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折病人尿潴留的护理

江水兰;杨水群;黄冬凤

关键词:
摘要:骨折包括上肢骨折、下肢骨折、脊椎骨折.尿潴留主要发生下肢骨折、脊椎骨折的病人中.骨折病人在手术前、手术后都可能发生尿潴留.尿潴留是发生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1 原因
中国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骨折病人尿潴留的护理

    骨折包括上肢骨折、下肢骨折、脊椎骨折.尿潴留主要发生下肢骨折、脊椎骨折的病人中.骨折病人在手术前、手术后都可能发生尿潴留.尿潴留是发生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1 原因

    作者:江水兰;杨水群;黄冬凤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宫腔镜下摘除子宫黏膜下肌瘤术前应用缩宫素64例分析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疾病,有资料报道在生育年龄妇女中,约有20%~25%患有此病.子宫肌瘤常见的症状是子宫出血,尤其是黏膜下肌瘤.近年来宫腔镜手术广泛开展,因其不开腹、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大大提高了病人的依从性和手术的成功率,使病人的创伤大大降低.本院自2003年至今采用宫腔镜手术切除子宫肌瘤患者数百例,近3年,为减少出血和缩短手术,我们对64例患者术前3d应用缩宫素10U肌注,2次/d,共3d,其结果记录如下:

    作者:孙爱春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膀胱癌60例超声诊断分析

    超声检查具有无痛、无创、安全、便利等优点,是诊断膀胱癌的常用方法.我们对60例膀胱癌患者的超声诊断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60例已确诊的膀胱癌患者,男39例、女21例,年龄39~72岁.临床表现包括无痛性血尿、膀胱刺激征、腰痛伴血尿、排尿困难等.

    作者:姜明娟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引产疗效观察

    过去,由于引产药物品种单一,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妊娠引产被临床广泛应用,但是,单用依沙吖啶引产存在产程长、胎盘胎膜残留率高、产时出血多等缺点.而米非司酮可以提高子宫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促进宫颈成熟,二者合用可减少引产并发症发生.我院自2006年7月~2007年6月应用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巧红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35岁以下胃癌13例分析

    35岁以下胃癌具有生物学行为差、手术切除率低等特点。2000年1月~2005年1月我院共收治13例,并随访5年以上,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作者:隋春丽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子宫穿孔的超声诊断价值

    子宫穿孔为宫内操作的一种并发症,严重者可见血管损伤、脂肪垂、网膜、肠管等被吸入宫腔,造成内出血、肠坏死、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因而是临床上严重的急腹症之一.现对我院2002年5月~2008年2月,应用二维超声进行检查,并经临床证实的11例子宫穿孔的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探讨超声检查对于子宫穿孔的诊断价值.

    作者:汪萍;舒敏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临床沟通、健康教育方式了解乳腺癌患者的护理需求及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结果:本组患者干预后比干预前舒适度改善,精神、心理压力明显缓解.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提高(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

    作者:彭英华;徐西玲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巨大右侧输卵管妊娠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女,40岁,因停经15w,右下腹隐痛并触及拳头样大小的活动性包块15d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G3P2,宫内放置节育环12年,末次月经2007年1月23日,停经后50+d开始有恶心、偏食等早孕反应,但症状轻,因为年龄偏大,停经50+d自认为是月经不调,故从未就诊,4月23日开始感右下腹胀痛不适,同时自己可在右下腹触及一拳头大小的活动性包块,因不影响日常生产劳动,故直到5月8日才到我院行B超检查提示:右侧附件区包块,大小10.8cm×10cm×8cm,其内可见3月大小的胎儿结构,胎心搏动正常.

    作者:董明兰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浅谈临终关怀的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临终护理日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科技的进步也许能延长患者的生命,但却无法消除死亡带给人们的恐惧与悲伤.临终关怀是一种人性化的关怀理念,为患者提供了临终前所需要的各种服务,其目的是让病人在生命的后阶段安详无憾的到达生命的终点,这不仅是对临终者尊严的维护,也是对家属的安慰.

    作者:古丽娜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家庭预防性消毒方法

    提起2003年春天,在中国暴发的非典型肺炎(SARS),人们一定还是心有余悸.由于SARS的流行,引起了人们对日常消毒的重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场所,在这里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特殊而密切的接触,也存在着类似甚至相同的生活方式,这就促进了疾病在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传播,也就有更多的机会对病原微生物共同暴露.在家庭日常消毒方面,消毒剂的使用仍然是一种紊乱状态.

    作者:朱茉莉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丙泊酚伍用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一种安全、有效、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的终止早孕的镇痛方法,也是医患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方法:无相关禁忌证且孕周<8w的要求行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90例,手术前1min静脉注射芬太尼0.1mg和丙泊酚200mg.结果: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增加镇痛效果,减少并发症.结论:具有安全、疗效好、减轻病人痛苦、使病人满意等特点.

    作者:庞丽辉;李建华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505例哈萨克族死亡原因分析

    关于哈萨克族死亡原因的各类研究有不少报道,目前公认的原因有脑卒中、心脏病、肿瘤等.研究分析哈萨克族死亡的原因,对提高哈萨克族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有重要的价值.现收集2007年505例哈萨克族死亡病例,对其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作者:夏旭辉;唐晓宾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麻醉处理

    随着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病人越来越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人越来越多.这类病人由于长期缺氧刺激,红细胞代偿性增加,加之肥胖及高血脂,使血黏度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肌负担加重,耗氧量增加,久之出现高血压、心肌缺血、劳损.肥胖也使呼吸代偿功能下降,均给手术麻醉带来困难,因此这类病人的麻醉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者:荣伟;赛海芳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学校传染病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学校是一个特殊的场所,学生们集体食堂就餐、集体宿舍住宿,人群过于密集,容易造成传染病在学生群体中的传播、蔓延,甚至爆发流行.这不仅会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还会严重影响学生们的身心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安定的因素.所以,做好学校传染病的管理工作,是保障全社会健康和控制传染病疫情的关键.目前在学校传染病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医院药品管理的思考与体会

    医院药品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内容,加强药品管理和服务是确保药品质量服务好大众健康的医院服务宗旨,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现代化医院药品质量管理加入ISO国际质量和14000环境门槛的保证.研讨如下:

    作者:王利东;刘艳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10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对100例HIE患儿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及跟踪随访.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及婴幼儿神经系统伤残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是预防和减少新生儿死亡及婴幼儿脑损伤后遗症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郭康丽;冯瑞峰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努力改善档案人员知识结构、专业能力,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档案人员的专业能力,主要是指履行专业职责的能力、智力、成绩、学历和资历等;档案专业人员应具备比较全面、系统的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如政治理论修养、文史知识、档案专业知识、科学技术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外语知识等.具有一定的档案专业能力、知识结构是档案人员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保证,也是档案专业人员补充更新知识,业务上开拓创新,提高管理技能的前提条件.

    作者:张华珍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中医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牵引推拿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牵引和推拿配合中药汤剂(自拟方)内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单一推拿治疗,每2w为1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治愈56例,好转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治愈34例,好转20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7.14%.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作者:杨兴云;庞耀辉;陈家升;甄汉森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精子培养液的研制与应用效果分析

    在诊断男性不育方面,精液常规分析是判断男性生殖能力的有效手段,新研制的精子培养液,是精液常规分析中的关键一步.对精液进行培养是一个创新方法,主要应用于生殖医学和医学检验领域,是对男性不育的精液分析和病因研究.

    作者:曹顺山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特高海拔地区就地治疗高原肺水肿24例体会

    高原肺水肿是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急性高原病,常发生于初进高原或再入高原者,多见于海拔3000米以上.由于发病急、进展快,对高原建设者、旅游者和登山人员都有巨大的威胁.

    作者:黄晓玲 刊期: 2008年第23期

中国保健杂志

中国保健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