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太白乌头地上部分石油醚萃取物的GC-MS分析

许文明;郭增军;韩玲;李楠;韩燕霞;戴柳江;彭程

关键词:太白乌头地上部分, 石油醚萃取物,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太白乌头地上部分甲醇提取物中石油醚萃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太白乌头地上部分甲醇提取后用石油醚萃取,GC-MS法分析和鉴定其化学成分,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共分离鉴定出28个化合物,主要为烷烃类、脂肪酸及其酯类和烯类化合物.其中含量高的为正二十九烷(13.057%),其次为19-甲基-18,21-三十六烷二醚(8.180%)、乙二醇硬脂基醚(7.851%)、3,7,11,15-四甲基-2-十六碳烯-1-醇(7.805%)、棕榈酸甲酯(6.676%)等.结论:首次报道了太白乌头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为陕西特有药用资源太白乌头全草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中药材杂志相关文献
  • 响应曲面法优化参芪颗粒的提取工艺

    目的:采用响应曲面法优选参芪颗粒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量、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以人参皂苷Rg1和黄芪甲苷含量为评价指标,用响应曲面法选择提取工艺的佳条件.结果:佳提取工艺为加入15倍量83%乙醇、提取2次、每次110 min.结论:用响应曲面法优选参芪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简便,预测性好.

    作者:刘惠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四逆汤对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的影响

    目的:研究四逆汤( Sini decoction,SND)对脓毒症模型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保护机理.方法:将7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和四逆汤组各30只,(1、3、5 d各10只),通过失血以及静脉注射脂多糖2次打击以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四逆汤组在二次打击后给予四逆汤灌胃,1次/d;模型组按相同溶液体质量剂量、时点灌蒸馏水.在模型建立后的1、3、5d分别处死大鼠,采血行心脏有关酶学CK、CK-MB检测;分离心肌细胞线粒体,行线粒体肿胀度、膜电位及总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检测;电镜观察心肌细胞线粒体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K、CK-MB及线粒体肿胀度显著升高(P<0.01),1d时出现峰值,而治疗组较模型组有显著改善(P<0.0l).模型组的线粒体膜电位、总ATP酶、SOD及GSH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而治疗组较模型组显著(P<0.05或P<0.01).电镜观察脓毒症模型组线粒体结构破坏明显,出现空泡化,而治疗组较模型组减轻.结论:四逆汤能有效保护脓毒症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提高线粒体的抗氧化能力、减少氧化损伤、改善线粒体的呼吸功能有关.

    作者:梁宇峰;杨镒宇;李木胜;谢小斐;张剑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HPLC法同时测定虎杖根中4种蒽醌类成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虎杖根中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4种葸醌类成分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5:15),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430 nm,柱温为30℃.结果:在本实验条件下,4种蒽醌类成分有很好的分离度,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进样量分别在0.0746~0.6714μg(r1 =0.9996)、0.1156~1.0404 μg(r2 =0.9999)、1.4100~12.6900 μg(r3 =0.9999)、0.6460 ~0.5814 μg (r4 =0.9997)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依次为102.0%、98.3%、96.0%和99.6%,RSD为1.8%、2.1%、2.0%和1.5%.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虎杖根中大黄酸、大黄索、大黄酚、大黄素甲醚4种蒽醌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作者:罗建明;黄清松;李桃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大黄素脂质纳米微泡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目的:制备大黄素脂质纳米微泡,并对其理化性能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卵磷脂和PVP为载体材料,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膜,填充全氟丙烷,通过自组装技术形成脂质纳米微泡,并对其粒径、分布、形态、表面电位等性能进行研究.结果:所制备的脂质纳米微泡为圆形,粒度分布均匀,平均粒径235.9 nm,电位-31.6mV,多分散指数PDI =0.331.结论:整合运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和自组装技术制备大黄素脂质纳米微泡是可行的,该方法简单可靠,有开发的前景.

    作者:江永南;莫红缨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鱼藤卤虫致死活性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目的:研究鱼藤Derris trifoliata Lour.根和茎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卤虫致死活性成分.方法:以卤虫2龄幼虫为试虫,采用活性跟踪指导,使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液相色谱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其中12a-羟基鱼藤酮、灰叶素、鱼藤酮和鱼藤素的卤虫致死活性LD50分别为0.365、0.236、0.060和0.734 μg/mL.结论:活性测试表明,12a-羟基鱼藤酮、灰叶素、鱼藤酮和鱼藤素均具有显著的卤虫致死活性.

    作者:蒋诚;熊本强;邱细敏;刘胜姿;张偲;尹浩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金钮扣止咳、化痰及平喘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金钮扣水提物及醇提物止咳、化痰及平喘作用.方法:采用豚鼠枸橼酸引咳法、小鼠气管酚红法、豚鼠组胺和乙酰胆碱致喘法,观察金纽扣水、醇提物低、中、高剂量(4.28、8.56、17.12g/kg)的止咳、化痰及平喘作用.结果:水提物高剂量和醇提物中、高剂量均能延长咳嗽潜伏期和减少咳嗽次数.水和醇提物中、高剂量均能增加酚红分泌量.在平喘实验中,水、醇提物各剂量组的哮喘潜伏期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纽扣水、醇提取物具有止咳和化痰疗效,均无平喘作用,但醇提取物止咳和化痰疗效优于水提取物.

    作者:冯承恩;黄庆芳;房志坚;梅全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三角叶黄连丛枝菌根真菌的多样性研究

    目的:调查三角叶黄连主产区根围中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的资源和分布情况.方法:采用碱解离-L酸甘油酸性品红染色法观察三角叶黄连根系侵染情况,并计算侵染率;采用湿筛-倾注-蔗糖离心法分离提取孢子,利用形态特征及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AMF孢子进行分类鉴定.结果:三角叶黄连能与AMF形成菌根,不同产地采集三角叶黄连菌根侵染率不同,为23.3% ~34.4%;从6个产地共分离出了6属30种丛枝菌根真菌,其中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 17种、球囊霉属Glomus 7种、巨孢囊霉属Gigaspora 2种、内养囊霉属Entrophospora 1种、类球囊霉属Paraglomus 1种和原囊霉属Archaeospora 2种,无梗囊霉属和球囊霉属是三角叶黄连根系土壤中AMF的优势种群;道地产区洪雅的AMF丰富.结论:三角叶黄连是菌根营养型植物,其产区AMF具有丰富的多样性,是三角叶黄连的扩大生产和无公害丰产栽培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生物资源.

    作者:黄文丽;范昕建;严铸云;马云桐;孟宪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虎刺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虎刺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方法:虎刺样品以95%乙醇溶液超声提取,分析柱选用Kromasil C18色谱柱,以甲醇-2.0%磷酸水溶液(90:10,v/v)进行洗脱,柱温:25℃,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10nm.结果:齐墩果酸在0.124~1.2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7.6%(RSD=2.2%);熊果酸在0.192~1.9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2.4% (RSD =1.9%).结论:该二种成分均以湖北产虎刺中含量高,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高,可为虎刺的质量控制和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蔡晔芬;黄清松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黄芩苷及其磷脂复合物、自微乳的Caco-2细胞跨膜转运研究

    目的:比较黄芩苷(BA)、黄芩苷磷脂复合物(BA-PC)及黄芩苷磷脂复合物的两种自微乳给药系统(BA-PC-SMEDDS),即BA-PC-NS-SMEDDS(不含天然乳化剂)、BA-PC-NE-SMEDDS(含天然乳化剂)的吸收特性,预测其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能力.方法:采用Caco-2细胞模型进行BA、BA-PC及BA-PC-SMEDDS的转运研究,HPLC色谱法测定BA含量.结果:BA的转运速率和Papp.值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表明药物很可能为被动吸收机制;随着时间的延长各浓度的转运速率和Papp值呈下降趋势.当加入P-gp抑制剂后,BA外排率(ER)由2.07降为0.48,减少了76.8%,证明BA为P-gp底物.BA、BA-PC及BA-PC-SMEDDS在90 min以前转运量无明显增加(P>0.05),而90min之后,BA-PC及BA-PC-SMEDDS的转运量较BA有显著性增加(P<0.05),转运3h时,累积转运量及Papp值的大小依次为:BA-PC-NS-SMEDDS>BA-PC-NE-SMEDDS>BA-PC>BA,并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BA-PC或BA-PC-SMEDDS吸收方向的P.值均明显大于加入P-gp抑制剂(维拉帕米)的papp值(P<0.05).结论:PC促进了BA的跨膜转运,PC-SMEDDS相结合使转运效果进一步增强(P<0.05),其中,BA-PC-NS-SMEDDS促吸收的效果较BA-PC-NE-SMEDDS更显著(P<0.05).

    作者:陈莉;龙晓英;黄嗣航;吴慧仪;潘素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市售当药的质量考察与资源状况分析

    目的:调查目前市场上当药的实际质量状况.方法:以正品当药作为对照药材,獐牙菜苦苷作为对照品,通过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收集的多份市售当药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比较.结果:7种市售当药在成分组成和主要成分含量上各不相同,与正品当药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4号样品可以判断不是规定的植物来源.结论:市售当药的质量参差不齐,品种混乱,大部分样品獐牙菜苦苷的含量不符合新版药典的规定.

    作者:李建晨;贾玉捷;杨晓婧;郝培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细薄星芒海绵总萜烯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

    目的:研究细薄星芒海绵总萜烯(STS)对多种肿瘤细胞株体内、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用MTT法、体内用中空纤维法分别检测细薄星芒海绵总萜烯STS对不同肿瘤细胞株在体外培养和裸鼠体内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体外MTT实验中,STS对HL-60(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549(人肺腺癌)、Ls-174T(人结肠癌细胞)、HeLa(人宫颈癌细胞)、BeL-7404(人肝癌细胞)、BcaP-37(人乳癌细胞)、MCF-7(人乳癌细胞)、3AO(人卵巢癌细胞)、SGC-7901(人胃腺癌)、786-O(人肾癌细胞)等细胞株均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IC50在0.06 ~2.07 mg/L.中空纤维实验进一步证实STS对于裸鼠体内生长的HT-29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也具有较好的抑制率,其大抑制率可达到50%.结论:STS在体内、外对多种肿瘤细胞株的生长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作者:张佳佳;巫军;林厚文;王开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大黄炮制新方法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建立简便、快捷、实用的大黄炮制新方法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以黄酒为溶剂,采用喷雾、闷润、60 - 70℃烘干的方式,对大黄进行了炮制研究.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炮制品及多种大黄中的总大黄酚和大黄素以及游离大黄酚和大黄素的含量.结果:大黄炮制新方法简便、快捷、实用.炮制品中游离大黄酚和大黄素的含量高达80%.结论:本研究为大黄炮制提供了新方法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王智森;韩桂茹;高飞;安丽娜;纪玉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柔毛冠盖藤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柔毛冠盖藤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溶剂萃取、硅胶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其理化性质、1H-NMR和13C-NMR等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栓酮(1)、β-谷甾醇(2)、伞形花内酯(3)、胡萝卜苷(4)、茵芋苷(5).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邹菊英;陈胜璜;李琴雯;欧阳文;陈汉骏;王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消癌平注射液联合TACE疗法对原发性肝癌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TACE疗法对原发性肝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消癌平注射液联合TACE疗法和单纯TACE疗法,检测治疗前后CD3、CD4、CD8、NK细胞活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的细胞因子活性比较差异显著(P<0.001).两组比较治疗后指标具差异显著(P<0.05或P<0.001).结论:中药联合TACE疗法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优于单纯的TACE疗法,通过中药调节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可间接杀伤肝癌细胞,抑制癌瘤生长.

    作者:傅庭焕;史宪杰;王进;高国强;孙鹏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茜草HPLC-DAD指纹图谱的研究

    目的:建立茜草药材HPLC-DAD指纹图谱,提供茜草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YMC C18柱(250 mm×4.6 mm,5μm),检测波长280 n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分析时间为60 min.结果:6批茜草药材指纹图谱的平均相似度大于94%.结论:所建立的方法适用于不同产地茜草药材指纹图谱的测定.

    作者:袁晓;高俊飞;袁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神农香菊愈伤组织诱导

    目的:探究不同种类和质量浓度生长调节物质对神农香菊(Dendranthema indicum var.aromaticum)无菌苗茎段、叶片、叶柄、嫩芽的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方法:以神农香菊无菌苗的茎段、叶片、叶柄、嫩芽为外植体,接人含有不同生长调节物质的MS培养基上,进行愈伤诱导的培养.结果:无论从愈伤诱导率、愈伤硬度、生长势还是从芽分化个数,茎段是佳的外植体,其诱导的愈伤组织呈浅黄色,疏松;佳诱导培养基为MS +1.0 mg/L2,4-D+0.2 mg/L 6-BA.结论:初步建立神农香菊愈伤组织快速培养体系,为神农香菊的生物技术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基础.

    作者:何淼;冯博;吕明月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标准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

    药品不良反应是中药注射剂(TCMI)临床应用推广的主要障碍,也是制约TCMI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内毒索和热原是TCMI不良反应原的主要缘由之一.本文分析了TCMI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标准与其不良反应的相关性,以清开灵注射液为实例阐述现行质控标准对TCMI安全性监控的缺陷及其原因,建立敏感和可靠的质控技术是解决TCMI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者:廖汉雄;黄德欢;张晓元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硫磺熏蒸前后菊花的HPLC指纹图谱比较研究

    目的:建立菊花药材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并对硫磺熏蒸前后菊花药材的指纹图谱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C18(250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35℃,检测波长268 nm.结果:测定未经硫磺熏蒸和经过硫磺熏蒸的菊花药材样品共11批,建立了菊花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确立12个共有峰,并且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11批样品进行分析比较.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硫磺熏蒸前后菊花药材的质量评价与控制.

    作者:刘晓;蔡皓;马晓青;裴科;蔡宝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重庆皱皮木瓜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目的:分析测定重庆产皱皮木瓜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皱皮木瓜鲜果中的香气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香气成分的分离鉴定.结果:在重庆产皱皮木瓜鲜果中分离鉴定出芳香性成分106种,以酯类、醇类、羧酸类、烷烃和烯烃类、酮类化合物为主.结论:GC-MS分析法明确了重庆产皱皮木瓜鲜果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组成,为重庆产皱皮木瓜果实开发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作者:刘世尧;白志川;李加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竹节参总皂苷预处理对冠脉结扎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影响

    目的:研究竹节参总皂苷预处理对冠脉结扎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竹节参总皂苷组;治疗组大鼠给予竹节参总皂苷,预防性给药7d后,行结扎大鼠冠状动脉术制作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模型,术后12 h进行大鼠心电图和血流动力学检测,然后取血进行血液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分析;取心脏,分别进行心肌组织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和HE染色.结果:竹节参总皂苷能明显改善心功能,对抗冠脉结扎诱导的心电图T波降低,显著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减少心肌缺血性损伤;降低血清中CK、LDH活性和MDA含量,增加血清中SOD、CAT活性.结论:竹节参总皂苷对冠脉结扎致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抗氧化损伤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贺海波;许佳;徐媛青;王洪武;狄国杰;李守超;孙志伟;何毓敏;张长城;袁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中药材杂志

中药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