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幼年类风湿关节炎并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的护理

王玉冰

关键词:幼年类风湿关节炎, 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 护理
摘要:患儿,女性,10岁,因反复发热40余天,皮肤黄染5 d,于2008年7月入院.热峰40℃左右,弛张热型,伴有布及四肢淡红色环形斑疹,双膝关节,双肩关节疼痛.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腭咽成形术临床路径设计中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腭咽成形术临床路径的主要因素,为制定相应临床路径提出理论依据和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选择腭咽成彤手术病历161份,对患者的年龄、术前合并症、术前注射抗生素、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年龄、术前合并症、术前注射抗生素对住院天数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住院天数、术前合并症、术前注射抗生素可对住院费用产生影响.结论 设汁腭咽成形术临床路径时要早期干预、处理影响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的因素,严格筛选患者,以减少变异;对术前有2种及以上合并症的患者,根据个体差异制定相应的路径流程.

    作者:赵萌;于兰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化疗患者恶心与呕吐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52例住院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及干预组(n=27);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及传统的卫生宣教方法;干预组患者在采取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及有氧运动等护理干预的方法.结果 干预组化疗患者恶心的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护理干预的方法,能有效地减轻化疗恶心、呕吐的程度.

    作者:赵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珍珠美容霜对促进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皮炎愈合的研究

    目的 探讨珍珠美容霜对促进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治疗过程中Ⅲ度皮炎愈合的作用.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患者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158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放疗后出现皮炎即采用珍珠美容霜外涂皮肤.对照组采用基本皮肤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皮炎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照射野皮炎愈合快,对照组愈合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珍珠美容霜对促进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中的皮炎有促进愈合作用,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林兰珍;谭华凤;杨小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基层医院手术室感染管理难题与对策

    手术室作为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部门,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护理人员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下存在着凶管理漏洞而引发的感染隐患,极易引起医源性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而影响到整个外科系统医疗安全[1-2].在医疗质量逐年提高的前提下,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正面临重重困难,为此我们经过一系列改革,很好地应对了手术室感染管理中的难题,介绍如下.

    作者:马霞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情绪障碍危险因素的分析

    目的 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情绪障碍的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15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一般情况、代谢指标等检查,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影响病情变化的相关精神因素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价受试者的焦虑状态,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情绪障碍与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 本组患者中有48例有焦虑情绪障碍,占30.77%.单因素分析发现,吸烟史、糖化血红蛋白、眼底病变、家族史、并发症数目、担心无法根治、担心会导致并发症、因控制饮食痛苦、担心长期依赖胰岛素是本组患者焦虑情绪障碍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化血红蛋白、眼底病变、并发症数目、担心长期依赖胰岛素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情绪障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联系.结论 焦虑情绪障碍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患病率较高,糖尿病治疗应将心理治疗视为临床治疗的一部分.

    作者:王淑萍;赵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新型敷料美皮康治疗乳腺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新型敷料美皮康治疗乳腺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98野)乳腺癌需做放射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50野)和对照组30例(48野),观察组使用瑞典墨尼克公司生产的新型敷料美皮康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对照组进行常规处理,记录乳腺癌放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皮肤反应发生的发牛率,皮肤反应发生剂量及皮肤损伤愈合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皮肤反应发生率、皮肤反应发生剂量和皮肤损伤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型敷料美皮康能有效地控制和治疗乳腺癌放射性皮肤损伤.

    作者:杨玉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渐进式肌肉放松法在母婴分离时控制产妇焦虑与抑郁的运用

    目的 将渐进式肌肉放松运用到母婴分离时产妇出现的焦虑与抑郁中,并使焦虑与抑郁得到良好的控制.方法 选择69例母婴分离的产妇进行了问卷调查,对筛查出的50例母婴分离时SAS及SDS评分≥50分的产妇实施渐进式肌肉放松心理治疗,1周后再进行SAS及SDS测评,比较心理干预前后SAS及SDS评分,对心理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心理干预后,母婴分离的产妇SAS及SDS评分及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心理干预前(P<0.01).结论 渐进式肌肉放松是一种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控制产后母婴分离时产妇出现的焦虑与抑郁的方法,可以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作者:钟少红;耿力;张艳;陈冬菊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临床护士掌握血生化报告及其临床意义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目前临床护理人员对血生化报告及相关知识认知情况,探讨护理人员掌握血生化知识的重要性.方法 采用自设的问卷调查表,对200名护士进行有关血生化知识及其临床意义理解的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大部分护理人员对血生化报告及临床意义非常重视,且能掌握,有27.5%的护理人员不能说出血生化正常范围,20%的护理人员对血生化的临床意义缺乏理解,15.5%的护士不关心患者的化验结果.不同学历、职称及护龄的护理人员对血生化相关知识的认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护士应加强对血生化及辅助检查先关知识的学习,从而有助于临床理论经验和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肖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1例高血钾引起严重心律失常患者的急救护理

    患者,男性,65岁,因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于2008年2月由急诊人院.查体:患者神志恍惚、表情淡漠、胸闷气促、皮肤湿冷、心率79~98次/min,律不齐,血压80/60 mm Hg(1 mm Hg=0.133kPa),心电图示房颤伴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作者:郭爱玉;丁秀娟;苗青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加速康复外科的护理研究进展

    加速康复外科(FTS)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康复,而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康复速度.FTS护理,包括术前入院宣教、禁饮食时间、肠道准备、胃管放置、激素药物的合理应用、术中液体护理、体温维持及术后早期活动、早期进食、合理止痛等相关护理,是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中不可缺少、至关重要的环节.护理人员应不断完善FTS相关护理知识,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作者:刘雪艳;许洁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不同浓度重组人促卵泡激素皮下注射疼痛程度比较

    目的 探讨佳的重组人促卵泡激素(GONAL-f)的注射浓度.方法 将300例注射GONAL-f患者按不同浓度注射分为A,B、C 3组各100例,浓度分别为75、150和225 IU/ml,比较不同浓度的疼痛程度.结果 3组疼痛率比较,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稍高浓度的GONAL-f皮下注射可减少对局部组织的刺激,使疼痛减轻.

    作者:鄢春玲;韩学惠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昆明市群体突发事件的特点及院前急救护理

    目的 从昆明群体突发事件中找出特点和趋势,为有序、高效、高质量的院前急救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以云南省急救中心调度数据库信息为基础,对昆明市2005-2008年发生并实施院前急救的群体突发事件进行回顾性调查,将3人以上伤亡事件定为群体伤亡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06年处置群体突发事件284起,伤病人数564人;2007-2008年处置群体突发事件443起,伤病人数1800人;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昆明市群体突发事件逐年增多,以打架斗殴、工伤事故和交通事故为主;毒菌、乌头碱、一氧化碳、化学药物等群体中毒事件也不容忽视.在群体突发事件的院前急救中,护士强有力的配合、规范的急救护理程序、娴熟的护理抢救操作技能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和质量的保证.

    作者:车颖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门诊静脉输液病人拔针后不同按压方法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按压法在静脉输液拔针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门诊输液病人6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按压方法,实验组采用止血贴按压法.比较两组病人的满意度、疼痛率及出血率.结果 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而疼痛、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止血贴按压法止血效果好,病人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叶英;李春霞;吴小燕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老年患者开胸手术后早期膨肺治疗对机械通气时间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胸科手术后早期膨肺的效果.方法 将80例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实验组在通气期间每隔30 min予成人呼吸囊进行膨肺疗程1次,12~15次/min,直至拔除气管插管.对照组按原常规处理,即使用呼吸机商至患者清醒后自主呼吸有力,再停用呼吸机及拔除气管插管.对两纽患者在上机时间、带管时间、膨肺后血气分析参数的变化进行对比.结果 膨肺后的手术患者平均上机时间为(3.6±0.6)h,带管时间为(4.2±0.88)h,较对照组时间缩短(P<0.05).膨肺时患者无明显不适,血氧饱和度有所上升,心率、血压无明显变化,血气分析肺功能参数实验组氧分压较常规组稍高.结论 早期、定时地对胸科手术患者进行膨肺治疗,能显著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及带管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及减轻医疗费用.

    作者:邱静;区洁芬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托拉塞米与多巴胺、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托拉塞米(torasemide)是新的长效吡啶磺酰脲类强效袢利尿剂,可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症状,通过利尿和排钠,减轻血管内外的过多液体,降低心室壁压力,提高泵功能.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是具有拟交感活性的正性肌力药物,二者能刺激心脏的81肾上腺受体,激活腺苷环化酶,使三磷酸腺苷转化为环磷酸腺苷,促进Ca<'2+>进人心肌细胞膜,选择性增加心肌收缩力和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改善心功能,同时小剂量多巴胺激动多巴胺受体,选择性地扩张肾血管床,改善肾灌注,引起尿量增多.三者在心内科为常见药,但在临床应用中,发现三者在同时应用中会发生混浊现象.

    作者:朱林锋;沈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老年住院病人餐后低血压及体位性低血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住院老年病人餐后低血压(PPH)及体位性低血压(OH)的发生率及护理对策.方法 应用无创心电临护仪测量78例老年病房住院治疗,病情相对平稳的老年病人进餐前后及早晨起床站立3 min后血压.结果 78例病人中57例出现PPH,餐后血压平均下降(37±6)mm Hg,47例出现OH,站立后血压平均下降(41±5)rain Hg,36例同时出现PPH及OH;74%的PPH病人出现症状,常见为思睡及晕厥.有症状的OH占64%,头晕及跌倒危险常见.结论 PPH及OH在住院老年病人中常见,二者临床症状存在显著不同,危害较大,故对于老年住院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及时采取合理护理对策防止餐后血压下降及体位性低血压所致意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晶;李文兵;张洁;马莉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46例CT仿真小肠镜检查患者的护理

    目的 总结46例接受CT仿真小肠镜检查患者的检查前后护理体会.方法 检杳前禁食10h,禁水2 h,便秘者检查前10 h口服50%硫酸镁或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清洁肠道;做碘过敏试验;留置胃管于十二指肠降部;经胃管向小肠注气1 000~1200 ml;检查后禁食2 h,出现腹胀、恶心、呕吐时对症处理.结果 46例受检患者在CT仿真小肠镜检查过程中,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检查成功的关键是胃管放置保留于十二指肠降部.

    作者:李秀芬;张杰;杜丽川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烧伤病人焦虑状态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烧伤病人的焦虑状态及影响因素,更好地实施整体护理.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80例烧伤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组仅4例病人无焦虑,中、重度焦虑病人占52.5%;女性病人得分高于男性,未婚病人得分高于已婚者,自费病人得分高于公费者,文化程度越高的病人得分越高,烧伤面积越大的病人得分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烧伤病人焦虑的发生率高,应给予病人正确的心理护理,促使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王建春;黄建琼;吴直惠;钟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1例幼年类风湿关节炎并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的护理

    患儿,女性,10岁,因反复发热40余天,皮肤黄染5 d,于2008年7月入院.热峰40℃左右,弛张热型,伴有布及四肢淡红色环形斑疹,双膝关节,双肩关节疼痛.

    作者:王玉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1例口服西地那非治疗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护理

    患者,女性,67岁,间断呼吸困难,浮肿9年,于1999年在我院诊断为肺动脉栓塞致肺动脉高压,9年前曾在阜外医院行静脉溶栓及下肢静脉滤器置人术,术后给予华法令抗凝及利尿治疗,症状有所缓解,2001年复查发现血栓增多,再次到阜外医院行溶栓治疗.

    作者:李宝军;关小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护理杂志;现代护理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