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亦铭
现代科学实验已经证明,音乐能够直接作用于人的脑电波、心率和呼吸频率,能直接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早在两千年前,我们的古人就已经运用音乐治疗疾病了.我国先秦时期文献《白虎通·礼乐》中有载“调和五声以养万物”的论述,说明了我国古人已经对声音的作用有所了解.古人何时认识到了音乐可以用于养生治病呢?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音乐是怎样产生的?
作者:向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三味保健汤“三味保健汤”是用排骨(香)、鱼头(鲜)、苦瓜(苦)做成的“三味合一”的夏令菜.食材:苦瓜1根,排骨200克,鱼头250克,黄豆50克,盐适量.做法:先把鱼头煎成两边微黄,苦瓜去子和内膜后切成方块,排骨洗净也剁成块,黄豆用水泡发.锅中放水烧沸,然后把弄好的排骨、鱼头和苦瓜及黄豆一并放入锅中,先用大火煲20分钟,然后再用慢火煲2个小时,加盐调味后,“三味保健汤”便做好了.
作者:刘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经典名方“藿香正气”藿香正气散是个常用方,见于宋代官方编纂的一部方书,叫《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要成分有藿香、茯苓、大腹皮、紫苏、白芷、陈皮、桔梗、白术、姜厚朴、半夏、甘草,加生姜、大枣同煎后服用.方中藿香辛温芳香,行气化湿,兼能解表是君药,可以治身体内外的湿;紫苏叶、白芷、桔梗解表散寒,理气宽胸;苍术、厚朴、大腹皮燥湿除满陈皮、半夏行气降逆、和胃止呕茯苓、甘草健脾利湿,加强脾胃运化功能.
作者:王海彤 刊期: 2016年第08期
西医说的肺脏大家很熟悉,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左右各一.常见的肺病包括肺炎、慢阻肺(含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肺结核、肺癌等.中医说到肺,有的地方跟西医接近,有的则完全没有关系.
作者:张雪亮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外婆小的时候上过几年私塾,在那个年代,也算是个文化人了.由于旧时几乎没有什么工厂企业,因此外婆成家后,做了家庭主妇.不但要操持家务,而且还要伺候老人、养育三个儿女.直到40多岁时,才到了离家十几里地的镇办纺织企业做工.听老人家说,那时她一个人要管十几台机器,上班时在机器间来回不停地走动,几乎没有休息时间.
作者:陈斐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夏女士:我28岁,近一月来发现,只要阴天,我就觉得胸闷、憋气,身体没力气,请问这是怎么回事?如何缓解?或需做哪些检查?答:胸闷是自觉呼吸费力或气不够用的一种临床表现.其原因一般分两种,一是功能性的,即无器质性病变,多与阴天气压低,或在空气不流通的空间内停留时间长,或情绪变化、生气等因素有关,表现为胸闷、乏力、疲劳等症状.
作者:李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姜先生:我太太怀孕2月后,因胎儿发育缺陷,而做了人流手术,想问问这段时间该如何调养身体?答:人流手术对身体的损害较大,为此术后的调养很重要.人流在中医中称为“堕胎”或“小产”,中医妇科古籍有言“小产重于大产,盖大产如栗熟自脱,小产如生采,破其皮壳,断其根蒂,岂不重于大产”,人流手术人为地使胎儿及附属物与子宫分离,“如生采破壳断根”,容易导致阴阳气血平衡失调,冲任受损,胞脉瘀阻,瘀血内留.
作者:闫颖 刊期: 2016年第08期
★“脾常不足”致食积厌食、食积是小儿推拿治疗的常见病症之一,这与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密切相关.小儿由于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必须摄入足量富含营养的食物,食物的消化吸收主要依赖“后天之本”脾胃运化功能的正常发挥,“脾常不足”是小儿的生理特点之一.一方面,身体的生长发育需要源源不断的营养;另一方面,小儿的脾胃功能远未发育成熟.因此,如果摄入的食物超过脾胃的运化能力,就会损伤脾胃,导致饮食停积,出现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久而久之,出现患儿消瘦,体重、身高不达标,甚至出现营养不良、贫血等症状,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此时患儿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容易感冒,继而罹患肺炎,反反复复,久治不愈,甚至导致佝偻病.所以,对于小儿厌食、食积之类的病症,作为家长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查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什么是“气质”?公元2世纪,古罗马名医盖伦继承并发展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首次提出“气质”一词,并认为人类有4种“气质”:“多血质”者,血液多,行动表现为热心、活泼.“黏液质”者,痰液多,心理表现为冷静,善于思考和计算.“胆汁质”者,黄胆汁多,易发怒,动作激烈.“抑郁质”者,黑胆汁多,有毅力,但表现出悲壮.盖伦关于人类“气质类型”的理论影响深远,因其描述接近事实,故被现代心理学沿用至今.
作者:高亮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石氏音乐颈项平衡操是在国医大师、石氏伤科代表性传承人石仰山教授的指导下创编而成的音乐导引功法.它将传统古代导引术与石氏伤科论治颈椎病的特色进行有机结合,并根据五行学说的五音与五脏、五体的关系设计了悦耳动听的音乐,让人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锻炼和放松身心、预防疾病、保健康复.
作者:邱德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音乐治疗,尽管我国在现代运用得相对不够广泛,但却是一门很古老的治疗方法.我国古代“乐”字繁体写作“樂”,加上一个草字头即为“藥(药)”;在西方,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阿波罗既是掌管医药之神,也是掌管音乐之神,可见中西方对于音乐具有治疗作用是有共识的.
作者:王旭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孙女士:我做美编工作已有5年,平常用鼠标排版较多.近发现手指有时发麻、无力.我一朋友建议我经常用食指与中指捋另一只手,完事后互换.但我从书上看到,说是经常捋手指甚至产生手指关节弹响的话,对手不好.不知这么做到底对不对?应该如何缓解手指发麻、无力呢?答:引起手麻、无力的原因有多种,有可能是因为颈椎病或腕管综合征压迫相应神经而引起,要想彻底治疗的话,建议首先到正规医院检查,理清成因.常见的疾病原因就是颈椎病,特别是长期伏案工作的低头族,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导致颈椎间盘突出或是关节突发生增生或肥大,这些突出的颈椎间盘或增生的关节突一旦压迫邻近的颈神经根时,便会出现手指麻木无力、感觉异常等颈椎病症状.
作者:张盛强 刊期: 2016年第08期
近些年,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让我们不时对它“另眼相看”.要是您觉得自己有怕热、多汗、心慌、性情急躁、消瘦等症状时,就应留意是否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若是近来发现身体怕冷、浮肿、体重增加、食欲减退等症状时,则要注意有无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可能;当您感觉颈部有疼痛并伴发热,尤其可在甲状腺部位摸到肿块并有压痛时,应考虑是否是急性或亚急性甲状腺炎.如有上述症状,您去医院,医生便会给您开具“甲状腺功能五项”(包括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素T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的检测和/或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查,那当您拿到检查单,又该如何分析、解读呢?
作者:曾强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万先生:昨天看微信时,有一条关于男性健康方面的消息,说是经常喝可乐会“杀精”(即精子数减少和精子活力降低),请问这有道理吗?答:“可乐杀精”这种说法一直流传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先来看看可乐的成分吧.可口可乐中99.5%的成份是含有二氧化碳的糖水,其中占极小比例的物质是一种香料混合剂,香料混合剂中包括野豌豆、生姜等多种植物的提炼物和染料.
作者:袁亦铭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炎热天气里,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选择游泳作为锻炼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在阳光、冷水、新鲜的空气的三重作用下,游泳可以让人体感受到无比的舒畅,它集中了阳光浴、空气浴和冷水浴对人体的所有疗效.有相关科学研究证明,人体在水中运动,会受到水的浮力、阻力、压力等多重作用.浮力可以使人体基本浮于水面,不但改善了人体血液循环,而且对人体的脊柱、肌肉都起到了放松作用;水的压力可以增强人体呼吸机能,增加肺活量,特别是对中老年、小孩等人群大有益处;水的阻力能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增加人体骨骼肌的力量,使人体的有氧耐力和身体形态得到好的改变.
作者:刘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当前,随着大家对养生的关注,关于食疗养生的文章随处可见,有些文章或伪专家介绍的食物像有了“魔法”,无所不能,包治百病,这不属于本文讨论的范畴.今天我们先谈谈靠谱的中医食疗专家推荐的食疗方,为什么有些人吃了有效,有些人吃了无效呢?
作者:庄乾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高先生:我30多岁了,一到夏季,头部特别易出汗,如果吃辣的、温热的食物,头部就会汗流不止,较常人为多,但身上不出汗.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有什么可控的办法吗?答: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如天气炎热和运动量过大时的多汗属于生理现象.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汗液的量、色和气味发生改变,则可作为某些疾病的前兆之一,应引起重视.中医关于汗的认识早在《黄帝内经》就指出:“阳加于阴谓之汗”,换言之中医认为汗的发生是阴阳和合的结果.
作者:邵燕燕 刊期: 2016年第08期
茶,既平凡又神奇.说它平凡,是因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就有它;说它神奇,是因为我国古代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传说.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茶,古写作“荼”,虽然到了唐代才有茶字,但早在神农时期,茶的药用价值就已被发现.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作者:汤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在这个癌症高发的年代,人们已经过了“谈癌色变”的阶段,更多的是渴望了解各种有关预防与治疗癌症的知识,从而能够更加理性地对待它们.就甲状腺癌来说,它是各种癌症中恶性程度低的.在临床上,有些年轻的姑娘被确诊为甲状腺癌,20多年过去后,仍很健康地生活着,他们的孩子都已长大成人.但是当甲状腺癌出现淋巴结及其他部位远处转移时,病情就会复杂,预后受影响.甲状腺癌中也有极少数恶性程度高的患者,如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后者一般见于老年男性.因此,发现甲状腺癌或患有甲状腺癌的人,完全不必担心害怕,积极治疗,预后较好.
作者:夏仲元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中医学的起源有“神农尝百草” “伏羲制九针”等传说.原始人类在捕食、采摘等活动及伤病过程中,逐渐萌生医疗保健意识,开始积累某些植物、温热刺激、箴石刺激等对人体产生的治疗作用.随后分化出专职巫医,再后来医学从巫术宗教医学中独立出来.《黄帝内经》是巫、医分家后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它汇集了春秋战国、秦朝、汉初的中医经验及理论,确立了传统中医学理论体系和思维模式.
作者:高爽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