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金红宇;戴博;田金改;林瑞超
目的:观察复方黄甘提取物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大鼠体内氧化应激的影响及水提物与醇提物的作用差异.方法:以灌胃腺嘌呤法制备大鼠CRF模型,同时给予复方黄甘水及醇提取物进行治疗.8 w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BUN、SCr、MDA、AOPPs、肾脏指数及肾组织匀浆SOD.制作肾组织HE染色切片,观察肾脏病变情况.结果:复方黄甘提取物能显著降低CRF大鼠血清中SCr、BUN、MDA、AOPPs水平及肾脏指数,提高肾组织内抗氧化酶SOD活性,并减轻肾脏组织病理改变.醇提取物对SCr的作用和其低剂量对MDA的作用比水提取物强,而对AOPPs的作用则比水提取物低剂量弱.结论:复方黄甘提取物能显著抑制CRF大鼠体内的氧化应激,可能是其延缓肾功能恶化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文志勇;毛萍;金召英;莫立乾;肖小燕;杨西晓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葛根素提取过程中的有关工艺参数.方法:以提取时间、料液比为考察因素,葛根素提取率为指标,分别用多元线性模型和二次多项式模型描述考察指标和两个考察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绘制效应面图,确定较优参数并进行验证实验.结果:确定的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8.88(W/V),提取时间为150 min;二项式拟合的相关系数为0.9977,提取率预测值与理论值偏差0.59%.结论: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符,该工艺可用于葛根中葛根素的提取.
作者:孙向阳;张永玲;张振巍;罗小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考察石菖蒲是否对小鼠疲劳型亚健康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强迫小鼠每天水中站立8h,连续9d,制备疲劳型亚健康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石菖蒲高、中、低剂量组.观察小鼠的行为学表现,记录小鼠首、末次力竭游泳时间,用乳酸试剂盒测定血浆乳酸含量,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尿素氮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石菖蒲高、中、低剂量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模型小鼠的行为学表现.石菖蒲高、中剂量可显著提高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并显著降低小鼠游泳后血尿素氮和乳酸水平同时显著降低疲劳型亚健康小鼠骨骼肌内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生成,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C)(P<0.05或P<0.01).结论:石菖蒲可以用于防治疲劳型亚健康.
作者:严美花;谭为;刘艳艳;欧阳明子;肖雅;程静茹;罗仁;赵晓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采用CCl4灌胃给药诱发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给予OA低(30 mg/kg)、高(60 mg/kg)剂量治疗,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等容积溶剂.1个月后分别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血清生化指标及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 Px)、NOx、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环磷酸鸟苷(cGMP)、I型胶原蛋白的含量;采用血液动力学的方法测定大鼠主动脉的血压(MAP)、门静脉压(PP)、心率(HR)等指标;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测定肝硬化大鼠eNOS的表达;采用Masson染色对大鼠肝纤维化的进展进行研究.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予OA治疗1个月后显著降低血清ALT、AST、ALP、γ-GT、MDA的水平和提高肝组织中GSH-Px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肝脏的胶原沉积及肝纤维化的进展,进而降低了门静脉压(P<0.05),而主动脉压(MAP)和心率(HR)无显著变化;并能显著提高肝内eNOS蛋白表达水平,进而提高了肝硬化大鼠肝内的cGMP和NOx的含量(P<0.05).结论:OA对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促进肝内的eNOS蛋白表达从而提高肝内NOx的含量.
作者:刘昌辉;黄小桃;李颖仪;郑侠;李能;宓穗卿;王宁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丹参多糖的免疫活性.方法:分别考察丹参多糖对LPS(lipopolysaccharide脂多糖)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影响、对DNFB(二硝基氟苯)诱发小鼠迟发超敏反应的影响.结论:丹参多糖对小鼠淋巴细胞增值反应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可以显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可以显著的抑制DNFB所致的小鼠耳廓变应性接触性皮肤炎所致的耳肿胀以及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同时能影响主要的免疫器官胸腺、脾脏的脏器指数,显著抑制iNOS、IFN-α及IL-1β mRNA基因表达,具有保护机体免受细胞因子过量表达而受到损伤,显示出较好的免疫调节保护活性.
作者:张湘东;许定舟;李金华;汪涛;葛发欢;杨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构建参芪扶正注射液中杂质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监控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依利特Hypersil BDS C18柱(250 mmx4.6 mm,5μm),柱温25℃;以甲醇-水(5∶9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4 nm.结果:5-羟甲基糠醛在14.048~140.48 n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0%,RSD值为1.62%;所检测的三批参芪扶正注射液中杂质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均低于5μg/mL.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重现性好,是监控参芪扶正注射液中杂质5-羟甲基糠醛含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童欣;王锦旭;曹晖;苏薇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益母草水苏碱对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探讨其对活性氧(ROS)及其下游NF-kB信号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乳鼠的心肌细胞,用血管紧张素Ⅱ建立细胞肥大模型,观察10-7~10-4mol/L浓度的益母草水苏碱对细胞肥大的影响(测定细胞体表面积及Protein/DNA比值),同时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ROS阳性细胞比例,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浆内p-IkBa(ser32)及核内NF-kB( p65)蛋白表达.结果:一定浓度的益母草水苏碱可以降低肥大心肌细胞的体表面积、Protein/DNA比值以及ROS阳性细胞比例(P<0.05);益母草水苏碱干预降低了肥大心肌细胞浆内p-IkBα(ser32)及核内NF-kB( p65)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对ROS及其下游NF-kB信号的抑制可能涉及益母草水苏碱对抗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机制.
作者:郭炜;章忱;廖月玲;吕嵘;卫洪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滇越金线兰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制备薄层方法对滇越金线兰石油醚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该植物石油醚萃取部位分得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栓酮(1)、Sorghumol (2)、5α,8α-过氧麦甾-22-烯-3β-醇(3)、硬脂酸(4)、十八烷(5)、表木栓醇(6).结论:其中,化合物1、2、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化合物3、5、6为首次从开唇兰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王义娜;蔡金艳;赵林;朱恩;张德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调查鄂西北地区柴胡资源品种及其分布情况,为该地区柴胡的规范化种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野外调查采集原植物标本,参考已收藏的部分标本及文献,进行分析.结果:鄂西北地区分布的柴胡品种主要是竹叶柴胡,偶见狭叶柴胡,尚未见北柴胡分布.结论:竹叶柴胡是鄂西北地区的主流柴胡品种,鄂西北地区所产、习称为“北柴胡”销往全国各地的柴胡药材商品实际为竹叶柴胡的干燥根.
作者:杜士明;叶方;杨光义;王刚;陈科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毛茛总苷对肾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和心肾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以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的影响.方法:采用二肾一夹(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连续灌胃给药5 w,5w末测定血压,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血浆和心、肾组织中AngⅡ含量;采用新一代Ca2+荧光探针Fluo-3/AM标记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荧光成像和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细胞内钙荧光强度,观察毛茛总苷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内Ca2+水平的影响.结果:毛茛总苷高、中剂量能降低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水平(P<0.05),其各剂量均能显著的升高大鼠血清中NO含量(P<0.01),但对大鼠体内的AngⅡ含量无显著影响;毛茛总苷各剂量均能降低由AngⅡ引起的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结论:毛茛总苷能降低肾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其降压作用可能与其能显著的升高大鼠NO水平及拮抗AngⅡ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升高有关.
作者:刘守钾;刘苑;张兴;杨智承;刘威振;谭毓治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分子机制;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围绝经期、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78例在不同治疗过程中骨密度及IL-1、TNF-α的变化,并分析结果;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能显著降低血清IL-1、TNF-α含量,并改善骨密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效果要好于单独西医或中医的治疗,并能降低血清IL-1、TNF-α含量.
作者:欧阳穗;吴炜戎;亓毅飞;陈健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著作中发现,历代本草学家对枳实与枳壳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存在不同看法.本文分别从原植物来源、枳实与枳壳两者关系、功效等方面加以考证,发现历代本草对枳实原植物来源存在争议,同时与现代药用枳实亦不尽相同,笔者通过文献考证并结合现代研究对枳实植物来源认识,分析认为酸橙、甜橙是枳实药材的重要来源.
作者:许茹;钟凤林;赖荣才;吴德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评价活络止痛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双盲给药.治疗组使用活络止痛膏,对照组采用治伤软膏.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36%,与对照组83.00%比较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活络止痛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疗效显著.
作者:冯小映;林静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小叶榕气生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3β-羟基-11-羰基-乌苏烷-12-烯(1)、3β-乙酸酯-11-羰基-乌苏烷-12-烯(2)、齐墩果酸(3)、3β=羟基-齐墩果烷-11,13(18)-二烯-28酸(4)、白桦酸(5)、pyracrenic acid(6)、platanic acid (7)、isowigtheone(8)、myrsininone A(9)、derrone( 10)、alpinumisoflavone (11)、原儿茶酸甲酯(12).结论:化合物4、6和12为首次从榕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7~11为首次从小叶榕中分离得到.
作者:江蓓;韩伟立;张庆文;张晓琦;叶文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体外实验研究壁虎粗多肽(Gecko Crude Peptides,GCPS)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GCPS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影响;采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western-blot检测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观察壁虎粗多肽对人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GCPS可以抑制肝癌细胞HepG2增殖,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其IC50为1.2 mg/mL;在GCPS的作用下,HepG2呈凋亡形态学改变,且GCPS( 1.6 mg/mL、0.8 mg/mL)可以降低bcl-2的表达,升高蛋白bax的表达.结论:GCPS对HepG2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诱导其凋亡是其作用机理之一.
作者:宋莹;王建刚;崔朝初;钱昕;李瑞芳;段冷昕;刘玲;席守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通过黄花蒿多倍体诱导研究,探讨解决黄花蒿资源紧张及产量较低问题.方法:以秋水仙素诱导产生黄花蒿多倍体,并对黄花蒿多倍体进行鉴定,通过HPLC对青蒿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以0.05%的秋水仙素处理叶芽时,其诱导率为24%,死亡率为6.7%.30 d后,二倍体黄花蒿气孔长为(23.3±4.66)μm,多倍体黄花蒿气孔长为(40.4±4.66)μm.多倍体中的叶绿体含量比二倍体叶绿体高31.6%.30 d后,多倍体的生物生长量为二倍体生物生长量的1.25倍.在显微镜观察中,多倍体中的染色体数目为2n=4X=36,观察到的多倍体染色体数率为91%.通过HPLC检测表明:二倍体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为2.10‰,多倍体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为2.17‰.结论:诱导的多倍体与二倍体中青蒿素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但同一生长期内诱导的多倍体生物量比二倍体高出20%.
作者:周国海;陈爽;曹庸;雷勇;陈雪香;肖苏尧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HPLC法同时测定乌头属药材附子、川乌、草乌、雪上一枝蒿中乌头碱(AC)、次乌头碱(HA)、新乌头碱(MA)、苯甲酰新乌头原碱( BMC)的含量.方法:色谱柱:Phenomenex-ODS (250 mm×4.0 mm,5μm);流动相:乙腈-四氢呋喃(25∶ 15),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5 nm;柱温:30℃.结果:4种乌头类生物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241 ~0.5211 μg(r1=0.9995)、0.0168 ~ 0.3152 μg(r2 =0.9994)、0.0107~0.2674μg(r3=0.9994)、0.0122 ~0.2503 μg(r4 =0.9996);4种药材中4种生物碱的加样回收率范围分别为:附子:95.56~98.63%、川乌:98.83~100.47%、草乌:95.91 ~99.30%、雪上—枝蒿:95.99% ~98.53%,RSD%≤4.0%.结论:乌头属4种药材4种生物碱含量差异较大,为临床疾病治疗防止中毒反应的发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李耿;张敏敏;赵亚;候秀娟;朱跃兰;陈长青;赖小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定量研究舒血宁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在6h内的变化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光阻法对舒血宁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不同时间点的微粒数进行测定,以舒血宁注射液加5%葡萄糖注射液为对照.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实验数据变化类似.结论:舒血宁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其数量在配伍后6h内的变化均无明显的差异.
作者:梁丽梅;彭洁;廖广仁;吴美琴;李怡;张喜雪;刘秋琼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为藤菜的鉴定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和紫外光谱鉴别法.结果:藤菜根、茎、叶的组织结构有一定特点,全草有一定紫外光谱特征.结论:可为藤菜的生药鉴定和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作者:朱华;梁子宁;杨秀美;韦志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山楂叶中绿原酸、牡荆素葡萄糖苷、牡荆素鼠李糖苷、芦丁、牡荆素、金丝桃苷和槲皮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甲醇-乙腈-四氢呋喃-0.5%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70 nm,参比波长430 nm;柱温30℃.结果:绿原酸、牡荆素葡萄糖苷、牡荆素鼠李糖苷、芦丁、牡荆素、金丝桃苷和槲皮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62 ~ 180、9.37 ~300、15.94~510、0.66~21、3.75~120、4.50~ 144、0.28~9.0 μg/mL(r分别为0.9995、0.9999、0.9999、0.9998、0.9998、0.9998、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 RSD=1.2%)、99.0%( RSD=1.6%)、99.2%( RSD=1.4%)、100.2%( RSD=1.8%)、99.6%( RSD=1.5%)、99.4%( RSD=2.0%)、100.8%( RSD=1.5%).结论:该分析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更好地控制山楂叶内在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潘海峰;王领弟;李艳荣;张晓峰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