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维药秋水仙与其误用品新疆贝母的鉴别研究

徐芳;何江;陈燕;谭为;赵军;张彦福

关键词:秋水仙, 新疆贝母, 鉴别
摘要:目的:建立秋水仙与其误用品新疆贝母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性状、显微与薄层鉴别的方法.结果:秋水仙与其误用品新疆贝母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及理化特征存在一定差异.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以作为秋水仙药材真伪鉴别的依据.
中药材杂志相关文献
  • HPLC指纹图谱在白花丹提取工艺对比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并优化白花丹的佳色谱条件,采用HPLC指纹图谱选择白花丹药材佳的提取方法.方法:以保留时间、相对峰面积为指标,综合评判,对白花丹半仿生提取法、醇提取法与水提取法进行工艺对比.结果:建立了白花丹优的HPLC-FPs分离条件,3种提取工艺得到4个共有峰,白花丹醇提物与半仿生提取物的指纹图谱相关性较好,得到9个共有峰.白花丹药材用半仿生提取优于水提和醇提.结论:白花丹半仿生提取有望取代水提、醇提法,为其入血成分、制剂工艺及药效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胡佳惠;高莉;彭晓明;霍仕霞;闫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山茱萸炮制前后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目的:比较山茱萸炮制前后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山茱萸炮制增效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GC-MS分析石油醚部位挥发性成分.以小鼠碳粒廓清指数K、吞噬指数α、脾脏和胸腺指数评价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以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评价特异性体液免疫功能.结果:山茱萸炮制前后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发生明显变化,炮制后维生素E提高了46.6%,亚油酸提高了18.3%,亚麻酸甲酯提高了30.9%.山茱萸炮制后石油醚部位显著增强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特异性体液免疫功能.结论:山茱萸石油醚部位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活性部位,炮制后其作用增强.物质基础可能是维生素E、亚油酸和亚麻酸甲酯等.

    作者:李冠业;姚运香;丁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罗布麻叶HPCE指纹图谱的研究

    目的:建立罗布麻叶HPCE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评价不同产地罗布麻叶药材的质量.方法:用HPCE技术对不同产地罗布麻叶进行分析,测定其指纹图谱,并作模糊聚类法分析和相似度评价.结果:初步建立了以7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HPCE指纹图谱;发现少数产地罗布麻叶HPCE指纹图谱有一定差异.结论: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罗布麻叶内在质量评价的依据.

    作者:王媚;张月婵;刘训红;宋建平;王丽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酸枣仁抗焦虑活性物质分析

    目的:研究酸枣仁中抗焦虑活性物质.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酸枣仁皂苷A、B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酸枣仁醇提物中酸枣仁皂苷A、B平均含量(n=3)分别为2.87%、1.82%;总黄酮的平均含量(n=3)为66.40%.皂苷和黄酮占醇提物总量的70%.结论:酸枣仁抗焦虑物质以黄酮类物质为主,皂苷含量较少.

    作者:贺一新;赵素霞;崔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浅析解表药性味与主要化学成分、现代药理作用的相关性

    目的:选择29味解表药,从其物种、药用部位、四性、五味、归经、毒性、功效、主治、主要化学成分、现代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11个方面进行数据的归类和统计,并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旨在探索解表药的性、味与其药效物质基础及现代药理之间的相关性,为未知解表药的开发提供数据参考,同时为扩大解表药的临床应用范围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

    作者:高洁;陈燕;贝煜;林铿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HPLC法同时测定利胆排石片中和厚朴酚及厚朴酚的含量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利胆排石片中和厚朴酚及厚朴酚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lltech Apollo C_(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旬-1%磷酸溶液(52:8:40,v/v/v),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5 nm,柱温室温.结果:和厚朴酚及厚朴酚的浓度分别在0.4625μg/mL~9.2500μg/mL和0.4800μg/mL~9.600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7和0.999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3%和100.2%,RSD分别为0.8%和0.4%.结论:本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利胆排石片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作者:黄涛阳;王晖;刘华;蒋琳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均匀设计黄芪桂枝五物汤不同剂量配比总黄酮含量的比较研究

    目的:通过对黄芪桂枝五物汤中黄芪、桂枝、白芍、大枣、生姜不同剂量配比中的总黄酮含量测定,分析不同剂量配比中总黄酮含量差异,为确立临床疗效更好的组方建立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设置5因素11水平,考察总黄酮的含量,用计算机处理数据,多元回归分析实验结果.结果:各单味药对总黄酮含量贡献大小分别为黄芪(51.8%)、生姜(0.967%)、大枣(0.689%)、桂枝(0.381%)、白芍(0.185%).结论:黄酮提取量并不与药物总量成正比,而存在一个佳剂量配比.

    作者:边洪荣;娄桂芹;张庆波;赵子甲;李研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马蓝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目的:探讨马蓝种质资源在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RAPD)对收集到的不同居群马蓝资源进行分析.结果:从104条10个碱基的随机引物筛选出有差异的有效引物,筛选出的12条有效引物,扩增共获得422条DNA带,多态性程度为55.69%.聚类分析表明,马蓝种质资源的遗传差异与地理位置无密切联系,而与形态特征有一定联系,但并不十分紧密.结论:不同自然居群的马蓝资源在分子水平上存在着较明显的遗传差异.

    作者:黄玉吉;陈菁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广金钱草适宜采收期研究

    目的:考察不同采收时间广金钱草中总黄酮、异牡荆苷含量及产量变化趋势,以确定其佳采收期.方法:采用柱色谱-UV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采用HPLC测定异牡荆苷含量,色谱条件:Diamonsil~(TM) C_(18)色谱柱(迪马公司,250 mm×4.6 mm,5 μm);柱温25℃;甲醇-0.2%磷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1 nm;流速1 mL/min.结果:总黄酮和异牡荆苷的含量在7月份达到大,产量在8~9月份高.结论:从产量和有效成分黄酮的含量变化上综合考虑,建议广金钱草佳采收期在8月.

    作者:陈丰连;张文进;徐鸿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炎息胶囊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慢性胆囊炎,系胆囊慢性病变,大多数合并胆囊结石,少数为非胆石性慢性胆囊炎.本病大多数慢性起病,亦可由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而来.本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炎息胶囊是根据多年的临床应用和观察研制出的一种纯中药制剂,对慢性胆囊炎有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代英;李勇华;杨德全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硫酸阿托品眼膏中的硫酸阿托品

    目的:建立简便快速的测定硫酸阿托品眼膏中硫酸阿托品(AS)含量的共振瑞利散射(RRS)方法.方法:应用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AS的含量,大强度的RRS峰位于634 nm.结果:在一定的范围内AS浓度和散射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σ)为6.5 ng/mL.考察了体系的光谱特征、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共存物质的影响.结论: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可用于硫酸阿托品眼膏中AS含量的测定.

    作者:宋彦琪;刘绍璞;刘忠芳;胡小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神来片毒理安全性实验研究

    目的:评价神来片作为新研制保健食品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及大鼠30 d喂养试验对神来片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小鼠经口大耐受剂量大于20.0 g/kg,属无毒级物质;遗传毒性试验结果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表明各剂量组动物体质量增长、食物利用率、脏体比、血常规及血清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O.05).病理检查主要脏器未发现与实验有关的病理性改变.结论:神来片为无毒、无致突变作用的保健食品.

    作者:原海晓;邓虹珠;姚晖;王晓娟;焦河玲;袁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北柴胡茎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从北柴胡茎叶中提取总黄酮的佳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和料液比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总黄酮佳工艺为:提取温度80℃,70%乙醇溶液,料液比1:30,回流提取2 h.结论:该工艺简单可行,是提取北柴胡茎叶总黄酮的有效途径.

    作者:马文兵;曹端林;王建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二次回归正交法优化清火栀麦口服液的提取工艺

    目的:优化清火栀麦口服液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二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脱水穿心莲内酯和栀子苷含量为评价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提取液中脱水穿心莲内酯与栀子苷含量并对清火栀麦口服液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佳提取工艺为用11倍量的68%乙醇浸渍穿心莲和栀子药材2次,每次29 h;麦冬采用8倍量蒸馏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1 h,醇沉浓度为80%.结论:该工艺稳定、操作简便、合理可行.

    作者:郑平;王文忠;马占新;杨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大孔吸附树脂法制备无患子皂苷及其抑菌活性表征

    目的:制备无患子皂苷抑菌活性部位.方法:以无患子皂苷的洗脱率、精制度为指标,考察大孔吸附树脂对无患子皂苷的吸附性能和洗脱参数,并采用管碟法评测各洗脱部位抑菌活性强弱,以确证无患子皂苷制备工艺的合理性.结果:13.6 mL无患子皂苷样品液(生药0.01g/mL)上大孔吸附树脂柱(Φ15 mm×H90 mm,干重2.5g),用蒸馏水、30%乙醇、70%乙醇各3BV依次洗脱,抑菌活性部位无患子皂苷富集于70%乙醇洗脱液中.结论: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富集与纯化,无患子皂苷洗脱率为93.8%,精制度为250.1%,为无患子抑菌活性部位的开发提供了物质保障,亦为其它皂苷类化合物的纯化工艺研究提供了实验参考.

    作者:傅勇;雷鹏;韩玉梅;鄢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栽培黄精物候期研究

    目的:田间调查栽培黄精生长发育消长规律,划分物候期,为大田规范种植提供指导.方法:采用田间系统定点追踪观测和普遍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栽培黄精具有非常明显的出苗、展叶、茎叶生长、现蕾开花、结实、春发植株衰老枯死、植株再萌芽出苗同时形成越冬芽、植株地上部分完全枯死越冬等生育过程.且不同种类、不同区域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规律一致.结论:将栽培黄精的物候期划分为出苗期、伸长期、展叶期、现蕾开花期、果实期、枯死期、秋发期(萌芽期)、越冬期等八个时期.

    作者:田启建;赵致;谷甫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维药秋水仙与其误用品新疆贝母的鉴别研究

    目的:建立秋水仙与其误用品新疆贝母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性状、显微与薄层鉴别的方法.结果:秋水仙与其误用品新疆贝母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及理化特征存在一定差异.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以作为秋水仙药材真伪鉴别的依据.

    作者:徐芳;何江;陈燕;谭为;赵军;张彦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连翘水提物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分离鉴定连翘水提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1H-NMR、~(13)C-NMR等谱学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硬脂酸(Ⅰ)、熊果酸(Ⅱ)、对羟基苯乙酸(Ⅲ)、3-(4-乙氧基-3-羟基-苯基)丙烯酸(Ⅳ)、异落叶松树脂醇(Ⅴ)、(+)表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Ⅵ)、右旋表松脂素(Ⅶ)、右旋松脂素(Ⅷ).结论:化合物Ⅲ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栾兰;王钢力;林瑞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茯苓、猪苓、黄芪利尿作用的比较

    目的:研究茯苓、猪苓、黄芪3味中药的利尿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给予生理盐水负荷大鼠不同剂量的药液,观察6 h尿量,并测尿液pH值及其中Na~+、K~+、Cl~-的浓度,比较三药对大鼠的利尿作用.通过小鼠利尿实验比较三药对小鼠的利尿作用.结果:茯苓、猪苓、黄芪3味中药单次给药,均对生理盐水负荷大鼠、小鼠有较显著的利尿作用,且作用持久,不同的是茯苓高、中剂量组动物尿中K~+排出量较阴性对照组显著升高,Na~+/K~+较阴性对照组降低;猪苓高剂量组K~+排出量较阴性对照组升高,猪苓高、中剂量组Cl~-排出量较阴性对照组显著升高;黄芪高、中剂量组Na~+、Cl~-排出量较阴性对照组显著升高.结论:茯苓、猪苓、黄芪3味中药均有显著的利尿作用,但又有所区别,在临床使用中应予注意.

    作者:李森;谢人明;孙文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人工结香法所产沉香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目的:对3种人工结香法所产沉香的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乙醚浸提法提取3批沉香样品的挥发油,并应用GC-MS分析测定其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3批沉香样品均主要由倍半萜、芳香族化合物和脂肪酸组成.结论:通过比较3批沉香样品中的特征性成分及其含量,对其质量进行了评价,其中打钉法及凿洞法所产沉香质量较好.

    作者:林峰;梅文莉;吴娇;戴好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中药材杂志

中药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