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流量调节器位置与静脉回血关系的实验研究

陈珠妹;江秋虹

关键词:实验, 流量调节器位置, 回血长度, 压力
摘要:本文通过使用1个密封瓶来模拟人体血管压力,应用压力与容积成反比的原理,改变流量调节器位置,可使回血长度发生不同的变化,来分析流量调解器位置高低与回血效果关系的实验,解决临床护理静脉输液操作中,遇到患者静脉压过低,回血不明显的问题.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喉部分切除术后喉狭窄危险因素的分析与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喉部分切除术后发生瘢痕性喉狭窄的危险因素,并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护理干预.方法 选择138例喉部分切除术后患者,采用Logistic回归对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138例患者中发生喉狭窄25例,发生率为18.12%.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术后发生喉狭窄与甲状软骨支架切除范围(X2=4.323,P=0.038),术后放疗(X2=6.002,P=0.014),术后肺部感染(X2=4.22,P=0.04),胃食管反流(X2=5.614,P=0.018)有关.结论 甲状软骨支架切除范围、术后放疗、术后肺部感染、胃食管反流等是发生后狭窄的危险因素,应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降低术后喉狭窄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温兰英;胡丽茎;吴旋;龚未池;黄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1例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致全身皮肤过敏反应患者的护理

    患者,男性,71岁,1998年确诊为糖尿病,院外坚持服用二甲双胍0.25 g,3次/d,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商品名:拜糖平)50 mg,3次/d控制血糖,近2个月血糖控制不佳:空腹血糖(FBG)8.7~10.4 mmol/L、餐后2次血糖(PBG)15.2-18.7 mmol/L,伴双足拇趾感觉异常6个月,于2008年6月10日收入院.入院后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给予门冬胰岛素早6 U、午4 U、晚4 U餐时注射以控制血糖,并给予静点0.9%氯化钠注射液加注射用灯盏花素组液1次/d,以活血化瘀、改善循环治疗.

    作者:王丽娟;葛艳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疼痛护理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

    随着疼痛研究及疼痛护理的进步,新生儿疼痛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静脉留置针穿刺所致的疼痛是住院新生儿经常反复经历的不良刺激,对新生儿可造成一系列近期及远期的不良影响.因此在此项操作中,应对新生儿疼痛加以重视并给予疼痛护理干预,以达到减轻疼痛,减少并控制疼痛所致不良影响的目的 .

    作者:蔡长燕;胡艳玲;熊珍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冠心病患者人格特征与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人格特征与冠心病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及冠心病病变程度分级标准对6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测试.结果 内向不稳定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重.结论 冠心病患者有一定的人格特征,提示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对这组患者的人格特征、行为模式应加以关注.

    作者:马芳芳;邓寒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共建和谐、繁荣、创新的美好家园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人工耳蜗植入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

    人工耳蜗植入已成为重度或极重度耳聋患者的常规临床治疗方法,随着人工耳蜗装置的不断应用和完善,现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患儿年龄在逐渐下降.为保证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后成功,除了良好的适应证选择和精湛的手术技术外,手术前后护理同样重要.患儿年龄小,沟通障碍,术后易感染及家属康复知识缺乏等出现的护理问题,需要专业人员、患儿和家属共同配合来完成.

    作者:辜德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自编《乳腺癌康复手册》用于乳腺癌患者康复的效果

    目的 探讨自编<乳腺癌康复手册>(简称<手册>)在乳腺癌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乳腺癌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和实验组42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康复指导,实验组同时发放<手册>,指导患者和家属阅读.比较两组患者对康复指导的满意度、依从性、康复知识认知率及功能锻炼达标率.结果 实验组满意度、依从性、康复知识认知率和功能锻炼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应用<手册>对促进患者康复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贾葵;陆利生;潘色杰;窦瑛;蔡丽南;胡艳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流量调节器位置与静脉回血关系的实验研究

    本文通过使用1个密封瓶来模拟人体血管压力,应用压力与容积成反比的原理,改变流量调节器位置,可使回血长度发生不同的变化,来分析流量调解器位置高低与回血效果关系的实验,解决临床护理静脉输液操作中,遇到患者静脉压过低,回血不明显的问题.

    作者:陈珠妹;江秋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临床使用保护性约束观察单的体会

    保护性约束往往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制止精神病病人冲动毁物、自杀伤人等意外的危险行为,是精神科的一种必要而常用的护理措施,它通过限制病人躯体及四肢的活动来保证病人的安全及治疗护理的顺利进行.因此,加强对保护性约束病人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2003年我们借鉴了香港基督教联合医院的用约束衣的病人观察记录表,设计出保护性约束观察单,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地改进创新,现用表格已推广于非精神科室如高热、躁动、昏迷、危重的病人,为防止坠床跌伤、抓伤等意外而约束的观察.现介绍如下.

    作者:陶筱琴;陈淑娟;钱瑞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对军校本科护生行心肺复苏术双语教学实践结果分析

    目的 针对军校本科护生实施心肺复苏术的双语教学后,对其考核结果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完善双语教学模式提供建议依据.方法 对我校136名本科护生的心肺复苏术操作考核成绩分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胸外按压合格率低,而开放气道、人工呼吸两项合格率相对较高,三者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加强认识上、制度上和方法上的针对性教学调整,有利于急救护理学双语教学的进一步长足的开展,以及复合型、国际化护理人才的培养.

    作者:崔艳;郭明贤;徐莎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软包装输液袋在血液科的妙用

    软包装输液袋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于静脉输液,使用后的输液袋往往被丢弃,这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污染环境.血液科患者因疾病自身的特点及使用药物的特殊性,常常需要卧床休息,而且由于抵抗力低下常常伴有发热,需要使用气垫预防褥疮和冰袋进行物理降温.我们利用输液完毕的软包装输液袋经清洗后,制成冰袋和气袋在血液科给予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杜晓翠;胡海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微量推注泵使用中不安全因素的分析与安全管理

    目的 分析病区内使用微量推注泵出现或潜存的不安全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质量控制,确保患者的安全.方法 通过使用前培训,制定操作流程,规范微泵使用过程中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建立万元仪器设备使用登记本的举措,对比实施微泵安全质量控制前后效果.结果 比较实施微泵的安全质量控制前后发生不安全事件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微泵的安全质量控制,可以有效降低病区内使用微泵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结论 经过对临床病区使用微量推注泵过程中出现或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总结和分析,不断完善护理规范,落实质量安全管理,有效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刘小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糖尿病患者肾移植术后并发感染的防治措施及护理

    目的 通过总结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移植术后感染的防治措施及护理体会,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行肾移植术后并发感染的临床资料.采取的护理措施主要有:精心的术前准备和全程消毒隔离工作;强化血糖控制;加强呼吸道护理,防治肺部感染;严格无菌操作,防治泌尿系感染;注重基础护理,防治皮肤软组织感染.结果 67例患者中,术后并发感染9例,发生率为13.4%.其中,肺部感染5例,泌尿系感染3例,皮肤软组织感染1例.结论 重视围手术期无菌操作,加强呼吸道和基础护理,对防治术后感染,提高受体肾存活率极为重要.

    作者:安丹;韩孟霞;谭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心内科介入性诊疗患者知识需求与护士认知的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心内科介入性诊疗患者的知识需求与护士认知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为临床健康教育内容提供要点和改进依据.方法 就心血管疾病一般知识和介入性诊疗手术各阶段的专科知识对此类患者和心内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患者与护士对心血管疾病一般知识,心血管介人性手术相关知识,心血管介入性手术术前和术后知识4部分的健康教育内容有不同的需求程度与认知重点,而对于每个部分的知识同样存在着需求与认知差异.结论 心血管介入性诊疗患者的知识需求与护士之间存在差异,应采取系统性健康教育形式.

    作者:施航菊;黄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一种实用新型领药盘、领药篮与领药车的设计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住院病房内病人的药物都须经过护士领取分发,我院以前护士领药退药没有专用器物,都是提着一个篮子或者一个脸盆,药物在里面混合,清点药物需要很多时间,不仅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同时也给药房带来很多不便.药房在调配药品时也没有专用发药分类盘(车),核对给护士特别是零药要花费很多时间.

    作者:郭迎春;蔡江;李荣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急诊危重患者家属病情保证需求和护士对其认知的研究

    目的 了解急诊危重患者家属对病情保证(AS)的需求,以及护士对家属需求的认知.方法 采用危重患者家属需求量表(CCFNI)对100例急诊抢救间/急诊监护室(EICU)的患者家属和10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涮查.结果 在7个条目中,家属组对AS的需求与护士组对其认知有4个条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实回答家属问题、家属能知道病情变化的具体情况、让家属能感到病情有望好转等3个条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科护理人员对危重患者家属的需求大部分都能满足,但仍有需要进一步改善、提高的问题.

    作者:张妍;皮红英;刘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医护群体社会支持系统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医护群体社会支持系统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抽取市属医院240名临床医护人员进行职业倦怠量表(MBI)和社会支持评定问卷(SSRS)调查,分析医护群体社会支持系统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结果 医护群体职业倦怠中情感耗竭、个人成就感评分分别高于和低于Maslach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护士职业倦怠水平明显高于医生,其中情感耗竭、个人成就感2个维度医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社会支持中主观支持、支持总分2个维度医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社会支持的3个维度及总分与医护职业倦怠情感耗竭呈显著负相关,与个人成就感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医护群体职业倦怠特别是护士职业倦怠水平较高,应引起管理者高度重视.建议对医护群体实施合理十预,完善社会支持系统构建,并进行寻求良好社会支持的专业培训.

    作者:杨桂菊;陈艾华;童红英;张肆毛;王光海;魏方艳;王毅刚;姜丽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流程再造在压疮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流程再造在压疮管理中的有效性.方法 将2006年患者作为对照组,2007年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改进并实施压疮监控流程,包括:压疮的报告及高危压疮患者筛查,主动预防,难免压疮的流程管理,督查与监控,质量考评等.结果 难免压疮的申报备案率提高,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院外带入压疮治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 通过流程再造,进一步规范了压疮监控流程,对压疮的防治效果良好.

    作者:彭雪娟;崔妙玲;邓家忠;马娟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自制堵管装置在气管切开中的应用

    气管切开是临床常用的急救手段,而堵管护理在提高生活质量显得十分重要,但目前临床上没有很好的堵管装置,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且很多老式的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我科在护理气管切开患者中总结经验,摸索出一套较为满意的堵管装置在临床使用,收到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黎;李丹;汤曼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科室是否收治地震伤员对医护人员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 比较并分析汶川大地震期间科室是否收治地震伤员对医护人员心理状况的影响,为心理干预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收治大量地震伤员的骨科医护人员97名(骨科组)和未收治地震伤员的外科其他科室医护人员100名(未收治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结果 骨科组地震期间躯体化、焦虑、恐怖等因子得分高于全国常模,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阳性项目数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收治组与全国常模比较,除焦虑、恐怖两因子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他因子均低于全国常模,部分人在个别因子上出现阳性症状.结论 地震期间收治地震伤员科室的医护人员存在心理伤害,需要进行心理干预;未收治地震伤员科室的医护人员心理状况总体良好,仅部分人员需要接受心理指导.

    作者:陈忠兰;李玲利;廖灯彬;安晶晶;宁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护理杂志;现代护理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