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昌;董秀华;邓杰文;戴云;张建胜;李干鹏
目的:对海藻Galaxaura fitamentosa中的抗肿瘤活性化合物进行分离与结构鉴定.方法:采用硅胶低压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和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提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一个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环肽化合物:环-N-甲基亮氨酸-亮氨酸-N-甲基亮氨酸-亮氨酸-亮氨酸.结论:该化合物为新化合物,对肿瘤细胞GRC-1、HepG2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IC_(50)值分别为:4.26 μg/mL和4.63 μg/mL.
作者:梁秋;廖小建;徐石海;许文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测定红芪、黄芪、板蓝根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并研究不同方法提取的多糖的抗氧化能力.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红芪、黄芪、板蓝根中8种微量元素进行分析测定;利用邻二氮菲-Fe~(2+)-H_2O_2体系对3种中药材多糖清除羟基自由基的效果进行了科学分析.结果:红芪、黄芪、板蓝根中富含对人体有益的K、Ca、Na、Mg、Fe、Mn、Zn、Cu微量元素.红芪、黄芪、板蓝根中多糖对羟基自由基均有不同程度的清除作用,与提取物用量成正相关.结论:中药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提取物中有效成分有关.
作者:薛福玲;蔺志铎;韩明;吴冬青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选择29味解表药,从其物种、药用部位、四性、五味、归经、毒性、功效、主治、主要化学成分、现代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11个方面进行数据的归类和统计,并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旨在探索解表药的性、味与其药效物质基础及现代药理之间的相关性,为未知解表药的开发提供数据参考,同时为扩大解表药的临床应用范围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
作者:高洁;陈燕;贝煜;林铿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以盐酸小檗碱为主要考察指标进行二妙丸和二妙胶囊的药代动力学比较研究,从药代动力学角度看不同剂型在动物体内的血药浓度变化.方法:灌胃给药,采用HPLC法测定家兔体内盐酸小檗碱的血药浓度,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经DAS 2.0药代动力学分析软件处理,分别测得二妙丸和二妙胶囊中的盐酸小檗碱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家兔血浆样品中,盐酸小檗碱的线性范围为0.0043~O.427μg/mL,提取回收率高,日内日间精密度试验RSD均小于10%,二妙丸的盐酸小檗碱在家兔体内大血药浓度为0.082μg/mL,达峰时间为8 h;二妙胶囊的盐酸小檗碱在家兔体内大血药浓度为0.303μg/mL,达峰时间为5 h.结论:建立了HPLC法测定黄柏中盐酸小檗碱血药浓度的方法,为二妙胶囊的合理用药提供了药代动力学数据,同时也为中药复方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作者:周凌;孙兆姝;窦德强;曹爱民;康廷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山茱萸炮制前后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山茱萸炮制增效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GC-MS分析石油醚部位挥发性成分.以小鼠碳粒廓清指数K、吞噬指数α、脾脏和胸腺指数评价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以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评价特异性体液免疫功能.结果:山茱萸炮制前后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发生明显变化,炮制后维生素E提高了46.6%,亚油酸提高了18.3%,亚麻酸甲酯提高了30.9%.山茱萸炮制后石油醚部位显著增强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特异性体液免疫功能.结论:山茱萸石油醚部位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活性部位,炮制后其作用增强.物质基础可能是维生素E、亚油酸和亚麻酸甲酯等.
作者:李冠业;姚运香;丁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复方资冲颗粒直肠给药的促卵泡发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幼龄大鼠(160~170g)和去势小鼠经直肠给予资冲颗粒,并与己烯雌酚、女金丹进行对照.对大鼠卵巢各级卵泡及黄体进行计数;对大鼠与小鼠子宫指数、子宫组织形态学进行观察;采用酶免疫分析法测定小鼠血清E_2水平.结果:资冲颗粒、己烯雌酚、女金丹作用相似,均可增加大鼠卵巢窦前卵泡数和卵泡总数(P<0.05或P<0.01)并能增加子宫指数及子宫内膜厚度(P<0.05);增加去势小鼠子宫指数(P<0.01)、子宫内膜厚度(P<0.05),提高血清E_2水平(P<0.05).结论:资冲颗粒直肠给药能促进幼龄大鼠卵泡发育,提高去势小鼠血清雌激素水平,并产生雌激素样效应.提示补肾活血复方促卵泡发育的作用可能与提高雌激素水平有关.直肠给药可能是促卵泡发育的有效给药途经之一.
作者:段恒;陆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优选从北柴胡茎叶中提取总黄酮的佳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和料液比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总黄酮佳工艺为:提取温度80℃,70%乙醇溶液,料液比1:30,回流提取2 h.结论:该工艺简单可行,是提取北柴胡茎叶总黄酮的有效途径.
作者:马文兵;曹端林;王建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酸枣仁中抗焦虑活性物质.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酸枣仁皂苷A、B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酸枣仁醇提物中酸枣仁皂苷A、B平均含量(n=3)分别为2.87%、1.82%;总黄酮的平均含量(n=3)为66.40%.皂苷和黄酮占醇提物总量的70%.结论:酸枣仁抗焦虑物质以黄酮类物质为主,皂苷含量较少.
作者:贺一新;赵素霞;崔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建立狮子油中两种有效成分α-蒎烯、樟脑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P WAX 52 CB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0.25μm);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65℃,以12℃/min的速率升至200℃;进样口和检测器温度250℃;分流比:20:1;载气为氮气.结果:α-蒎烯、樟脑的线性关系良好,α-蒎烯线性范围:0.1018~1.018μg;樟脑线性范围:0.1006~1.006 μg;α-蒎烯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RSD为2.6%,樟脑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7%,RSD为1.0%.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回收率高,可用于狮子油的质量控制.
作者:霍永昌;黄婉锋;高卫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阐明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及补肾中药对其治疗作用的机制.方法:以浓度0.3、0.9、1.5 mol/L的酒精对OS-732成骨样细胞进行干预,通过流式细胞仪等观察其坏死和凋亡的情况;选择浓度为0.15 moL/L酒精干预后的细胞模型用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治疗,观察其治疗作用.结果:成骨样细胞凋亡率和坏死的程度与干预酒精的浓度及干预时间正相关,其中多形状的细胞变成圆形,细胞突起短缩变细,核糖体、内质网减少,线粒体部分皱褶消失.经六味地黄丸治疗后的细胞突起恢复,内质网、线粒体数量有所增加,结构部分恢复.结论:酒精可引起成骨样细胞死亡和凋亡,且与酒精浓度及干预时间成正相关,六味地黄丸对恢复细胞的活性有一定作用.
作者:刘武;樊粤光;夏雄智;刘建仁;王海彬;曾毅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对委陵菜中一个具有抗糖尿病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进行系统考察.方法:通过单因素考察,以委陵菜黄酮得率为指标,分别考察了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液料比对提取率的影响.并选取提取次数、液料比、乙醇浓度3个因素,设计正交实验.结果:影响委陵菜黄酮提取率的主次因素为提取次数>料液比>提取时间,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8-6-6回流提取3次,每次1.5 h.结论:优选出了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开发中药委陵菜中抗糖尿病活性成分提供了一个科学、合理的提取方法.
作者:赵川;唐生安;段宏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仙人掌果多糖提取物(CPFP)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链脲霉素诱导SD大鼠成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胰岛素组、仙人掌果原汁组和仙人掌果多糖高、低剂量组并另设正常对照组.连续给药8 w,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血糖和血脂的变化,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PFP对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和α细胞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CPFP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可使糖尿病大鼠体质量显著回升;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PFP给药组大鼠胰岛β细胞数量显著增多,但对胰岛α细胞影响不大.结论:CPFP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有显著的降血糖和降血脂作用,其降血糖机制可能与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有关.
作者:刘华钢;梁秋云;蒙华琳;黄慧学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药性相反的辅料酒和胆汁对黄连生物碱类成分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TLC、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分别对黄连炮制前后的生物碱类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结果:TLC分析结果表明酒黄连、胆汁黄连与生品比较,生物碱类成分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总生物碱含量胆黄连>酒黄连>生黄连;其主要成分小檗碱、巴马汀和药根碱含量经炮制后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小檗碱增加显著,酒黄连和胆黄连分别增加8.98%和9.15%,巴马汀略有增加,药根碱增加不明显,胆黄连各成分增加较酒黄连略多.结论:药性相反的辅料炮制黄连对其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仅表现为量的变化而没有质的影响.结果对于今后研究药性相反辅料对于黄连成分的影响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作者:钟凌云;杨金梅;龚千锋;孙莹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江香薷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重结晶等方法,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江香薷中分离得到5个黄酮类化合物,经理化鉴定和光谱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黄芩索-7-甲醚(Ⅰ)、木犀草索(Ⅱ)、槲皮素(Ⅲ)、金圣草黄素(Ⅳ)和芹菜素(Ⅴ).结论:化合物Ⅰ~Ⅴ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胡浩武;谢晓鸣;张普照;舒任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建立简便快速的测定硫酸阿托品眼膏中硫酸阿托品(AS)含量的共振瑞利散射(RRS)方法.方法:应用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AS的含量,大强度的RRS峰位于634 nm.结果:在一定的范围内AS浓度和散射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σ)为6.5 ng/mL.考察了体系的光谱特征、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共存物质的影响.结论: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可用于硫酸阿托品眼膏中AS含量的测定.
作者:宋彦琪;刘绍璞;刘忠芳;胡小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优选消疡分散片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浓度、乙醇倍量和提取时间为自变量,以三七总皂苷含量和浸膏得率为因变量,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筛选消疡分散片的提取工艺.结果:优提取工艺为15倍量60%乙醇溶液提取2次,每次100 min.结论: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消疡分散片的佳提取工艺简便、快速,且优选出的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陈卫卫;彭晶蕊;邓超澄;梁丹;韦秀芝;杨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射干叶片再生植株系列体系.方法: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2,4-D、AgNO3对射干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BA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结果:射干愈伤组织诱导的佳培养基是:MS+2,4-D 2 mg/L+AgNO3 10 mg/L+糖3%+琼脂5%,愈伤组织分化的佳培养基是MS+BA 1.0 mg/L+糖3%+琼脂5%,生根的佳培养基是:1/2 MS+NAA 1.0 mg/L+糖2%+琼脂5%.结论:2,4-D是愈伤组织诱导的主要因素,AgNO3对胚性愈伤组织的影响较大,BA是愈伤组织分化的主要因素.初步建立射干愈伤组织的再生植株系列体系.
作者:张慧英;薛延军;张耀华;薛艳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建立罗布麻叶HPCE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评价不同产地罗布麻叶药材的质量.方法:用HPCE技术对不同产地罗布麻叶进行分析,测定其指纹图谱,并作模糊聚类法分析和相似度评价.结果:初步建立了以7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HPCE指纹图谱;发现少数产地罗布麻叶HPCE指纹图谱有一定差异.结论: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罗布麻叶内在质量评价的依据.
作者:王媚;张月婵;刘训红;宋建平;王丽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不同微波功率对三七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并与传统加工方法进行含量比较,探讨微波干燥对三七加工的适应性.方法:微波干燥法对三七进行干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不同强度的微波辐射导致三七皂苷含量有效成分部分降低,含量均低于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Rg_1+Rb_1+R_1≥5%.结论:三七经微波处理后皂苷含量明显降低,微波干燥技术在生三七片上的应用有待进一步考证,但可进一步探讨熟三七片的加工与应用.
作者:高明菊;冯光泉;曾鸿超;曾江;赵爱;马妮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半夏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很重要的药用价值.近年来,由于野生半夏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半夏的人工栽培技术引起了广泛关注,根据半夏的生物学特性及适宜的环境条件,制定出一套符合GAP原则的SOP技术体系,提高半夏的产量和品质以及有效的保护野生植物资源,是目前面临的主要任务.本文就近几年半夏生产中的高效栽培技术和遗传基因的分子标记技术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杨燕;费改顺;贾正平;张汝学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