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种中药材微量元素测定及其多糖抗氧化性研究

薛福玲;蔺志铎;韩明;吴冬青

关键词:中药材, 微量元素, 多糖, 抗氧化能力
摘要:目的:测定红芪、黄芪、板蓝根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并研究不同方法提取的多糖的抗氧化能力.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红芪、黄芪、板蓝根中8种微量元素进行分析测定;利用邻二氮菲-Fe~(2+)-H_2O_2体系对3种中药材多糖清除羟基自由基的效果进行了科学分析.结果:红芪、黄芪、板蓝根中富含对人体有益的K、Ca、Na、Mg、Fe、Mn、Zn、Cu微量元素.红芪、黄芪、板蓝根中多糖对羟基自由基均有不同程度的清除作用,与提取物用量成正相关.结论:中药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提取物中有效成分有关.
中药材杂志相关文献
  • 北柴胡茎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从北柴胡茎叶中提取总黄酮的佳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和料液比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总黄酮佳工艺为:提取温度80℃,70%乙醇溶液,料液比1:30,回流提取2 h.结论:该工艺简单可行,是提取北柴胡茎叶总黄酮的有效途径.

    作者:马文兵;曹端林;王建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江香薷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江香薷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重结晶等方法,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江香薷中分离得到5个黄酮类化合物,经理化鉴定和光谱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黄芩索-7-甲醚(Ⅰ)、木犀草索(Ⅱ)、槲皮素(Ⅲ)、金圣草黄素(Ⅳ)和芹菜素(Ⅴ).结论:化合物Ⅰ~Ⅴ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胡浩武;谢晓鸣;张普照;舒任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SPME-GC/MS法分析附生美丁花中挥发油化学成分

    目的:分析附生美丁花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法从附生美丁花中提取挥发油化学成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进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分离鉴定出其中60个成分,所鉴定的组分占总峰面积的100%.结论:附生美丁花中主要成分D-苎烯(9.47%)、[3R-(3à,3aá,7á,8aà)]-八氢-3,8,8-三甲基-6-亚甲基-1H-3a,7-亚甲基(奥)(9.10%)、3,4,5,6,7,8-六氢-4a,8a-二甲基-1H-萘基-2-酮(6.15%)、[1S-(1à,3aá,4à,7à,7aá)]-八氢-4-甲基-8-亚甲基-7-异丙基-1,4-亚甲基-1H-茚(5.58%)、2,3,4,7,8,8a-六氢-3,6,8,8-四甲基-[3R-(3à,3aá,7á,8aà)]-1H-3a,7-亚甲基奠(5.30%)、八氢-3,8,8-三甲基-6-亚甲基-[3R-(3à,3aá,7á,8aà)]-1H-3a,7-亚甲基(奥)(5.33%)、1-甲基4-(5-甲基-1-亚甲基-4-己烯基)-(S)-环己烯(5.19%)、丙酮(5.08%)等.

    作者:张静;刘静毅;杨云;袁珂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HPLC指纹图谱在白花丹提取工艺对比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并优化白花丹的佳色谱条件,采用HPLC指纹图谱选择白花丹药材佳的提取方法.方法:以保留时间、相对峰面积为指标,综合评判,对白花丹半仿生提取法、醇提取法与水提取法进行工艺对比.结果:建立了白花丹优的HPLC-FPs分离条件,3种提取工艺得到4个共有峰,白花丹醇提物与半仿生提取物的指纹图谱相关性较好,得到9个共有峰.白花丹药材用半仿生提取优于水提和醇提.结论:白花丹半仿生提取有望取代水提、醇提法,为其入血成分、制剂工艺及药效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胡佳惠;高莉;彭晓明;霍仕霞;闫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从细胞因子的角度探讨骨安颗粒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理

    目的:通过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研究骨安颗粒对大鼠骨密度(BMD)及血清肿瘤细胞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雌二醇(E_2)的影响.方法:采用X线骨密度测量仪测定大鼠全身、腰椎及右股骨的骨密度;应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TNF-α、IL-1、IL-6及E_2的含量.结果:骨安颗粒中、高剂量能显著提高大鼠全身、腰椎及右股骨的骨密度;骨安颗粒高剂量可以显著提高大鼠血清E_2的含量;骨安颗粒中、高剂量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TNF-α、IL-1、IL-6的含量.结论:骨安颗粒能显著提高去卵巢大鼠的骨密度,提高去卵巢大鼠的雌激素水平,降低去卵巢大鼠血清TNF-α、IL-1、IL-6含量.

    作者:杨帆;姚忠军;李亢;廖有乔;刘有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仙人掌果多糖提取物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仙人掌果多糖提取物(CPFP)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链脲霉素诱导SD大鼠成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胰岛素组、仙人掌果原汁组和仙人掌果多糖高、低剂量组并另设正常对照组.连续给药8 w,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血糖和血脂的变化,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PFP对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和α细胞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CPFP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可使糖尿病大鼠体质量显著回升;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PFP给药组大鼠胰岛β细胞数量显著增多,但对胰岛α细胞影响不大.结论:CPFP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有显著的降血糖和降血脂作用,其降血糖机制可能与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有关.

    作者:刘华钢;梁秋云;蒙华琳;黄慧学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罗布麻叶HPCE指纹图谱的研究

    目的:建立罗布麻叶HPCE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评价不同产地罗布麻叶药材的质量.方法:用HPCE技术对不同产地罗布麻叶进行分析,测定其指纹图谱,并作模糊聚类法分析和相似度评价.结果:初步建立了以7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HPCE指纹图谱;发现少数产地罗布麻叶HPCE指纹图谱有一定差异.结论: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罗布麻叶内在质量评价的依据.

    作者:王媚;张月婵;刘训红;宋建平;王丽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江边一碗水的本草考证

    目的:考证江边一碗水的品种来源,促进用药安全有效.方法:分别对鬼臼和江边一碗水的原植物形态、商品来源、药材性状、用法用量和临床中毒剂量进行考证.结果:江边一碗水在本草专著中以鬼臼之名予以收载.鬼臼类中药为小檗科植物桃耳七Podophyllum emodi Wall.、鬼臼Podophyllum emodii Wall.var.chinense sprague、南方山荷叶Diphylleia sinensis Li.、八角莲Dysosma versipellid(Hance.)M.Cheng、六角莲D.pleiantha(Hance.)Woods.的干燥根茎;江边一碗水药材的主要来源为后3种.结论:鬼臼和江边一碗水在本草中多以药材外形进行命名,容易产生混淆和误用中毒.建议药材名称分别以植物属名鬼臼、山荷叶和八角莲(含六角莲)作为药材名称,并应按毒药进行管理.用法上一般仅供外用.内服时应在医师的指导下,剂量控制在3g以内,一般不入汤剂,连续服用一般不超过3天.

    作者:陈吉炎;于萍;陈师西;安志斌;杨光义;郝新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维药秋水仙与其误用品新疆贝母的鉴别研究

    目的:建立秋水仙与其误用品新疆贝母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性状、显微与薄层鉴别的方法.结果:秋水仙与其误用品新疆贝母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及理化特征存在一定差异.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以作为秋水仙药材真伪鉴别的依据.

    作者:徐芳;何江;陈燕;谭为;赵军;张彦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沙田柚果皮提取物的工艺研究及其成分分析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沙田柚果皮提取物的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工艺,确定了其佳提取工艺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5℃;分离釜Ⅱ压力6 MPa,温度40℃,萃取时间2 h,得率为2.52%.测定了沙田柚果皮的超临界CO_2提取物中的蛇床子素含量,分析了其挥发性成分,鉴定了其中33种成分.

    作者:余少冲;李迎霞;钟玲;葛发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硫酸阿托品眼膏中的硫酸阿托品

    目的:建立简便快速的测定硫酸阿托品眼膏中硫酸阿托品(AS)含量的共振瑞利散射(RRS)方法.方法:应用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AS的含量,大强度的RRS峰位于634 nm.结果:在一定的范围内AS浓度和散射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σ)为6.5 ng/mL.考察了体系的光谱特征、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共存物质的影响.结论: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可用于硫酸阿托品眼膏中AS含量的测定.

    作者:宋彦琪;刘绍璞;刘忠芳;胡小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半夏人工栽培技术及分子标记技术研究新进展

    半夏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很重要的药用价值.近年来,由于野生半夏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半夏的人工栽培技术引起了广泛关注,根据半夏的生物学特性及适宜的环境条件,制定出一套符合GAP原则的SOP技术体系,提高半夏的产量和品质以及有效的保护野生植物资源,是目前面临的主要任务.本文就近几年半夏生产中的高效栽培技术和遗传基因的分子标记技术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杨燕;费改顺;贾正平;张汝学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茯苓、猪苓、黄芪利尿作用的比较

    目的:研究茯苓、猪苓、黄芪3味中药的利尿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给予生理盐水负荷大鼠不同剂量的药液,观察6 h尿量,并测尿液pH值及其中Na~+、K~+、Cl~-的浓度,比较三药对大鼠的利尿作用.通过小鼠利尿实验比较三药对小鼠的利尿作用.结果:茯苓、猪苓、黄芪3味中药单次给药,均对生理盐水负荷大鼠、小鼠有较显著的利尿作用,且作用持久,不同的是茯苓高、中剂量组动物尿中K~+排出量较阴性对照组显著升高,Na~+/K~+较阴性对照组降低;猪苓高剂量组K~+排出量较阴性对照组升高,猪苓高、中剂量组Cl~-排出量较阴性对照组显著升高;黄芪高、中剂量组Na~+、Cl~-排出量较阴性对照组显著升高.结论:茯苓、猪苓、黄芪3味中药均有显著的利尿作用,但又有所区别,在临床使用中应予注意.

    作者:李森;谢人明;孙文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大孔吸附树脂法制备无患子皂苷及其抑菌活性表征

    目的:制备无患子皂苷抑菌活性部位.方法:以无患子皂苷的洗脱率、精制度为指标,考察大孔吸附树脂对无患子皂苷的吸附性能和洗脱参数,并采用管碟法评测各洗脱部位抑菌活性强弱,以确证无患子皂苷制备工艺的合理性.结果:13.6 mL无患子皂苷样品液(生药0.01g/mL)上大孔吸附树脂柱(Φ15 mm×H90 mm,干重2.5g),用蒸馏水、30%乙醇、70%乙醇各3BV依次洗脱,抑菌活性部位无患子皂苷富集于70%乙醇洗脱液中.结论: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富集与纯化,无患子皂苷洗脱率为93.8%,精制度为250.1%,为无患子抑菌活性部位的开发提供了物质保障,亦为其它皂苷类化合物的纯化工艺研究提供了实验参考.

    作者:傅勇;雷鹏;韩玉梅;鄢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马蓝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目的:探讨马蓝种质资源在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RAPD)对收集到的不同居群马蓝资源进行分析.结果:从104条10个碱基的随机引物筛选出有差异的有效引物,筛选出的12条有效引物,扩增共获得422条DNA带,多态性程度为55.69%.聚类分析表明,马蓝种质资源的遗传差异与地理位置无密切联系,而与形态特征有一定联系,但并不十分紧密.结论:不同自然居群的马蓝资源在分子水平上存在着较明显的遗传差异.

    作者:黄玉吉;陈菁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狮子油中两种成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狮子油中两种有效成分α-蒎烯、樟脑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P WAX 52 CB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0.25μm);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65℃,以12℃/min的速率升至200℃;进样口和检测器温度250℃;分流比:20:1;载气为氮气.结果:α-蒎烯、樟脑的线性关系良好,α-蒎烯线性范围:0.1018~1.018μg;樟脑线性范围:0.1006~1.006 μg;α-蒎烯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RSD为2.6%,樟脑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7%,RSD为1.0%.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回收率高,可用于狮子油的质量控制.

    作者:霍永昌;黄婉锋;高卫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二次回归正交法优化清火栀麦口服液的提取工艺

    目的:优化清火栀麦口服液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二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脱水穿心莲内酯和栀子苷含量为评价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提取液中脱水穿心莲内酯与栀子苷含量并对清火栀麦口服液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佳提取工艺为用11倍量的68%乙醇浸渍穿心莲和栀子药材2次,每次29 h;麦冬采用8倍量蒸馏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1 h,醇沉浓度为80%.结论:该工艺稳定、操作简便、合理可行.

    作者:郑平;王文忠;马占新;杨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江苏引种栽培不同居群薏苡仁氨基酸分析

    目的:研究在江苏引种栽培的12个不同居群薏苡仁的氨基酸含量及其组成特性.方法: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不同居群薏苡仁的氨基酸含量.结果:薏苡仁氨基酸总量平均为16.362 mg/g,12个居群均含有16种氨基酸,包括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赖氨酸和苏氨酸分别是第1和第2限制性氨基酸.结论:与WHO模式相比,惹苡仁是较为理想的高蛋白粮药兼用作物.不同居群薏苡仁氨基酸含量的差异与品种有关.

    作者:乐巍;吴德康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射干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研究

    目的:建立射干叶片再生植株系列体系.方法: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2,4-D、AgNO3对射干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BA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结果:射干愈伤组织诱导的佳培养基是:MS+2,4-D 2 mg/L+AgNO3 10 mg/L+糖3%+琼脂5%,愈伤组织分化的佳培养基是MS+BA 1.0 mg/L+糖3%+琼脂5%,生根的佳培养基是:1/2 MS+NAA 1.0 mg/L+糖2%+琼脂5%.结论:2,4-D是愈伤组织诱导的主要因素,AgNO3对胚性愈伤组织的影响较大,BA是愈伤组织分化的主要因素.初步建立射干愈伤组织的再生植株系列体系.

    作者:张慧英;薛延军;张耀华;薛艳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委陵菜抗糖尿病有效成分提取研究

    目的:对委陵菜中一个具有抗糖尿病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进行系统考察.方法:通过单因素考察,以委陵菜黄酮得率为指标,分别考察了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液料比对提取率的影响.并选取提取次数、液料比、乙醇浓度3个因素,设计正交实验.结果:影响委陵菜黄酮提取率的主次因素为提取次数>料液比>提取时间,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8-6-6回流提取3次,每次1.5 h.结论:优选出了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开发中药委陵菜中抗糖尿病活性成分提供了一个科学、合理的提取方法.

    作者:赵川;唐生安;段宏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中药材杂志

中药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