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产后出血的预防性护理

徐美贤

关键词:产后出血, 预防, 护理
摘要:产后24h内出血超过500ml者为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可危及产妇健康甚至生命.是产妇死亡四大原因之一.因此,产后出血的预防性护理是产科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相关文献
  • 改水20年防治氟中毒效果调查

    目的:为了观察我县改水防氟的效果,选择了改水后氟中毒重病区大吴家村的居民进行观察.方法:组织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开展流行病调查,做详细记录.结果:调查结果表明改水后氟害明显减轻或症状消失.讨论:改水前与改水后病人症状、体征有显著性差异.防治效果良好.

    作者:陈志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浅谈临床护理的教学方法

    随着传统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全面实施,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和护理质量都有了质的飞跃,为了适应现代化护理发展的需要,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实习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实习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进行加强教学管理.优化护理教师队伍,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是当前学校临床护理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作者:祝彬;王志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安神合剂治疗失眠症100例

    1998年~2002年.笔者运用自拟安神合荆为主辩证加减治疗失眠症300余例,疗效满意,现将资料完整的100例观察结果报道在文中报道.

    作者:吴良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观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它是激素依赖性疾病,以月经量多、甚至严重子宫出血及子宫增大为特征,临床治疗周期长、效果差、易复发,往往需要手术治疗,严重影响妇女健康.故采用药物治疗子宫肌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医治子宫肌瘤常规药物治疗方法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和米非司酮治疗二种方法.本文就这两种治疗方法进行了临床对比观察,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祖智朝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高血压病时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

    引起高血压的病因很多,如年龄、职业、遗传、体质等.在诸多因素中,遗传是突出因素.高血压病患者可因血浆中胆固醇、甘油三脂、纤维蛋白原、β-脂蛋白、免疫球蛋白等生物大分子含量增加、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的下降和血球压积升高等因素使血液粘度升高,在高血压引起的小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血液流变性的改变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两者密不可分.

    作者:郭庆云;邱卫华;杨翠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体会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心力衰竭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β受体阻滞剂已由原先禁用于心力衰竭转变为心衰治疗的适应证.卡维地洛作为一种无内在拟交感活性的第三代的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兼有阻断β1、β2和α1受体及抗自由基、抗氧化损伤作用.本研究通过观察卡雏地洛对C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来评价其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

    作者:徐广慧;刘晓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沐舒坦治疗新生儿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沐舒坦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方法:按随机原则将56例肺炎患儿分为治疗组26例予沐舒坦治疗,对照组30例仅于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沐舒坦在改善症状、消除肺部啰青、恢复血气分析指标、缩短住院时间和提高治愈率等方面均于对照组(p<0.001或0.05),效果满意,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沐舒坦治疗新生儿肺炎疗效可靠.

    作者:李玉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后护理方法及康复措施.方法:制定护理方案.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律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总有效率为91.4%.结论:科学、严密、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病死率、致残率.

    作者:衣红梅;王淑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急腹症病人的护理体会

    急腹症是一组重要的常见疾病,有以下特点:①以急性腹痛为主要症状;②发病急骤,病情复杂多变;③开始阶段诊断往往不明,而需要在严密观察中逐渐明确;④必须及时处理,如延误诊治常可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急腹症状的诊治知识是医护人更必须熟悉的.

    作者:王烨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浅谈骨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固关节软骨退行性变所引起的以骨质增生为主要表现的关节病变,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近年来,中医在治疗骨性关节炎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治疗手段多样化,发现了许多有益的方药和治疗方法,在减轻症状、调整体质、延缓或消除病因等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成雪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探讨直肠前突的临床诊治体会

    直肠前突为直肠前壁囊袋状向前突出,是女性常见病,直肠前壁由直肠阴道隔支持,该隔主要由骨盆内筋膜组成,内有耻骨直肠的中线交叉纤维组织及会阴体.本文就直肠前突的临床诊治体会进行探讨.

    作者:赵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43例报告

    目的:观察运用中医眼科血证四期理论指导用药结合西药对眼底出血的疗效.方法:根据眼底出血到就诊的时间结合眼底情况将该病分为四期.针对各期不同的主次矛盾,运用不同的中药组方配合西药进行治疗,即加快了出血的吸收缩短病程,又阻止了疾病的发展演变,降低了淤血作为第二致病因素引起并发证的危险.结果:43列患眼,治愈26列,占60.4%.有效40列.总有效率9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是比较好的治疗方法.四期出血理论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刘莉坪;朱天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浅表淋巴结病变的诊断价值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高频率、高分辨率和彩色多普勒有助于良、恶性淋巴结的鉴别.一般炎症或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声像图可以呈椭圆形,髓质清晰,CDFI检查往往在中央及门部见短线状血流[1],血流速度Vmaxl6.0±8.0cm/s,RI0.635±0.11.本组30例炎症及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血流形态及RI与文献报道一致.

    作者:刘秀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外伤性严重肺损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ICU救治体会

    目的:总结严重外伤肺损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在SICU的救治经验,提高外伤性ARDS救治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8年1月SICU收治的46因严重的肺损伤而井发ARDS患者临床资料,分析ARDS的治疗效果及措施.结果:采取以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救治措施,治愈35例(76.1%),死亡11例(24.0%).结论:肺挫伤合并ARDS时致死率高,早诊断并进入ICU并使用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李蜀;殷应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手法复位闭合穿针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体会

    我院自2006年4月~2007年12月.用手法服位,闭合穿针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胫腓骨下端骨折12例.效果满意.

    作者:王有伦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探讨剖宫产术对母乳喂养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现如今剖宫产术已在全国各个市县普及,为使剖宫产产妇成功地实施纯母乳喂养,我院通过对320例剖宫产术后影响母乳喂养因素的分析,采取术前宣教、术中早接触、术后早吸吮及选择舒适哺乳体位等护理对策,使产妇消除了顾虑,掌握了正确的母乳喂养技巧,98%的产妇在出院时有了足够的乳汁.

    作者:王悦;王丽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外伤性前房出血的临床探讨及分析

    我院2000年2月~2003年12月共收治外伤性前房出血170例,本文对外伤性前房出血的临床进行探讨及分析.

    作者:于洪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运用气囊助产的临床价值

    正确运用气囊助产术不仅可以明确缩短产程,降低母婴并发症,转化某些难产为顺产,还可以解决产科疑难问题.

    作者:董玉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探讨高血糖对脑血管疾病愈后的影响

    本文我科2007年以来收治的245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血糖改变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作者:阚学平;刘兴隆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1月以来,开展腹腔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76例,随机抽取经腹子宫全切术72例,比较两组病人术中、术后情况.计数资料经X2检验,计量资料经t检验.结果:72例手术时间经腹组少于腹腔镜组(P<0.05);子宫重量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病率腹腔镜组明显少于经腹组(P<0.05),住院日腹腔镜组明显少于经腹组(P<0.05);术中出血量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腹腔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无腹部大切口,对患者损伤小,粘连机会少,术后恢复快,术后没有切口和手术创面疼痛,可以早期下床活动,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作者:熊双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外健康文摘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