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林锋;沈菲
患者,男性,64岁,2008年10月2日因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2型糖尿病、乙型肝炎稳定期而收入院.
作者:王巍;张玉萍;张学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评估消化道肿瘤疾病照顾者的心理状况及其应对方式.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简易应对量表对6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照顾者的心理状况及其应对方式进行测评,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照顾者的焦虑总分高于常摸;有42例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照顾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和其与患者的关系、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存在负相关,与其所采用的应对方式无关;照顾者积极应对方式维度的平均分高于国内常模水平.结论 消化道肿瘤患者照顾者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并受多种因素影响,积极的应对方式是其主要采用的应对方式.护理人员应给予心理疏导.以减轻照顺者的心理负担.
作者:袁昌琼;鞠斐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尿管不同固定方法对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胃肠外科手术前需留置尿管的病人226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18例采取置入双腔气囊尿管后,将尿管经由耻骨联合上用胶布固定于腹壁或腹股沟处(下腹部有创口者),然后将引流袋用别针固定于床单上.对照组108例将尿管经由大腿下方,用别针将引流袋固定于床单上.比较两组留置尿管期间尿液外渗情况及病人疼痛程度.结果 实验组尿液外渗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尿管固定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尿管经由耻骨联合上用胶布固定于腹壁或腹股沟处(下腹部有创口者),然后将引流袋用别针固定于床单上.可以减轻病人疼痛,减少尿液外渗,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朱玉萍;朱明范;梁立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精神病患者术后苏醒期出现谵妄的现象并提出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表格,收集252例患者MECT治疗1916例次的资料,对苏醒期出现谵妄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MECT治疗患者发生谵妄共215例次,发生率为11.2%;自主呼吸恢复5 min内出现谵妄98例次,占45.6%;MECT治疗后苏醒期谵妄的发生与机体因素、药物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结论 MECT治疗后发生谵妄有一定的危险性,不容忽视.治疗前采取有效的护理防范措施,治疗后谵妄发生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用药护理及安全护理,防止了意外的发生,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肖根秀;黄瑞儿;吴树跃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癌联合根治术后鼻气管插管护理.方法 将116例口腔颌丽癌联合根治术后鼻气管插管病人随机分为特殊护理组采用肝素钠稀释液冲洗气管插管,并与常规护理组进行比较,对比2组病人鼻气管插管的血性痰痂形成率.结果 特殊护理组气管插管的血性痰痂形成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结论 肝素钠稀释液清除血性痰痂效果显著,可用于口腔颌面部全麻手术后病人保持鼻气管内插管的通畅.
作者:王芳;向明芳;胡秀容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一次性引流袋接头用于冲洗堵塞尿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行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33).观察组采用注射器接引流管导管进行尿道冲洗,对照组直接用注射器接尿管行尿道冲洗,冲洗时收集渗漏液体,并于术后第1,4,7天采集尿液行细菌培养.结果 观察组冲洗时外漏液量为(1.6±0.3)ml,对照组为(15.3±4.9)ml,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菌培养在术后第7天实验组细菌培养阳性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用引流袋接头进行尿道膀胱冲洗不仅明显降低冲洗抽吸时液体外漏,而且还可预防医源性感染,在临床工作中值得推广.
作者:蹇书芳;张静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随着妇科疾病的增加,采集患者病理标本也越来越多,由于目前没有专门供放病理标本的容器,如何确保标本的存放是科室管理中重要内容之一.为保证标本的存放准确,本科室使用废弃的空瓶,制作成一次性标本容器,用于盛放病理小标本,经过5年多的临床应用,医护人员均反映该容器经济实用、方便.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艳萍;邹东阳;刘国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特需病房患者住院期间对称谓的看法.方法 采取随机问卷形式,对特需科住院患者130例进行调杳,调查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对其容易接受的称谓如职业、职务、年龄、性别、床号、姓名等.结果 选择根据性别的患者多,占44.9%,其次为选择根据职务的占29.7%.结论 对于特需病房患者采用尊称,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来娟;吴月凤;姜倩倩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手术室作为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部门,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护理人员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下存在着凶管理漏洞而引发的感染隐患,极易引起医源性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而影响到整个外科系统医疗安全[1-2].在医疗质量逐年提高的前提下,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正面临重重困难,为此我们经过一系列改革,很好地应对了手术室感染管理中的难题,介绍如下.
作者:马霞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影响腭咽成形术临床路径的主要因素,为制定相应临床路径提出理论依据和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选择腭咽成彤手术病历161份,对患者的年龄、术前合并症、术前注射抗生素、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年龄、术前合并症、术前注射抗生素对住院天数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住院天数、术前合并症、术前注射抗生素可对住院费用产生影响.结论 设汁腭咽成形术临床路径时要早期干预、处理影响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的因素,严格筛选患者,以减少变异;对术前有2种及以上合并症的患者,根据个体差异制定相应的路径流程.
作者:赵萌;于兰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新型敷料美皮康治疗乳腺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98野)乳腺癌需做放射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50野)和对照组30例(48野),观察组使用瑞典墨尼克公司生产的新型敷料美皮康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对照组进行常规处理,记录乳腺癌放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皮肤反应发生的发牛率,皮肤反应发生剂量及皮肤损伤愈合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皮肤反应发生率、皮肤反应发生剂量和皮肤损伤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型敷料美皮康能有效地控制和治疗乳腺癌放射性皮肤损伤.
作者:杨玉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水化疗法对预防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并发造影剂肾病(RCIN)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300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加支架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0例患者中298例水化成功,2例发生造影剂肾病,占0.67%.结论 心血管疚病介入治疗患者在造影前后加强水化,特别是术后静脉补液及严格监测尿量可有效预防RCIN的发生.
作者:陈书盈;张细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52例住院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及干预组(n=27);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及传统的卫生宣教方法;干预组患者在采取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及有氧运动等护理干预的方法.结果 干预组化疗患者恶心的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护理干预的方法,能有效地减轻化疗恶心、呕吐的程度.
作者:赵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将渐进式肌肉放松运用到母婴分离时产妇出现的焦虑与抑郁中,并使焦虑与抑郁得到良好的控制.方法 选择69例母婴分离的产妇进行了问卷调查,对筛查出的50例母婴分离时SAS及SDS评分≥50分的产妇实施渐进式肌肉放松心理治疗,1周后再进行SAS及SDS测评,比较心理干预前后SAS及SDS评分,对心理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心理干预后,母婴分离的产妇SAS及SDS评分及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心理干预前(P<0.01).结论 渐进式肌肉放松是一种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控制产后母婴分离时产妇出现的焦虑与抑郁的方法,可以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作者:钟少红;耿力;张艳;陈冬菊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患者,男性,65岁,因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于2008年2月由急诊人院.查体:患者神志恍惚、表情淡漠、胸闷气促、皮肤湿冷、心率79~98次/min,律不齐,血压80/60 mm Hg(1 mm Hg=0.133kPa),心电图示房颤伴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作者:郭爱玉;丁秀娟;苗青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患儿,女性,10岁,因反复发热40余天,皮肤黄染5 d,于2008年7月入院.热峰40℃左右,弛张热型,伴有布及四肢淡红色环形斑疹,双膝关节,双肩关节疼痛.
作者:王玉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住院老年病人餐后低血压(PPH)及体位性低血压(OH)的发生率及护理对策.方法 应用无创心电临护仪测量78例老年病房住院治疗,病情相对平稳的老年病人进餐前后及早晨起床站立3 min后血压.结果 78例病人中57例出现PPH,餐后血压平均下降(37±6)mm Hg,47例出现OH,站立后血压平均下降(41±5)rain Hg,36例同时出现PPH及OH;74%的PPH病人出现症状,常见为思睡及晕厥.有症状的OH占64%,头晕及跌倒危险常见.结论 PPH及OH在住院老年病人中常见,二者临床症状存在显著不同,危害较大,故对于老年住院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及时采取合理护理对策防止餐后血压下降及体位性低血压所致意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晶;李文兵;张洁;马莉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从昆明群体突发事件中找出特点和趋势,为有序、高效、高质量的院前急救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以云南省急救中心调度数据库信息为基础,对昆明市2005-2008年发生并实施院前急救的群体突发事件进行回顾性调查,将3人以上伤亡事件定为群体伤亡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06年处置群体突发事件284起,伤病人数564人;2007-2008年处置群体突发事件443起,伤病人数1800人;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昆明市群体突发事件逐年增多,以打架斗殴、工伤事故和交通事故为主;毒菌、乌头碱、一氧化碳、化学药物等群体中毒事件也不容忽视.在群体突发事件的院前急救中,护士强有力的配合、规范的急救护理程序、娴熟的护理抢救操作技能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和质量的保证.
作者:车颖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与分析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临床工作能力,为高等护理教育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采用自制护理本科毕业生工作能力评价问卷,对468名本科毕业生所在的35所单位及护理管理者调查,评价护理本科生临床工作能力.结果 35所用人单位的医院及护理管理者对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临床护理能力、护理教育能力及获取知识能力评价较高,对护理科研、创新能力、对外交流能力及促进专业发展能力等方面评价仍较薄弱.结论 学校及用人单位应注重对本科生护理科研、创新能力、对外交流能力的培养.
作者:宋继红;姜小鹰;张旋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烧伤病人的焦虑状态及影响因素,更好地实施整体护理.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80例烧伤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组仅4例病人无焦虑,中、重度焦虑病人占52.5%;女性病人得分高于男性,未婚病人得分高于已婚者,自费病人得分高于公费者,文化程度越高的病人得分越高,烧伤面积越大的病人得分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烧伤病人焦虑的发生率高,应给予病人正确的心理护理,促使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王建春;黄建琼;吴直惠;钟艳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