异;酸刺激后,正常对照组大鼠VIP及cAMP含量、PKA活性显著升高,模型组大鼠VIP轻微升高,cAMP含量、PKA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四君子汤组大鼠VIP及cAMP含量、PKA活性有一定程度恢复.模型组VAMP-8蛋白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SNAP-23蛋白表达有所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四君子汤组大鼠SNAP-23、VAMP-8蛋白表达增强.结论:四君子汤对利血平脾虚大鼠唾液淀粉酶分泌障碍有一定疗效,可能通过恢复脾虚大鼠腮腺细胞VIP-cAMP信号通路改变起到治疗作用,包括提高VIP含量和提高SNAP-23和VAMP-8蛋白表达.

    作者:陈玉龙;张海艇;李茹柳;刘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RP-HPLC测定甘西鼠尾草中3种脂溶性成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甘西鼠尾草中活性成分丹参酮ⅡA、二氢丹参酮和丹参酮Ⅰ的含量.方法:采用SHIMADZU C18(4.6mm×150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5%冰醋酸水溶液(80∶ 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5 nm,流速:1.0 mL/min,柱温:40℃.结果:丹参酮ⅡA在0.0025 ~0.050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9993),平均回收率为98.2%,RSD为1.63%(n=5);二氢丹参酮在0.0025~0.040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 =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1.4%,RSD为1.11%;丹参酮Ⅰ在0.0050 ~0.050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3=0.9996),平均回收率为98.9%,RSD为1.42%.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为甘西鼠尾草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作者:刘世鹏;陈宗礼;曹娟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常春卫矛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常春卫矛药材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生药学和薄层色谱法对其进行鉴定,并测定其水分、总灰分和浸出物的含量.结果:对常春卫矛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进行了描述;对不同产地的常春卫矛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测定了水分、总灰分和浸出物的含量.结论:较全面的考察了常春卫矛的各项质量指标,为制定常春卫矛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作者:蒋林;黎明;雷震鸣;韦松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GC-MS法分析丹参花的化学成分

    目的:对丹参花氯仿∶甲醇=2∶1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提取丹参的白花、紫花共4个样品,将提取液上氧化铝硅胶柱(氧化铝∶硅胶=3∶9),用正己烷(100 mL)和二氯甲烷(50 mL)混合液冲洗,得到第一个流分,再用甲醇( 100 mL)冲洗,得第二个流分,对两个流分进行GC-MS分析.结果:第一个流分的主要成分为正二十九烷和正三十一烷,第二个流分的主要成分为十六烷酸.结论:该结果为丹参花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梁倩;徐文晖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濒危药用植物金铁锁的传粉生物学研究

    目的:揭示金铁锁开花规律与传粉特征,确定其繁育系统类型,为金铁锁引种繁育和濒危原因探寻提供基础依据.方法:开花动态的观察、杂交指数估算法、繁育系统检测法、种子萌发率和访花昆虫及其访花行为的观察.结果:杂交指数检测与繁育系统检测结果一致,金铁锁的繁育系统为同株自花传粉、同株异花传粉、异株异花传粉.金铁锁的花在结构上具有与异花授粉相适应的结构和机制,也有虫媒花的特征.金铁锁的盛花期在雨季,其访花昆虫在雨季少见或不传粉,从而直接影响了结实率.结论:金铁锁为混合交配繁育系统,为虫媒异交植物,同时可以自花授粉,其繁殖方式为近交繁殖.

    作者:尹子丽;刘小莉;李安华;钱子刚;张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药材白英XRD指纹图谱及相似度分析

    目的:建立白英药材XRD的鉴定分析新方法.方法:对白英药材不同药用部位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并按2θ进行相似度计算与分析.结果:获得了白英药材不同药用部位的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结论:粉末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鉴定法可用于白英药材不同药用部位的鉴定和识别,相似度的计算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作者:徐海星;许沛虎;林世和;黄志军;刘小平;刘霞;瞿国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山楂消脂胶囊治疗非急性期冠心病痰瘀证56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山楂消脂胶囊对56例非急性期冠心病痰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10例非急性期冠心病痰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予基础治疗+血脂康,治疗组56例予基础治疗+山楂消脂胶囊,两组均不用他汀类调脂药,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急性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同时,测定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以及MACE发生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MACE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降低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山楂消脂胶囊组可显著降低Hs-CRP、Hcy、MMP-2、MMP-9(P <0.01).结论:山楂消脂胶囊可通过减少非急性冠心病患者的斑块的炎症反应,降低细胞外基质中的MMP-2、MMP-9水平的表达,稳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少非急性期冠心病痰瘀症患者MACE的发生,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文会;赵华云;陈伟强;罗子幸;余秀兰;贺青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金樱子三萜类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的研究进展

    三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蔷薇科植物中,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研究,总结归纳了蔷薇科中药金樱子化学成分三萜类化合物的种类和药理活性.

    作者:庄彦;何英姿;王彪;陈庆淑;周小雷;袁经权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灰毡毛忍冬藤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分离鉴定灰毡毛忍冬藤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MS,1H-NMR,13C-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灰毡毛忍冬藤中分离出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胡萝卜苷(2)、绿原酸(3)、木犀草素(4)、槲皮素(5)、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6)、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7)、3,4-O-二咖啡酰奎宁酸甲酯(8)、1,3-O-二咖啡酰奎宁酸(9)、东莨菪素(10)、灰毡毛忍冬皂苷乙(11)、灰毡毛忍冬皂苷甲(12)、圣草酚(13).结论:其中,化合物6、7、13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胡扬帆;吴楚材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广西产柿叶质量分析研究

    目的:对广西产柿叶进行质量分析研究,为进一步完善柿叶的质量标准,提供柿叶定性、定量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广西产柿叶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柿叶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色谱柱为Thermo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醋酸铵溶液(80∶ 20),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04 nm,柱温25℃.结果:通过对广西产柿叶进行薄层定性鉴别实验;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有效成分含量,齐墩果酸在0.230~2.30μg之间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0%,RSD=1.8% (n =6);熊果酸在0.430~4.30μg之间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8%,RSD =2.1%(n=6).结论:实验中多批次测定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柿叶薄层鉴别和齐墩果酸、熊果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周江煜;侯小涛;黄天静;甄汉深;李耀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绞股蓝属3种植物的总皂苷、总黄酮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季节性变化

    目的:测定不同季节的绞股蓝、广西绞股蓝和五柱绞股蓝中的总皂苷、总黄酮和矿质元素的含量,以了解其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测定法在550 nm处测定皂苷吸光度,在510 nm处测定黄酮吸光度,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试样的矿质元素.结果:在4~11月的生长发育季节内,3种绞股蓝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总皂苷含量在9月高,总黄酮含量在7月或8月高.3种植物的K含量在营养生长期高于花果期,Ca在花果期高于营养生长期,S在生长发育后期呈上升趋势.结论:绞股蓝属植物的采收期可安排在8~9月,广西绞股蓝的总皂苷含量和微量元素含量均较高,开发利用价值大.

    作者:李馨芸;刘世彪;易浪波;李朝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金雀异黄酮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抗缺氧的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金雀异黄酮对缺氧成骨细胞的抗缺氧作用.方法:以大鼠成骨细胞为材料,用三气培养箱建立缺氧模型.设常氧对照组、缺氧对照组和含不同浓度金雀异黄酮的缺氧加药组.比较各组缺氧36 h后细胞活力、ROS含量、细胞凋亡、细胞周期、PCNA表达、iNOS活性和钙化结节面积等,荧光定量PCR检测HIF-1α、BCL-2及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金雀异黄酮显著提高缺氧成骨细胞存活率、G1期细胞百分比、钙化结节面积、HIF1α和BCL-2 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凋亡、ROS含量、PCNA表达量、iNOS酶活性和Caspase-3 mRNA表达.结论:金雀异黄酮能保护缺氧成骨细胞并促进其分化.

    作者:韩桂秋;葛宝丰;陈克明;马慧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因宁片减轻T3诱导BRL肝细胞损害的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因宁片对T3诱导的BRL肝细胞的增殖、肝功能和氧化应激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药物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血清对照组,因宁片低、中、高剂量组及甲亢灵组.大鼠灌服相应剂量的药物后,腹腔静脉采血,分离含药血清.建立肝细胞T3损害模型,在不同浓度因宁片药物血清作用下,应用MTT法测定药物作用后细胞存活率的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培养上清液中AST、ALT的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内MDA、SOD.结果:随着因宁片血药浓度升高,T3损害后的BRL肝细胞存活率逐渐增加;因宁片能显著减少模型细胞ALT、AST的释放;模型组BRL的细胞混悬液中的MDA含量显著升高,SOD活性显著降低,因宁片能明显降低MDA含量,提高SOD活性.结论:因宁片的药物血清对T3诱导BRL肝细胞损害有保护作用,提高BRL肝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转氨酶含量,减轻肝细胞氧化应激损害.

    作者:周静;王成蹊;周涛;潘弟仪;侯连兵;王伯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熟三七破壁粉粒和常规饮片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以熟三七破壁粉粒及其常规饮片作为受试药物,观察其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炭粒廓清法观察熟三七破壁粉粒及其常规饮片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比较熟三七破壁粉粒与常规饮片的药效作用强弱.结果:熟三七破壁粉粒及其常规饮片均能显著降低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耳廓肿胀、显著增加小鼠碳粒廓清指数K及吞噬指数α,增强氢化可的松诱导的免疫功能低下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结论:熟三七破壁粉粒及其常规饮片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具有一定增强作用.

    作者:王顺官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中药材杂志

中药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