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东
传统中医没有“颈椎病”的概念,古人根据病人的不同表现,将其归类为“痹证”“痿证”“头痛”“眩晕”“项强”“项肩痛”等.常见有五种类型.笔者将对应的中成药及使用方法介绍如下.●风寒湿痹阻型——舒筋活络丸[症状表现]颈肩、上肢窜痛麻木,颈部僵硬,恶风寒,舌淡红、苔白,脉弦、紧.[药物组成]五加皮、川芎、豨莶草、桂枝、独活、当归、木瓜、羌活等.
作者:王培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万先生:昨天看微信时,有一条关于男性健康方面的消息,说是经常喝可乐会“杀精”(即精子数减少和精子活力降低),请问这有道理吗?答:“可乐杀精”这种说法一直流传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先来看看可乐的成分吧.可口可乐中99.5%的成份是含有二氧化碳的糖水,其中占极小比例的物质是一种香料混合剂,香料混合剂中包括野豌豆、生姜等多种植物的提炼物和染料.
作者:袁亦铭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很多人见到吴钊,都难以将眼前这位仙风道骨、走路带风的老人与81岁高龄联系在一起.不久前,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举办的一场古琴交流活动上,吴钊兴致勃勃地向现场的200多位同学分享自己对古琴和中医的理解与感悟.两个小时的活动结束后,大家才知道,81岁的吴钊几天前刚刚在北京音乐厅举办了一场古琴专场演奏会,并一口气弹奏了10首大曲.要知道,这样的独奏音乐会对表演者的体力要求很高.
作者:向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现代科学实验已经证明,音乐能够直接作用于人的脑电波、心率和呼吸频率,能直接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早在两千年前,我们的古人就已经运用音乐治疗疾病了.我国先秦时期文献《白虎通·礼乐》中有载“调和五声以养万物”的论述,说明了我国古人已经对声音的作用有所了解.古人何时认识到了音乐可以用于养生治病呢?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音乐是怎样产生的?
作者:向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如果身体不适,您有没有想过,听一段音乐,让跳跃的音符驱散疾病?在埃及,音乐被称为“灵魂的医学”,神经衰弱的所罗门王曾请宫廷乐师演奏竖琴来治疗.18世纪30年代,西班牙当时的国王菲利浦五世患上重度抑郁症,请来意大利歌手法里内利为其唱歌,病情减轻,并恢复了治理国家的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治疗精神疾病伤员过程中,“音乐治疗”疗效显著,功不可没.
作者:柴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经典名方“藿香正气”藿香正气散是个常用方,见于宋代官方编纂的一部方书,叫《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要成分有藿香、茯苓、大腹皮、紫苏、白芷、陈皮、桔梗、白术、姜厚朴、半夏、甘草,加生姜、大枣同煎后服用.方中藿香辛温芳香,行气化湿,兼能解表是君药,可以治身体内外的湿;紫苏叶、白芷、桔梗解表散寒,理气宽胸;苍术、厚朴、大腹皮燥湿除满陈皮、半夏行气降逆、和胃止呕茯苓、甘草健脾利湿,加强脾胃运化功能.
作者:王海彤 刊期: 2016年第08期
近些年,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让我们不时对它“另眼相看”.要是您觉得自己有怕热、多汗、心慌、性情急躁、消瘦等症状时,就应留意是否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若是近来发现身体怕冷、浮肿、体重增加、食欲减退等症状时,则要注意有无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可能;当您感觉颈部有疼痛并伴发热,尤其可在甲状腺部位摸到肿块并有压痛时,应考虑是否是急性或亚急性甲状腺炎.如有上述症状,您去医院,医生便会给您开具“甲状腺功能五项”(包括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素T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的检测和/或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查,那当您拿到检查单,又该如何分析、解读呢?
作者:曾强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石氏音乐颈项平衡操是在国医大师、石氏伤科代表性传承人石仰山教授的指导下创编而成的音乐导引功法.它将传统古代导引术与石氏伤科论治颈椎病的特色进行有机结合,并根据五行学说的五音与五脏、五体的关系设计了悦耳动听的音乐,让人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锻炼和放松身心、预防疾病、保健康复.
作者:邱德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炎热天气里,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选择游泳作为锻炼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在阳光、冷水、新鲜的空气的三重作用下,游泳可以让人体感受到无比的舒畅,它集中了阳光浴、空气浴和冷水浴对人体的所有疗效.有相关科学研究证明,人体在水中运动,会受到水的浮力、阻力、压力等多重作用.浮力可以使人体基本浮于水面,不但改善了人体血液循环,而且对人体的脊柱、肌肉都起到了放松作用;水的压力可以增强人体呼吸机能,增加肺活量,特别是对中老年、小孩等人群大有益处;水的阻力能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增加人体骨骼肌的力量,使人体的有氧耐力和身体形态得到好的改变.
作者:刘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经常落枕要及时就医说起落枕,往往是颈部肌群不正常的收缩或痉挛,从根上来说,这是一种早期的颈椎病.为何这么说呢?李兵主任解释道,“从人体结构说,颈椎的排列及其两侧肌肉和韧带都有一定的牵拉力和张力,当颈椎曲度发生改变或者侧弯时,会造成两侧肌肉的拉力和张力不一致,不均衡,但是这有一个代偿期,不至于很快发病.”
作者:倪胜楼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李老是一位退休工人,年近70岁,男性.以往每年秋冬季节天气一变冷都要发作喘、咳,严重时憋喘得透不过气,后背怕冷,咳嗽痰多,每次都要住院治疗,近几年哮喘发作越来越频繁,一年得有几回.前年夏天经人介绍来找我治疗,当年冬天发作程度减轻,次数减少.去年冬天发作1次,来找我看,给开了膏方进行调理,后来听说整个冬天都没有大的发作.这不,听说艾灸也可以冬病夏治,这就过来了解一下.
作者:蔡圣朝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在这个癌症高发的年代,人们已经过了“谈癌色变”的阶段,更多的是渴望了解各种有关预防与治疗癌症的知识,从而能够更加理性地对待它们.就甲状腺癌来说,它是各种癌症中恶性程度低的.在临床上,有些年轻的姑娘被确诊为甲状腺癌,20多年过去后,仍很健康地生活着,他们的孩子都已长大成人.但是当甲状腺癌出现淋巴结及其他部位远处转移时,病情就会复杂,预后受影响.甲状腺癌中也有极少数恶性程度高的患者,如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后者一般见于老年男性.因此,发现甲状腺癌或患有甲状腺癌的人,完全不必担心害怕,积极治疗,预后较好.
作者:夏仲元 刊期: 2016年第08期
西医说的肺脏大家很熟悉,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左右各一.常见的肺病包括肺炎、慢阻肺(含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肺结核、肺癌等.中医说到肺,有的地方跟西医接近,有的则完全没有关系.
作者:张雪亮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高先生:我30多岁了,一到夏季,头部特别易出汗,如果吃辣的、温热的食物,头部就会汗流不止,较常人为多,但身上不出汗.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有什么可控的办法吗?答: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如天气炎热和运动量过大时的多汗属于生理现象.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汗液的量、色和气味发生改变,则可作为某些疾病的前兆之一,应引起重视.中医关于汗的认识早在《黄帝内经》就指出:“阳加于阴谓之汗”,换言之中医认为汗的发生是阴阳和合的结果.
作者:邵燕燕 刊期: 2016年第08期
★“脾常不足”致食积厌食、食积是小儿推拿治疗的常见病症之一,这与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密切相关.小儿由于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必须摄入足量富含营养的食物,食物的消化吸收主要依赖“后天之本”脾胃运化功能的正常发挥,“脾常不足”是小儿的生理特点之一.一方面,身体的生长发育需要源源不断的营养;另一方面,小儿的脾胃功能远未发育成熟.因此,如果摄入的食物超过脾胃的运化能力,就会损伤脾胃,导致饮食停积,出现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久而久之,出现患儿消瘦,体重、身高不达标,甚至出现营养不良、贫血等症状,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此时患儿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容易感冒,继而罹患肺炎,反反复复,久治不愈,甚至导致佝偻病.所以,对于小儿厌食、食积之类的病症,作为家长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查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八月,立秋、处暑依次走来.立秋意味着秋天开始,但盛夏的余热未消,天气依然比较炎热,会出现“秋老虎”;同时立秋也是天气由热转凉的标志,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自然界万物开始由“生长”向“收藏”转变.而处暑过后,天气逐渐转凉,早晚较为凉爽,此时昼热夜凉,为阳气的收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据此,笔者从情志、起居、饮食、运动、疾病预防等几方面总结了以下内容,与大家分享.
作者:陈文强 刊期: 2016年第08期
1 多亏了三阴交穴18岁的小丽是一名高三学生,自13岁月经来潮以来,每次经期都觉得小腹坠胀、疼痛.近半年来,症状明显加重,月经来潮第一天疼痛难忍,严重影响复习迎考.听说针灸对痛经有很好的疗效,小丽来到医院针灸科就诊.经过医生的仔细检查,诊断为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主穴选用三阴交穴,配合关元穴、归来穴,行温针灸治疗后痛经症状明显改善.因功课紧张,小丽无法腾出太多时间到医院治疗,医生在对小丽进行经期健康宣教的同时,推荐她在家里用艾条自己艾灸三阴交穴.小丽依言施行,接下来的几个月不仅痛经症状没有再出现,连经常困扰她的排便不规律也好了.在针、灸的帮助下,小丽顺利完成高考,并考取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大学.小丽也因此喜欢上了针灸、喜欢上了三阴交穴,经常跟自己的好朋友宣讲三阴交穴的保健治疗作用.
作者:魏建子 刊期: 2016年第08期
茶,既平凡又神奇.说它平凡,是因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就有它;说它神奇,是因为我国古代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传说.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茶,古写作“荼”,虽然到了唐代才有茶字,但早在神农时期,茶的药用价值就已被发现.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作者:汤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三味保健汤“三味保健汤”是用排骨(香)、鱼头(鲜)、苦瓜(苦)做成的“三味合一”的夏令菜.食材:苦瓜1根,排骨200克,鱼头250克,黄豆50克,盐适量.做法:先把鱼头煎成两边微黄,苦瓜去子和内膜后切成方块,排骨洗净也剁成块,黄豆用水泡发.锅中放水烧沸,然后把弄好的排骨、鱼头和苦瓜及黄豆一并放入锅中,先用大火煲20分钟,然后再用慢火煲2个小时,加盐调味后,“三味保健汤”便做好了.
作者:刘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肩负师嘱我国二胡演奏家、制作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协会副秘书长陈宝田先生多年前一直有件放不下的心事:那就是他的二胡养生音乐理论如何去实践,又通过谁去实践?这是他总结了一辈子的二胡演奏心血.当时,他想到了4岁起就跟着自己学琴的学生刘子维.一般学音乐的孩子,初学时对什么都感兴趣,渐渐地,大半的学生在枯燥的练习中,会打退堂鼓,只有刘子维,跟着他一学就是三十多年.
作者:黄振中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