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晓丽
目的 分析和研究PDCA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自我效能感和心绞痛发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心肌梗死患者68例,将其根据入院号尾数奇偶随机分组,分为PDCA组与常规组,每组各有患者34例.常规组患者行心梗常规护理;PDCA组心梗常规护理同时应用PDCA护理,将两组患者干预后心绞痛发作情况、自我效能感、满意率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心绞痛发作情况、自我效能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PDCA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少于常规组,症状管理自我效能评分、疾病共性管理自我效能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效果确切,有助于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感和控制心绞痛发作,提升患者满意率,值得推广.
作者:姚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8月收治并进行手术的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手术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前房渗出、角膜水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护理总满意率96.67%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且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新慧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微信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实际作用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在我院手术室建设微信管理平台手术室护士3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利用微信来加强对护士的护理质量管理.分别统计医生满意度和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整体变化情况,并做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医生对实验组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同时实验组手术室护理质量较之对照组也得到显著提高(P<0.05).结论 用微信管理平台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室的管理质量,确保手术室工作的高质量和高效率完成.
作者:习改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从2014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选取60例,通过动态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干预,探究患者经不同方法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的差异性.结果 通过本文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起到一定的提高作用,从而提高疗效,可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武瑞青;张先梨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新形势下急诊护理管理的有效措施,以及如何有效规避护理风险,提供高质量的急诊护理服务.方法 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实施急诊护理管理护理风险防控措施,并准确识别护理风险,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未实施护理风险防控措施,对比实施前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风险管理前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3%,管理后的发生率为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风险实施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50%,实施后满意度为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形势下做好急诊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可明显减少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汪文蓓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203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10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和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5.9%、住院天数(17.9±5.1)d,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14.9%和住院天数(20.1±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加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薛丽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中加强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收集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共114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加强健康教育,将两组患者的平均血压值、患者遵医行为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血压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遵医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加强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血压得到更佳控制,并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佳佳;蒋彦彦;王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有效的护理方式应用于新生儿脐动脉和脐静脉插管术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和体会.方法 本研究对我院在2013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采用脐动脉和脐静脉插管术的新生儿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 所有患儿经全面的护理干预后,无发生并发症的病例,自动出院1例只因经济因素,所有患儿的护理效果较好,护理满意度为96.67%.结论 在新生儿脐动脉和脐静脉插管术治疗中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具有明显的护理效果,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莫革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氩氦刀治疗前列腺癌冷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56例氩氦刀治疗前列腺癌病人应用循证护理模式,提出有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本组病人术中生命体征维持稳定,术中未发生寒战、冷休克及体位相关并发症.结论 在氩氦刀治疗前列腺癌手术中运用循证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维护病人术中生命体征的稳定,增加病人术后舒适度,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李乔;李红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月我院无肺部基础疾病患者49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6例患者为2015年4月~2015年10月行常规护理的人工气道使用呼吸机病例人员,观察组23例患者为2015年11月~2016年1月行PDCA管理后,人工气道使用呼吸机病例人员,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VAP发生率为9%,好转91%,对照组发生率为35%,好转6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法是有效提高VAP管理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朱万芳;程念开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及其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接收的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患者护理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探究患者的护理方法,并进行分析.结果 60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为切口感染、肠梗阻和腹腔脓肿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0%,其他57例患者均顺利恢复,并发症发生后我们及时对患者进行对症干预,后患者均顺利恢复,并未对患者产生严重影响.结论 急性阑尾炎患者在围术期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我们体会,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等规范,同时对患者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发现异常及时报告,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饮食和活动,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帮助其早日恢复.
作者:房婷婷;王林香;胡艳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手段对传染病护理过程中的伦理冲突的解决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100例传染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数量为5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人性化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疾病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伦理冲突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传染病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通过人性化护理措施能够明显降低护理过程中的伦理冲突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贾莉霞;张影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负压穿刺在颈外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100例需要接受颈外静脉置留针穿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负压穿刺技术,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法.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穿刺回血率、置留针采血成功率、穿刺时间、采血时间、静脉输液时间和静脉采血总时长等方面的比较差异.结果 观察组与在各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压技术在颈外静脉穿刺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采血成功率且用时短,能够提高静脉穿刺效率.
作者:岳西凤;徐明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并讨论在结直肠癌患者的末端回肠术后放置保护性的造瘘管的护理方法 及效果.方法针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方面的护理并进行观察,包括心理辅导护理,消除患者不良情绪;肠道准备,保证患者手术顺利进行;造口定位以及术后造瘘管的观察,及时处理发生的各种情况.造口袋粘贴恰当、注意饮食护理.讨论并观察术后放置保护性的造瘘管的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 所有36例患者在经过针对性治疗处理以及护理后,均未出现肠瘘及吻合瘘;在治疗过程中有2例瘘管发生阻塞,但经处理后恢复通畅,1例出现造口周围过敏性皮炎,经处理后过敏性皮炎消退.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行末段回肠保护性造瘘管可有效防治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二次手术回纳肠管手术也可以免除,并采取优质的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在保持患者心情放松舒畅的同时,也减少了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范晓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舒适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3月~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将4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2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采用舒适护理(观察组).对比两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围手术期应用舒适护理,有利于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作者:李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分析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护理干预策略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采用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琼华;彭玉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上消化道出血后采用循证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于2014年8月~2015年4月收入的112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按其一般资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后对两组患者在48 h内止血情况和患者在1年内有无再出血情况等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在采用循证护理方案后,在48 h内止血情况和治疗后再出血等情况明显好转至根治,而对照组在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后,虽有效止血,但各种术后情况和观察组对比均较差,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在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情况可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这种护理方式既能有效地止血,也能有效地提高患者术后身体状况.
作者:姜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应用于高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高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 高龄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林香;房婷婷;时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围手术期患者的应用效果和临床护理路径(CNP)的优越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收并行手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依据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的费用比对照组患者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TURP围手术期患者采用CNP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整体护理的开展,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作者:马国艳;李星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结石患者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方法 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4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行循证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住院时间为(6.67±1.33)d、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6%、住院时间为(8.1±2.71)d、护理满意度为81%;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小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