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民;张争;魏建和;隋春;李娟;褚庆龙
目的:调查目前市场上当药的实际质量状况.方法:以正品当药作为对照药材,獐牙菜苦苷作为对照品,通过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收集的多份市售当药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比较.结果:7种市售当药在成分组成和主要成分含量上各不相同,与正品当药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4号样品可以判断不是规定的植物来源.结论:市售当药的质量参差不齐,品种混乱,大部分样品獐牙菜苦苷的含量不符合新版药典的规定.
作者:李建晨;贾玉捷;杨晓婧;郝培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为扩大和提高甘肃道地药材秦艽资源的利用效率.方法:以秦艽种子的萌发所获得的幼芽作为外植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筛选诱导愈伤组织产生的不同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并继代培养;应用HPLC法测定龙胆苦苷的含量.结果:秦艽愈伤组织生长的佳培养基为MS+2,4-D(1.0 mg/L) +6-BA(0.5 mg/L),佳继代培养基为MS+2,4-D(1.0 mg/L) +6-BA(0.5 mg/L) +NAA(0.5 mg/L),佳继代时间为30 d.龙胆苦苷积累量在指数生长后期(28 ~30 d)达高,为0.78 mg/g DW.结论:筛选出了适宜的秦艽愈伤组织培养方法.秦艽愈伤组织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曲线呈“S”型,且愈伤组织中龙胆苦苷的积累量随愈伤组织增殖而不断增加.
作者:侯茜;郭美;张帆;周金霞;刘丽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制备丹皮酚阳离子脂质体凝胶,并进行稳定性及离体皮肤渗透动力学研究.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探头超声法结合研磨法制备丹皮酚阳离子脂质体凝胶,以单因素试验考察该制剂的稳定性,利用Franz扩散试验考察脂质体凝胶与普通凝胶的经皮渗透规律.结果:丹皮酚阳离子脂质体平均粒径为( 132.7±14.1) nm,Zeta电位为(+33.54±1.95)mV,平均包封率为(73.04±1.24)%(n=3),药物含量(3.17±0.13)mg/g(n =3);室温下,丹皮酚阳离子脂质体凝胶为细腻半透明浅白色胶体,室温下稳定,但在光照和40℃、60℃下不稳定;体外透皮试验表明,丹皮酚阳离子脂质体凝胶的累积透过量显著大于普通凝胶剂(P<0.05),药物透皮速率与皮肤蓄积量亦显著大于普通凝胶(P<0.05).结论:丹皮酚阳离子脂质体凝胶剂质量稳定,检测方法可靠,能促进药物的透皮渗透,并保证药物的持续释放.
作者:时军;王芳;滕希峰;黄嗣航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前糖尿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第三大疾病,而中药和天然药物中存在大量抗糖尿病有效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生物碱类、多糖类、皂苷类、萜类、不饱和脂肪酸类等等,本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中药和天然药物中存在的抗糖尿病活性成分作一综述.
作者:贾安;杨义芳;黄涛;孔德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构建黄芩苷壳聚糖微粒,并与黄芩苷乳膏体外经皮扩散行为进行比较.方法:采用中和法构建微粒,正交试验法优化构建条件;利用Franz扩散池进行微粒与乳膏体外经皮扩散行为的比较.结果:微粒的佳构建条件为:药物/材料比(1∶3),壳聚糖浓度2 ng/mL,反应10 min,包封率与载药量均达60%以上;微粒与乳膏经皮扩散36 h后,药物累积扩散百分率分别为4.04%和30%,皮层药物百分含量分别为0.11%和0.14%(n=3)且无统计学差异(W=7,P=0.127).结论:采用中和法构建黄芩苷壳聚糖微粒,简便易行;且皮肤给药时具有局部药物贮库和一定的缓释的作用.
作者:王欢;蔡宇;韩海;王波栋;黄裕杰;于荣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优化广藿香挥发油的提取方法并考察其抗肿瘤活性.方法:在蒸馏法提取广藿香油之前进行酶解处理,通过正交试验研究酶的用量、酶解时间、温度以及pH对广藿香油提取率的影响,优选佳工艺.采用气-质联用(GC-MS)测定广藿香挥发油的组成以及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通过MTT法测定广藿香油对Hela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酶辅助提取广藿香油的佳条件是:酶用量为生药重量的1%,在pH4.5,45℃条件下酶解1h;药典法、酶解法提取的总挥发油的提取率分别为2.2220、3.1360 mg/g;两种方法提取的广藿香油抑制He-la增殖细胞活性的IC50分别为:12.2 ±0.46、0.36±0.03 μg/mL.结论:酶解法可提高广藿香挥发油的提取率,该法提取的广藿香油抑制Hela细胞增殖的活性强于药典法提取的广藿香油.
作者:于敬;齐悦;罗刚;段宏泉;周晶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对陕西秦岭产黄花油点草进行生药学研究,为黄花油点草的质量标准制订提供鉴别资料.方法:对药材从性状、显微及薄层鉴别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阐明黄花油点草性状、显微及薄层鉴别等生药鉴定方面的内容.结论:为黄花油点草的鉴别和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孙静;寇文龙;刘文文;夏新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研制决明子提取工艺及制备温敏凝胶.方法:以大黄酚与总固体得率为提取工艺的指标,以泊洛沙姆p407为凝胶材料,以泊洛沙姆P 188、PEG6 000调节胶凝温度,并采用正交试验筛选处方.结果:决明子的提取工艺是加水6倍、提取2次,每次1.0h,温敏凝胶在32 ~33℃胶凝.结论:该提取工艺可行,温敏凝胶处方设计合理,可进一步研究开发.
作者:沈映冰;朱彩燕;廖华卫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茶多酚对高脂-高盐-采糖致左心室肥厚模型大鼠心肌肥厚的防治及其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造模组.除正常对照组大鼠外,其余大鼠均给予高脂-高盐饲料喂养,交替饮用糖盐水(糖4%、盐1%)和果糖水(6%)8 w.根据血压情况,随机将高血压的动物分为模型组(蒸馏水)、卡托普利(25mg/kg)阳性对照组及茶多酚高(200mg/kg)、低剂量组(50 mg/kg),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动物继续给予高脂-高盐-果糖饲养,同时,分别灌胃给予上述药物处理4w.测定测算肥胖指数(0I)、心肌增殖系数(MPI)和心脏系数(CWI);取血清分别测定NO和MDA含量及NOS和SOD活性的变化;取左心室心肌组织做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茶多酚处理4w后,模型大鼠OI和MPI显著,高剂量可降低CWI(P <0.05或P<0.01),对损伤和肥大的心肌具有改善和抑制肥大作用并能显著降低NO和MDA含量及NOS活性,提高SOD活性(P<0.01).结论:茶多酚对高脂-高盐-果糖诱致左心室肥厚大鼠具有抑制心肌肥大和心肌损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作者:王安琴;郜蕊;吕俊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E H.Chen)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在我国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其作为一种名贵中药,具有化瘀止血、消肿止痛等功效.三七的野生资源至今没有被发现,但是人工栽培的三七却存在很多变异种.本文将从种子特性、形态解剖特性、种苗特性、果实特性、生殖特性、遗传多样性和分子生物学特性等方面对三七的生物学特性展开全面、系统的阐述,从而使大家对三七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作者:夏鹏国;崔秀明;韦美膛;刘峰华;梁宗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采用响应曲面法优选参芪颗粒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量、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以人参皂苷Rg1和黄芪甲苷含量为评价指标,用响应曲面法选择提取工艺的佳条件.结果:佳提取工艺为加入15倍量83%乙醇、提取2次、每次110 min.结论:用响应曲面法优选参芪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简便,预测性好.
作者:刘惠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金钮扣水提物及醇提物止咳、化痰及平喘作用.方法:采用豚鼠枸橼酸引咳法、小鼠气管酚红法、豚鼠组胺和乙酰胆碱致喘法,观察金纽扣水、醇提物低、中、高剂量(4.28、8.56、17.12g/kg)的止咳、化痰及平喘作用.结果:水提物高剂量和醇提物中、高剂量均能延长咳嗽潜伏期和减少咳嗽次数.水和醇提物中、高剂量均能增加酚红分泌量.在平喘实验中,水、醇提物各剂量组的哮喘潜伏期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纽扣水、醇提取物具有止咳和化痰疗效,均无平喘作用,但醇提取物止咳和化痰疗效优于水提取物.
作者:冯承恩;黄庆芳;房志坚;梅全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建立菊花药材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并对硫磺熏蒸前后菊花药材的指纹图谱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C18(250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35℃,检测波长268 nm.结果:测定未经硫磺熏蒸和经过硫磺熏蒸的菊花药材样品共11批,建立了菊花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确立12个共有峰,并且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11批样品进行分析比较.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硫磺熏蒸前后菊花药材的质量评价与控制.
作者:刘晓;蔡皓;马晓青;裴科;蔡宝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鼻渊通窍颗粒对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将280例慢性鼻窦炎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儿服用鼻渊通窍颗粒和小儿诺通,对照组患儿单纯服用小儿诺通,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实验组148例中,94例痊愈,27例显效,15例有效,总有效率91.9%,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6%.经x2检验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鼻渊通窍颗粒对儿童慢性鼻窦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范绍翀;潘永;叶浩昕;钟晓声;黄桢;黄莉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虎刺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方法:虎刺样品以95%乙醇溶液超声提取,分析柱选用Kromasil C18色谱柱,以甲醇-2.0%磷酸水溶液(90:10,v/v)进行洗脱,柱温:25℃,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10nm.结果:齐墩果酸在0.124~1.2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7.6%(RSD=2.2%);熊果酸在0.192~1.9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2.4% (RSD =1.9%).结论:该二种成分均以湖北产虎刺中含量高,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高,可为虎刺的质量控制和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蔡晔芬;黄清松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考察黄连与吴茱萸不同配伍比例对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的影响.方法:在优化的RP-HPLC条件下进行分析,比较色谱图.结果:左金丸中吴茱萸碱的溶出率比反左金丸及吴茱萸单煎时均显著升高,吴茱萸次碱在水提物中不能检出;黄连生物碱的相对峰面积随吴茱萸比例的增加呈线性下降.结论:吴茱萸可使黄连中生物碱的溶出率下降;左金丸配伍(黄连∶吴茱萸=6∶1)有利于吴茱萸碱的溶出.
作者:彭求贤;蔡红兵;史珏;彭江丽;莫志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柔毛冠盖藤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溶剂萃取、硅胶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其理化性质、1H-NMR和13C-NMR等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栓酮(1)、β-谷甾醇(2)、伞形花内酯(3)、胡萝卜苷(4)、茵芋苷(5).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邹菊英;陈胜璜;李琴雯;欧阳文;陈汉骏;王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虎杖根中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4种葸醌类成分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5:15),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430 nm,柱温为30℃.结果:在本实验条件下,4种蒽醌类成分有很好的分离度,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进样量分别在0.0746~0.6714μg(r1 =0.9996)、0.1156~1.0404 μg(r2 =0.9999)、1.4100~12.6900 μg(r3 =0.9999)、0.6460 ~0.5814 μg (r4 =0.9997)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依次为102.0%、98.3%、96.0%和99.6%,RSD为1.8%、2.1%、2.0%和1.5%.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虎杖根中大黄酸、大黄索、大黄酚、大黄素甲醚4种蒽醌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作者:罗建明;黄清松;李桃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昆明山海棠中雷公藤吉碱和雷公藤次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使用Phenomsil C18色谱柱,检测波长230 nm,以乙腈-0.02 mol/L磷酸二氢钾水溶液(42∶58)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25℃.结果:通过方法学考察,雷公藤吉碱进样量在164.96~1649.60 n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 =0.9997;雷公藤次碱在81.76 ~2044.00 n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 =0.9998,两者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8% (RSD =4.9%,n =6)、93.7% (RSD =3.6%,n=6).结论: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昆明山海棠中两种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作者:黄云英;刘虹;刘芳;姜佳;张德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局限于结肠粘膜及粘膜下层的炎症疾病,病因至今不明,并且目前尚未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特效药.近年来许多临床及实验研究证明中医药对溃疡性结肠炎有很好的疗效,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因此寻找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的中药很有必要.
作者:耿玲;李洪文;李辉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