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彦琪;刘绍璞;刘忠芳;胡小莉
目的:探讨马蓝种质资源在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RAPD)对收集到的不同居群马蓝资源进行分析.结果:从104条10个碱基的随机引物筛选出有差异的有效引物,筛选出的12条有效引物,扩增共获得422条DNA带,多态性程度为55.69%.聚类分析表明,马蓝种质资源的遗传差异与地理位置无密切联系,而与形态特征有一定联系,但并不十分紧密.结论:不同自然居群的马蓝资源在分子水平上存在着较明显的遗传差异.
作者:黄玉吉;陈菁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研究骨安颗粒对大鼠骨密度(BMD)及血清肿瘤细胞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雌二醇(E_2)的影响.方法:采用X线骨密度测量仪测定大鼠全身、腰椎及右股骨的骨密度;应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TNF-α、IL-1、IL-6及E_2的含量.结果:骨安颗粒中、高剂量能显著提高大鼠全身、腰椎及右股骨的骨密度;骨安颗粒高剂量可以显著提高大鼠血清E_2的含量;骨安颗粒中、高剂量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TNF-α、IL-1、IL-6的含量.结论:骨安颗粒能显著提高去卵巢大鼠的骨密度,提高去卵巢大鼠的雌激素水平,降低去卵巢大鼠血清TNF-α、IL-1、IL-6含量.
作者:杨帆;姚忠军;李亢;廖有乔;刘有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对海藻Galaxaura fitamentosa中的抗肿瘤活性化合物进行分离与结构鉴定.方法:采用硅胶低压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和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提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一个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环肽化合物:环-N-甲基亮氨酸-亮氨酸-N-甲基亮氨酸-亮氨酸-亮氨酸.结论:该化合物为新化合物,对肿瘤细胞GRC-1、HepG2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IC_(50)值分别为:4.26 μg/mL和4.63 μg/mL.
作者:梁秋;廖小建;徐石海;许文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测定红芪、黄芪、板蓝根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并研究不同方法提取的多糖的抗氧化能力.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红芪、黄芪、板蓝根中8种微量元素进行分析测定;利用邻二氮菲-Fe~(2+)-H_2O_2体系对3种中药材多糖清除羟基自由基的效果进行了科学分析.结果:红芪、黄芪、板蓝根中富含对人体有益的K、Ca、Na、Mg、Fe、Mn、Zn、Cu微量元素.红芪、黄芪、板蓝根中多糖对羟基自由基均有不同程度的清除作用,与提取物用量成正相关.结论:中药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提取物中有效成分有关.
作者:薛福玲;蔺志铎;韩明;吴冬青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选择29味解表药,从其物种、药用部位、四性、五味、归经、毒性、功效、主治、主要化学成分、现代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11个方面进行数据的归类和统计,并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旨在探索解表药的性、味与其药效物质基础及现代药理之间的相关性,为未知解表药的开发提供数据参考,同时为扩大解表药的临床应用范围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
作者:高洁;陈燕;贝煜;林铿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比较麻黄、炙麻黄及麻杏石甘汤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探讨麻黄炮制、组方的意义.方法: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11组,即:生理盐水组(NS),盐酸麻黄碱组(E),麻黄(MH)高(H)、中(M)、低(L)剂量组,炙麻黄(ZMH)高、中、低剂量组,麻杏石甘汤(MX)高、中、低剂量组,灌胃给予相应药液,多功能自主活动仪测定小鼠在灌胃前及灌胃后0.5、1、2、3、4 h时15 min内自主活动次数.结果:时间与组别之间存在交互效应;给药前与给药后各时间点之间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灌胃后30 min时,E组与NS组、ZMH-L组、MX-L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灌胃后1 h,MX-M组与NS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灌胃后3 h,MH-M组与MH-L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另外,灌胃后30 min,与MH-L组比较,ZMH-L组和MX-L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均有降低趋势;灌胃后1 h时,与MH-L组比较,ZMH-L组的自主活动次数有降低趋势;灌胃后2 h,与MH-L组比较,ZMH-L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亦有降低趋势;灌胃后4 h,与MH-L组比较,MX-L组的自主活动次数有降低趋势.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以小鼠自主活动数为指标,与等剂量MH比较,ZMH-L和MX-L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中枢兴奋作用.
作者:张秀明;罗佳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江香薷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重结晶等方法,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江香薷中分离得到5个黄酮类化合物,经理化鉴定和光谱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黄芩索-7-甲醚(Ⅰ)、木犀草索(Ⅱ)、槲皮素(Ⅲ)、金圣草黄素(Ⅳ)和芹菜素(Ⅴ).结论:化合物Ⅰ~Ⅴ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胡浩武;谢晓鸣;张普照;舒任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评价神来片作为新研制保健食品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及大鼠30 d喂养试验对神来片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小鼠经口大耐受剂量大于20.0 g/kg,属无毒级物质;遗传毒性试验结果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表明各剂量组动物体质量增长、食物利用率、脏体比、血常规及血清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O.05).病理检查主要脏器未发现与实验有关的病理性改变.结论:神来片为无毒、无致突变作用的保健食品.
作者:原海晓;邓虹珠;姚晖;王晓娟;焦河玲;袁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优选消疡分散片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浓度、乙醇倍量和提取时间为自变量,以三七总皂苷含量和浸膏得率为因变量,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筛选消疡分散片的提取工艺.结果:优提取工艺为15倍量60%乙醇溶液提取2次,每次100 min.结论: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消疡分散片的佳提取工艺简便、快速,且优选出的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陈卫卫;彭晶蕊;邓超澄;梁丹;韦秀芝;杨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心乐胶囊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观察心乐胶囊对麻醉猫血流动力学、对大鼠冠脉血流量、血液流变学、凝血时间及对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的影响,研究心乐胶囊对心脏的保护作用.结果:心乐胶囊能显著降低麻醉猫动脉收缩压(SAP)、动脉舒张压(DAP)、平均动脉压(MAP)、左室内压上升速率(dp/dt_(max))及左室内压下降速率(-dp/dt_(max))(P<0.05或P<0.01);显著增加大鼠在体冠脉流量,延长凝血时间(P<0.01);显著延长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P<0.01).结论:心乐胶囊能降低心脏负荷、增加冠脉血流量、抗血栓形成、延长耐氧时间,这可能是其保护心脏作用的可能机制.
作者:韦桂宁;周军;李茂;覃良;李伟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以盐酸小檗碱为主要考察指标进行二妙丸和二妙胶囊的药代动力学比较研究,从药代动力学角度看不同剂型在动物体内的血药浓度变化.方法:灌胃给药,采用HPLC法测定家兔体内盐酸小檗碱的血药浓度,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经DAS 2.0药代动力学分析软件处理,分别测得二妙丸和二妙胶囊中的盐酸小檗碱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家兔血浆样品中,盐酸小檗碱的线性范围为0.0043~O.427μg/mL,提取回收率高,日内日间精密度试验RSD均小于10%,二妙丸的盐酸小檗碱在家兔体内大血药浓度为0.082μg/mL,达峰时间为8 h;二妙胶囊的盐酸小檗碱在家兔体内大血药浓度为0.303μg/mL,达峰时间为5 h.结论:建立了HPLC法测定黄柏中盐酸小檗碱血药浓度的方法,为二妙胶囊的合理用药提供了药代动力学数据,同时也为中药复方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作者:周凌;孙兆姝;窦德强;曹爱民;康廷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制备无患子皂苷抑菌活性部位.方法:以无患子皂苷的洗脱率、精制度为指标,考察大孔吸附树脂对无患子皂苷的吸附性能和洗脱参数,并采用管碟法评测各洗脱部位抑菌活性强弱,以确证无患子皂苷制备工艺的合理性.结果:13.6 mL无患子皂苷样品液(生药0.01g/mL)上大孔吸附树脂柱(Φ15 mm×H90 mm,干重2.5g),用蒸馏水、30%乙醇、70%乙醇各3BV依次洗脱,抑菌活性部位无患子皂苷富集于70%乙醇洗脱液中.结论: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富集与纯化,无患子皂苷洗脱率为93.8%,精制度为250.1%,为无患子抑菌活性部位的开发提供了物质保障,亦为其它皂苷类化合物的纯化工艺研究提供了实验参考.
作者:傅勇;雷鹏;韩玉梅;鄢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并优化白花丹的佳色谱条件,采用HPLC指纹图谱选择白花丹药材佳的提取方法.方法:以保留时间、相对峰面积为指标,综合评判,对白花丹半仿生提取法、醇提取法与水提取法进行工艺对比.结果:建立了白花丹优的HPLC-FPs分离条件,3种提取工艺得到4个共有峰,白花丹醇提物与半仿生提取物的指纹图谱相关性较好,得到9个共有峰.白花丹药材用半仿生提取优于水提和醇提.结论:白花丹半仿生提取有望取代水提、醇提法,为其入血成分、制剂工艺及药效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胡佳惠;高莉;彭晓明;霍仕霞;闫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建立简便快速的测定硫酸阿托品眼膏中硫酸阿托品(AS)含量的共振瑞利散射(RRS)方法.方法:应用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AS的含量,大强度的RRS峰位于634 nm.结果:在一定的范围内AS浓度和散射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σ)为6.5 ng/mL.考察了体系的光谱特征、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共存物质的影响.结论: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可用于硫酸阿托品眼膏中AS含量的测定.
作者:宋彦琪;刘绍璞;刘忠芳;胡小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沙田柚果皮提取物的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工艺,确定了其佳提取工艺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5℃;分离釜Ⅱ压力6 MPa,温度40℃,萃取时间2 h,得率为2.52%.测定了沙田柚果皮的超临界CO_2提取物中的蛇床子素含量,分析了其挥发性成分,鉴定了其中33种成分.
作者:余少冲;李迎霞;钟玲;葛发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田间调查栽培黄精生长发育消长规律,划分物候期,为大田规范种植提供指导.方法:采用田间系统定点追踪观测和普遍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栽培黄精具有非常明显的出苗、展叶、茎叶生长、现蕾开花、结实、春发植株衰老枯死、植株再萌芽出苗同时形成越冬芽、植株地上部分完全枯死越冬等生育过程.且不同种类、不同区域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规律一致.结论:将栽培黄精的物候期划分为出苗期、伸长期、展叶期、现蕾开花期、果实期、枯死期、秋发期(萌芽期)、越冬期等八个时期.
作者:田启建;赵致;谷甫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仙人掌果多糖提取物(CPFP)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链脲霉素诱导SD大鼠成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胰岛素组、仙人掌果原汁组和仙人掌果多糖高、低剂量组并另设正常对照组.连续给药8 w,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血糖和血脂的变化,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PFP对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和α细胞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CPFP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可使糖尿病大鼠体质量显著回升;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PFP给药组大鼠胰岛β细胞数量显著增多,但对胰岛α细胞影响不大.结论:CPFP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有显著的降血糖和降血脂作用,其降血糖机制可能与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有关.
作者:刘华钢;梁秋云;蒙华琳;黄慧学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不同微波功率对三七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并与传统加工方法进行含量比较,探讨微波干燥对三七加工的适应性.方法:微波干燥法对三七进行干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不同强度的微波辐射导致三七皂苷含量有效成分部分降低,含量均低于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Rg_1+Rb_1+R_1≥5%.结论:三七经微波处理后皂苷含量明显降低,微波干燥技术在生三七片上的应用有待进一步考证,但可进一步探讨熟三七片的加工与应用.
作者:高明菊;冯光泉;曾鸿超;曾江;赵爱;马妮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建立狮子油中两种有效成分α-蒎烯、樟脑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P WAX 52 CB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0.25μm);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65℃,以12℃/min的速率升至200℃;进样口和检测器温度250℃;分流比:20:1;载气为氮气.结果:α-蒎烯、樟脑的线性关系良好,α-蒎烯线性范围:0.1018~1.018μg;樟脑线性范围:0.1006~1.006 μg;α-蒎烯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RSD为2.6%,樟脑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7%,RSD为1.0%.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回收率高,可用于狮子油的质量控制.
作者:霍永昌;黄婉锋;高卫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射干叶片再生植株系列体系.方法: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2,4-D、AgNO3对射干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BA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结果:射干愈伤组织诱导的佳培养基是:MS+2,4-D 2 mg/L+AgNO3 10 mg/L+糖3%+琼脂5%,愈伤组织分化的佳培养基是MS+BA 1.0 mg/L+糖3%+琼脂5%,生根的佳培养基是:1/2 MS+NAA 1.0 mg/L+糖2%+琼脂5%.结论:2,4-D是愈伤组织诱导的主要因素,AgNO3对胚性愈伤组织的影响较大,BA是愈伤组织分化的主要因素.初步建立射干愈伤组织的再生植株系列体系.
作者:张慧英;薛延军;张耀华;薛艳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