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护理学报》版面费、征订费只接收银行汇款”的通知

关键词:护理学, 版面费, 征订, 银行, 汇款
摘要: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专案降低ICU高危压疮患者压疮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护理专案改善降低ICU高危压疮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方法通过人员、物品、方法、环境四方面对ICU高危压疮患者压疮的发生进行原因分析,结合工作实际,将改善目标设定为:高危压疮患者压疮发生率在4%以下。高危压疮风险评估达100%。确定解决方法及执行过程,如:组织理论讲座,选择恰当的评估方法,规范高危压疮上报流程,设高危压疮患者管理档案,使用新型的防压工具及材料等,并且评价效果。结果高危压疮患者压疮发生率由专案改善活动前的7.3%,降低到活动后的0.4%,高危患者压疮风险评估达100%。结论通过护理专案改善活动,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可降低ICU高危压疮患者压疮发生率,提高ICU护理质量。

    作者:单妙航;卢婉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云南省急危重症专科培训班护士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循证指南认知的调查

    目的:了解云南省急危重症专科培训班护士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循证指南的认知现状,以期了解云南省急危重症护士有关VAP预防认知水平,为开展VAP预防的教育培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云南省急危重症专科培训班的61名护士学员进行调查。结果本组护士对预防VAP循证指南的认知评分为(4.4±1.5)分,其中对呼吸机回路更换频率、密闭式吸痰管更换频率及气道湿化装置类型的认知率较低,分别为23%、21%、13%。结论云南省急危重症专科培训班护士对预防VAP循证指南的认知水平不高,应加强VAP循证护理教育和规范化培训。

    作者:田莹;马雪芩;李莎莎;刘永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奥马哈系统在护理教育实践中的应用进展

    随着医学信息化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国际间护理信息交流日益增多,学科间资源共享的需求也更加紧迫。标准化是护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标准的护理信息表达方式是护理信息发展的关键[1]。国际护理协会(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ICN)、美国护士协会(American Nurses Association,ANA)和国际北美护理诊断协会(North American Nursing Diagnosis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NANDA)都倡导以标准化的护理语言规范护理实践,以体现护理角色的重要性[2]。国际护理协会指出,如果没有自己的标准化语言,护理在医疗卫生保健系统中的作用就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其价值和重要性也不会得到认识和回报[3]。因此,使用系统化、标准化的护理语言成为当今护理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奥马哈系统就是一个以研究为基础的综合的标准化的护理实践分类系统[4],是美国护士协会认可的12种国际标准化护理语言之一[2]。但奥马哈系统在国内尚处于发展应用阶段,目前未见有其在护理教育方面的应用报道。本文旨在对奥马哈系统在国际护理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和目前在国内发展的状况进行综述,旨在为该系统在国内护理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胡梦晶;刘娜(综述);朱雪娇(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温水足浴配合足底按摩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肠蠕动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促进腹腔镜灌洗早期治疗非胆源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肠蠕动恢复的方法。方法将60例腹腔镜灌洗早期治疗非胆源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禁食、胃肠减压、中药灌洗等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温水足浴配合足底按摩。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和肛门排气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水足浴配合足底按摩能促进腹腔镜灌洗早期治疗非胆源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肠蠕动的恢复。

    作者:黄小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新鲜芦荟外敷结合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预防可达龙注射液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3种不同干预方法预防外周静脉泵入可达龙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168例外周静脉泵入可达龙治疗心律失常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及新鲜芦荟外敷组、喜疗妥外涂组、新鲜芦荟外敷结合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组共4组。对照组静脉穿刺局部未作特殊处理,新鲜芦荟外敷组采用新鲜芦荟外敷,喜疗妥外涂组使用喜疗妥外涂,新鲜芦荟外敷结合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组用新鲜芦荟外敷+间断式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比较4组患者输注过程中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新鲜芦荟外敷组和新鲜芦荟外敷结合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新鲜芦荟外敷组、喜疗妥外涂组、新鲜芦荟外敷结合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组比较,χ2=10.68,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新鲜芦荟外敷组与喜疗妥外涂组,χ2=4.57,P=0.03;新鲜芦荟外敷组与新鲜芦荟外敷结合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组,χ2=5.12,P=0.01;喜疗妥外涂组与新鲜芦荟外敷结合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组,χ2=9.62,P=0.00;因此新鲜芦荟外敷结合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组预防效果好,喜疗妥外涂组差。结论新鲜芦荟外敷结合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预防可达龙所致静脉炎效果较好,且取材方便、经济实惠、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作者:于志芳;朱胜春;居蓓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超声引导结合微插管鞘技术在上臂置入PICC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结超声引导结合微插管鞘技术在上臂置入PICC1次置管失败的原因和处理方法。120例置管患者中1次置管成功87例(72.5%),2次置管成功12例(10.0%),3次置管成功7例(5.8%),3次以上穿刺成功10例(8.4%),穿刺失败4例(3.3%);1次置管失败原因包括:穿刺针未1次置入血管,导丝送入困难,导管置入困难,穿刺鞘未置入血管,导管异位,认为在置管前利用血管超声仪充分评估血管的条件;置管时运用娴熟的操作技术,有效地处理置管时出现的问题;置管后及时胸片检查定位,可提高置管成功率。

    作者:吴玉琴;金瑛;苏琴;陈霞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高举平台结合3M透明敷料固定鼻胃管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高举平台结合3M透明敷料固定鼻胃管用于脑卒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1月神经内科118例留置鼻胃管的脑卒中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管道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高举平台结合3M透明敷料固定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更换胶布间隔时间、更换胶布耗时、鼻胃管滑脱率、鼻胃管压疮发生率和患者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更换胶布间隔时间较长,更换胶布耗时较短,鼻胃管滑脱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舒适度评价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举平台结合3M透明敷料固定鼻胃管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不易发生压疮,降低护理耗时和工作量,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是一种较好的鼻胃管固定方法。

    作者:钟彩棠;李小华;刘伟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胃肠道症状发生情况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了解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胃肠道症状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50例尿毒症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量表和肾脏疾病生活质量量表,了解患者胃肠道症状的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分析各种胃肠道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发生率为78.7%,总分为(1.34±0.34)分,其严重程度大多为“轻微”和“轻度”。在18~44岁的青年患者中,反流、腹痛和进食障碍对其生活质量存在影响(P<0.05);在45~59岁的中年患者中,反流、腹痛、便秘、腹泻、消化不良和进食障碍对其生活质量存在影响(P<0.05);在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中,进食障碍对其生活质量存在影响(P<0.05)。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78.7%存在胃肠道症状,发生率较高,程度大多较轻,但对患者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在今后的护理中,可通过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胃肠道症状来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梁玉婷;胡丽萍;陈伶俐;张力;周宏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动静脉脉冲泵对危重患者上肢静脉回流障碍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动静脉脉冲泵(artery vein impulse pump,A-V脉冲泵)对危重患者上肢静脉回流障碍作用及手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ICU非创伤性手肿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抬高患肢方法消肿,观察组采用A-V脉冲泵治疗。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患手的肿胀程度以及掌指关节活动度进行评定与比较。结果治疗后第7天及第14天,2组患者患手肿胀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患手掌指关节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手肿胀程度恢复和患手掌指关节活动度均较对照组好,且观察组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对照组好转不明显(P>0.05)。结论 A-V脉冲泵能显著改善危重患者手肿胀和手掌指关节活动度。

    作者:傅丽琴;姚惠萍;徐东平;陈娟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47例艾滋病合并肝硬化患者的护理

    总结47例艾滋病合并肝硬化住院患者的护理和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观察。对患者着重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健康教育,同时做好并发症的护理及预防,加强抗病毒治疗效果的观察、相关知识及依从性的教育,从而提高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本组患者经过住院治疗好转出院41例,2例因经济问题自动出院,4例死亡。

    作者:徐六妹;吴宝红;陈素青;李桂英;李莎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徒手三步法联合速冻胃管用于急性中毒昏迷患者胃管置入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徒手三步法联合速冻胃管用于急性中毒昏迷患者胃管置入的效果。方法将90例急性中毒昏迷患者按照入院时住院号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使用传统方法留置胃管,观察组48例使用徒手三步法联合速冻胃管留置胃管,即将冷冻后胃管置入10~15 cm时,助手向上提拉双侧下颌角,托起舌根部,向下压下颌,置管护士感觉阻力消失,即旋转胃管180°,使管端偏离气管,胃管头端弯曲的方向指向咽后方,管端沿着咽后壁滑行,轻柔地将胃管插入。比较两组患者留置胃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1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插管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徒手三步法联合速冻胃管可有效地提高急性中毒昏迷患者胃管置入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不良反应少。

    作者:姚丽琴;苏冰莲;谢月霞;邱红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8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行盆底重建术的护理

    总结80例盆底重建术患者的护理。术前通过讲解给予心理调适,加强会阴部护理及术前准备,指导进行会阴部收缩及放松训练;术后注意观察切口出血、渗血、血肿情况,处理可能的阴道脓性并带臭味的分泌物;加强疼痛评分及镇痛护理,严密观察尿液性状及尿量,及时发现可能的术中膀胱损伤,对尿潴留患者重新放置尿管,锻炼膀胱功能,必要时给予膀胱冲洗;对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注意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本组8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手术成功,除1例出现切口轻度渗血、1例出现尿潴留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

    作者:陈燕;翁丽;陈影洁;苏园园;韩燕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角膜绷带镜提高翼状胬肉患者术后舒适度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患者术后佩戴角膜绷带镜对舒适度的改善情况。方法将100例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单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角膜绷带镜,对患者术后眼部不适症状进行问卷量表评分,比较眼部疼痛程度,观察角膜创面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刺激感、烧灼感、眼部刺痛、流泪、睁眼困难等不舒适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术后眼部疼痛程度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 d内角膜创面愈合者32例(64%),3 d内愈合者18例(36%),对照组2 d内角膜创面愈合者16例(32%),3 d内愈合者34例(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所用时间较短。结论联合角膜绷带镜的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显著减轻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移植术后患者眼部诸多不适症状和疼痛,促进角膜创面愈合。

    作者:黄淑馨;高丽萍;陈晓虹;陈海金;陈尧;夏志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上臂植入式输液港与中央静脉植入式输液港的应用比较

    目的:探讨上臂植入式输液港与中央静脉植入式输液港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比较上臂植入式输液港与中央静脉植入式输液港置港及维护时间与舒适度。结果上臂植入式输液港节省置港及维护时间,患者舒适度提高。结论上臂植入式输液港能提高工作效率,患者更易于接受,进一步提升专科护士技术价值。

    作者:吴胜菊;全小明;赵文韬;林洁芬;曾韶凤;李小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下肢游离皮瓣移植术患者超前镇痛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下肢游离皮瓣移植术患者术前应用塞来昔布,联合术后使用自控静脉镇痛的镇痛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3年6月在本院创伤骨科择期行下肢游离皮瓣移植术的患者120例,按手术时间随机分为单次给药组、双次给药组和常规给药组,每组40例。单次给药组在常规术后镇痛的基础上于术前2 h口服塞来昔布400 mg;双次给药组在单次给药组的基础上,术前24 h增加口服塞来昔布400 mg 1次;常规给药组不进行超前给药,只使用常规术后镇痛方法。结果3组患者术后各时点芬太尼使用总量以及镇痛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给药组和双次给药组术后8 h开始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单次给药组和双次给药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游离皮瓣移植术患者术前应用塞来昔布,联合术后使用自控静脉镇痛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镇痛,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由于单次给药组和双次给药组在疼痛评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而单次给药组在给药次数及减少患者医疗费用方面有其优势,笔者建议临床使用单次给药的方式。

    作者:宋慧娟;陈谊;贺艳;陈丽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1例宫颈不完全环状断裂病例报道

    宫颈环状断裂为产科少见并发症,见于分娩过程中宫颈在强烈的宫缩下,远端血流量减少,致宫颈缺血坏死,终发展成为宫颈环状断裂,应及早发现,及早处理并加强护理,处理不及时可能因病情加重发生不同程度的产后出血、感染,甚至休克,危及生命,现报道1例自然分娩后发生宫颈不完全环状断裂患者的处理过程。

    作者:刘启英;周曼;韩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水循环保温毯用于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水循环保温毯用于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的效果。方法将200例择期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术前30 min至术后30 min使患者平躺于保温毯上(温度为38℃)。测量两组患者手术前30 min、手术开始时、手术结束时及术后30 min 4个时点产妇体温变化情况,观察两组产妇寒颤发生情况并调查其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时间点产妇体温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产妇手术结束时及术后30 min体温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产妇手术结束时及术后30 min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寒颤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产妇满意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保温毯的应用可有效维持产妇围术期体温恒定,降低术中寒颤的发生率,提高产妇满意度。

    作者:冷蔚蔚;周素玲;张维峰;殷国平;王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激光坐浴对混合痔Milligan-Morgan术后患者伤口愈合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激光坐浴对混合痔 Milligan-Morgan术后患者伤口愈合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混合痔 Milligan-Morgan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激光坐浴组为术后第1天开始使用激光坐浴+红外线灯照射(20~30 min)+外涂太宁药膏,普通坐浴组为术后第1天开始普通温水坐浴+红外线灯照射(20~30 min)+外涂太宁药膏。治疗5 d为1个疗程,记录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伤口愈合、疼痛及水肿等情况,并记录伤口愈合时间。结果1个疗程后,激光坐浴组疗效明显优于普通坐浴组( P=0.001);激光坐浴组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普通坐浴组(P=0.000)。结论混合痔Milligan-Morgan术后通过激光坐浴,能促进患者伤口愈合,减轻水肿、疼痛及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邓颖辉;马冬花;姚秋琼;吴霞;陈晓志;阮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3M黏着性棉布伸缩包带“Y”型固定法固定经鼻气管插管对鼻部压疮及舒适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3M黏着性棉布伸缩包带“Y”型固定法固定经鼻气管插管对鼻部压疮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经鼻气管插管患者按置管日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2例,采用3M微孔通气型胶带常规方法固定经鼻气管插管;观察组58例,采用3M黏着性棉布伸缩包带“Y”型固定法固定经鼻气管插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鼻部受压情况、患者舒适度及两组固定胶带更换间隔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鼻部压疮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固定胶带更换间隔时间要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长时间经鼻气管插管的患者运用3M黏着性棉布伸缩包带“Y”型固定法,可有效降低鼻部压疮的发生率,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且护理操作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石应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护理学报》影响因子稳居护理学学科期刊第3位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