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培勇;项舟;张加劲;宋彬;李佳兵;黄子星
目的 研究二苯乙烯苷(tetrahydroxy stilbene glucoside,TSG)对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沙鼠脑海马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结扎沙鼠双侧颈动脉缺血30 min,再灌注5d复制沙鼠全脑I/R模型.沙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TSG大、中、小剂量(6、3、1.5 mg/kg)组和阳性对照药依达拉奉注射组(3mg/kg).5d后通过Morris水迷宫测定沙鼠学习记忆功能;Nissl染色观察沙鼠大脑海马CA1区神经元结构和数量的变化;TUNEL染色法观察沙鼠大脑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active-caspase-3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沙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降低,海马CA1区神经元大量丢失,结构紊乱.同时,I/R组沙鼠CA1区神经元凋亡数量明显增加,脑组织中caspase-3显著活化.TSG中、高(3、6 mg/kg)剂量组和依达拉奉阳性对照组均可以显著改善I/R引发的沙鼠学习记忆能力的降低,抑制海马CA1区神经元的丢失,改善神经元结构;抑制CA1区神经元的凋亡以及caspase-3的活化.而TSG低剂量组对上述变化均没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结论 TSG对于I/R引发的脑损伤,尤其是海马区神经元迟发性凋亡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这种作用与其抑制caspase-3的活化相关.
作者:王齐;陈晓宇;刘梅梅;王栋;孙玉花;陈晓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我们在整理局部解剖学教学标本的过程中发现l例标本存在右侧高位桡动脉同时伴有桡神经分支至尺神经的交通支变异.查阅国内资料,此种情况尚未见报道,为了丰富国人解剖学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柳新平;徐旭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解剖1例中年男尸,约50岁,身长170 cm,外形无畸形,发现其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易位,表现为左位下腔静脉合并奇静脉变异(图1).解剖学研究表明,下腔静脉变异类型多样,其中左位下腔静脉变异发生率为 0.2%~0.5%[1,2].为积累解剖学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崔春爱;崔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3种柔性和动态固定在8个不同方位上承受轴向压缩载荷时的椎间盘高度,并与完整节段和传统的椎弓根螺钉固定比较,以评价柔性和动态的椎弓根螺钉固定的抗压缩性能.方法 采用新鲜成年家猪L2-5腰椎标本8例.切除后部结构后,L3-4分别行3种柔性和动态固定,以及常规的椎弓根螺钉固定.在8个压缩点分别对标本施加400N的前屈压缩、后伸压缩、左/右侧弯压缩、左/右侧前压缩、左/右侧后压缩载荷.通过Optotrak测量脊柱三维运动,计算L3-4椎间盘前缘高度变化.测试状态包括:完整状态,损伤状态下5.5 mm钛棒固定、3.0 mm钛棒固定、滑动棒固定、球窝连接固定.结果 在前屈、侧弯、侧前压缩方向上,完整状态与各固定组间的抗压缩能力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P>0.05);在后伸压缩方向上,3.0 mm棒固定组的压缩高度与完整状态、5.5mm固定组间显示出统计学差异(P<0.05),而其余组间的压缩高度无显著性差异;在侧后压缩上,损伤状态下各器械固定组均与完整状态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3.0 mm固定组与球窝连接组之间的压缩高度值也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柔性及动态固定后脊柱的抗压缩性能都得到提高.滑动棒固定整体上取得了与传统坚强固定相当的抗压缩性能.球窝连接固定在侧前或前屈压缩时抗压缩性能较差,但在后伸和侧后压缩上较好.细棒固定在后伸及侧后压缩方向上抗压缩性能相对不足.
作者:林周胜;黄志平;陈建庭;童杰;周若舟;朱青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在做一离体肝脏标本时,见肝中动脉发出双支胆囊动脉(图1),较少见,报道如下: 该标本肝固有动脉在距其起点2.50 cm处分为肝左、右动脉,起点处外径为3.84 mm.肝左、右动脉的夹角成60.1.,其起点外径分别为2.76 mm、1.90 mm.肝右动脉经胆总管、胆囊颈后方行4.34 cm进入肝右叶.肝中动脉在距肝左动脉起点0.68 cm处成63.20夹角发出,起点外径为2.30 mm.肝中动脉自肝总管前方穿胆囊三角前行4.05 cm入肝右叶.肝中动脉在行1.44 cm,1.97cm后分别发出胆囊动脉浅支和深支,其起点外径分别为1.18mm和1.00 mm.2支胆囊动脉沿胆囊体上行,分支分布于胆囊.
作者:邢勇杰;马建军;曹学辉;陈昊;马海燕;王鹏;魏士翔;方建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改良阴茎海绵体压力(intracavemous pressure,ICP)测定方法在建立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大鼠模型中的应用.方法 将40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检测大鼠ICP及颈动脉压力(arterial pressure,AP),改良法采用带倒刺的穿刺针刺入阴茎脚.结果 在糖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中,与传统方法比较,采用改良阴茎海绵体压力测定方法所测的ICP与AP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改良法穿刺针不易脱出,保证了实验顺利进行,成功率大大提高(传统法成功率75%,改良法100%). 结论 改良的带倒刺的穿刺针刺入阴茎脚测定大鼠阴茎海绵体压力具有稳定、准确、方便和不易脱出的特点,对筛选糖尿病性ED大鼠动物模型、评价大鼠阴茎勃起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子云;何书华;张涛;刘路浩;韦安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寻求建立复杂性枕颈部畸形三维可视化模型及手术模拟方法. 方法 取1名颅底凹陷症伴延髓受压,陈旧性寰枢关节脱位病人连续CTA动脉造影和MR脊髓造影断面图像,Mimics软件基于不同阈值对骨骼、动静脉、气管、甲状腺、喉软骨、脊髓等不同组织进行半自动分割和重建,三维化显示枕颈部畸形及周围相关解剖结构.并按经口咽入路寰枢关节松解复位,后路枕颈融合植骨内固定术进行术前模拟.结果 建立枕颈部畸形相关结构三维可视化模型,显示颈部重要组织结构三维空间位置关系,成功模拟复杂性枕颈部畸形前后路联合手术,并和临床手术结果得到验证.结论 枕颈部畸形三维可视化模型为临床手术提供直观的解剖形态学和术前模拟参考.
作者:李森;傅栋;曹加明;王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为经口咽下颌骨劈开扩大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6例新鲜成人头颈部标本,以模拟手术方式,依次行经口下颌骨劈开(保留舌体)和经口下颌骨、舌体劈开扩大入路解剖至颈髓,依次测量并记录两种入路的显露范围,探查性操作范围及重建性操作范同,测量双侧椎动脉相关解剖数据.结果 两种扩大入路的显露角度分别为(63.67±3.50)°和(74.14± 1.47)°.大探查性操作范围分别为斜坡下1/3→C5上终板和斜坡下1/3→C6上终板,大重建性操作范围分别为C2下1/2→C5上终板和C2下1/2→C6上终板.椎动脉距中线C2/3为(16.88±0.75)mm;C3/4为(16.48± 1.47)mm,C4/5为(16.30± 1.09)mm;距门齿垂直深度C2/3为(96.44±3.59)mm;C3/4为(97.94±4.51)mm,C4/5为(99.83±4.77)mm. 结论 经口咽下颌骨劈开扩大入路是处理张口受限和颈脊髓腹侧长节段病变的安全、有效的入路,需据手术范围确定是否劈开舌体.
作者:何玥;尹庆水;夏虹;艾福志;王智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笔者在解剖一成年男性尸体时发现共3支肝动脉,其中1支为副肝右动脉,从肠系膜上动脉发出,且有2支胆囊动脉从副肝右动脉发出,现报道如下:
作者:陶伟;王灿;王安民;纪召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对兔肝脏及其附属管道进行应用解剖学研究. 方法 对20只日本大耳兔分别进行活体和离体形态学观察,制作门静脉和肝静脉管道铸型标本观察其分支与走行,测定各肝叶质量及其所占肝脏百分比.结果 兔肝肝裂明显,依据肝叶形态、肝裂走行和门静脉主干分支形式将兔肝脏分为五叶,分别为尾状叶、左外叶、左中叶、右中叶、右外叶,各肝叶质量分别为(g):3.93±1.13、15.93±3.50、14.83±3.31、15.08±4.34、12.08±3.55.左中叶和右中叶根部肝组织融合,其余各肝叶相对独立,尾状叶包括相对独立的乳头突和尾状突两部分.各肝叶有相对独立的Glisson系统和肝静脉走行于肝蒂内. 结论 兔肝解剖学特点与多数哺乳类实验动物肝脏解剖相似,同时又具有其自身特点,适合于肝脏外科疾病动物模型的制作.
作者:蔡强;高则海;喻智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一种简便的髓芯减压和植骨治疗非塌陷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效果.方法 对46例(58髋)Ficat Ⅱ和Ⅲ〈A〉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治疗应用了髓芯减压、病灶刮除、松质骨植骨和自体或异体腓骨的支撑术.结果 随访2~5年,按Harris标准其优良率为83.3%.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61分增加到术后5年时的平均85分.结论 髓芯减压、病灶刮除、松质骨植骨及自体或异体腓骨支撑、治疗非塌陷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具有良好的疗效,可使中青年患者推迟人工关节置换年龄.
作者:蔡树鹏;刘尚礼;唐勇;陈燕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大剂量地塞米松诱导的大鼠的脑细胞死亡机制. 方法 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包括7、9、11d,3个时间点).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连续腹腔注射5 mg/kg地塞米松,每日1次.利用光镜和电镜技术观察大脑组织形态结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大脑顶叶皮质Active Caspase-3、PARP-1、pULK1的表达情况. 结果 (1)对照组大鼠大脑组织结构清晰,脑细胞排列整齐,形态完整,染色清晰;7d实验组大鼠大脑组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9d实验组部分脑细胞死亡;11d实验组部分脑细胞可见凋亡和胀亡.(2)对照组Active Caspase-3、PARP-1、pULK1均呈阴性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脑细胞胞质内可见明显的Active Caspase-3、pULK1表达,细胞核内可见明显的PARP-1阳性表达,各实验组脑组织内Active Caspase-3、PARP-1、pULK1表达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高. 结论 地塞米松诱导的脑细胞死亡可能通过Active Caspase-3、PARP-1、pULK1的活化所致.
作者:包翠芬;袁静;梁佳;赵颂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传统的制作中枢神经整体标本的方法是用双排锯和肋骨剪把骨头锯开和咬断进行取材[1捌.但是椎骨和颅骨的骨质比较硬,标本制作需要专门的工具,给标本制作带来诸多不便.作者尝试不用双排据、咬骨钳和肋骨剪等专门工具的情况下,采用盐酸浸泡脱钙法制作标本,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作者:许广威;李泽宇;刘畅;洪辉文;吴坤成;肖钊明;贺善礼;骆承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制作一男性左侧下肢标本时,见其阴部内动脉高位发出伴分支异常,脐动脉分支异常(图1).查阅资料未见报道,为积累国人解剖学数值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璐璐;马建军;岑艳灵;岳亚辉;马向群;魏士翔;邢勇杰;陈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在颅脑手术中,对病变相关静脉(窦)的处理可能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及患者的预后[1].因此,术前了解病变相关静脉,与了解其动脉血供等同重要.单一的二维影像有明显的局限性,通过二维影像很难掌握准确、立体、直观的手术信息.近年来,三维重建及多模式医学影像融合技术的应用为提高术前评估水平、改进手术进程、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了可靠途径.本文就此作简要综述.
作者:李世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对变体位、变角度两点法、传统一点法、神经刺激器法这3种定位方法应用于腋路臂丛阻滞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75例拟行前臂和手部手术的病人被随机分为变体位、变角度两点法定位组(VTP组);传统的腋动脉旁一点法定位组(TOP组);周围神经刺激器定位组(PNS组),每组25例.局麻药皆用0.375%盐酸罗哌卡因45 ml进行腋路臂丛阻滞,阻滞后观察对肘部远端5支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比较3组在臂丛阻滞成功率、时效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 VTP组、PNS组的阻滞成功率高于TOP组(96%、100%对72%,P<0.01);VTP组和PNS组的麻醉起效时间(T2)短于TOP组(p<0.01);VTP组手术等待时间(T3)短于TOP组和PNS组(P<0.05); PNS组操作时间(T1)长于TOP组、VTP组(P<0.05).结论 变体位、变角度两点法腋路臂丛阻滞是一种良好的阻滞方法,弥补了传统一点法的不足,能给手和前臂手术提供快捷、简单、有效又相对经济的麻醉.
作者:王德明;侯书健;张元信;屈志刚;孙乐天;何旭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利用数字化仿真技术确定并测量第二骶椎骶髂螺钉佳进钉通道参数.方法 将2011年4月至2011年7月人院的8例无骨盆病变患者(男性4例,女性4例,年龄25~53岁)的CT数据集导入Mimics10.01进行三维重建,利用数字化仿真技术生成骶椎阴模,利用透视骶椎阴模确定S2骶髂螺钉佳进钉通道,利用空间解析几何测量相关参数.结果 8例共16侧资料的S2骶髂螺钉佳进钉通道均能以此方法确定.佳进钉通道参数:大半径男性为(6.38±0.54)mm,女性为(4.9±0.74)mm;深度男性为(68.93±3.49)mm,女性为(58.43±8.16)mm;与矢状面夹角男性为(73.48±8.57)°,女性为(79.93±5.29)°;与横截面夹角男性为(14.07±6.22)°,女性为(6.95±4.81)°;与冠状面夹角男性为(7.12±7.11)°,女性为(5.87±5.01)°.佳进钉点及佳进钉终点的确定方法为:在骨盆出口位X线透视图像上,作一边长分别水平及垂直并恰好包围骨盆的矩形,以左下角顶点为原点,左上角顶点为(0,1),右下角顶点为(1,0)建立二维直角坐标系,进钉点坐标男性为(0.5±0.26,0.52±0.04),女性为(0.49±0.24,0.47±0.10);进钉终点坐标男性为(0.5±0.01,0.59±0.07),女性为(0.5±0.02,0.49±0.14).在骨盆入口位X线透视图像上,用相同的方法作一矩形并定义坐标系,进钉点坐标男性为(0.5±0.26,0.52±0.04),女性为(0.49±0.24,0.47±0.10),进钉终点坐标男性为(0.5±0.01,0.78±0.01),女性为(0.5±0.02,0.81±0.03).S2骶髂螺钉佳进钉通道参数男女对比“大半径”、“深度”、“与横截面夹角”、“进钉点前后相对位置”有统计学差异(P<0.05),余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数字化仿真技术能精确确定S2骶髂螺钉佳进钉通道参数.
作者:谭培勇;项舟;张加劲;宋彬;李佳兵;黄子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血管抑素(Angiostatin AS)联合丝裂霉素C(Mitomycin MMC)防止原发性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65例(369眼)原发性翼状胬肉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A组行逆行性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121眼),B组行逆行性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血管抑素(122眼),C组行逆行性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及血管抑素(126眼)等方法治疗,随访12~18个月,比较其复发率.结果 3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C组复发率(0.8%,1/126)低,其次是B组(5.7%,7/122),后是A组(7.4%,9/121).结论 逆行性翼状胬肉手术联合丝裂霉素C及血管抑制素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其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许丹丹;刘海俊;李燕;刘子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急性高原缺氧大鼠交感神经节内交感神经元细胞超微结构及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的变化,为探讨TH在高原高血压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 WKY大鼠随机分为平原对照组(C)、缺氧ld组(H1)、缺氧3d组(H3)、缺氧7d组(H7)4组.应用电镜技术,观察低氧环境下交感神经节内交感神经元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应用qPCR和Western blot法,研究大鼠交感神经节内TH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同周龄的C组大鼠相比较,缺氧组大鼠血压明显升高(P<0.05);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同周龄的C组大鼠相比,H1组、H3组大鼠交感神经节内TH表达降低,H7组大鼠TH表达增高(P<0.05);电镜结果显示:高原低氧环境下交感神经细胞的形态、细胞器的数量和结构均有改变.结论 急性高原低氧对大鼠交感神经节内交感神经元细胞形态结构存在一定影响,并影响TH表达的变化,从而影响高血压的形成.
作者:韦淑萍;徐健;单娜娜;刘未;王永阔;杨德慧;单云官;徐鹏霄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穿支皮瓣是近年来皮瓣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因其改善了皮瓣受区的外形和功能,大程度减少了皮瓣供区外观和功能的损害,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乳房重建及头颈躯干与四肢创面的修复.随着临床应用的推广与深入研究,发现经典的穿支皮瓣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在秉承穿支皮瓣核心理念的基础上,穿支皮瓣术式得到了不断发展,如为了不牺牲受区主干血管衍生了血流桥接穿支皮瓣,为了避免皮瓣臃肿衍生了显微削薄穿支皮瓣,为了修复超长创面衍生了联体穿支皮瓣,为了吻合一组血管同时修复多个创面衍生了分叶穿支皮瓣,为了使合并深部骨骼或肌肉组织缺损的创面得到立体美学修复衍生了嵌合穿支皮瓣等等.这些特殊形式穿支皮瓣的衍生和发展,丰富了穿支皮瓣的内涵,扩大了穿支皮瓣的适应证.
作者:唐举玉;章伟文;张世民;章一新;陈宏;唐茂林;汪华侨;徐达传;梅劲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