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黄特征成分簇谱量学的初步研究

聂志姣;贺福元;罗杰英;江欢英;李启泉;黄胜

关键词:大黄, 特征成分簇, 谱量学, 指纹图谱, 总量统计矩
摘要:目的:建立中药指纹图谱按特征成分簇定量的方法.方法:运用总量统计矩原理及中药特征成分簇特性与朗伯-比尔定律的关系,建立了中药特征成分簇与浓度的线性回归方程,并以大黄为模型药物,采用HPLC法,系统的适应性条件:色谱柱为Alltech Apollo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1%醋酸水溶液由5∶ 95变为95∶ 5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温度:4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根据中药特征成分簇特性,大黄指纹图谱可以划分为14个特征成分簇,其谱量学线性回归方程为:CT=10.543-2.13×10-7AUCT1-4.16×10-7 AUCT2-8.06×10-7AUCT3-4.98×10-6AUCT4+1.30×10-6AUCT5+3.10×10-9AUCT6+1.91×10-6AUCT7-3.08×10-7AUCT8+3.98×10-6AUCT9+9.77×10-7AUCT10+5.57×10-6AUCT11-3.00×10-6AUCT12+4.51×10-6AUCT13+6.98×10-6AUCT14(R2=1.000).结论:中药指纹图谱可按特征成分簇分段,建立的线性回归方程可用于中药定量分析,构建中药谱量学数学模型.
中药材杂志相关文献
  • 三七果实棕榈蓟马的危害和药剂防治试验

    目的:明确三七果实蓟马的主要种类,并筛选高效低毒农药品种.方法:采集三七果实上的蓟马,室内制片鉴定.在田间设立小区,进行药剂筛选.结果:经鉴定,三七果实的蓟马主要是棕榈蓟马(Thripsp palmi),主要危害三年三七的果实,使果实褪色干瘪,严重影响三七的结果率.对棕榈蓟马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丁硫克百威、40%速扑杀和金亮瓜,速效性好、持效期长,药后10 d调查,其防效分别达到79.6%、89.9%和87.9%;其次是全红,药后10 d防效分别达到73.2%.结论:在三七果实棕榈蓟马的化学防治中可以交替使用上述四种农药.

    作者:张葵;张宏瑞;李正跃;陈昱君;杨建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超声复合酶法提取天冬多糖

    目的:优选天冬多糖的佳方法和提取工艺.方法:以天冬提取液中多糖的含量和提取物得率为指标,以棉子糖为标准,考察了冷水浸提法、乙醇回流法、纤维素酶法、胃蛋白酶法、果胶酶法、复合酶法、超声法、超声复合法提取天冬多糖的优劣,确定超声复合酶法为佳提取方法.以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料液比、pH值4个因素对超声复合酶法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选.结果:得到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75∶ 2,超声时间90 min,超声功率83W,pH值5.0.结论:超声复合酶法提取天冬的产率高,是水浸提法的3.7倍,乙醇回流法的2.1倍,操作简便,工艺条件稳定.

    作者:曹渊;徐彦芹;夏之宁;田印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银杏酮酯自微乳化软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研究银杏酮酯自微乳化软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方法对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进行薄层鉴别研究;采用HPLC方法测定方中槲皮素、山奈素与异鼠李素的含量,计算总黄酮醇苷的含量.结果:银杏内酯A与银杏内酯B薄层鉴别具有较好的专属性;槲皮素回归方程为A=110973C-160122,r=0.9995,线性范围为0.163~1.141 μg,平均回收率为99.25%,RSD为0.44%;山奈素回归方程为A=97764C-182398,r=0.9995,线性范围为0.2196~1.5372 μg,平均回收率为99.20%,RSD为0.43%;异鼠李素回归方程为A=92938C-36124,r=0.9998,线性范围为0.0552~0.3864 μg,平均回收率为99.31%,RSD为0.25%.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熊颖;袁伟彬;吴雪茹;陈建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条叶唇柱苣苔的生药鉴别

    目的:对条叶唇柱苣苔进行生药鉴别研究.方法:采用形态鉴定和显微鉴定的方法对条叶唇柱苣苔的根状茎和叶进行鉴别.结果:条叶唇柱苣苔根状茎横切面上木质部呈连续环状;根迹维管束和方晶可见.叶横切面上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界限不明显.根状茎粉末中纤维长条形;网纹导管成群;油细胞和方晶较多.叶粉末中导管多为网纹导管;油细胞多见.结论:上述特征可作为该种药用植物的鉴别依据.

    作者:白贞芳;王晓琴;刘勇;肖培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半枝莲提取物对DEN诱发大鼠肝癌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半枝莲提取物(Scutellaria barbate extracts,ESB)对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诱发大鼠肝癌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低剂量DEN间断给药诱发大鼠肝癌模型.6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ESB高、低剂量组,每组15只.实验16 周后停止给药,实验第18周处死所有大鼠,观察各组大鼠肝表面癌结节数、大鼠体质量、肝质量、肝/体质量比,比较各组大鼠体质量的改变,检测血清肝功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α-L-岩藻糖苷酶(AFU),并进行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造模各组大鼠的ALT、AST、TBIL、ALP、γ-GT、AFU均显著升高(P<0.05),ESB治疗可以减轻肝脏损害.与肝癌模型组比较,ESB各剂量组血清各项肝功指标水平显著下降.病理组织学显示,ESB各剂量组肝脏表面癌结节数较肝癌模型组明显减少,且癌细胞分化程度高.结论:ESB对大鼠实验性肝癌形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能改善肝功能的各项指标.

    作者:代志军;王西京;纪宗正;刘小旭;康华峰;刁岩;马小斌;刘蕾;任宏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黄连及其与肉桂药对配伍中盐酸小檗碱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

    目的:研究黄连药材提取物及黄连、肉桂药对提取物中盐酸小檗碱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特征.方法:灌胃给药,采用HPLC法测定大鼠体内盐酸小檗碱的组织含量,用液-液萃取的方法提取组织样品中的盐酸小檗碱.结果:两种提取物以等剂量灌胃后,相同时间点在组织中,大鼠体内黄连、肉桂药对提取物中盐酸小檗碱的组织含量大于黄连药材提取物中盐酸小檗碱的组织含量.结论:在小肠、大肠、胃、肝、肺、脾、睾丸、心、肾、子宫、胰组织中都能检测到小檗碱,特别是胃肠道系统中的组织浓度较高,表明小檗碱在大鼠体内分布广泛.

    作者:焉巧娜;张朔;张振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天然虫草和人工虫草体外免疫活性的初步评价

    目的:考察天然虫草和人工虫草体外免疫活性的差异,为虫草质量的生物评价与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MTT比色法,考察天然虫草和人工虫草对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虫草在0.36~11.52 mg/mL范围内对小鼠脾淋巴细胞无毒性,高浓度(>0.72 mg/mL)时对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明显(P<0.05);免疫活性为:天然虫草>人工虫草,青海虫草>西藏虫草.结论:体外免疫活性评价方法可以初步区分天然虫草和人工虫草.

    作者:周丹蕾;武彦舒;鄢丹;李宝才;任永申;赵艳玲;肖小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布渣叶总黄酮的研究

    目的:对大孔树脂富集纯化布渣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及参数进行优化.方法:先以总黄酮比吸附量和解吸率为指标,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解吸附试验筛选出合适的树脂;再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佳洗脱剂浓度,利用均匀设计对富集纯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用液相色谱对处理前后的试样进行定性分析.结果:D101树脂具有良好的吸附分离性能;选择70%乙醇为洗脱剂,以总黄酮收率为指标,优选的工艺参数为:上样流速1.0 BV/h、洗脱流速2.0 BV/h、上样浓度7.88 mg/mL、洗脱剂用量2.0 BV和pH值4.8,其收率达到90.18%,纯度54.37%;以总黄酮纯度为指标,优化的工艺参数为:上样流速1.0 BV/h、洗脱流速2.0 BV/h、上样浓度2.0 mg/mL、洗脱剂用量2.8 BV和pH值7.8,其纯度为61.77%,收率80.25%.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大孔树脂处理前后布渣叶总黄酮主成分相同.结论:D101大孔树脂吸附分离工艺能有效地对布渣叶总黄酮进行富集.

    作者:李坤平;潘天玲;高崇凯;李卫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用Kier逆指数与神经网络研究木香花挥发性化学成分的保留时间

    基于对著名的Kier连接性指数(mXtv)修正,定义了一种新型分子连接性指数-Kier逆指数(mKtv,)并计算了木香花挥发油中46种有机成分的Kier逆指数值.使用佳变量子集回归(LBR)建立了46种有机成分的气相色谱保留时间(tR,min)与其Kier逆指数的三元数学模型,其传统相关系数(R)为0.930,逐一剔除法(LOO)交叉验证系数(Q)为0.914.该模型具有高度稳健性与良好的预测能力,影响有机物气相色谱保留时间的主要因素是分子大小与空间形状.依此3个Kier逆指数作为神经网络输入层结点,采用3∶ 5∶ 1的网络结构,利用BP算法得到一个良好模型,其相关系数(R)为0.994,显示了两者之间具有良好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Kier逆指数对有机物气相色谱保留时间的表征是合理的、有效的,所建模型能较好解释其递变规律.

    作者:刘延庆;冯长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氢化物发生冷阱捕集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人工肠液、水中牛黄解毒片中可溶性砷的含量

    目的:研究牛黄解毒片中可溶性砷的含量.方法:采用氢化物冷阱捕集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水、人工肠液中可溶性砷含量.结果与结论:牛黄解毒片在人工肠液中高于在水中砷溶出量,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姜泓;孟舒;陈再兴;丁敬华;石松田;高双;宫慧芝;孙贵范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杠柳属植物中总甾体含量分析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测定杠柳属植物中甾体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以薯蓣皂苷元作为对照品,对香草醛比色法实验条件进行优化.结果:确定比色条件为挥干溶剂后加5%香草醛-冰醋酸0.2 mL和65%浓硫酸5 mL,于70℃水浴保温40 min;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样品的佳提取条件为药材粉碎至60目,按1∶ 15料液比加入甲醇,在60℃下超声提取2次,每次10 min.薯蓣皂苷元对照品在2.327~34.904 m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9.1%,RSD值为2.36%(n=6).结论:采用香草醛比色法测定杠柳属植物中总甾体皂苷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可靠.

    作者:范俊迈;钟菡;张宏;胡晓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不同产地金钗石斛多糖的含量比较研究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金钗石斛样品中的多糖含量,为金钗石斛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多糖含量为指标,采用葡萄糖作标准品,应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各产地金钗石斛中的多糖含量.结果:不同产地的金钗石斛多糖含量有一定的差异,其中以贵州习水样品的多糖含量高,海南东方霸王岭样品的多糖含量低.结论:各地区生长环境对金钗石斛多糖的积累可能有一定影响.苯酚-硫酸比色法可以用来测定金钗石斛中多糖的含量.

    作者:王燕燕;徐红;施松善;王利思;王峥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胡桃楸根氯仿提取物对小鼠S180肉瘤抑制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胡桃楸根氯仿提取物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方法:给50只小鼠接种S180肉瘤细胞后,随机分成5个组,即模型对照组:每天灌胃生理盐水10 mL/kg;胡桃楸根氯仿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每日灌胃胡桃楸根氯仿提取物500、200、100 mg/kg;阳性对照组:每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0 mg/kg;另取10只小鼠作空白对照,每日灌胃生理盐水10 mL/kg;连续8 d后,观察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称量小鼠免疫器官的质量,再用比色法测定血清SOD活性及MDA含量.结果:胡桃楸根氯仿提取物对小鼠S180肉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胡桃楸根氯仿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48.37%、40.81%及36.52%;胡桃楸根氯仿提取物可以明显提高S180肉瘤小鼠血清SOD活力,降低血清MDA含量.结论:胡桃楸根氯仿提取物对小鼠S180肉瘤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作者:姚大雷;姜丽君;周薇;徐铁;贲亮;李镐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牛大力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牛大力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大孔树脂D-101、Sephadex LH-20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结果:从牛大力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异甘草素(Ⅰ)、高丽槐素(Ⅱ)、紫檀素(Ⅲ)、美迪紫檀素(Ⅳ)、高紫檀素(Ⅴ).结论:化合物Ⅰ、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Ⅴ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宗鑫凯;赖富丽;王祝年;王建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炮制对女贞子中特女贞苷含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炮制对女贞子中特女贞苷含量的影响,探讨女贞子酒制过程中特女贞苷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女贞子生品和不同炖制时间酒炖品中特女贞苷的含量.结果:6种酒炖品中特女贞苷含量较生品降低了4.76%~60.71%;且随着炖制时间的延长,炮制品中特女贞苷含量逐渐降低.结论:该实验结果为女贞子饮片的炮制及其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作者:张学兰;侯杰;李慧芬;唐超;郭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微乳法提取番石榴叶中槲皮素的研究

    目的:研究用微乳提取番石榴叶中槲皮素的方法.方法:考察油相、水、表面活性剂及助表面活性剂的比例,确定佳微乳处方;用HPLC法测定微乳提取物中槲皮素的含量,并与溶剂提取法比较.结果:溶剂提取方法中,以甲醇提取得到的槲皮素含量大,为4.72 μg/mL;而在拟定的多种不同处方微乳的提取物中,有72%的处方所提取的槲皮素比甲醇的多;佳微乳处方乙酸乙酯(油相)-30%异丙醇(水相)-RH60(表面活性剂)(油相∶水相=3∶ 7)提取的量是甲醇的两倍多,为10.43 μg/mL.结论:与传统溶剂提取方法相比,微乳提取法能有效地提高番石榴叶中槲皮素的提取率.

    作者:卢瑞芯;卢文彪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正交设计优选川木香纸煨工艺

    目的:优选川木香纸煨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挥发油含量和木香烃内酯及去氢木香烃内酯的总含量作为评价指标,对川木香的纸煨工艺进行研究.结果:佳纸煨工艺条件是将药材加适量的水浸泡,闷润6 h后切成10 cm左右的薄片,干燥,一层草纸一层川木香,120℃条件下煨制2 h.结论:该纸煨工艺稳定可控,可为川木香纸煨品的生产提供参考.

    作者:胡慧玲;王战国;付超美;贾东艳;何瑶;瞿燕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丹皮酚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丹皮酚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 mg/kg制备糖尿病动物模型,分别以高、中、低剂量的丹皮酚对模型鼠进行灌胃,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和ELIZA法检测各组大鼠给药前后PGI2、TXA2、ET、NO、CRP、ICAM-1、VCAM-1的变化.结果:各给药组给药前后的血糖值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各给药组大鼠的血清ET、TXA2、CRP、ICAM-1、VCAM-1均有所降低,其中以高剂量组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或P<0.01);各给药组大鼠的NO稍有升高,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各给药组大鼠的PGI2α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丹皮酚对糖尿病大鼠的血清PGI2、TXA2、ET、NO、CRP、ICAM-1、VCAM-1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作者:闵存云;刘和强;詹锋;丘伟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麦芽、稻芽与谷芽的生药鉴别研究

    目的:建立中药麦芽、稻芽与谷芽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数码显微镜和红外光谱技术对3种药材进行鉴定研究.结果:3种药材粉末显微特征有显著的区别,红外图谱基本一致.结论:本实验为3种药材建立了便捷、有效的鉴别依据.

    作者:王桂香;刘惠娟;李萍;叶晓镭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金针菇多糖对小鼠免疫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及对荷瘤小鼠血清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金针菇多糖(FVP)对小鼠免疫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2(IL-2)的影响.方法:MTT比色法检测细胞代谢活力,ELISA方法检测TNF-α、INF-γ、IL-2的含量.结果:FVP(200、100、50 μg/mL)可增强小鼠脾细胞及腹腔渗出细胞代谢MTT的活力,促进小鼠脾细胞分泌TNF-α、 IFN-γ、IL-2,促进小鼠腹腔渗出细胞分泌TNF-α,并且以促进TNF-α分泌作用为明显;FVP(100、50、25 mg/kg)可以提高荷S180瘤小鼠血清TNF-α、 IFN-γ的含量.结论:FVP可能通过促进小鼠免疫细胞产生TNF-α、IFN-γ、IL-2而发挥免疫调节功能.

    作者:常花蕾;雷林生;余传林;朱正光;陈娜娜;吴曙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药材杂志

中药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