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神科护士主观幸福感、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孔燕;耿勇;陈利;苏艳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 精神科护士, 人格特征, 应对方式
摘要:目的 探讨精神科护士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并提出精神科护理人员管理方面的建议.方法 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194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并对其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 90.3%精神科护士幸福感总分(9.13±2.51)为中度幸福感,低于教师和大中学生等群体;与常模相比,精神科护士具有较高的积极应对方式水平和较低的消极应对方式水平;精神质、神经质和消极应对等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P<0.05).结论 情感淡漠、情绪不稳的人格特征及经常采取消极应对方式会削弱精神科护士的主观幸福感,重视对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有助于增强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幸福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运用多种护理方法对地震伤员进行护理的探讨

    报告了采用多种护理方法对四川汶川大地震伤员进行护理的体会.主要包括:取得伤员的信任与合作,密切观察伤情,认真倾听并理解伤员的心理感受,鼓励伤员说出担心和焦虑,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正确进行健康指导,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等.

    作者:韦仕秀;扈远余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分析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以便更好促进老年人的健康.方法 采用MMSE调查表,对全国22个省2 200名老年人进行间卷调查.结果 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26.4%.居住在农村地区,高龄,女性,文化程度低及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高.结论 应重视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尤其是居住在农村,高龄,女性,文化程度低及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老年人.

    作者:曹欢欢;陈长香;李英;高碧莲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地震灾区临时产房的组建及护理管理

    报告了在四川地震灾区组建临时产房并顺利展开工作的经验.根据灾区特点和专科需要,采用简易活动板房代替帐篷作为产房;配备产房必要的设施和药品;针对专业护理人员少、经验少的现状,因地制宜对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并进行科学、规范的护理管理.在临时产房成立后的15 d中,共完成11例产妇的接产,无一例感染发生,亦无差错、事故发生.

    作者:赵敬茹;陈淼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介绍1种腰椎术后平卧位排便的方法

    腰椎术后病人因卧床时间长,需要在床上排便.以往采用平卧位屈膝臀下垫便盆法排便,不仅不能保持腰椎的稳定性,而且会加重伤口疼痛.我科于2005年开始采用平卧位屈膝、腰背部垫枕和臀下垫便盆法排便,效果良好,满意度100%,现介绍如下.

    作者:耿芊;汤维兰;朱伶俐;陈扣娣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一次性引流袋在膀胱压测定中的巧妙应用

    我科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较多,严密监测患者腹内压至关重要.临床上通过测定患者的膀胱压可间接反映腹内压,我科将一次性引流袋巧妙应用于测量留置导尿患者的膀胱压,快速方便,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秀芳;叶向红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配合综合护理治疗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冯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综合护理措施及特点.方法 108例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2组均采用冯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进行手法治疗.综合护理组除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外,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结果 传统护理组治愈率为56%,好转率为24%,未愈率为20%;综合护理组治愈率为72%,好转率为19%,未愈率为9%.综合护理组的患者治愈率较传统护理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 配合冯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综合护理措施,能显著提高疗效,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段丽娜;齐建林;甄鹰;何文宇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2例地震致重度肢体残疾伤员的院内心理急救

    报告了对2例地震致中度肢体残疾伤员进行院内心理急救的过程.病例1为地震伤致右侧肢体截肢.病例2为地震致颅脑、胸、下肢严重损伤,均有较严重的焦虑、恐惧、重挫心理、忧伤、惊恐和创伤后虚激障碍.心理急救过程包括确定急救目标、制定急救计划,采取家属干预、满足需求、亲人陪伴、解除睡眠障碍等措施,使2例伤员在1个多月时间内走出了心理阴影.

    作者:王晓萍;郭毅;吴惠平;黄云辉;董晶晶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地震后冠心病住院病人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 了解地震后住院冠心病病人的心理反应.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和自行设计的凋查问卷,对32例住院冠心病病人进行调查.结果 地震灾害事件对冠心病病人的心理健康造成多种影响,主要为焦虑、恐惧、情绪激动、悲痛等,部分病人出现胸闷、气促等躯体症状.结论 地震相关信息会对冠心病病人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护理人员应及时做好相关的护理.

    作者:邓雪琼;骆明花;江良英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汶川地震救援官兵心理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报告了汶川地震救援官兵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为灾区特殊自然、生存环境的冲击,个体心理差异,各种问题交织的复杂性,以及后勤保障力量不足.介绍了针对上述原因采取的各种对策,包括多途径宣传心理疏导知识,培训心理疏导业务骨干,提高官兵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等.认为应该深入普及心理教育,为部队培养更多专业心理咨询人员.

    作者:魏伟;吕琳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汶川地震伤员救治中的医院感染管理

    报告了汶川地震后2702例伤员救治中的医院感染管理.迅速设立地震伤员专用临时快检处置医,将67例疑似气件坏疽感染的伤员送入专用帐篷;尽快处理伤员的污染衣物,做好个人卫生管理;建市地震伤员集中收治病区和感染伤口伤员专用病房;强化各项控制院内感染管理的措施.经过严格的管理,未再发生新的感染病例.

    作者:宋锦平;成翼娟;李继平;叶磊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院前急救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

    目的 了解院前急救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心理健康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调查.结果 院前急救护士工作压力较大,压力源得分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压力源是影响院前急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建议管理层有意识地减轻护士工作压力源,以维护其心理健康.

    作者:王桂玲;朱秀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麻醉苏醒室护理观察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护理记录在临床护理、教学科研及处理医疗纠纷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不言而喻[1].麻醉苏醒室又称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对麻醉和手术后的病人进行严密的监测治疗和护理,病人具有病情变化快,随身管道多,转入和转出频率快等特点,要求护士在接收病人的同时,护理观察记录单的书写通过数字和标识的形式简便快捷,一目了然,能够客观公正地描述病人的病情变化和处理方式及效果,为医疗和护理提供临床和科研资料,同时为处理医疗纠纷提供依据.2007年3月开始使用该观察记录单于临床,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殷小容;廖燕;陈第洪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精神科护士主观幸福感、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精神科护士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并提出精神科护理人员管理方面的建议.方法 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194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并对其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 90.3%精神科护士幸福感总分(9.13±2.51)为中度幸福感,低于教师和大中学生等群体;与常模相比,精神科护士具有较高的积极应对方式水平和较低的消极应对方式水平;精神质、神经质和消极应对等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P<0.05).结论 情感淡漠、情绪不稳的人格特征及经常采取消极应对方式会削弱精神科护士的主观幸福感,重视对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有助于增强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幸福感.

    作者:孔燕;耿勇;陈利;苏艳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抗震救灾帐篷医院存在的护理问题与改进措施

    报告了抗震救灾帐篷医院存在的护理问题,主要包括:空间狭窄,物品不全,保障条件有限,制度落实困难,办公设备缺乏,伤员床位易混淆,个人清洗消毒难落实,护理文书格式及项目不全等.针对上述问题因地制宜地采取了改进措施,使各项护理工作逐步走上正轨,未发生任何差错事故.

    作者:李重先;唐峰;郭楠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影响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质量的因素及对策

    本文分析了影响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质量的因素为医疗护理法规的实施、临床护理任务重、师资力量薄弱、临床实习教学模式滞后、教学效果评价方法单一,考核方法流于形式、考研、就业与实习冲突等.针对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临床带教质量的对策:以尊重病人为前提依法开展护理临床实习教学;合理配置护士、加强教学管理;重视护理带教老师的选拔与培养;改革实习教学模式及教学效果评价方法,建立综合测评模式;处理好择业、毕业实习、考级、升学考试的关系等.

    作者:崔妙玲;唐丽安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一次性静脉输液针在外科手术中的巧用

    我院于2007年1月开始采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针在脑外科、骨科及耳鼻科手术中进行冲洗使用.医生反映用此方法操作简便,实用.

    作者:陈华伦;金明姬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静脉输液报警装置的研究与应用

    临床进行静脉输液操作时需要时刻密切注意输液剩余量,增加了护士、患者或陪护人员的负担和患者的心理压力;由于护士配备不足、患者家属疏忽或抢救等原因,经常会发生静脉输液滴空现象,影响治疗效果,又可能导致空气栓塞等差错事故的发生,甚至会引起医疗纠纷.为此,笔者研究设计出一种能实时监测输液状态的静脉滴注监控装置,可以有效的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作者:蔡江;彭劲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广西重阳老年公寓老年人护理模式的研究

    目的 评估重阳老年公寓护理模式对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在为老年建立健康档案和对慢性病老年人护理需求的基础上,采用便利抽样法确定研究对象,由老年公寓的护士提供护理,为期1年.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自理情况显著改善(P<0.01).结论 重阳老年公寓护理模式能有效的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帮助建立良好的生活式,对促进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刘蔚;高宾洋;张慧清;覃葵丽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输液卡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现今临床工作中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渐的加强,加上我科患者周转较快,手术患者居多,液体相对较多,因此为我们的护理工作带来了安全隐患.以往我们为患者输液完后,有些家属或患者会找护士问是否今天少输了,液体或多输了液体,不但影响护理工作效率,也容易造成纠纷.2007年开始,我们将输液卡运用到临床工作中,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解决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李雪;张红菊;王黎 刊期: 2008年第27期

  • 我院入院处在地震时期的应急管理模式

    报告了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24 h内紧急接收400余例地震伤员的应急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在信息管理方面,将地震伤员与普通病人区别开来;在办理入院手续方面,立即建立快速入院治疗绿色通道;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根据需要灵活排班;在工作方式方面,积极、主动地深入病房现场办公.

    作者:刘兴红;袁素平 刊期: 2008年第27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护理杂志;现代护理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