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松;曹斐华;彭雪晶;罗建军;曾涌
目的:调查鄂西北地区柴胡资源品种及其分布情况,为该地区柴胡的规范化种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野外调查采集原植物标本,参考已收藏的部分标本及文献,进行分析.结果:鄂西北地区分布的柴胡品种主要是竹叶柴胡,偶见狭叶柴胡,尚未见北柴胡分布.结论:竹叶柴胡是鄂西北地区的主流柴胡品种,鄂西北地区所产、习称为“北柴胡”销往全国各地的柴胡药材商品实际为竹叶柴胡的干燥根.
作者:杜士明;叶方;杨光义;王刚;陈科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番薯块根的化学成分.方法:95%乙醇提取回收溶剂后以氯仿萃取,萃取部位经多种层析方法分离;结合理化性质和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Batatinoside Ⅰ(1)、枸橼苦素(2)、咖啡酸十八烷酯(3)、乙酰-β-香树醇(4)、咖啡酸(5)、东莨菪素(6).结论:其中,化合物1为结构新颖的树脂糖苷类化合物,并首次从番薯中分离得到.
作者:尹永芹;沈志滨;孔令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金盏银盘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金丝桃苷、异槲皮苷、鬼针聚炔苷和紫云英苷4种主要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Hypersil ODS C18 (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乙腈-3%冰醋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药典委员会颁布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 A)评价图谱的相似性,同时测定药材中4种主要成分的含量.结果:建立了不同产地金盏银盘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学符合指纹图谱要求,不同产地药材相似度差异不大,但4种主要成分含量差异较大.结论:该方法稳定、准确、可靠,指纹图谱结合含量测定为金盏银盘药材质控标准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马陶陶;谢晋;张群林;许慧;李俊;陈飞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飞扬草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丹宁类、三萜类和二萜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氧化等药理活性.本文就近年来对飞扬草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研究进行了概述,为飞扬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宋龙;徐宏喜;杨莉;王峥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考察石菖蒲是否对小鼠疲劳型亚健康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强迫小鼠每天水中站立8h,连续9d,制备疲劳型亚健康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石菖蒲高、中、低剂量组.观察小鼠的行为学表现,记录小鼠首、末次力竭游泳时间,用乳酸试剂盒测定血浆乳酸含量,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尿素氮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石菖蒲高、中、低剂量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模型小鼠的行为学表现.石菖蒲高、中剂量可显著提高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并显著降低小鼠游泳后血尿素氮和乳酸水平同时显著降低疲劳型亚健康小鼠骨骼肌内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生成,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C)(P<0.05或P<0.01).结论:石菖蒲可以用于防治疲劳型亚健康.
作者:严美花;谭为;刘艳艳;欧阳明子;肖雅;程静茹;罗仁;赵晓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越桔属植物乌饭树Vaccinium bracteatum Thunb.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色谱方法(硅胶、Sephadex LH-20、RP-18柱色谱)进行成分分离和纯化,采用核磁、质谱等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乌饭树根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绿原酸(1)、松脂素(2)、阿魏酸(3)、山柰酚(4)、咖啡酸(5)、β-谷甾醇(6)、槲皮素(7)、齐墩果酸(8)、芹菜素(9)、木犀草素(10).结论:化合物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吕小兰;麦曦;郭惠;赖小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建立思立平胶囊中主成分的鉴别和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或薄层色谱法鉴别处方中的酸枣仁,采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处方中的灵芝;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处方中多糖的含量.结果:显微鉴别方法简单准确;TLC鉴别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处方中多糖的检测浓度在4.507 ~15.773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8%,RSD =2.74% (n =6).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可靠,可以作为思立平胶囊定性、定量的检测方法,有效的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徐茜;姚育法;孙靓;刘晓霞;吴平;刘莉;季爱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分子机制;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围绝经期、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78例在不同治疗过程中骨密度及IL-1、TNF-α的变化,并分析结果;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能显著降低血清IL-1、TNF-α含量,并改善骨密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效果要好于单独西医或中医的治疗,并能降低血清IL-1、TNF-α含量.
作者:欧阳穗;吴炜戎;亓毅飞;陈健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黄斑明目颗粒对大鼠光化学损伤后视网膜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黄斑明目颗粒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大鼠接受(1900±106.9)Lux绿色荧光灯24 h持续光照射,建立大鼠视网膜光化学损伤模型.黄斑明目颗粒组于光照前7天分别予以黄斑明目颗粒2.5 g/(kg/d)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光照后6、6、14 d,检测视网膜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丙二醛( MDA)的含量,并进行视网膜透视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的组织学观察.结果:光化学损伤后6d及14 d,黄斑明目颗粒组视网膜中SOD的活性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MDA的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通过视网膜透视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的组织学观察,黄斑明目颗粒组的病理组织学损害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黄斑明目颗粒对视网膜光化学损伤有明显的防护作用.
作者:姚向超;王延东;梁光江;唐细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确定微波辅助提取花生衣中总黄酮的佳工艺条件.方法:以花生衣为原料,考察不同提取方法、微波辅助功率及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和提取次数对花生衣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总黄酮的提取条件:微波辅助提取法较好,提取功率为690 W,佳提取时间为40s,乙醇浓度为55%,料液比为1∶20,总黄酮提取率达3.18%.结论:微波辅助提取法操作简单,提取率较高,可用于快速提取花生衣中总黄酮.
作者:白林山;杨云;吕丹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葛根素提取过程中的有关工艺参数.方法:以提取时间、料液比为考察因素,葛根素提取率为指标,分别用多元线性模型和二次多项式模型描述考察指标和两个考察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绘制效应面图,确定较优参数并进行验证实验.结果:确定的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8.88(W/V),提取时间为150 min;二项式拟合的相关系数为0.9977,提取率预测值与理论值偏差0.59%.结论: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符,该工艺可用于葛根中葛根素的提取.
作者:孙向阳;张永玲;张振巍;罗小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滇越金线兰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制备薄层方法对滇越金线兰石油醚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该植物石油醚萃取部位分得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栓酮(1)、Sorghumol (2)、5α,8α-过氧麦甾-22-烯-3β-醇(3)、硬脂酸(4)、十八烷(5)、表木栓醇(6).结论:其中,化合物1、2、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化合物3、5、6为首次从开唇兰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王义娜;蔡金艳;赵林;朱恩;张德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采用CCl4灌胃给药诱发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给予OA低(30 mg/kg)、高(60 mg/kg)剂量治疗,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等容积溶剂.1个月后分别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血清生化指标及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 Px)、NOx、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环磷酸鸟苷(cGMP)、I型胶原蛋白的含量;采用血液动力学的方法测定大鼠主动脉的血压(MAP)、门静脉压(PP)、心率(HR)等指标;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测定肝硬化大鼠eNOS的表达;采用Masson染色对大鼠肝纤维化的进展进行研究.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予OA治疗1个月后显著降低血清ALT、AST、ALP、γ-GT、MDA的水平和提高肝组织中GSH-Px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肝脏的胶原沉积及肝纤维化的进展,进而降低了门静脉压(P<0.05),而主动脉压(MAP)和心率(HR)无显著变化;并能显著提高肝内eNOS蛋白表达水平,进而提高了肝硬化大鼠肝内的cGMP和NOx的含量(P<0.05).结论:OA对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促进肝内的eNOS蛋白表达从而提高肝内NOx的含量.
作者:刘昌辉;黄小桃;李颖仪;郑侠;李能;宓穗卿;王宁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建立白英药材红外光谱鉴定分析新方法.方法:对不同产地白英药材进行红外光谱指纹鉴别,并进行相似度计算与分析.结果:获得了5批不同产地白英药材的红外指纹图谱.结论:粉末的红外指纹图谱鉴定法可用于不同产地白英药材的鉴定和识别,相似度的计算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作者:谭明格;许沛虎;徐海星;黄志军;林世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优选无硫山药饮片佳梯度干燥工艺,为无硫山药饮片的加工提供技术参数.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山药中多糖和尿囊素含量.以多糖和尿囊素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山药饮片梯度干燥工艺.结果:梯度干燥I阶段佳加工工艺为A2B2,即115℃干燥60 min;梯度干燥Ⅱ阶段佳干燥温度为65℃.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可作为无硫山药饮片加工工艺.
作者:韩波;马晓莉;郝丽静;赵清;曹松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制定秦艽种子质量分级标准.方法:对从不同产地采集的24份秦艽种子进行净度、千粒重、含水量、发芽率指标的测定,统计分析数据,利用平均数加减标准差法制定秦艽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结果:以发芽率作为秦艽种子质量分级的主要指标,其他指标作为参考,将秦艽种子质量分为4个等级.结论:此方法初步制定了秦 艽种子质量分级标准,可作为控制秦艽种子质量的参考标准.
作者:牛晓雪;张巧玉;陈小文;祁鑫;王海勇;董学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通过黄花蒿多倍体诱导研究,探讨解决黄花蒿资源紧张及产量较低问题.方法:以秋水仙素诱导产生黄花蒿多倍体,并对黄花蒿多倍体进行鉴定,通过HPLC对青蒿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以0.05%的秋水仙素处理叶芽时,其诱导率为24%,死亡率为6.7%.30 d后,二倍体黄花蒿气孔长为(23.3±4.66)μm,多倍体黄花蒿气孔长为(40.4±4.66)μm.多倍体中的叶绿体含量比二倍体叶绿体高31.6%.30 d后,多倍体的生物生长量为二倍体生物生长量的1.25倍.在显微镜观察中,多倍体中的染色体数目为2n=4X=36,观察到的多倍体染色体数率为91%.通过HPLC检测表明:二倍体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为2.10‰,多倍体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为2.17‰.结论:诱导的多倍体与二倍体中青蒿素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但同一生长期内诱导的多倍体生物量比二倍体高出20%.
作者:周国海;陈爽;曹庸;雷勇;陈雪香;肖苏尧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考察趁鲜切制法对牡丹皮饮片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加工方法样品中丹皮酚的含量.结果:采收4年生凤丹皮药材净制、趁鲜切片、晒干的方法加工牡丹皮饮片.结论:该研究为牡丹皮饮片的产地趁鲜切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龙全江;王晓阁;周宙;赵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优化莽吉柿果皮中α-mangostin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乙醇浓度、超声时间、液固比及其交互作用对α-mangostin提取率的影响.应用SAS软件和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模拟得到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和可信度,并通过岭脊分析得到佳的提取条件.结果: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7.8%、超声提取时间85.9 min、液固比24.2 mL/g.该条件下提取率为5.53%.结论:本研究为工业化提取α-mangostin.提供了有效方法.
作者:赵岩;唐强;金达明;王鑫;张连学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对人参施用化肥后的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残留量、人参皂苷含量及人参产量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铅、镉、铜、镍、铬,原子荧光法测定砷、锑、汞.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皂苷Rg1、Re、Rb1.结果:与空白相比,正常施肥的人参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未见明显增加,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在白芍等7种药材项下对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限量要求;正常浓度施肥时,人参总皂苷含量高于高浓度施肥的人参总皂苷含量;人参产量随施肥浓度增加而递增.结论:适量施用化肥,可明显提高人参产量,但在关注人参产量的同时,更应关注其总皂苷的含量.
作者:陈佳;金红宇;戴博;田金改;林瑞超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