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宇峰;杨镒宇;李木胜;谢小斐;张剑珲
目的:建立左金丸及其类方的HPLC相对溶出率图谱,对其溶出规律进行化学模式识别和验证.方法:以左金丸及其类方HPLC图谱中各组分的相对溶出率为指标,建立左金丸及其类方HPLC相对溶出率图谱,并使用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和Fisher判别分析对其溶出规律进行模式识别研究.结果:主成分分析划分的3个主成分可全面概括左金丸及其类方HPLC相对溶出率图谱的20项指标;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将左金丸及其类方各组分溶出规律划为6类,并建立了相应的Fisher判别函数,回判准确率100%.结论:初步建立了左金丸及其类方各组分溶出规律的化学模式识别的评价方法,可对左金丸及其类方的溶出规律进行准确、可靠、客观的识别和验证.
作者:王朝润;何群;邓桂明;苏薇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建立茜草药材HPLC-DAD指纹图谱,提供茜草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YMC C18柱(250 mm×4.6 mm,5μm),检测波长280 n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分析时间为60 min.结果:6批茜草药材指纹图谱的平均相似度大于94%.结论:所建立的方法适用于不同产地茜草药材指纹图谱的测定.
作者:袁晓;高俊飞;袁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比较黄芩苷(BA)、黄芩苷磷脂复合物(BA-PC)及黄芩苷磷脂复合物的两种自微乳给药系统(BA-PC-SMEDDS),即BA-PC-NS-SMEDDS(不含天然乳化剂)、BA-PC-NE-SMEDDS(含天然乳化剂)的吸收特性,预测其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能力.方法:采用Caco-2细胞模型进行BA、BA-PC及BA-PC-SMEDDS的转运研究,HPLC色谱法测定BA含量.结果:BA的转运速率和Papp.值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表明药物很可能为被动吸收机制;随着时间的延长各浓度的转运速率和Papp值呈下降趋势.当加入P-gp抑制剂后,BA外排率(ER)由2.07降为0.48,减少了76.8%,证明BA为P-gp底物.BA、BA-PC及BA-PC-SMEDDS在90 min以前转运量无明显增加(P>0.05),而90min之后,BA-PC及BA-PC-SMEDDS的转运量较BA有显著性增加(P<0.05),转运3h时,累积转运量及Papp值的大小依次为:BA-PC-NS-SMEDDS>BA-PC-NE-SMEDDS>BA-PC>BA,并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BA-PC或BA-PC-SMEDDS吸收方向的P.值均明显大于加入P-gp抑制剂(维拉帕米)的papp值(P<0.05).结论:PC促进了BA的跨膜转运,PC-SMEDDS相结合使转运效果进一步增强(P<0.05),其中,BA-PC-NS-SMEDDS促吸收的效果较BA-PC-NE-SMEDDS更显著(P<0.05).
作者:陈莉;龙晓英;黄嗣航;吴慧仪;潘素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调查目前市场上当药的实际质量状况.方法:以正品当药作为对照药材,獐牙菜苦苷作为对照品,通过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收集的多份市售当药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比较.结果:7种市售当药在成分组成和主要成分含量上各不相同,与正品当药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4号样品可以判断不是规定的植物来源.结论:市售当药的质量参差不齐,品种混乱,大部分样品獐牙菜苦苷的含量不符合新版药典的规定.
作者:李建晨;贾玉捷;杨晓婧;郝培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E H.Chen)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在我国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其作为一种名贵中药,具有化瘀止血、消肿止痛等功效.三七的野生资源至今没有被发现,但是人工栽培的三七却存在很多变异种.本文将从种子特性、形态解剖特性、种苗特性、果实特性、生殖特性、遗传多样性和分子生物学特性等方面对三七的生物学特性展开全面、系统的阐述,从而使大家对三七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作者:夏鹏国;崔秀明;韦美膛;刘峰华;梁宗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建立简便、快捷、实用的大黄炮制新方法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以黄酒为溶剂,采用喷雾、闷润、60 - 70℃烘干的方式,对大黄进行了炮制研究.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炮制品及多种大黄中的总大黄酚和大黄素以及游离大黄酚和大黄素的含量.结果:大黄炮制新方法简便、快捷、实用.炮制品中游离大黄酚和大黄素的含量高达80%.结论:本研究为大黄炮制提供了新方法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王智森;韩桂茹;高飞;安丽娜;纪玉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复方石栗喷雾剂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大鼠足趾肿胀法、热板致痛法和小鼠扭体法研究复方石栗喷雾剂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抗炎试验表明,高、中剂量复方石栗喷雾剂能显著降低由二甲苯所致试验小鼠耳廓的肿胀程度(P<0.01)和抑制由角叉菜胶溶液引起的试验大鼠足跖肿胀(P<0.01),显示出很好的抗炎作用;镇痛试验表明,高、中剂量复方石栗喷雾剂能显著增加热板法试验小鼠的痛阈值(P<0.05或P<0.01),减轻醋酸对试验小鼠内脏所致的疼痛(P<0.05或P<0.01),显示出较强的镇痛作用.结论:复方石栗喷雾剂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且与剂量有一定关系,其镇痛作用机理可能与其缓解外周神经的紧张有关,与其抑制炎性介质渗出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吕本强;王克刚;郭亚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虎刺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方法:虎刺样品以95%乙醇溶液超声提取,分析柱选用Kromasil C18色谱柱,以甲醇-2.0%磷酸水溶液(90:10,v/v)进行洗脱,柱温:25℃,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10nm.结果:齐墩果酸在0.124~1.2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7.6%(RSD=2.2%);熊果酸在0.192~1.9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2.4% (RSD =1.9%).结论:该二种成分均以湖北产虎刺中含量高,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高,可为虎刺的质量控制和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蔡晔芬;黄清松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比较鉴别民间草药过山枫与广东海风藤,以确保两药的临床用药安全,并为深层次开发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药材标本,进行药材性状和显微构造观察,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过山枫和广东海风藤在栓皮外观及其内面附着物、叶缘形态和侧脉数目、气孔轴式、导管类型,以及在相同解剖学部位所含晶体、石细胞和纤维的类型等方面都具有差异.结论:过山枫和广东海风藤在药材性状和显微构造等方面的特征,可用于两药的鉴别和质量标准的制定.
作者:张勤;陈兴兴;张宏伟;马骥;佟丽;莫志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TACE疗法对原发性肝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消癌平注射液联合TACE疗法和单纯TACE疗法,检测治疗前后CD3、CD4、CD8、NK细胞活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的细胞因子活性比较差异显著(P<0.001).两组比较治疗后指标具差异显著(P<0.05或P<0.001).结论:中药联合TACE疗法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优于单纯的TACE疗法,通过中药调节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可间接杀伤肝癌细胞,抑制癌瘤生长.
作者:傅庭焕;史宪杰;王进;高国强;孙鹏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四逆汤( Sini decoction,SND)对脓毒症模型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保护机理.方法:将7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和四逆汤组各30只,(1、3、5 d各10只),通过失血以及静脉注射脂多糖2次打击以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四逆汤组在二次打击后给予四逆汤灌胃,1次/d;模型组按相同溶液体质量剂量、时点灌蒸馏水.在模型建立后的1、3、5d分别处死大鼠,采血行心脏有关酶学CK、CK-MB检测;分离心肌细胞线粒体,行线粒体肿胀度、膜电位及总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检测;电镜观察心肌细胞线粒体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K、CK-MB及线粒体肿胀度显著升高(P<0.01),1d时出现峰值,而治疗组较模型组有显著改善(P<0.0l).模型组的线粒体膜电位、总ATP酶、SOD及GSH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而治疗组较模型组显著(P<0.05或P<0.01).电镜观察脓毒症模型组线粒体结构破坏明显,出现空泡化,而治疗组较模型组减轻.结论:四逆汤能有效保护脓毒症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提高线粒体的抗氧化能力、减少氧化损伤、改善线粒体的呼吸功能有关.
作者:梁宇峰;杨镒宇;李木胜;谢小斐;张剑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不同种类和质量浓度生长调节物质对神农香菊(Dendranthema indicum var.aromaticum)无菌苗茎段、叶片、叶柄、嫩芽的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方法:以神农香菊无菌苗的茎段、叶片、叶柄、嫩芽为外植体,接人含有不同生长调节物质的MS培养基上,进行愈伤诱导的培养.结果:无论从愈伤诱导率、愈伤硬度、生长势还是从芽分化个数,茎段是佳的外植体,其诱导的愈伤组织呈浅黄色,疏松;佳诱导培养基为MS +1.0 mg/L2,4-D+0.2 mg/L 6-BA.结论:初步建立神农香菊愈伤组织快速培养体系,为神农香菊的生物技术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基础.
作者:何淼;冯博;吕明月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金钮扣水提物及醇提物止咳、化痰及平喘作用.方法:采用豚鼠枸橼酸引咳法、小鼠气管酚红法、豚鼠组胺和乙酰胆碱致喘法,观察金纽扣水、醇提物低、中、高剂量(4.28、8.56、17.12g/kg)的止咳、化痰及平喘作用.结果:水提物高剂量和醇提物中、高剂量均能延长咳嗽潜伏期和减少咳嗽次数.水和醇提物中、高剂量均能增加酚红分泌量.在平喘实验中,水、醇提物各剂量组的哮喘潜伏期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纽扣水、醇提取物具有止咳和化痰疗效,均无平喘作用,但醇提取物止咳和化痰疗效优于水提取物.
作者:冯承恩;黄庆芳;房志坚;梅全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考察黄连与吴茱萸不同配伍比例对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的影响.方法:在优化的RP-HPLC条件下进行分析,比较色谱图.结果:左金丸中吴茱萸碱的溶出率比反左金丸及吴茱萸单煎时均显著升高,吴茱萸次碱在水提物中不能检出;黄连生物碱的相对峰面积随吴茱萸比例的增加呈线性下降.结论:吴茱萸可使黄连中生物碱的溶出率下降;左金丸配伍(黄连∶吴茱萸=6∶1)有利于吴茱萸碱的溶出.
作者:彭求贤;蔡红兵;史珏;彭江丽;莫志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鱼藤Derris trifoliata Lour.根和茎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卤虫致死活性成分.方法:以卤虫2龄幼虫为试虫,采用活性跟踪指导,使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液相色谱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其中12a-羟基鱼藤酮、灰叶素、鱼藤酮和鱼藤素的卤虫致死活性LD50分别为0.365、0.236、0.060和0.734 μg/mL.结论:活性测试表明,12a-羟基鱼藤酮、灰叶素、鱼藤酮和鱼藤素均具有显著的卤虫致死活性.
作者:蒋诚;熊本强;邱细敏;刘胜姿;张偲;尹浩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竹节参总皂苷预处理对冠脉结扎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竹节参总皂苷组;治疗组大鼠给予竹节参总皂苷,预防性给药7d后,行结扎大鼠冠状动脉术制作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模型,术后12 h进行大鼠心电图和血流动力学检测,然后取血进行血液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分析;取心脏,分别进行心肌组织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和HE染色.结果:竹节参总皂苷能明显改善心功能,对抗冠脉结扎诱导的心电图T波降低,显著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减少心肌缺血性损伤;降低血清中CK、LDH活性和MDA含量,增加血清中SOD、CAT活性.结论:竹节参总皂苷对冠脉结扎致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抗氧化损伤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贺海波;许佳;徐媛青;王洪武;狄国杰;李守超;孙志伟;何毓敏;张长城;袁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构建黄芩苷壳聚糖微粒,并与黄芩苷乳膏体外经皮扩散行为进行比较.方法:采用中和法构建微粒,正交试验法优化构建条件;利用Franz扩散池进行微粒与乳膏体外经皮扩散行为的比较.结果:微粒的佳构建条件为:药物/材料比(1∶3),壳聚糖浓度2 ng/mL,反应10 min,包封率与载药量均达60%以上;微粒与乳膏经皮扩散36 h后,药物累积扩散百分率分别为4.04%和30%,皮层药物百分含量分别为0.11%和0.14%(n=3)且无统计学差异(W=7,P=0.127).结论:采用中和法构建黄芩苷壳聚糖微粒,简便易行;且皮肤给药时具有局部药物贮库和一定的缓释的作用.
作者:王欢;蔡宇;韩海;王波栋;黄裕杰;于荣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建立菊花药材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并对硫磺熏蒸前后菊花药材的指纹图谱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C18(250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35℃,检测波长268 nm.结果:测定未经硫磺熏蒸和经过硫磺熏蒸的菊花药材样品共11批,建立了菊花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确立12个共有峰,并且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11批样品进行分析比较.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硫磺熏蒸前后菊花药材的质量评价与控制.
作者:刘晓;蔡皓;马晓青;裴科;蔡宝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虎杖根中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4种葸醌类成分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5:15),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430 nm,柱温为30℃.结果:在本实验条件下,4种蒽醌类成分有很好的分离度,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进样量分别在0.0746~0.6714μg(r1 =0.9996)、0.1156~1.0404 μg(r2 =0.9999)、1.4100~12.6900 μg(r3 =0.9999)、0.6460 ~0.5814 μg (r4 =0.9997)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依次为102.0%、98.3%、96.0%和99.6%,RSD为1.8%、2.1%、2.0%和1.5%.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虎杖根中大黄酸、大黄索、大黄酚、大黄素甲醚4种蒽醌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作者:罗建明;黄清松;李桃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白花丹参总丹参酮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LC/UV/MS对白花丹参总丹参酮的主要成分定性分析.采用大鼠股动脉注射月桂酸溶液造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模型,观察用药前后大鼠的体征、病理变化以及血清中TXB2、6-K-PGF1α、ET含量.结果:白花丹参总丹参酮类化合物能明显减轻模型大鼠患肢病变程度和范围,减轻炎症反应,减少血管内血栓形成范围,并能降低血清中TXB2、ET含量,升高6-K-PGF1α含量.结论:白花丹参总丹参酮对血栓闭塞性脉炎大鼠模型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与增强血管的抗血栓功能,减轻血管壁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朱海林;张大伟;孙隆儒;程艳娜;吴凯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