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参酮IIA通过JNK通路诱导人骨肉瘤HOS细胞凋亡

陆建红;黄晓文;金益军;杨彦楠;吴奕征

关键词:丹参酮IIA, 骨肉瘤, 细胞凋亡, JNK信号通路
摘要:目的:探究丹参酮IIA对人骨肉瘤HOS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CCK-8实验考察丹参酮IIA对HOS细胞活力的影响,并确定给药剂量.集落形成实验与细胞迁移实验研究丹参酮IIA对肿瘤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的影响.Hoechst 33258染色、透射电镜与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丹参酮IIA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进一步检测细胞凋亡与JNK通路相关蛋白的变化;并通过JNK抑制剂验证肿瘤细胞中上述通路与凋亡的关系.结果:一定剂量的丹参酮IIA能抑制HOS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能力,且效应呈浓度依赖与作用时间依赖性,并能诱导凋亡发生.Western blot进一步表明,随着药物浓度增加,cleaved caspase-3与Bax蛋白水平上升,Bcl-2蛋白表达下降,JN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上升,这些变化可被JNK抑制剂SP600125缓解.CCK-8实验结果显示,抑制JNK通路可减少药物导致的细胞活力抑制.结论:丹参酮IIA可通过JNK通路诱导人骨肉瘤HOS细胞发生凋亡,具有显著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相关文献
  • 炎症反应通过上调CD36表达促进小鼠肾脏损伤

    目的:探讨慢性炎症对小鼠肾脏CD36表达的影响及其在小鼠肾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和CD36基因敲除(CD36KO)小鼠随机分为C57BL/6J生理盐水注射组、C57BL/6J酪蛋白注射组和CD36KO酪蛋白注射组,每组8只.高脂喂养处理14周后,收集小鼠血清、24 h尿液和肾组织样本.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含量,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尿肾功能指标,HE染色和Masson染色分析肾脏病理改变,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肾脏组织中CD36及炎症/趋化因子(MCP-1、IL-6和TNF-α)mRNA和蛋白的表达,试剂盒测定组织内过氧化氢含量,免疫组化染色测定肾组织Nrf2和TGF-β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生理盐水注射组相比,酪蛋白注射能增强C57BL/6J小鼠血清TNF-α含量和肾组织中TNF-α的蛋白表达(P<0.05),提示酪蛋白注射能成功诱导小鼠全身和肾脏局部的慢性炎症.同时酪蛋白注射显著促进了小鼠肾组织的CD36和TGF-β1蛋白表达,引起肾小球硬化、蛋白尿和血清肌酐含量显著增加,组织过氧化氢含量明显增加,Nrf2含量和抗氧化能力明显降低(P<0.05).而酪蛋白处理的CD36基因敲除小鼠肾组织病理学改变不明显,血、尿肾功能指标和尿量较酪蛋白处理的C57BL/6J小鼠明显降低,且肾组织过氧化氢含量低于酪蛋白处理的C57BL/6J小鼠(P<0.05).结论:炎症应激通过促进小鼠肾组织CD36表达,促进氧化应激,导致小鼠肾损伤.

    作者:罗肖肖;张畅;赵蕾;王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靶向沉默IL-6对乳腺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6(IL-6)与人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侵袭和迁移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合成IL-6小干扰RNA(siRNA),并转染至MCF-7细胞中.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IL-6 siRNA组.通过MTT实验观察沉默IL-6基因表达对细胞活力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变化,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后IL-6表达水平的变化,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法观察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蛋白、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转染IL-6 siRNA的MCF-7细胞中IL-6的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沉默IL-6表达显著抑制MCF-7细胞的活力(P<0.05),并降低其侵袭和迁移能力(P<0.05),显著抑制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P<0.05),细胞中STAT3无明显变化,p-STAT3、MMP-2和MMP-9的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沉默IL-6表达可能通过抑制EMT,并降低STAT3的磷酸化水平进而抑制MMP-2和MMP-9的分泌,从而减弱乳腺癌MCF-7细胞的活力,并降低其侵袭和迁移能力.

    作者:周伟杰;王声;夏书官;田艳艳;左永刚;李玥;户庄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丹参酮IIA通过JNK通路诱导人骨肉瘤HOS细胞凋亡

    目的:探究丹参酮IIA对人骨肉瘤HOS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CCK-8实验考察丹参酮IIA对HOS细胞活力的影响,并确定给药剂量.集落形成实验与细胞迁移实验研究丹参酮IIA对肿瘤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的影响.Hoechst 33258染色、透射电镜与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丹参酮IIA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进一步检测细胞凋亡与JNK通路相关蛋白的变化;并通过JNK抑制剂验证肿瘤细胞中上述通路与凋亡的关系.结果:一定剂量的丹参酮IIA能抑制HOS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能力,且效应呈浓度依赖与作用时间依赖性,并能诱导凋亡发生.Western blot进一步表明,随着药物浓度增加,cleaved caspase-3与Bax蛋白水平上升,Bcl-2蛋白表达下降,JN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上升,这些变化可被JNK抑制剂SP600125缓解.CCK-8实验结果显示,抑制JNK通路可减少药物导致的细胞活力抑制.结论:丹参酮IIA可通过JNK通路诱导人骨肉瘤HOS细胞发生凋亡,具有显著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陆建红;黄晓文;金益军;杨彦楠;吴奕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己糖激酶2通过抑制线粒体凋亡通路减少LPS引起的人肺上皮BEAS-2B细胞凋亡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诱导人正常肺上皮BEAS-2B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并对己糖激酶2(HK2)在该效应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LPS作用于BEAS-2B细胞建立损伤模型,CCK-8实验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342染色及Annexin V/PI双染法分析细胞凋亡水平;通过使用线粒体凋亡通路抑制剂或者外在凋亡通路抑制剂鉴定细胞凋亡通路;在BEAS-2B细胞中转染HK2过表达质粒以验证HK2对上述效应的影响.Western blot法确认HK2过表达效果;免疫荧光实验检测HK2亚细胞定位.结果:CCK-8实验结果显示,LPS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方式降低BEAS-2B细胞活力;Hoechst 33342染色结果表明,给予LPS处理后的BEAS-2B细胞核出现固缩和碎裂;同时Annexin V/PI双染实验结果表明,处于凋亡状态的细胞由2.89%增加至42.4%,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线粒体凋亡通路执行蛋白caspase-9特异性抑制剂可显著抑制细胞凋亡,而caspase-8抑制剂却无此效应.在BEAS-2B细胞的凋亡过程中伴随着HK2的表达下调,而HK2过表达可以有效阻止以上事件的发生.结论:己糖激酶2可通过抑制线粒体凋亡通路减少LPS引起的人肺上皮细胞凋亡.

    作者:李淑芬;宋卓慧;李婷;孙婧;范毅敏;刘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青蒿琥酯对吉西他滨体外抗胰腺癌活性的作用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辅助治疗对吉西他滨抗胰腺癌活性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分别采用分子克隆及RNA干扰方法于人胰腺癌细胞Capan-2中过表达和干扰鼠双微体蛋白2(MDM2),MTT实验检测p53野生型胰腺癌细胞系Capan-2的细胞活力.Western blot实验检测Capan-2细胞中MDM2、p53、Noxa和Puma的表达水平,细胞色素C和凋亡诱导因子的释放,以及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化.流式细胞术检测Capan-2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和凋亡水平.结果:吉西他滨联合青蒿琥酯组Capan-2的相对细胞活力显著低于吉西他滨单处理组(P<0.05).青蒿琥酯处理显著抑制Capan-2细胞中MDM2的表达水平(P<0.05).吉西他滨联合青蒿琥酯组的p53、Noxa及Pum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吉西他滨单处理组(P<0.05).青蒿琥酯明显促进吉西他滨依赖的Capan-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细胞色素C和凋亡诱导因子的释放,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化,以及凋亡的发生.转染MDM2表达质粒后,青蒿琥酯联合吉西他滨对Capan-2细胞的凋亡诱导途径受到显著抑制.结论:青蒿琥酯通过MDM2/p53途径提高吉西他滨的抗胰腺癌活性.

    作者:华宏军;龚道军;叶晓华;陈媛;陈燕萍;韦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下调TPD52基因表达通过Wnt信号通路对子宫肌瘤细胞活力、凋亡及TNF-α和IL-6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下调肿瘤蛋白D52(TPD52)基因表达通过Wnt信号通路对子宫肌瘤细胞活力、凋亡及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针对TPD52的特异性siRNA(si-TPD52)及其阴性对照转染原代培养的子宫肌瘤细胞,并加入Dickkopf-1(DKK1)作为Wnt信号通路抑制剂,转染48 h后,用Western blot检测TPD52及Wnt信号通路关键分子 β-catenin和相关靶蛋白cyclin D1和survivin的蛋白表达;MTT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和凋亡率的变化;RT-qPCR检测TNF-α和IL-6的mRNA表达.结果:TPD52在转染si-TPD52的子宫肌瘤细胞的表达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si-TPD52组细胞活力明显受到抑制,凋亡率增加,TNF-α的mRNA表达降低,IL-6的mRNA表达升高,β-catenin、cyclin D1和survivin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加入DKK1后si-TPD52对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影响更明显.结论:下调TPD52基因表达可通过Wnt信号通路抑制子宫肌瘤细胞生长和诱导凋亡,同时下调TNF-α和上调IL-6表达.

    作者:瞿秋红;韦立蓓;尹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除痰解毒方通过EMT途径逆转肺癌吉非替尼耐药

    目的:从上皮-间充质转化(EMT)途径探讨除痰解毒方逆转肺癌分子靶向耐药的机制.方法:建立人肺腺癌耐药细胞株H1975裸鼠模型(n=60),随机分为:模型组,吉非替尼(0.04 g/kg)组,除痰解毒方低、中、高剂量(13.52 g/kg、27.04 g/kg和54.08 g/kg)组,除痰解毒方中剂量(27.04 g/kg)联合吉非替尼(0.04 g/kg)组,每组10只.治疗2周,检测瘤体积和瘤质量,计算抑瘤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法和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E-cadherin、Snail和vimentin蛋白及mRNA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及吉非替尼组比较,除痰解毒方中、高剂量组及联合用药组瘤体积和瘤质量显著降低(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法及real-time PCR法结果均显示除痰解毒方中剂量组和联合用药组E-cadherin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Snail和vimentin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与吉非替尼组显著下调(P<0.05).结论:除痰解毒方可抑制H1975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逆转肺癌对吉非替尼的耐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EMT相关标志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罗杨;童冰杰;赵宾;刘启欧;魏玉林;王淑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辐射诱导大鼠脑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及其自噬的变化

    目的:探究辐射诱导大鼠脑损伤后星型胶质细胞活性及其自噬的相关变化.方法:取36只体质量为180~200 g的Sprague-Dawley大鼠,进行4 d的Morris水迷宫训练后,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model)组及3-甲基腺嘌呤(3-MA)组,其中model组及3-MA组大鼠经腹腔麻醉后给予单次全脑X线照射,剂量为20 Gy.照射完成后,model组侧脑室注射5μL NaCl,3-MA组侧脑室注射600 nmol 3-MA,饲养8周,用Morris水迷宫进行学习和记忆能力测评后,断头取脑,HE染色观察海马区病理变化.用GFAP的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用GFAP及LC3的双重荧光染色评定星形胶质细胞自噬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测定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的变化,TUNEL检测同侧海马区细胞凋亡情况;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评估海马区炎症反应.结果:辐射可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性,激活星形胶质细胞自噬,加重脑组织损伤.3-MA可促进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促进脑组织损伤的修复.结论:大鼠放射性脑损伤后海马区损伤明显,星形胶质细胞数量明显减少,3-MA可显著缓解受损程度.该发现可能会为放射性脑损伤的治疗提供新途径.

    作者:冯会超;陈乃耀;崔亚欢;周葳;刘湄漪;刘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MicroRNA-98通过下调EZH2表达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活力与侵袭能力

    目的:探讨微小RNA-98(miR-98)与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之间的靶向关系,及其对结直肠癌细胞活力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TargetScan软件预测EZH2和miR-98之间的靶向结合,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98与EZH2之间的靶向关系.用miR-98 mimic和miR-98 inhibitor分别转染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和SW620细胞,Western blot检测EZH2的蛋白表达;MMT法检测细胞活力;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转染EZH2过表达质粒检测其对细胞活力和侵袭的影响.结果:miR-98能够靶向调节EZH2并负向调节SW480细胞和SW620细胞中EZH2的蛋白表达.在SW480细胞和SW620细胞中,过表达miR-98显著下调细胞活力和侵袭能力,而抑制miR-98表达显著促进细胞生长和侵袭.过表达EZH2也可促进SW480细胞和SW620细胞的生长和侵袭.结论:miR-98通过下调EZH2表达抑制SW480细胞和SW620细胞的活力和侵袭.本研究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方向.

    作者:张娟;冯燕;和水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线粒体钙单向转运体在布比卡因加重糖尿病大鼠脊髓神经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线粒体钙单向转运体(MCU)在布比卡因(B)致糖尿病(D)大鼠脊髓神经毒性损伤中表达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180~220 g,分为正常组与造模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后,随机选取48只,分为6组,每组8只,即鞘内注射生理盐水正常大鼠(C)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糖尿病大鼠(D)组、鞘内注射布比卡因正常大鼠(C+B)组、鞘内注射布比卡因糖尿病大鼠(D+B)组、鞘内注射10μmol/L Ru360+布比卡因糖尿病大鼠(D+R1+B)组和鞘内注射50μmol/L Ru360+布比卡因糖尿病大鼠(D+R2+B)组;各组在造模前、造模成功后、鞘内注射药物后12 h、鞘内注射药物后24 h和鞘内注射药物后48 h测定机械刺激缩足阈值(PWMT)与热刺激缩足潜伏期(PWTL)改变;测定完毕后处死大鼠,取脊髓腰膨大行RT-qPCR与Western blot测定MCU表达水平,ELISA法测定氧化损伤产物丙二醛(MDA)与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含量,TUNEL法测定脊髓神经细胞凋亡率.结果:与D组比较,D+B组MCU表达显著上调(P<0.05),PWMT、PWTL及MDA与8-OHdG含量显著升高(P<0.05),脊髓神经细胞凋亡率显著提高(P<0.05);与D+B组比较,D+R2+B组MCU表达显著下调(P<0.05),PWMT、PWTL及MDA与8-OHdG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脊髓神经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布比卡因通过上调MCU表达活性,增强氧化应激,加重糖尿病大鼠脊髓神经损伤与提高其机械痛与热痛阈值.

    作者:刘中杰;雷洪伊;许睿;梁启波;马长青;徐世元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少腹逐瘀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MAPK/ERK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少腹逐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分子机制.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痛经宝阳性对照组及少腹逐瘀汤低、中、高剂量组.构建大鼠子宫内腹异位症模型,药物处理4周后,HE染色观察异位子宫组织的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宫腔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IL-8的含量;RT-qPCR检测宫腔组织中ERK、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宫腔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MAPK和MAPK-ERK激酶(MEK)的蛋白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少腹逐瘀汤中、高剂量组大鼠子宫组织中TNF-α、IL-6及IL-8含量显著降低(P<0.05),ERK、VEGF和MMP-9的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NF-κB、MEK和MAPK的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通过调节MAPK/ERK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的作用,达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

    作者:王金霞;崔宇红;成映霞;范琳琳;张小花;范东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HDAC1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组蛋白脱乙酰酶1(HDAC1)对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RT-q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系MCF-10A和乳腺癌细胞系BT549、MCF-7和MDA-MB-231中HDAC1的mRNA和蛋白水平.在MDA-MB-231细胞中转染HDAC1 siRNA,RT-qPCR和Western blot测定HDAC1的表达水平,MTT法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测定凋亡,Western blot测定细胞中 β-连环蛋白(β-catenin)、c-Myc、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水平.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剂处理下调HDAC1表达后的乳腺癌细胞,测定细胞活力和凋亡.结果:乳腺癌细胞系BT549、MCF-7和MDA-MB-231中HDAC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系MCF-10A(P<0.01),并且MDA-MB-231细胞中的HDAC1水平高.HDAC1 siRNA可以降低乳腺癌细胞中HDAC1的mRNA和蛋白水平.敲减HDAC1表达后的MDA-MB-231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水平升高,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的蛋白水平降低(P<0.05).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剂可以逆转HDAC1下调诱导的MDA-MB-231细胞凋亡和细胞活力降低,减少cleaved caspase-3的水平(P<0.05).结论:敲减HDAC1的表达可以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

    作者:牟成金;潘武;李娟;汪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miR-140-3p通过靶向PD-L1抑制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活力、迁移和侵袭

    目的:探究微小RNA-140-3p(miR-140-3p)对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的靶向关系以及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活力、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使用RT-qPCR检测HLF-1、A549和H1299不同细胞株中miR-140-3p的表达水平,选择差异显著的A549细胞用作后续研究对象;TargetScan软件预测和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40-3p和PD-L1之间的靶向关系;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miR-140-3p模拟物和抑制剂对PD-L1表达水平的影响;MTT法检测miR-140-3p和PD-L1对A549细胞活力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miR-140-3p和PD-L1对A549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miR-140-3p在人肺癌A549和H1299细胞的表达中显著下调(P<0.05);miR-140-3p高表达能够使PD-L1表达下调,对A549细胞的活力、迁移和侵袭具有抑制作用;转染pcDNA3.0-PD-L1能够阻断miR-140-3p对A549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miR-140-3p可通过靶向负调控PD-L1抑制A549细胞的活力、迁移和侵袭.

    作者:张宇轩;李春伟;毛文浩;朱恪岩;邵扬谦;邓晓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调控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RT-qPCR法检测人正常骨髓基质细胞系HS-5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MOLT-4、CCRF-CEM和CEM-C1中HOTAIR和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用siRNA沉默CEM-C1细胞中HOTAIR的表达,CCK-8法检测si-HOTAIR对CEM-C1细胞活力的影响;BrdU法检测si-HOTAIR对CEM-C1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对地塞米松抑制CEM-C1细胞增殖的增效作用;Hoechst 33342染色法和caspase 3/7活性检测法研究si-HOTAIR对CEM-C1细胞凋亡的影响;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MOLT-4、CCRF-CEM和CEM-C1中HOTAIR的表达显著高于人正常骨髓基质HS-5细胞(P<0.01).在CEM-C1细胞中干扰HOTAIR表达后,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增殖被抑制并发生凋亡,地塞米松抑制CEM-C1增殖的作用被增强,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上调(P<0.01).结论: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增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活力,促进其增殖并抑制其凋亡,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有关.

    作者:周越菡;李晓文;黄思茂;龙仕儒;周燕园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SCNM1在乙肝相关性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钠离子通道调节蛋白1(SCNM1)在乙肝相关性肝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表达差异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标本来源于2013年1月 ~2015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收治疗的108例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结合公共数据库中的肝癌资料,分析SCNM1的mRNA表达水平;应用RT-qPCR检测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CNM1的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SCNM1的表达水平与乙肝相关性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分析SCNM1与肝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TCGA数据库、Human Protein Atlas数据库和Oncomine数据库的分析结果显示,SCNM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SCNM1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RT-qPCR检测结果显示,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SCNM1的mRNA中位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配对癌旁组织(t=8.082,P<0.01).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中SCNM1的表达水平与肝硬化、丙氨酸转氨酶和肿瘤大小具有相关性(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肿瘤包膜等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SCNM1高表达的肝癌患者总生存时间较低表的患者达短(HR=1.53,P=0.016),SCNM1高表达的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总生存时间更短(HR=2.41,P=0.015).结论:在乙肝相关性肝癌中,SCNM1高表达并且和患者的预后相关.SCNM1在乙肝相关性肝癌的发生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吴珏堃;熊志勇;林良奕;凌云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缺氧条件下HMGB1对HepG2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缺氧条件下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HMGB1小干扰RNA(HMGB1-siRNA)和阴性对照siRNA(siRNA-NC)分别转染入HepG2细胞,实验分为:缺氧(hypoxia)组、hypoxia+HMGB1-siRNA组和hypoxia+siRNA-NC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活性氧簇(mtROS)含量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RT-qPCR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ATP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内ATP产生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分子表达的变化.结果:与hypoxia组和hypoxia+siRNA-NC组相比,当HMGB1表达被抑制后,细胞线粒体活性氧簇含量明显升高,线粒体膜电位水平、mtDNA拷贝数和ATP产生量明显下降(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ypoxia+HMGB1-siRNA组的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分子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缺氧环境下,HMGB1通过调控线粒体生物合成,诱导新生线粒体形成并维持细胞线粒体的正常功能.

    作者:贺兴波;郑弘毅;杨建芬;刘瑶;任精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胰升糖素样肽1对肥胖大鼠肝脏组织中Sesn2/AMPK/mTOR信号通路的干预效应

    目的:研究胰升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对肥胖大鼠肝脏组织Sesn2/AMPK/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NC组)与高脂饮食组(HF组),喂养12周后,每组取5只评估肥胖大鼠模型建立.HF组再随机分为HF组、低剂量利拉鲁肽组(LG组)、中剂量利拉鲁肽组(MG组)与高剂量利拉鲁肽组(HG组),各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及不同剂量利拉鲁肽(50、100和200μg/kg,皮下注射,每天2次)4周.16周时测定体重及附睾脂肪指数;取大鼠肝脏组织HE染色观察肝脏脂肪变性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组织中Sesn2、AMPK、p-AMPK、mTOR和p-mTOR的蛋白水平.结果:HF组大鼠的体重明显高于NC组(P<0.01).HF组肝脏细胞出现脂肪变性.与NC组相比,HF组的Sesn2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1),p-AMPK/AMPK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p-mTOR/mTOR水平与NC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显著性.利拉鲁肽干预4周后,药物处理组大鼠体重明显低于HF组(P<0.01),MG与HG组大鼠的附睾脂肪指数较HF组降低(P<0.01),肝组织脂肪变性较HF组减轻;HG组的Sesn2蛋白水平明显高于HF组(P<0.01),MG与HG组的p-AMPK/AMPK水平较HF组明显升高(P<0.01),LG组、MG与HG组p-mTOR/mTOR水平较HF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胰升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可能通过Sesn2/AMPK/mTOR信号通路影响机体能量代谢,改善肥胖状态.

    作者:马骥;敖娜;杨晶;都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气道上皮细胞对巨噬细胞表型和吞噬功能的影响及HIF-1α的作用

    目的:探讨气道上皮细胞对巨噬细胞表型和吞噬活性的影响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0、100、200、400和800μmol/L)氯化钴(CoCl2)处理或转染HIF-1αsiRNA的人支气管上皮(HBE)细胞与12-肉豆蔻酸13-乙酸佛波酯(PMA)诱导人单核细胞系THP-1分化的巨噬细胞共培养,RT-qPCR检测HBE细胞HIF-1α的mRNA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及对大肠杆菌的吞噬率.结果:CoCl2浓度依赖性增加HBE细胞HIF-1α的mRNA表达,8 h为峰值,同时CoCl2处理的HBE细胞也增加共培养的巨噬细胞CCL3、CD163、CD206和CCL18荧光强度比率,800μmol/L处理的HBE细胞作用强;共培养8 h和12 h的巨噬细胞CCL3荧光强度比率增加明显,而共培养24 h的巨噬细胞CD163、CD206和CCL18荧光强度比率上升更明显.转染HIF-1α-Homo-488 siRNA的HBE细胞对巨噬细胞CCL3、CD163、CD206和CCL18的刺激作用明显减弱.与不同浓度CoCl2处理的HBE细胞共培养24 h的巨噬细胞对大肠杆菌的吞噬率初(60 min以前)均呈不同的上升趋势,其后吞噬率均降低.相对于正常HBE细胞共培养组,400和800μmol/L刺激组在各时点的吞噬率均降低,其中800μmol/L刺激组降低明显.结论:低氧环境下气道上皮细胞早期增强巨噬细胞向M1优势转化,而长期低氧作用的气道上皮细胞抑制巨噬细胞吞噬作用并向M2优势转化,HIF-1α可能是这些过程的重要介质.

    作者:陈兴无;邢敏;秦立龙;孙珍贵;臧蕾蕾;王寒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紫草素通过PI3K/Akt通路抑制氧糖剥夺诱导的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凋亡

    目的:探讨紫草素对氧糖剥夺(OGD)损伤模型中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0.02、0.2、2和20μmol/L)紫草素对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经进行预处理,再经OGD损伤处理,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和荧光素二乙酸酯/碘化丙啶(FDA/PI)双染法分别检测神经元活性和凋亡情况,选择适紫草素浓度.然后,在加入紫草素之前提前加入LY294002(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1μmol/L),用Wesern blot法检测神经元p-Akt(Ser473)水平变化,用LDH法和FDA/PI双染法检测神经元活性和凋亡率变化.结果:0.2、2及20μmol/L的紫草素可显著提高神经元存活率(P<0.05),同时还可使神经元内p-Akt(Ser473)水平显著升高(P<0.05);LY294002可显著阻断紫草素对神经元p-Akt(Ser473)水平和凋亡率的影响(P<0.05).结论:紫草素可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来减少OGD诱导的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凋亡.

    作者:陈梦月;陈伟东;柳怡敏;向思程;殷慧玲;张志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高果糖膳食对大鼠脂肪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

    目的:观察高果糖膳食对大鼠脂肪组织炎症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的影响,探讨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炎症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16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果糖组、高果糖+siRNA阴性对照组及高果糖+TLR2-siRNA组,正常对照组以普通饲料喂养,高果糖组以含60%果糖饲料喂养,高果糖+TLR2-siRNA组和高果糖+siRNA阴性对照组大鼠另分别予以TLR2-siRNA和siRNA阴性对照转染.干预14周后,检测大鼠血尿酸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AGT)和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的水平,称取腹部脂肪重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脂肪组织巨噬细胞的浸润,real-time PCR法检测脂肪组织IL-6、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AGT、血管紧张素转化酶1(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1,ACE1)、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AT1R)和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2 receptor,AT2R)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LR2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果糖组大鼠血尿酸明显升高,腹部脂肪重量明显增加,血清IL-6、TNF-α、AGT和AngⅡ水平明显升高,脂肪组织巨噬细胞浸润数量明显增多,脂肪组织IL-6、TNF-α、MCP-1、AGT、ACE1、AT1R和AT2R的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高果糖组比较,高果糖+TLR2-siRNA组大鼠血尿酸及腹部脂肪重量无明显变化,TLR2蛋白表达显著减低,血清及脂肪组织炎症因子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脂肪组织巨噬细胞浸润数量明显减少,血清AGT、AngⅡ及脂肪组织RAS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mRNA水平明显下调(P<0.05).结论:高果糖膳食上调脂肪组织RAS,其机制可能与TLR2炎症信号通路激活相关.

    作者:张军霞;刁波;袁紫林;林雪;徐锦秀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病理生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