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毅超;黄春霞
目的 调查急诊患者及护士在输液时对静脉留置针的需求,为更好地实现零钢针提供依据.方法 进行访谈,对急诊输液的患者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选择留置针与输液量的关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没有使用留置针与护士因素关系中:①技术不被信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停留留置针及收费流程繁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留置针成本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没有选择使用留置针输液与护士因素及输液量有密切的关系,那么,在急诊实现全面留置针输液,需要加大力度做好护士技术的培训工作、简化流程、捆绑收费,做好留置针的宣传工作,特别是在使用留置针的优点及使用后的维护方面.
作者:陈雪琼;陈锦霞;黄秀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分析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 以及干预效果.方法本研究以我院2015年4月~2016年6月期间接收的80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比较分析患儿护理后与护理前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在患儿临床症状表现方面,护理后与护理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采用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明显的改善患儿症状,为临床治疗奠定基础,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冬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延续护理对乳腺癌术后上肢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乳腺癌患者40例,收治时间在2013年1月~2015年6月期间,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延续护理.结果 观察组乳腺癌患者上肢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乳腺癌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乳腺癌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乳腺癌患者采用延续护理,能促进患者上肢功能尽快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郑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断指再植术的7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指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显著,可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自理能力.
作者:屈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探讨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后对其发生腹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入院的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均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结合早期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1周内腹胀发生率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后7 d内共有腹胀发生39例,其中观察组发生腹胀的患者有13例,发生率为43.4%.对照组发生腹胀的患者有26例,发生率为86.7%.两组患者腹胀患者以及腹胀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因腹胀引起其他并发症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对于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腹胀情况有良好的预防和缓解作用,并且能提高患者术后恢复的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邓美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随访管理数据库对肾癌患者管理的方法 与效果.方法以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07软件构建数据库管理系统,选择我院2008年5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32例肾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资料录入已经建成的随访管理数据库,利用网络随访辅助以往传统随访方式进行随访和健康教育.结果 患者的自我护理知识、预防知识、治疗依从性提高并能获得更详实的随访资料.结论 基于网络的肾癌随访系统操作简便,统计分析更快捷,获得的随访数据更具有说服力,可一定程度上提高随访率及随访效率,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张跃红;张林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分析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护理干预策略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采用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琼华;彭玉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月我院无肺部基础疾病患者49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6例患者为2015年4月~2015年10月行常规护理的人工气道使用呼吸机病例人员,观察组23例患者为2015年11月~2016年1月行PDCA管理后,人工气道使用呼吸机病例人员,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VAP发生率为9%,好转91%,对照组发生率为35%,好转6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法是有效提高VAP管理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朱万芳;程念开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上消化道出血后采用循证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于2014年8月~2015年4月收入的112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按其一般资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后对两组患者在48 h内止血情况和患者在1年内有无再出血情况等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在采用循证护理方案后,在48 h内止血情况和治疗后再出血等情况明显好转至根治,而对照组在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后,虽有效止血,但各种术后情况和观察组对比均较差,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在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情况可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这种护理方式既能有效地止血,也能有效地提高患者术后身体状况.
作者:姜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PICC置管的主要并发症状,并分析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50例肿瘤PICC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并发症以及影响因素.结果 并发症发生率18.7%,感染率4.6%,纤维蛋白包裹8.0%;住院护理的并发率12.2%与外院护理的31.6%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PICC置管常见并发症有感染和纤维蛋白包裹等,应实施首选贵要静脉穿刺治疗,并辅助以院内护理干预.
作者:于双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护理美学是从护理的角度将各种塑造和维护人体美的形象在护理活动中表现出来,它以美学基本原理为指导借鉴人文社会科学等诸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从人.环境.健康.护理的角度出发探究护理美的现象,护理审美的发生发展及其一般规律.
作者:展昭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和研究留置导尿管拔管困难因素及处理方式.方法 我们将2014年4月~2016年4月留置导尿管拔管困难患者13例做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引发拔管困难因素与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留置导尿管拔管困难因素有:尿道损伤;患者因素;导尿管质量因素;留置时间过长;尿管过度牵拉等.处理方法:采用气囊注入破裂、剪断导尿管、刺破气囊、5%碳酸氢钠行膀胱冲洗等方法,13例患者均拔管成功,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在给予患者进行留置导尿时,加强护理环节管理,可较好避免或减少拔管困难发生,其对减轻患者痛苦及提高护理质量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宋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舒适护理对改善胃溃疡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胃溃疡出血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对比两组生活质量.结果 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 舒适护理能有效提高胃溃疡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时红梅;王雪梅;董晨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强化神经内科患者的健康教育干预,降低患者的疾病并发率.方法 以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4月收治的50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规范化的健康教育.完成治疗以后对两组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在物质生活状态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神经内科患者实施规范化的健康教育,能够使其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并且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有所提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阙昭秀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心血管内科自2014年6月份成立重症救治小组以来,实行统一管理、自主治疗和精细化护理,使患者转危为安.重症救治小组的成立对于心脏重症的患者在精细化护理、治疗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值得推广的一种管理专科重症患者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
作者:周舸;张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8月收治并进行手术的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手术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前房渗出、角膜水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护理总满意率96.67%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且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新慧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对脑出血患者在锥颅血肿清除术中给予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采用锥颅血肿清除术的脑出血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51例(采用常规护理+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GCS评分以及Barthe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各生命系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出血在锥颅血肿清除术中给予舒适护理,能降低并发症发生,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钱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对无痛胃镜诊疗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对我院2014~2015年收治的120例消化内科患者中的60例患者行无痛胃镜诊疗,将本组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60例患者行常规胃镜检查,本组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本次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作以比较.结果 观察组诊疗操作优良率为95.5%优于对照组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胃镜诊疗相比,无痛胃镜诊疗具有适应性好、疼痛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等优势;患者对其操作满意度评价较高,但由于价格昂贵临床普及率低.
作者:曹湘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CT增强检查前患者焦虑情绪的调查分析与护理干预情况.方法 择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3月需要进行CT增强扫描的22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依照信封随机分组法分为每组患者均占据110例的常规组与实验组,常规组检查前采取一般指导工作,实验组在检查前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焦虑评分.结果 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接受CT检查前的心理焦虑评分分别为(35.25±6.23)分与(45.82±2.3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进行CT增强扫描前对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指导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降低对比剂副反应发生率,利于更好的配合医生完成检查,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黄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和研究PDCA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自我效能感和心绞痛发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心肌梗死患者68例,将其根据入院号尾数奇偶随机分组,分为PDCA组与常规组,每组各有患者34例.常规组患者行心梗常规护理;PDCA组心梗常规护理同时应用PDCA护理,将两组患者干预后心绞痛发作情况、自我效能感、满意率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心绞痛发作情况、自我效能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PDCA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少于常规组,症状管理自我效能评分、疾病共性管理自我效能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效果确切,有助于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感和控制心绞痛发作,提升患者满意率,值得推广.
作者:姚岚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