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环
目的 分析新生儿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院内新生儿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回顾性方式进行分析,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感染发生情况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医护人员按照我院所指定的新生儿护理管理标准进行不断的优化、改善.分析2013年~2015年新生儿感染发生率.结果 2015年新生儿的感染发生率为0.63%,显著低于2013年(2.63%)和2014年(1.70%)的感染率,2015年与前两年的感染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院内新生儿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是院内感染管理的一项重要结构,充分体现护理管理的作用,落实护理管理的方式,对预防并控制院内感染有着显著的显示意义.
作者:曾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对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将2014年7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ICU患者50例,通过简单随机分组分为2组,传统护理为对照组,优化基础护理流程后的优质护理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与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显著.
作者:孙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功能性便秘结肠水疗与传统灌肠治疗疗效比较及护理措施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功能性便秘患者103例,收取时间为2015年2月~2016年3月期间,并将功能性便秘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灌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结肠水疗治疗.结果 观察组功能性便秘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79.4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5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肠水疗治疗功能性便秘具有显著效果,再通过实施常规护理,不仅能有效增加患者总有效率,还能促进患者较快恢复,值得应用.
作者:张莉;潘桃仙;张红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择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行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76例,利用计算机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38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一次性碎石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碎石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陆辉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血液病粒细胞减少期患者感染知识知晓率的实践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制定血液病粒细胞减少期患者感染知识知晓率查检表,进行现状调查、要因分析,对策拟定及实施.结果 改善前恶性血液病粒细胞减少期患者感染知识知晓率为82.69%,改善后感染知识知晓率为96.15%,进步率为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粒细胞减少期患者感染知识知晓率,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
作者:张静;徐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延续性早期干预护理在早产儿出院后对其生长发育各重要阶段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延续性早期干预护理.果 观察组6个月、12个月时骨骼和肌肉发育指标及在运动、智力、神经行为能力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早产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早期干预护理能促进早产儿出院后的生长发育.
作者:赵英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肺炎机械通气患儿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肺炎患儿7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血气指标.结果 对照组PaCO2明显高于观察组,PH、PaO2、SaO2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新生儿肺炎机械通气患儿动脉血气,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使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李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断指再植术的7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指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显著,可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自理能力.
作者:屈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在早产儿护理中,采取音乐疗法后,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6年1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监护室接受护理的32例早产儿进行研究.将这些早产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6例,对照组16例.对照组早产儿给予常规护理,包括调节暖箱温度,调整舒适体位等.观察组早产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音乐疗法.结果 观察组胎儿给予音乐疗法后,在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体重、进食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早产儿护理中应用音乐疗法后,改善了胎儿的心肺功能,胎儿进食量与体重均增加,能够促进其快速的发育,健康的成长.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刘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静脉留置针是急危重症护理技术操作,主要用于救援,比如心脏骤停、各种休克和创伤性脑损伤等等.为了有效确保患者和护理人员的输血安全及职业安全,本文根据留置针的类型,材料质量,和穿刺针设计原则之间的关系,关键问题在针的过程中维护和并发症预防等探索安全留置针应用于危重病人的紧急救援.
作者:周小媚;杨华;陈美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20例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及护理干预.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就医的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经过透析之后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文20例患者透析后均进行了相应的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前后临床质量.结果 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营养状况、身体机能、精神状况、体力、皮肤脂肪厚度均明显好转,患者的体重和白蛋白均比护理前增高,护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其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明显的达到了护理预想目标,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有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慧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用于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5年4月~2016年6月收治的胃肠道肿瘤患者92例,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采用的是预见性护理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胃肠道肿瘤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模式,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的护理效果,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 针对胃肠道肿瘤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用于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有效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此护理法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周明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空调温度高低与出现胃寒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病室,5病室、7病室、9病室温度控制24℃与3病室、6病室、8病室、11病室病人温度在27℃为研究对象,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不同温度控制的差异研究对出现胃寒症状的病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常在温度控制在24℃出现胃寒症状存在相关性,应进行重点防治.
作者:张敏;肖淑娟;王瑞;王耀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分析心理评估及护理在动脉采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4月在我科住院的肺部疾病患者5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未进行心理评估及心理护理进行动脉采血)和观察组25例(在进行心理评估和心理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动脉采血)两组,观察比较两组病患的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病患的一针穿刺成功率为25(100%),对照组病患的一针穿刺成功率为17(66.67%),观察组病患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患的穿刺成功率,且观察组病患的满意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患,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评估及护理在病患的动脉采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明显的缓解和减轻病患的心理压力,从而有效的提高穿刺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中普及运用.
作者:冯小莉;刘艳琴;乔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ICU护理工作量与护理工作人员自身的满意度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观察法、整群抽样法和横断面研究法,使用NAS护理活动评分、护理工时调查表以及忽视自身满意度评分系统,调查护理工作量与护理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结果 分析评价白班、晚班和通宵班护理活动评分的方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班和通宵班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测量不同时间段护理工作量,可以了解该时间段的护理工作量及护理人员自身满意度,为管理人员提供排班参考.
作者:范燕慧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品管圈管理在提高静脉留置针规范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文于2015年9月25日和2016年1月6日分别选取本院消化内科31例、33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在实施品管圈管理活动前后,静脉留置针固定规范率大小对比.结果 品管圈管理前,31个使用留置针的患者,有18个留置针固定不规范,规范率为41.94%.品管圈管理后,33个使用留置针的患者,有5个留置针固定不规范,包括1例留置针肝素帽未进行桥式固定,4例未以穿刺点为中心,规范率为84.85%,管理前后静脉留置针固定规范率大小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品管圈管理活动后,可以使得留置针固定更加规范,延长了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降低了输液并发症,同时缓解了因为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疼痛不适,保障了输液的安全,提升了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吴莺;叶燕华;印琴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分析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护理方法 及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5月期间接收的54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实施治疗,在治疗期间做好全面的护理工作.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变化.结果 在氧分压以及二氧化碳分压指标方面,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过程中应重视全面的护理工作,从而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消除临床症状,保证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并讨论在结直肠癌患者的末端回肠术后放置保护性的造瘘管的护理方法 及效果.方法针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方面的护理并进行观察,包括心理辅导护理,消除患者不良情绪;肠道准备,保证患者手术顺利进行;造口定位以及术后造瘘管的观察,及时处理发生的各种情况.造口袋粘贴恰当、注意饮食护理.讨论并观察术后放置保护性的造瘘管的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 所有36例患者在经过针对性治疗处理以及护理后,均未出现肠瘘及吻合瘘;在治疗过程中有2例瘘管发生阻塞,但经处理后恢复通畅,1例出现造口周围过敏性皮炎,经处理后过敏性皮炎消退.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行末段回肠保护性造瘘管可有效防治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二次手术回纳肠管手术也可以免除,并采取优质的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在保持患者心情放松舒畅的同时,也减少了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范晓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在高龄产妇的护理工作中行助产护理干预,并对应用价值其进行评估和分析.方法 在对照组产妇的护理过程中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在观察组产妇的护理过程中应用助产护理干预.结果 经对应性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龄产妇的护理工作中行助产护理干预,可显著缩短产妇的产程,降低产妇剖宫产率,并显著减少产妇的产后出血总量、降低新生儿的窒息率.
作者:李茹慧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我院骨科骨折的老年患者致伤原因的根因分析,采取针对性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在我院骨科住院的老年患者92例,应用Excel系统软件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老年患者尤其男性患者于春节左右因跌倒致骨折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VIC-FRAT跌倒风险评估表,了解跌倒的风险程度,提高老人和陪护人员对跌倒的警惕性,加强预防是关键.
作者:程愔;赵秀丽;孙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