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德勤
随着整体护理的开展与深入,健康教育日益被广大医务人员重视,以病人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目的护理理念已贯穿整个医疗护理过程中.护士的工作范围已从医院向家庭、社区、社会扩展,从单纯的护理向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多方面发展[1].实施健康教育,达到解决病人的心理、社会、文化及精神方面的健康问题,已成为医院和护理人员的一项重要职责.自1998年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实行整体护理及健康教育,通过检查评估发现健康教育整体覆盖率达70.5%,但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现就这些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吴新华;鲁义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通过脊柱外科手术患者术中舒适护理的应用,使病人在生理心理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方法:对脊柱外科手术患者术中舒适护理的应用.结果:通过舒适护理的运用,使患者在生理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为手术顺利进行创造条件.结论:将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有利于病人的治疗及恢复,并且充实和完善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手术室整体护理.
作者:张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调查启发式教学的教学效果.方法:8个教学班共462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比较启发式教学和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启发式教学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结论:启发式教学大幅度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贾华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运用评估、护理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五个步骤的护理程序对86例高血压住院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结果病人掌握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程度明显提高,遵医用药,主动改变生活习惯方式的病人增多.总结提出提高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质量的关键,是要根据病人个体需要设计教育内容,注意确定影响病人学习接受能力的条件和因素.
作者:海萍;崔素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门诊是医院的一个窗口,面临市场经济运行法则已注入到医疗卫生行业中来的现实,行业内部竞争已是不争的事实.门诊就诊人次是否能保持稳中求增,是关系到医院是否能在激烈地竞争中赖以生存并谋求发展的关键.如何提高门诊就诊人次,作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作者:荣刚;熊泽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6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估,采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结果:糖尿病足患者心理障碍阳性率极高,依次为焦虑、抑郁、恐怖、躯体化、人际关系、强迫、偏执、敌对、精神病性.糖尿病足患者SCL-90总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各项指标高于非糖尿病足患者,更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糖尿病足病患者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积极的心理疏导是必要的.
作者:王雪鹰;赵冬梅;石彩秋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有腹部手术史患者超声显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4例有腹部手术史患者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及胆囊炎患者进行术前超声检查,重点观察胆囊大小,壁厚度,,胆总管宽度,胆囊colat三角,尤其是胆囊底、胆囊颈,及手术切口处有无肠管和脏器粘连,并术中手术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4例有6例中转开腹手术,其中有上腹部手术史3例,(右上腹2例,左上腹1例),下腹部手术史3例,手术成功率92%,中转手术率8%,并发症发生率3.1%,与无手术史LC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有手术史患者,利用术前超声检查可以为手术医师提供可考依据,能较正确评估手术的难度,合理选择术式,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检查方法.
作者:代凤鸣;何香芹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约占住院总数的50%左右,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不同时期表现不同的心理活动,导致各种异常行为,给护理工作带来管理上的难度,因此,除精神科常规护理外,还要有自己专科的特色,心理护理已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内容.了解和掌握精神病人各期的发展进程及心理活动规律,有计划、有目的地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不仅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并对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尚俊风;刘新梅;张玉岭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丘脑出血并发持续低血压的病因及预后.方法:分析14例丘脑出血并发持续低血压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14例患者中4例死亡,4例病情加重,6例预后良好.结论:丘脑出血并发持续低血压常见,其主要原因可能为下丘脑直接或间接损害及血容量有关.
作者:姜桂春;陈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1临床资料患儿,女,5岁.于2005年10月17日于当地卫生院接种流脑疫苗(产地批号不详)约30min后,出现呼吸困难,颜面水肿,双足双踝严重水肿,行走困难,腹痛伴恶心呕吐,双下肢出现散在出血点,形态各异,双侧对称,压之不褪色.
作者:佟梁;马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如何在较差的电源条件下,正确使用较大X光机器,摄取满意的X线片,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张政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病知识掌握程度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探讨其佳护理方式.方法:对门诊119名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高血压病知识掌握程度的问卷测试,并根据其知识掌握程度分组,比较与分析血压控制水平、服药依从性、并发症检出率及生活质量.结果:本病知识掌握较好的患者年龄较小、文化程度较高;在血压控制方面,收缩压控制较好;而生活质量与知识掌握较差组无明显差异性.结论:高血压病教育有助于控制血压水平;收缩压控制的明显改善,将有助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防止或延缓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及保障长期生活质量.
作者:陈瑞灵;梁静娥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当今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心血管疾病诊断治疗技术的提高,尤其是溶栓疗法的开展,它的病死率也逐年下降.静脉溶栓方法简便,并发症少,易被病人接受,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溶栓治疗的成功与否及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密切相关[1].本文对31例行溶栓治疗的AMI病人进行了护理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梅香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高血压是严重威胁人群健康的常见病,也是脑卒中、冠心病的危险因素,1991年我国高血压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有高血压患者1亿2千万人[1].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遵医嘱用药是高血压病症得到有效控制的主要治疗方法.
作者:崔丽斌;郑春丽;杨宝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前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通常采用肝动脉栓塞并介入化疗,但在其治疗过程中常常出现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加重,造成化疗延迟、减量或中断.如何减少介入治疗的副作用和提高疗效,近年来提出了多途径序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2002年6月-2005年2月,我们与放射科导管室合作,采用肝动脉介入化疗结合华蟾素注射液,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3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吴二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结肠造口术是目前治疗大肠损伤、大肠肿瘤等疾病所进行的一种暂时或永久性的粪便转流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挽救病人生命的治疗手段,但如果处理不当,可发生严重并发症,轻者造成病人痛苦,重者可导致病人死亡.如何减少并发症,提高结肠造口的质量,从而进一步改善该类病人的生活质量,使其大限度的接近正常生活是每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现将我院1995年以来63例结肠造口病人的病历进行回顾分析,对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贾淑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STEMl)病人既往有脑中风病史心电图特征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既往有脑中风病史STEMll 56例(观察组).另随机选无脑中风病史(对照组)60例,入选者检测心电图PTFv1负值,Q波导联数,QTc间期,心肌梗死部位及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并发症(心源性休克、泵衰竭、MI扩展、恶性心律失常、病死率)等.结果:既往有脑中风病史患者STEMI发生率11.3%,心电图PTFv1负值增大(59.0%vs21.7%),Q波导联数及复合前壁MI多见(50.6%vs31.7%),QTc间期延长.合并高血压史(73.7%vs18.3%),糖尿病(16.7%vs8.3%),高血脂(36.3%vs 13.3%)均较多.并发心源性休克(13.5%vs6.7%),泵衰竭(25.0%vs 13.3%),MI扩展(13.5%vs6.7%),恶性心律失常(30.1%vs15.5%),病死率(21.8%vs8.3%)等均高对照组P<0.05~P<0.01.结论:既往有脑中风史STEMI患者心电图多项指标明显异常,并发症多及短期病死率非常高,提示临床医生应当更积极地治疗.
作者:于文江;李海永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小儿肠套叠是常见急症,如诊断不明确治疗不及时,可因严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我科于2003年8月~2004年10月共收治6例小儿急性肠套叠,门诊以急性细菌性痢疾收治我科.现分析误诊原因如下.
作者:张倩;张红霞;刘庆香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在不断地增强,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已成为人们的常识.尤其在医疗机构的医疗活动中表现的更为突出,媒体大量报道医疗纠纷案件就足以说明.目前许多临床医生的法律意识还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医疗环节中存在诸多法律问题.为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律观念,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本文就医疗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进行叙述,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作者:沭峰;杨萍;郁锋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由于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教师可以灵活多样的选择媒体设计教学,以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呈现教学内容.很多教师为了方便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利用业余时间亲自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使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本人自制了病理学教学课件,在课堂教学使用中,的确表现出了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
作者:马焕云;秦桂芳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