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承恩;黄庆芳;房志坚;梅全喜
目的:确定桔梗种子的质量分级标准.方法:对不同产地53个批次的桔梗种子样本进行分选,测定净度、含水量、千粒重、发芽率、生活力等指标,通过SPSS软件对以上数据进行逐步聚类分析,确定桔梗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结果:桔梗种子被分为3个等级,其中一级和二级种子为合格的种子.结论:建立了桔梗种子的分级质量标准,为桔梗种子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杨成民;张争;魏建和;隋春;李娟;褚庆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不同种类和质量浓度生长调节物质对神农香菊(Dendranthema indicum var.aromaticum)无菌苗茎段、叶片、叶柄、嫩芽的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方法:以神农香菊无菌苗的茎段、叶片、叶柄、嫩芽为外植体,接人含有不同生长调节物质的MS培养基上,进行愈伤诱导的培养.结果:无论从愈伤诱导率、愈伤硬度、生长势还是从芽分化个数,茎段是佳的外植体,其诱导的愈伤组织呈浅黄色,疏松;佳诱导培养基为MS +1.0 mg/L2,4-D+0.2 mg/L 6-BA.结论:初步建立神农香菊愈伤组织快速培养体系,为神农香菊的生物技术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基础.
作者:何淼;冯博;吕明月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局限于结肠粘膜及粘膜下层的炎症疾病,病因至今不明,并且目前尚未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特效药.近年来许多临床及实验研究证明中医药对溃疡性结肠炎有很好的疗效,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因此寻找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的中药很有必要.
作者:耿玲;李洪文;李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四逆汤( Sini decoction,SND)对脓毒症模型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保护机理.方法:将7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和四逆汤组各30只,(1、3、5 d各10只),通过失血以及静脉注射脂多糖2次打击以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四逆汤组在二次打击后给予四逆汤灌胃,1次/d;模型组按相同溶液体质量剂量、时点灌蒸馏水.在模型建立后的1、3、5d分别处死大鼠,采血行心脏有关酶学CK、CK-MB检测;分离心肌细胞线粒体,行线粒体肿胀度、膜电位及总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检测;电镜观察心肌细胞线粒体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K、CK-MB及线粒体肿胀度显著升高(P<0.01),1d时出现峰值,而治疗组较模型组有显著改善(P<0.0l).模型组的线粒体膜电位、总ATP酶、SOD及GSH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而治疗组较模型组显著(P<0.05或P<0.01).电镜观察脓毒症模型组线粒体结构破坏明显,出现空泡化,而治疗组较模型组减轻.结论:四逆汤能有效保护脓毒症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提高线粒体的抗氧化能力、减少氧化损伤、改善线粒体的呼吸功能有关.
作者:梁宇峰;杨镒宇;李木胜;谢小斐;张剑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制备大黄素脂质纳米微泡,并对其理化性能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卵磷脂和PVP为载体材料,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膜,填充全氟丙烷,通过自组装技术形成脂质纳米微泡,并对其粒径、分布、形态、表面电位等性能进行研究.结果:所制备的脂质纳米微泡为圆形,粒度分布均匀,平均粒径235.9 nm,电位-31.6mV,多分散指数PDI =0.331.结论:整合运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和自组装技术制备大黄素脂质纳米微泡是可行的,该方法简单可靠,有开发的前景.
作者:江永南;莫红缨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石斛合剂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降糖作用和胰岛细胞凋亡影响.方法:大鼠高脂高糖饲养1个月后腹腔注射低剂量STZ (30mg/kg)诱导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继以石斛合剂(5、10、20g/kg)灌胃治疗,测试其降糖活性作用,用组织病理学技术观察胰岛细胞的形态结构,用MTT法和Annexin V/PI法检测胰岛细胞凋亡.结果:石斛合剂具有显著的降低血糖、血脂和糖化血清蛋白作用,可显著改善STZ造模大鼠胰腺组织结构功能,使治疗组的凋亡胰岛细胞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石斛合剂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具有的降糖作用以及保护和修复胰腺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作者:黎同明;邓敏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优化桑寄生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桑寄生总黄酮的含量为综合指标,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4个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佳提取工艺为:50%乙醇、料液比1∶30、70℃下提取2.0h,平均得率为5.45 mg/g.结论:该工艺合理,稳定可行,可为桑寄生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确定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张志东;林少珠;吴晓松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通过测定毫菊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金合欢素-7-O-β-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和金合欢素的含量,考察加工方法对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phenomenex,synergi Fusion-RP色谱柱(5 μm,4.6 mm ×250 mm),0.1%磷酸水-甲醇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50 nm.结果:不同加工方法对毫菊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金合欢素-7-O-β-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和金合欢素含量有明显的影响.结论:不同加工方法对毫菊的黄酮类成分有较大影响,产地加工时应注意烘干的温度.
作者:金传山;吴德玲;俞年军;陈慧芳;王桐生;张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前糖尿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第三大疾病,而中药和天然药物中存在大量抗糖尿病有效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生物碱类、多糖类、皂苷类、萜类、不饱和脂肪酸类等等,本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中药和天然药物中存在的抗糖尿病活性成分作一综述.
作者:贾安;杨义芳;黄涛;孔德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白花丹参总丹参酮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LC/UV/MS对白花丹参总丹参酮的主要成分定性分析.采用大鼠股动脉注射月桂酸溶液造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模型,观察用药前后大鼠的体征、病理变化以及血清中TXB2、6-K-PGF1α、ET含量.结果:白花丹参总丹参酮类化合物能明显减轻模型大鼠患肢病变程度和范围,减轻炎症反应,减少血管内血栓形成范围,并能降低血清中TXB2、ET含量,升高6-K-PGF1α含量.结论:白花丹参总丹参酮对血栓闭塞性脉炎大鼠模型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与增强血管的抗血栓功能,减轻血管壁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朱海林;张大伟;孙隆儒;程艳娜;吴凯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调查目前市场上当药的实际质量状况.方法:以正品当药作为对照药材,獐牙菜苦苷作为对照品,通过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收集的多份市售当药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比较.结果:7种市售当药在成分组成和主要成分含量上各不相同,与正品当药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4号样品可以判断不是规定的植物来源.结论:市售当药的质量参差不齐,品种混乱,大部分样品獐牙菜苦苷的含量不符合新版药典的规定.
作者:李建晨;贾玉捷;杨晓婧;郝培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虎刺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方法:虎刺样品以95%乙醇溶液超声提取,分析柱选用Kromasil C18色谱柱,以甲醇-2.0%磷酸水溶液(90:10,v/v)进行洗脱,柱温:25℃,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10nm.结果:齐墩果酸在0.124~1.2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7.6%(RSD=2.2%);熊果酸在0.192~1.9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2.4% (RSD =1.9%).结论:该二种成分均以湖北产虎刺中含量高,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高,可为虎刺的质量控制和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蔡晔芬;黄清松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采用响应曲面法优选参芪颗粒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量、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以人参皂苷Rg1和黄芪甲苷含量为评价指标,用响应曲面法选择提取工艺的佳条件.结果:佳提取工艺为加入15倍量83%乙醇、提取2次、每次110 min.结论:用响应曲面法优选参芪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简便,预测性好.
作者:刘惠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E H.Chen)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在我国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其作为一种名贵中药,具有化瘀止血、消肿止痛等功效.三七的野生资源至今没有被发现,但是人工栽培的三七却存在很多变异种.本文将从种子特性、形态解剖特性、种苗特性、果实特性、生殖特性、遗传多样性和分子生物学特性等方面对三七的生物学特性展开全面、系统的阐述,从而使大家对三七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作者:夏鹏国;崔秀明;韦美膛;刘峰华;梁宗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建立左金丸及其类方的HPLC相对溶出率图谱,对其溶出规律进行化学模式识别和验证.方法:以左金丸及其类方HPLC图谱中各组分的相对溶出率为指标,建立左金丸及其类方HPLC相对溶出率图谱,并使用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和Fisher判别分析对其溶出规律进行模式识别研究.结果:主成分分析划分的3个主成分可全面概括左金丸及其类方HPLC相对溶出率图谱的20项指标;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将左金丸及其类方各组分溶出规律划为6类,并建立了相应的Fisher判别函数,回判准确率100%.结论:初步建立了左金丸及其类方各组分溶出规律的化学模式识别的评价方法,可对左金丸及其类方的溶出规律进行准确、可靠、客观的识别和验证.
作者:王朝润;何群;邓桂明;苏薇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研究太白乌头地上部分甲醇提取物中石油醚萃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太白乌头地上部分甲醇提取后用石油醚萃取,GC-MS法分析和鉴定其化学成分,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共分离鉴定出28个化合物,主要为烷烃类、脂肪酸及其酯类和烯类化合物.其中含量高的为正二十九烷(13.057%),其次为19-甲基-18,21-三十六烷二醚(8.180%)、乙二醇硬脂基醚(7.851%)、3,7,11,15-四甲基-2-十六碳烯-1-醇(7.805%)、棕榈酸甲酯(6.676%)等.结论:首次报道了太白乌头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为陕西特有药用资源太白乌头全草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作者:许文明;郭增军;韩玲;李楠;韩燕霞;戴柳江;彭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药品不良反应是中药注射剂(TCMI)临床应用推广的主要障碍,也是制约TCMI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内毒索和热原是TCMI不良反应原的主要缘由之一.本文分析了TCMI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标准与其不良反应的相关性,以清开灵注射液为实例阐述现行质控标准对TCMI安全性监控的缺陷及其原因,建立敏感和可靠的质控技术是解决TCMI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者:廖汉雄;黄德欢;张晓元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通过对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的名称、产地、功效、基原植物四方面进行本草考证,认为“紫苏”与“白苏”只是种内形态差异,在植物分类学上应命名一种;但颜色的差别可以作为传统鉴定的方法之一,选择色紫者入药.为“紫苏”和“白苏”的植物学命名和紫苏的正本清源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韩碧群;彭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红芪多糖(Radix Hedysari polysaccharides,HPS)对S180瘤细胞化疗协同增效作用的差异蛋白质.方法:以环磷酰胺(Cyclophsphamide,Cy)和HPS联合Cy治疗荷瘤小鼠后提取瘤细胞总蛋白,用双向电泳对蛋白质进行分离,使用PDQuest 8.0软件对双向电泳图谱进行差异分析,通过质谱技术鉴定差异明显的蛋白点,并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对其中1个蛋白质进行验证.结果:HPS联合Cy组中有24个蛋白点发生明显改变,经质谱和Mascot软件分析,成功鉴定了 5个蛋白质,分别为热休克蛋白84(HSP90β)、载脂蛋白A、白蛋白、热休克蛋白β1(HSP27)、未命名蛋白,其中1个高表达,4个低表达.蛋白印迹验证与蛋白质组结果一致.结论: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发现了HPS对S180小鼠瘤细胞化疗增效作用的靶标蛋白,这些蛋白质涉及能量代谢、氧化应激反应和凋亡信号转导.
作者:卫东锋;赵春燕;程卫东;韦艳霞;张李峰;苏刚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建立茜草药材HPLC-DAD指纹图谱,提供茜草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YMC C18柱(250 mm×4.6 mm,5μm),检测波长280 n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分析时间为60 min.结果:6批茜草药材指纹图谱的平均相似度大于94%.结论:所建立的方法适用于不同产地茜草药材指纹图谱的测定.
作者:袁晓;高俊飞;袁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