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辅料炮制对黄连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

钟凌云;杨金梅;龚千锋;孙莹莹

关键词:药性相反辅料, 炮制, 黄连, 生物碱
摘要:目的:探讨药性相反的辅料酒和胆汁对黄连生物碱类成分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TLC、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分别对黄连炮制前后的生物碱类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结果:TLC分析结果表明酒黄连、胆汁黄连与生品比较,生物碱类成分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总生物碱含量胆黄连>酒黄连>生黄连;其主要成分小檗碱、巴马汀和药根碱含量经炮制后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小檗碱增加显著,酒黄连和胆黄连分别增加8.98%和9.15%,巴马汀略有增加,药根碱增加不明显,胆黄连各成分增加较酒黄连略多.结论:药性相反的辅料炮制黄连对其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仅表现为量的变化而没有质的影响.结果对于今后研究药性相反辅料对于黄连成分的影响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中药材杂志相关文献
  • 滋阴平肝熄风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滋阴平肝熄风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病例随机分为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组和全天麻胶囊内服对照组,两周后对纳入本研究的眩晕患者进行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等方面的评估.结果:总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16例,显效12例,好转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10例,好转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0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17例,显效13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9例,好转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2.5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应用中医滋阴平肝熄风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确实能起到养阴息风止眩的作用.

    作者:邓伟;钟宇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人成骨样细胞OS-732酒精干预和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的治疗作用

    目的:阐明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及补肾中药对其治疗作用的机制.方法:以浓度0.3、0.9、1.5 mol/L的酒精对OS-732成骨样细胞进行干预,通过流式细胞仪等观察其坏死和凋亡的情况;选择浓度为0.15 moL/L酒精干预后的细胞模型用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治疗,观察其治疗作用.结果:成骨样细胞凋亡率和坏死的程度与干预酒精的浓度及干预时间正相关,其中多形状的细胞变成圆形,细胞突起短缩变细,核糖体、内质网减少,线粒体部分皱褶消失.经六味地黄丸治疗后的细胞突起恢复,内质网、线粒体数量有所增加,结构部分恢复.结论:酒精可引起成骨样细胞死亡和凋亡,且与酒精浓度及干预时间成正相关,六味地黄丸对恢复细胞的活性有一定作用.

    作者:刘武;樊粤光;夏雄智;刘建仁;王海彬;曾毅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HPLC法同时测定羌活中异欧前胡素和阿魏酸含量

    目的:建立羌活中异欧前胡素和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方法,了解不同规格质量状况,为制定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迪玛C_(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3%冰醋酸(18:82),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10 nm;流速:1.0 mL/min;柱温:35℃.结果:蚕羌、条羌、竹节羌、大头羌中异欧前胡素、阿魏酸的含量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四种规格中以蚕羌所含的异欧前胡素和阿魏酸的含量较高,与传统评价一致.

    作者:高建邦;宋平顺;郁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消疡分散片提取工艺的实验研究

    目的:优选消疡分散片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浓度、乙醇倍量和提取时间为自变量,以三七总皂苷含量和浸膏得率为因变量,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筛选消疡分散片的提取工艺.结果:优提取工艺为15倍量60%乙醇溶液提取2次,每次100 min.结论: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消疡分散片的佳提取工艺简便、快速,且优选出的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陈卫卫;彭晶蕊;邓超澄;梁丹;韦秀芝;杨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神来片毒理安全性实验研究

    目的:评价神来片作为新研制保健食品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及大鼠30 d喂养试验对神来片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小鼠经口大耐受剂量大于20.0 g/kg,属无毒级物质;遗传毒性试验结果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表明各剂量组动物体质量增长、食物利用率、脏体比、血常规及血清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O.05).病理检查主要脏器未发现与实验有关的病理性改变.结论:神来片为无毒、无致突变作用的保健食品.

    作者:原海晓;邓虹珠;姚晖;王晓娟;焦河玲;袁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大麻的性状与显微鉴别

    目的:为了安全、准确地使用大麻药材,对其进行鉴别研究.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发现大麻根皮层较窄,在皮层内侧有众多纤维束;粉末中可见棘毛、碳酸钙钟乳体等特征.结论:大麻的性状及显微特征,可为鉴别真伪及制定药材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柳萍;涂冬萍;梁晓乐;辛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半夏人工栽培技术及分子标记技术研究新进展

    半夏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很重要的药用价值.近年来,由于野生半夏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半夏的人工栽培技术引起了广泛关注,根据半夏的生物学特性及适宜的环境条件,制定出一套符合GAP原则的SOP技术体系,提高半夏的产量和品质以及有效的保护野生植物资源,是目前面临的主要任务.本文就近几年半夏生产中的高效栽培技术和遗传基因的分子标记技术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杨燕;费改顺;贾正平;张汝学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不同产地和采收期广陈皮中三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目的:以5个不同产地广陈皮中橙皮苷、川陈皮索和橘皮素的含量测定结果为依据,综合考察不同采收时期(10~12月)广陈皮黄酮类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_(18)色谱柱(250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80:20)-2%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3nm和330 nm,柱温为25℃.结果:不同产地广陈皮中橙皮苷、川陈皮素和橘皮素的含量随果实成熟度的提高均呈一定的下降趋势,其中川陈皮素和橘皮素含量的下降趋势尤为明显.结论:该测定方法简便快捷,其结果可为广陈皮的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林乐维;蒋林;郑国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SPME-GC/MS法分析附生美丁花中挥发油化学成分

    目的:分析附生美丁花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法从附生美丁花中提取挥发油化学成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进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分离鉴定出其中60个成分,所鉴定的组分占总峰面积的100%.结论:附生美丁花中主要成分D-苎烯(9.47%)、[3R-(3à,3aá,7á,8aà)]-八氢-3,8,8-三甲基-6-亚甲基-1H-3a,7-亚甲基(奥)(9.10%)、3,4,5,6,7,8-六氢-4a,8a-二甲基-1H-萘基-2-酮(6.15%)、[1S-(1à,3aá,4à,7à,7aá)]-八氢-4-甲基-8-亚甲基-7-异丙基-1,4-亚甲基-1H-茚(5.58%)、2,3,4,7,8,8a-六氢-3,6,8,8-四甲基-[3R-(3à,3aá,7á,8aà)]-1H-3a,7-亚甲基奠(5.30%)、八氢-3,8,8-三甲基-6-亚甲基-[3R-(3à,3aá,7á,8aà)]-1H-3a,7-亚甲基(奥)(5.33%)、1-甲基4-(5-甲基-1-亚甲基-4-己烯基)-(S)-环己烯(5.19%)、丙酮(5.08%)等.

    作者:张静;刘静毅;杨云;袁珂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江香薷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江香薷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重结晶等方法,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江香薷中分离得到5个黄酮类化合物,经理化鉴定和光谱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黄芩索-7-甲醚(Ⅰ)、木犀草索(Ⅱ)、槲皮素(Ⅲ)、金圣草黄素(Ⅳ)和芹菜素(Ⅴ).结论:化合物Ⅰ~Ⅴ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胡浩武;谢晓鸣;张普照;舒任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不同动物来源中硫酸软骨素的提取及降压活性初探

    目的:从不同动物软骨中提纯硫酸软骨素(CS)并比较其降血压活性.方法:牛、鸡软骨经稀碱-酶解法提取,Sevag法除蛋白、季铵盐络合法分离纯化.以SPF级小鼠建立高血压动物模型进行降血压活性测试.结果:提纯的硫酸软骨素经电泳、色谱检查不含肽类、氨基酸及其他酸性粘多糖,经红外光谱检查与Sigma公司硫酸软骨紊A一致.低剂量研究中牛肩胛骨硫酸软骨素(BCCS)及鸡肋骨硫酸软骨素(CCCS)均能显示出降血压的作用,并且BCCS起效快,但持续时间短;CCCS起效慢但持续时间长.结论:提取的BCCS、CCCS纯度均较高,动物实验结果显示CCCS与BCCS均具有一定的降压效果,其活性CCCS优于BCCS.

    作者:刘莎;沈建如;于荣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狮子油中两种成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狮子油中两种有效成分α-蒎烯、樟脑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P WAX 52 CB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0.25μm);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65℃,以12℃/min的速率升至200℃;进样口和检测器温度250℃;分流比:20:1;载气为氮气.结果:α-蒎烯、樟脑的线性关系良好,α-蒎烯线性范围:0.1018~1.018μg;樟脑线性范围:0.1006~1.006 μg;α-蒎烯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RSD为2.6%,樟脑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7%,RSD为1.0%.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回收率高,可用于狮子油的质量控制.

    作者:霍永昌;黄婉锋;高卫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栽培黄精物候期研究

    目的:田间调查栽培黄精生长发育消长规律,划分物候期,为大田规范种植提供指导.方法:采用田间系统定点追踪观测和普遍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栽培黄精具有非常明显的出苗、展叶、茎叶生长、现蕾开花、结实、春发植株衰老枯死、植株再萌芽出苗同时形成越冬芽、植株地上部分完全枯死越冬等生育过程.且不同种类、不同区域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规律一致.结论:将栽培黄精的物候期划分为出苗期、伸长期、展叶期、现蕾开花期、果实期、枯死期、秋发期(萌芽期)、越冬期等八个时期.

    作者:田启建;赵致;谷甫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射干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研究

    目的:建立射干叶片再生植株系列体系.方法: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2,4-D、AgNO3对射干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BA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结果:射干愈伤组织诱导的佳培养基是:MS+2,4-D 2 mg/L+AgNO3 10 mg/L+糖3%+琼脂5%,愈伤组织分化的佳培养基是MS+BA 1.0 mg/L+糖3%+琼脂5%,生根的佳培养基是:1/2 MS+NAA 1.0 mg/L+糖2%+琼脂5%.结论:2,4-D是愈伤组织诱导的主要因素,AgNO3对胚性愈伤组织的影响较大,BA是愈伤组织分化的主要因素.初步建立射干愈伤组织的再生植株系列体系.

    作者:张慧英;薛延军;张耀华;薛艳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不同辅料炮制对黄连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

    目的:探讨药性相反的辅料酒和胆汁对黄连生物碱类成分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TLC、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分别对黄连炮制前后的生物碱类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结果:TLC分析结果表明酒黄连、胆汁黄连与生品比较,生物碱类成分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总生物碱含量胆黄连>酒黄连>生黄连;其主要成分小檗碱、巴马汀和药根碱含量经炮制后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小檗碱增加显著,酒黄连和胆黄连分别增加8.98%和9.15%,巴马汀略有增加,药根碱增加不明显,胆黄连各成分增加较酒黄连略多.结论:药性相反的辅料炮制黄连对其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仅表现为量的变化而没有质的影响.结果对于今后研究药性相反辅料对于黄连成分的影响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作者:钟凌云;杨金梅;龚千锋;孙莹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HPLC法同时测定利胆排石片中和厚朴酚及厚朴酚的含量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利胆排石片中和厚朴酚及厚朴酚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lltech Apollo C_(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旬-1%磷酸溶液(52:8:40,v/v/v),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5 nm,柱温室温.结果:和厚朴酚及厚朴酚的浓度分别在0.4625μg/mL~9.2500μg/mL和0.4800μg/mL~9.600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7和0.999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3%和100.2%,RSD分别为0.8%和0.4%.结论:本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利胆排石片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作者:黄涛阳;王晖;刘华;蒋琳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广金钱草适宜采收期研究

    目的:考察不同采收时间广金钱草中总黄酮、异牡荆苷含量及产量变化趋势,以确定其佳采收期.方法:采用柱色谱-UV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采用HPLC测定异牡荆苷含量,色谱条件:Diamonsil~(TM) C_(18)色谱柱(迪马公司,250 mm×4.6 mm,5 μm);柱温25℃;甲醇-0.2%磷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1 nm;流速1 mL/min.结果:总黄酮和异牡荆苷的含量在7月份达到大,产量在8~9月份高.结论:从产量和有效成分黄酮的含量变化上综合考虑,建议广金钱草佳采收期在8月.

    作者:陈丰连;张文进;徐鸿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雪松松针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雪松松针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雪松松针石油醚和正丁醇萃取部位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9-羟基-十二烷酸(Ⅰ)、十二烷酸乙酯(Ⅱ)、十八烷酸乙酯(Ⅲ)、3β-羟基.齐墩果酸甲酯(Ⅳ)、β-谷甾醇(Ⅴ)、莽草酸(Ⅵ)、甲基松柏苷(Ⅶ)、阿魏酸-β-D-吡喃葡萄糖苷(Ⅷ).结论:化合物Ⅰ~Ⅳ、Ⅵ~Ⅷ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Ⅴ为首次从该植物针叶中分离得到.

    作者:张军民;石晓峰;李冲;范彬;王东东;刘东彦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山茱萸炮制前后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目的:比较山茱萸炮制前后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山茱萸炮制增效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GC-MS分析石油醚部位挥发性成分.以小鼠碳粒廓清指数K、吞噬指数α、脾脏和胸腺指数评价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以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评价特异性体液免疫功能.结果:山茱萸炮制前后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发生明显变化,炮制后维生素E提高了46.6%,亚油酸提高了18.3%,亚麻酸甲酯提高了30.9%.山茱萸炮制后石油醚部位显著增强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特异性体液免疫功能.结论:山茱萸石油醚部位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活性部位,炮制后其作用增强.物质基础可能是维生素E、亚油酸和亚麻酸甲酯等.

    作者:李冠业;姚运香;丁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三种中药材微量元素测定及其多糖抗氧化性研究

    目的:测定红芪、黄芪、板蓝根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并研究不同方法提取的多糖的抗氧化能力.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红芪、黄芪、板蓝根中8种微量元素进行分析测定;利用邻二氮菲-Fe~(2+)-H_2O_2体系对3种中药材多糖清除羟基自由基的效果进行了科学分析.结果:红芪、黄芪、板蓝根中富含对人体有益的K、Ca、Na、Mg、Fe、Mn、Zn、Cu微量元素.红芪、黄芪、板蓝根中多糖对羟基自由基均有不同程度的清除作用,与提取物用量成正相关.结论:中药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提取物中有效成分有关.

    作者:薛福玲;蔺志铎;韩明;吴冬青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中药材杂志

中药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