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烈君;陆晓旭;黄华艺
目的 建立大鼠尿液中游离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T)和大豆苷元(daidzein,DD)同时定量的分析方法,获得其口服后大鼠尿液排泄动力学参数,为大豆异黄酮生物利用度研究和评价提供新的方法. 方法 大鼠单次灌胃给予GT和DD混悬液(15.0 mg/kg),在给药后不同时间段收集尿液,尿液经冷冻干燥后,加1.0 mL甲醇溶解提取目标化合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测定游离GT和大DD的浓度,采用Krommasil C18色谱柱,以甲醇-水(52:48)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法(HPLC-UV)方法专属性强,在0.5~10.0 μg/m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良好的精密度及较高的准确度.尿液排泄动力学曲线图上第4.5 h和13.5 h别显示小肠和肝肠循环2个吸收峰,游离GT和DD清除半衰期分别为(7.5±0.59)h和(8.5±1.2)h,72 h尿液累积量分别为(45.2±7.2)μg和(56.1±12.2)μg.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可靠,简便快速,可用于比较和评价大豆异黄酮类制剂的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和代谢动力学研究.
作者:邹慧琴;刘亚兰;余梦杰;王海鹏;王毓;谢宝刚;张守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2014年6月1日,新修订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正式实施.2014年7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新修订的《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2014年10月1日实施.《办法》在2004年发布的《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基础上遵循新修订《条例》中的“风险管理、落实责任、强化监管、违法严处”4项原则,借鉴国外的先进监管经验,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医疗器械市场发展及监管情况进行了修订.
作者:刁春芳;黄海琪;高旭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ZEB1表达与散发性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 lymphoma,BL)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 方法 收集33例BL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化检测Bcl-6、MUM1、ZEB1、E-钙粘蛋白和N-钙粘蛋白的表达,原位杂交检测EB病毒编码RNA(epstein-barr virus RNA,EBER). 结果 33例BL中Bcl-6、MUM1、ZEB1和EBER阳性率分别为90.9%(30例)、21.2%(7例)、42.4%(14例)、30.3%(10例).所有病例均不表达E-钙粘蛋白和N-钙粘蛋白.ZEB1表达与临床分期、MUM1表达和生存状态无关(P>0.05),与Bcl-6和EBER表达也无统计学意义(P=0.067、0.057). 结论 BL不存在经典上皮间质转化现象,ZEB1表达可能与EB病毒感染有关,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守华;黄慧;徐红艳;吴艳;曾松涛;黄传生;杨文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对42例中国型Gγ+(Aγδβ)0地中海贫血患者进行基因诊断并分析其临床特征.方法 所有患者的外周血标本进行血红蛋白毛细管电泳和包括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等红细胞参数的分析,应用Gap-PCR、PCR-RDB的方法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 结果 40例患者为中国型Gγ+(Aγδβ)0杂合子,血红蛋白正常或轻度下降,血红蛋白分析显示HbF为10.6%~20.6%;2例为中国型Gγ+(Aγδβ)0合并其它常见的β地中海贫血,表现为中重度的贫血,HbF为80.8%~ 93.1%. 结论 中国人群中中国型Gγ+(Aγδβ)0是比较常见的缺失型β地中海贫血类型,其杂合子临床症状较轻,当合并其他地中海贫血时可改变原有的血液学表现.
作者:王继成;秦丹卿;骆明勇;何天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大鼠酒精性肝病模型,分析蛋白酶体成熟蛋白(proteasome maturation protein,POMP)的表达量,探讨酒精对肝脏蛋白酶体成熟的影响. 方法 利用灌胃的方法建立大鼠酒精性肝病模型,分批于6、8、10、12周处死大鼠.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POMP mRNA表达量. 结果 荧光定量PCR显示蛋白酶体成熟蛋白POMP基因表达水平随摄酒增多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结论 酒精摄入可影响蛋白酶体成熟,酒精导致的蛋白酶体成熟机制异常可能在蛋白酶体功能下降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莉;阎明;江堤;孙贤久;左海军;刘美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N)耐药情况与耐药相关基因的关系,了解其耐药机制. 方法 采用PCR技术检测29株碳青霉烯类耐药KPN与产碳青霉烯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β-ESBLs)、ampC酶及喹诺酮类耐药相关基因blaKPC-2、blaIMP-4、blaCTX-M、blaCTX-M-15、blaVIM-1、blaTEM、blaSHV、ampC、gyrA、parC,并对KPC-2、ampC、gyrA基因进行序列分析. 结果 用PCR技术证实了29株为产KPC、IMP型碳青霉烯酶的KPN,并且携带TEM、SHV型β-ESBLs,其中18株同时编码ampC基因;29株待测菌均检出喹诺酮类耐药相关gyrA、parC基因.KPC基因片段同源性分析显示,待测菌株之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8%~100%,氨基酸同源性为97%~100%;与肺炎克雷伯氏菌Kpn-1504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高,为99%~100%.gyrA 、parC基因突变率分别为58.6%、62.1%.结论产KPC-2、IMP-4型碳青霉烯酶同时携带多种β-ESBLs、ampC基因及突变的喹诺酮类耐药相关gyrA、parC基因的KPN耐药情况更加严重,同时存在克隆性流行可能.
作者:涂海健;陈淑娟;林群英;许光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近年来蚊媒性传染病登革热在全球呈现快速蔓延和上升流行趋势,但目前仍没有特异性的治疗药物和有效疫苗应用于临床.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治疗性抗体的研发面临抗体依赖性增强效应(antibody dependent enhancement,ADE)等方面的阻滞.本文就目前DENV治疗性抗体主要靶向表位及ADE等基础研究进行综述,为治疗性抗体和疫苗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尹庆庆;王建宇;陈强;周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Sinofiler系统1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基因座的突变现象和特点. 方法 选择Sinofiler试剂盒检测的案件8261例,筛选该试剂盒15个STR基因座的突变事件,判断突变等位基因的来源,统计各基因座的突变率,分析突变的特点. 结果 在15个基因座上发现175个突变事件,167例(95.43%)为一步突变,5例(2.86%)为二步突变,2例(1.14%)为三步突变,l例(0.57%)为五步突变.平均突变率为1.30×10-3(95%CI l.12×10-3~1.51×10-3),各基因座的突变率介于0.45×10-3~2.56×10-3.父、母来源突变比例为13.33:1.增加重复单位和减少重复单位的突变事件比值为1.10:1.15个基因座的突变率与杂合度之间没有统计学上的相关性. 结论 获得的15个STR基因座突变资料在亲子鉴定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邱平明;陈玲;余嘉欣;陆慧洁;牛牧斐;刘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下一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已经在临床实验室中得到应用.该技术的发展以及检测规模和应用范围的扩大,使基因检测成本大大降低.NGS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在不断地扩大,如疾病靶向基因组套检测、个体外显子组或全基因组分析等.同时,NGS技术也进一步改善了治疗决策和对某疾病高危人群的预测.然而,NGS技术的发展也充满了挑战性,包括测序平台和技术更新带来的选择困惑、测序结果的临床验证的不一致性问题等.为了帮助临床实验室更好地了解NGS技术、解决临床验证和正确选择NGS测序平台和方法,以及持续监控NGS并保证高质量的测序结果及其临床解释,本文结合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Genetics and Genomics,ACMG)关于NGS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的专业标准和指南进行归纳和讨论,供我国分子诊断工作者制定国内行业标准时参考.
作者:姜烈君;陆晓旭;黄华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并验证总肠道病毒5’-非编码区(5'-non coding region,5'-NCR)PCR扩增测序并在NCBI数据库比对进行生物信息分析的方法,为手足口病的早期快速诊断提供敏感、高效的总肠道病毒分子分型检测方法. 方法 收集165例临床检测阳性的标本,提取总RNA扩增人肠道病毒A、B、C和D型5'端非编码区用于总肠道病毒初步基因分型,PCR产物测序并在Genbank中进行BLAST分析.结果 成功从临床咽拭子标本中扩增了5'-NCR用于基因分型.165例总肠道病毒阳性标本中鉴定出12种肠道病毒类型,有77例人肠道病毒(enterovirus type 71,EV-71),37例人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CV)CV-A16,31例CV-A4,20例其它型别. 结论 5'-NCR PCR测序是总肠道病毒基因分型和监测的敏感、简单、早期、快速的检测方法.
作者:欧志英;吴韶清;尹应先;李丽霞;周荣;徐翼;龚四堂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丙肝病毒感染现状和流行趋势,为献血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本血站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计703 427例无偿献血者的血标本进行抗-HCV检测. 结果 本地区献血人群近10年抗-HCV总阳性率为0.31%,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女性献血者抗-HCV阳性率低于男性(P<0.05);抗-HCV阳性率随献血者的文化程度升高而大致呈下降趋势(P<0.05).多次献血者抗-HCV阳性率明显低于初次献血者(P<0.05).结论 女性、高文化程度、重复献血人群的HCV感染率较低,应作为东莞地区无偿献血的招募重点对象.
作者:钟炽辉;张玉曌;黄志森;何子毅;曾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制备抗Ⅱ型登革病毒(dengue virus type 2,DENV2)非结构蛋白1(nonstructural protein 1,NS1)多克隆抗体,分析该抗体的免疫特性. 方法 采用NS1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血分离血清,纯化获得抗NS1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析抗NS1抗体与NS1蛋白和DENV2结合特性.免疫荧光法测定抗NS1抗体与人微血管内皮细胞株1(huma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1,HMEC-1)的交叉反应性.ELISA法分析抗NS1抗体、HMEC-1和新鲜同系小鼠血清共培养体系中活化补体的含量. 结果 抗NS1抗体能与NS1和DENV2特异性结合,抗体高滴度分别为1:1 280和1:540.抗NS1抗体能与HMEC-1细胞交叉结合,抗NS1抗体、HMEC-1和新鲜同系小鼠血清共培养上清液中C3a、C4a、CSa和sC5b-9含量均显著高于HMEC-1和新鲜同系小鼠血清共培养(均P<0.05),以及PBS、HMEC-1和新鲜同系小鼠血清共培养(均P<0.05).结论 抗DENV2 NS1抗体能交叉结合于血管内皮细胞并激活补体系统,可能在登革出血热的免疫病理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杨小猛;赵丹;杜丽伟;陈相;江丽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electin glycoprotein ligand-1,PSGL-1)Met62Ile (M62I)基因多态性在中国广东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相关性. 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triction-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分析方法检测200名该地区冠心病患者和200名汉族健康人群PSGL-1 M62I基因型,计算并比较各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 结果 200名冠心病组中P选择素PSGL-1 M62I基因型以Met/Met (M/M)型发生频率高(73.0%),Met/Ile (M/I)型次之(27.0%),未检测到Ile/Ile(I/I)型;M、I各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6.5%、13.5%,该位点基因多态性分布在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00名正常对照组中P选择素PSGL-1 M62I基因型以M/M型发生频率高(69.0%),M/I型次之(31.0%)未检测到I/I型;M、I各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4.5%、15.5%,该位点基因多态性分布在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人群间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国广东地区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人群PSGL-1 M62I基因多态性在男女之间均无较大的差异.PSGL-1 M62I位点可能不是冠心病的易感基因.
作者:明凯华;雷秀霞;邹愉;杨娜;徐邦牢;黄子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广东地区育龄妇女人细小病毒B19(human parvovirus B19,B19)感染筛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广东地区育龄妇女人细小病毒B19感染情况.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广东地区育龄妇女血清中人细小病毒B19特异性IgM和IgG抗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广东地区育龄妇女血清中人细小病毒B19特异性IgM和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40%(700/50 086)、16.72% (341/2 039).结论 开展育龄妇女人细小病毒B19感染筛查工作,对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作者:何天文;黄滨梅;王逾男;钟志成;陈柯艺;尹爱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多项实验室指标用于筛查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基因携带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在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体检、婚检和产检的人员1373例,对其均进行血常规血细胞分析、血红蛋白成份分析和地贫基因诊断.以基因诊断为金标准,对已明确诊断的α-地贫组548例、β-地贫组248例、α-合并β-地贫组33例和非地贫组544例,进行红细胞参数[红细胞数量(red blood cell count,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含量、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和血红蛋白A2 (hemoglobin A2,HbA2)含量]比较;计算MCV、MCH和HbA23项血液学指标联合筛查结果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 结果 地贫组与非地贫组比较,地贫组HB、HCT、MCV、MCH和MCHC均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地贫组相比较,β地贫组HbA2值明显升高(P<0.05).MCV与MCH 2项平行联合筛查地贫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4.0%和82.9%;MCV、MCH和HbA2-HPLC 3项平行联合筛查地贫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为97.7%和39.2%. 结论 HbA2定量分析是筛查β-地贫极有价值的实验室指标,但对于筛查α-地贫敏感性较差,漏检率高.MCV、MCH两者平行联合或与HbA2-HPLC三者平行联合筛查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但特异度不甚理想.因此在进行地贫筛查时,需综合分析实验室各项指标,以降低漏诊率.
作者:陈熙;肖克林;罗茗月;麦光兴;夏勇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