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周郁炜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 骨科护理,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患者86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43例,预见性护理干预)和对照组(43例,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23%,两组对比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科接受治疗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及其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接收的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患者护理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探究患者的护理方法,并进行分析.结果 60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为切口感染、肠梗阻和腹腔脓肿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0%,其他57例患者均顺利恢复,并发症发生后我们及时对患者进行对症干预,后患者均顺利恢复,并未对患者产生严重影响.结论 急性阑尾炎患者在围术期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我们体会,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等规范,同时对患者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发现异常及时报告,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饮食和活动,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帮助其早日恢复.

    作者:房婷婷;王林香;胡艳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浅析微信管理平台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微信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实际作用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在我院手术室建设微信管理平台手术室护士3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利用微信来加强对护士的护理质量管理.分别统计医生满意度和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整体变化情况,并做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医生对实验组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同时实验组手术室护理质量较之对照组也得到显著提高(P<0.05).结论 用微信管理平台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室的管理质量,确保手术室工作的高质量和高效率完成.

    作者:习改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 总结分析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 以及干预效果.方法本研究以我院2015年4月~2016年6月期间接收的80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比较分析患儿护理后与护理前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在患儿临床症状表现方面,护理后与护理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采用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明显的改善患儿症状,为临床治疗奠定基础,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冬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就诊的7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普通组和个性化组.普通组行常规化护理;个性化组行个性化护理.对比效果.结果 个性化组患者满意度、血糖达标率显著比普通组高,生活质量评分、血糖指标改善幅度显著比普通组好,低血糖发生率显著比普通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高血糖达标率,预防低血糖发生,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幸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重症病房医院因素分析及护理探讨

    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病房的环境特点及其对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患者99例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引起医院感染的多种因素,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出现感染21例,感染率为21.21%.其中,感染率高的为患者年龄>70岁,感染率高达38.89.其次是对患者采取侵入性操作的,感染率为25.81%.将影响重症监护病房导致患者出现感染的是否采取侵入性治疗或检查、患者的年龄是否大于70岁、住院时间是否大于30天,患者是否合并有糖尿病,以及患者是否进行了急诊手术等多种因素做为自变量,将患者的感染率作为应变量,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进行了侵入性操作、患者年龄大于70周岁、住院时间大于30天和患者合并有糖尿病进行回归方程(P<0.05).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因素具有复杂性,患者年龄过大以及进行侵入性操作是引起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感染的主要因素,加强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水平.

    作者:李友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上消化道出血循证护理

    目的 研究上消化道出血后采用循证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于2014年8月~2015年4月收入的112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按其一般资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后对两组患者在48 h内止血情况和患者在1年内有无再出血情况等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在采用循证护理方案后,在48 h内止血情况和治疗后再出血等情况明显好转至根治,而对照组在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后,虽有效止血,但各种术后情况和观察组对比均较差,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在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情况可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这种护理方式既能有效地止血,也能有效地提高患者术后身体状况.

    作者:姜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奥施康定规范化治疗癌痛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

    目的 通过对奥施康定规范化治疗癌痛的临床观察,合理使用,达到患者无痛休息,无痛睡眠的目的.方法 严格遵照医生开具的剂量,按时、准确给药、看服到口、按阶梯给药,做好宣教记录,规范化使用.结果 通过奥施康定规范化治疗癌痛的临床观察,正确治疗,保证了癌痛治疗的有效性,不良反应减少,使治疗更加人性化,使患者摆脱了癌痛带来的恐惧与不安.结论 临床护理对策是实施奥施康定正规、常规、按时、按量的重要措施,护患相互支持,才能全方位照护患者,缓解癌痛,满足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使患者身心健康得到有效保障.

    作者:张松丽;嵇绍兵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贝那普利及硝苯地平治疗小儿慢性肾衰高血压的血压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析贝那普利及硝苯地平治疗小儿慢性肾衰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并总结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 将50例慢性肾衰高血压患儿分成两组,观察组予以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对照组只予以硝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 用药后,观察组血压水平控制良好,而对照组血压水平控制欠佳.两组相比较,观察组血压控制情况比对照组的血压控制情况更容易恢复正常,两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那普利与硝苯地平联合作用于慢性肾衰高血压患儿的疗效显著,值得采纳与推行.

    作者:杨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延续性早期干预护理对早产儿出院后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 探究延续性早期干预护理在早产儿出院后对其生长发育各重要阶段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延续性早期干预护理.果 观察组6个月、12个月时骨骼和肌肉发育指标及在运动、智力、神经行为能力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早产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早期干预护理能促进早产儿出院后的生长发育.

    作者:赵英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舒适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舒适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3月~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将4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2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采用舒适护理(观察组).对比两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围手术期应用舒适护理,有利于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作者:李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探讨健康教育应用于高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应用于高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高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 高龄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林香;房婷婷;时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新形势下急诊护理管理及护理风险防控

    目的 探究新形势下急诊护理管理的有效措施,以及如何有效规避护理风险,提供高质量的急诊护理服务.方法 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实施急诊护理管理护理风险防控措施,并准确识别护理风险,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未实施护理风险防控措施,对比实施前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风险管理前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3%,管理后的发生率为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风险实施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50%,实施后满意度为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形势下做好急诊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可明显减少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汪文蓓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常见并发症的护理及体会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类常见的出生缺陷病,主要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是威胁儿童成长发育的的一类严重性疾病,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1].常见病为法洛四联症(tetralogyofFallot),其基本病理为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通过手术可以治愈或减轻症状,这样患儿才能正常地生长发育,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已经成为治疗中重要的环节,对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我院就近几年临床中对患儿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

    作者:阳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对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指标、肺通气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对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指标、肺通气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呼吸内科收治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指标、肺通气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肺通气功能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优质护理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肺通气功能,提高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刘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超声雾化治疗小儿重症肺炎30例护理疗效及观察

    目的 对超声雾化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护理的效果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 将2014年2月~2015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重症肺炎患儿3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超声雾化吸入综合护理.两组患儿均使用超声雾化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肺部锣音、喘憋、咳嗽等症状消失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肺部锣音、喘憋、咳嗽等症状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重症肺炎患儿使用超声雾化治疗后进行超声雾化吸入综合护理可以更好的改善患儿的预后,提高患儿以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灾害护理专业知识培训对提高护士急救能力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灾害护理培训在提高护士急救能力的效果.方法 比较培训前后护士灾害应急知识量表得分、灾害急救情景模拟演练评分等级.结果 灾害护理专业知识培训后护理人员的灾害急救知识量表得分较培训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分总合格率较培训前明显提高.结论 灾害护理专业知识培训能有效提高护士灾害急救知识水平及急救能力,进而提高病人的抢救存活率.

    作者:王莹;王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ARCH钢板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总结ARCH钢板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对接受ARCH钢板手术治疗的22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患者进行了系统、规范的护理.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指导患者进行气管推移、呼吸功能和咳痰能力锻炼;术后需加强体位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和引流管通畅、严密观察各种并发症征象、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做好出院康复指导.结果 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通过围手术期的护理,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日本矫形科学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由术前6~10分(平均7.5分)恢复至13~15分(平均1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采用ARCH钢板手术治疗的OPLL患者实施系统、规范的护理,有利于患者的症状缓解和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作者:王丽;李曦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脑卒中患者激励护理干预康复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激励护理干预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我院2015年1~12月182例脑卒中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激励护理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ADL评分、护理质量各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励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提高康复效果.

    作者:吴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个性化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个性化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从我院选取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0例,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以及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为96.0%,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为100.0%,对照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均为72.0%,从中就可以知道观察组患者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占有优势.结论 个性化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明显,加快了患者髋关节的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张晶晶;杨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应用于先兆流产患者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探究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应用于先兆流产患者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法选择本院2014年02月~2016年02月接收的先兆流产患者35例,作对照组,本组所有入选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同期选择先兆流产患者35例作研究组,本组所有入选患者均接受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抑郁评分以及焦虑评分进行客观评价.结果 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研究组的护理效果、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的护理效果、抑郁评分、焦虑评分,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先兆流产患者护理中效果显著,能有效的改善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冯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