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胜菊;全小明;赵文韬;林洁芬;曾韶凤;李小燕
根据《2011版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基础护理学》[1]要求,临床上常需根据患者的病情与治疗需要调整相应的卧位,正确的卧位对增进患者舒适、治疗疾病、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及进行各种检查等均起到良好的作用,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熟悉各种卧位的要求和方法,协助或指导患者取正确、舒适和安全的卧位。目前,大多数医院除重症监护室的病床设有不同卧位刻度器外,普通病区的病床均无标识,护士在执行此操作时往往依据个人经验或主观判断。因此,需要一种能进行准确测量床头、床尾抬高角度的有效工具,经过资料收集,笔者设计并联系厂家制作卧位角度测量提示器,明确患者床头、床尾抬高的角度,经过临床科室使用,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艳;姚旭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宫颈环状断裂为产科少见并发症,见于分娩过程中宫颈在强烈的宫缩下,远端血流量减少,致宫颈缺血坏死,终发展成为宫颈环状断裂,应及早发现,及早处理并加强护理,处理不及时可能因病情加重发生不同程度的产后出血、感染,甚至休克,危及生命,现报道1例自然分娩后发生宫颈不完全环状断裂患者的处理过程。
作者:刘启英;周曼;韩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小儿结、直肠治疗前肠道准备中清肠液的佳服用剂量。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拟行结、直肠治疗的小儿125例,随机分成3组,清肠液为磷酸钠盐清肠液(辉灵公司生产,C.B.Fleet Company,Inc.,45 mL/瓶), A组口服1/2瓶清肠液加温开水至400 mL,B组口服1瓶清肠液加温开水至800 mL,C组口服2瓶清肠液加温开水至1600 mL,观察各组患儿对清肠液的耐受性、不良反应和肠道清洁度。结果 A、B两组耐受性、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和B、C两组耐受性、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较少;B、C两组肠道清洁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和A、C两组肠道清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肠道清洁度较好。结论小儿结直肠治疗前,采用1瓶磷酸钠盐清肠液加800 mL温开水服用能有效清洁肠道,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骆欧;陈佳丽;袁成雪;张铭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家属进行疾病管理后,患者及其家属的干预效果。方法制定系统化的脑卒中疾病管理健康教育培训方案,对90名患者家属实施干预,分别在入院24 h内、课程宣教后、发病后1个月、3个月进行脑卒中知晓度测评;在入院时、发病14 d、发病1个月、发病3个月,测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评分。结果经过宣教,在课程宣教后(入院1周)、发病1个月、发病3个月,家属对脑卒中相关知识评价的答错项目数,由入院时的31.34下降到7.57、7.15和9.54(F=10.254,P=0.001);慢性期患者家属健康知识知晓度优于急性期患者家属(P<0.05)。在发病1个月、发病3个月时,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评分与入院时相比,明显好转(P<0.05)。结论针对缺血性卒中患者和家属的系统化疾病健康教育管理,有利于患者家属健康知识的掌握,能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顾巧华;王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总结超声引导结合微插管鞘技术在上臂置入PICC1次置管失败的原因和处理方法。120例置管患者中1次置管成功87例(72.5%),2次置管成功12例(10.0%),3次置管成功7例(5.8%),3次以上穿刺成功10例(8.4%),穿刺失败4例(3.3%);1次置管失败原因包括:穿刺针未1次置入血管,导丝送入困难,导管置入困难,穿刺鞘未置入血管,导管异位,认为在置管前利用血管超声仪充分评估血管的条件;置管时运用娴熟的操作技术,有效地处理置管时出现的问题;置管后及时胸片检查定位,可提高置管成功率。
作者:吴玉琴;金瑛;苏琴;陈霞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了解云南省急危重症专科培训班护士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循证指南的认知现状,以期了解云南省急危重症护士有关VAP预防认知水平,为开展VAP预防的教育培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云南省急危重症专科培训班的61名护士学员进行调查。结果本组护士对预防VAP循证指南的认知评分为(4.4±1.5)分,其中对呼吸机回路更换频率、密闭式吸痰管更换频率及气道湿化装置类型的认知率较低,分别为23%、21%、13%。结论云南省急危重症专科培训班护士对预防VAP循证指南的认知水平不高,应加强VAP循证护理教育和规范化培训。
作者:田莹;马雪芩;李莎莎;刘永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通过护理专案改善降低ICU高危压疮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方法通过人员、物品、方法、环境四方面对ICU高危压疮患者压疮的发生进行原因分析,结合工作实际,将改善目标设定为:高危压疮患者压疮发生率在4%以下。高危压疮风险评估达100%。确定解决方法及执行过程,如:组织理论讲座,选择恰当的评估方法,规范高危压疮上报流程,设高危压疮患者管理档案,使用新型的防压工具及材料等,并且评价效果。结果高危压疮患者压疮发生率由专案改善活动前的7.3%,降低到活动后的0.4%,高危患者压疮风险评估达100%。结论通过护理专案改善活动,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可降低ICU高危压疮患者压疮发生率,提高ICU护理质量。
作者:单妙航;卢婉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的心理韧性状况并做特征分析,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中国版心理韧性量表,对北京某三甲医院手术室45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对不同特征护士的心理韧性得分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的心理韧性量表总分平均为93.87分,处于中等水平;男护士坚韧、力量2个维度分和总分高于女护士(P<0.01);在坚韧维度、总分方面,不同学历组组内、不同工作年限组组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工作10年以上护士、大专及以下学历的护士得分低。结论总体来说,手术室护士心理韧性水平中等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不同特征的手术室护士心理韧性水平,存在性别、学历、工作年资方面的差异,应结合此特征制定干预对策。
作者:张俊杰;张圣洁;徐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总结9例IgG4相关性疾病患者护理经验,认为胰腺、肝脏及胆囊受累时,主要是对患者饮食及疼痛的护理,腹膜后受累时因患者的特殊治疗用药,需做好用药及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其他组织器官受累目前较少见,主要为对症护理。另外,因疾病临床表现的复杂性及多样性,常为患者带来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故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也十分重要。本组9例患者经积极治疗护理均好转出院。
作者:高青华;张亚美;赵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介绍一种多功能防移位腹带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在普通腹带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在腹带腹面布内面包扎伤口处缝1个18 cm×14 cm的夹层口袋;夹层口袋外缝制3条长6~8 cm弹性布条;腹带左、右弹力带上留有2个引流管通道,并各缝制2个(共4个)粘扣;腹面布、腰面布下面均垂直缝制2条连接带,连接带下面再水平连接2条大腿固定带,末端安上魔术贴。术后当日用腹带包扎伤口,将沙袋置于腹带腹面内面夹层口袋内,拉上拉链,将沙袋或中药袋和腹带结为一体进行有效固定,防止腹带移位。
作者:孙平;任金梅;王靖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徒手三步法联合速冻胃管用于急性中毒昏迷患者胃管置入的效果。方法将90例急性中毒昏迷患者按照入院时住院号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使用传统方法留置胃管,观察组48例使用徒手三步法联合速冻胃管留置胃管,即将冷冻后胃管置入10~15 cm时,助手向上提拉双侧下颌角,托起舌根部,向下压下颌,置管护士感觉阻力消失,即旋转胃管180°,使管端偏离气管,胃管头端弯曲的方向指向咽后方,管端沿着咽后壁滑行,轻柔地将胃管插入。比较两组患者留置胃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1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插管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徒手三步法联合速冻胃管可有效地提高急性中毒昏迷患者胃管置入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不良反应少。
作者:姚丽琴;苏冰莲;谢月霞;邱红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同情心疲乏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医护人员同情心疲乏量表,对上海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152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同情心疲乏总分(105.86±9.67)分,各条目均分(2.87±0.32)分,6个维度均分分别为:精神紧张(3.32±0.56)分,热情丧失(3.02±0.65)分,行为消极(2.67±0.51)分,情感淡漠(2.80±0.65)分,能力怀疑(2.63±0.55)分,斗志丧失(2.74±0.53)分。不同护龄、年龄、用工性质与急诊岗位的急诊护士同情心疲乏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士总体同情心疲乏程度为中等水平,45岁以上、急诊护龄>10年、合同聘用、急诊抢救室的护士同情心疲乏水平明显较高。提出制定干预对策时宜将其做为重点关注对象,提高急诊护士的自我预防与应对能力,加强管理、筛查与支持等。
作者:陈炜;吴茜;田梅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上臂植入式输液港与中央静脉植入式输液港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比较上臂植入式输液港与中央静脉植入式输液港置港及维护时间与舒适度。结果上臂植入式输液港节省置港及维护时间,患者舒适度提高。结论上臂植入式输液港能提高工作效率,患者更易于接受,进一步提升专科护士技术价值。
作者:吴胜菊;全小明;赵文韬;林洁芬;曾韶凤;李小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当代信息技术革命与生物医学技术革命的结合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医疗健康模式--移动医疗(mobile health,m-Health)[1]。近年来,移动医疗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医疗保健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而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关注和重视移动医疗的研究[2]。移动医疗是指一种将移动计算、医学传感以及通信技术融合为一体的新兴医疗保健模式[3]。手机作为移动医疗的一种重要载体,在卫生保健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笔者对移动医疗领域利用智能手机进行健康管理的现状和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魏春岚;王园园;刘砚燕;王婧婷(综述);袁长蓉(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胃肠道症状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50例尿毒症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量表和肾脏疾病生活质量量表,了解患者胃肠道症状的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分析各种胃肠道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发生率为78.7%,总分为(1.34±0.34)分,其严重程度大多为“轻微”和“轻度”。在18~44岁的青年患者中,反流、腹痛和进食障碍对其生活质量存在影响(P<0.05);在45~59岁的中年患者中,反流、腹痛、便秘、腹泻、消化不良和进食障碍对其生活质量存在影响(P<0.05);在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中,进食障碍对其生活质量存在影响(P<0.05)。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78.7%存在胃肠道症状,发生率较高,程度大多较轻,但对患者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在今后的护理中,可通过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胃肠道症状来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梁玉婷;胡丽萍;陈伶俐;张力;周宏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3种不同干预方法预防外周静脉泵入可达龙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168例外周静脉泵入可达龙治疗心律失常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及新鲜芦荟外敷组、喜疗妥外涂组、新鲜芦荟外敷结合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组共4组。对照组静脉穿刺局部未作特殊处理,新鲜芦荟外敷组采用新鲜芦荟外敷,喜疗妥外涂组使用喜疗妥外涂,新鲜芦荟外敷结合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组用新鲜芦荟外敷+间断式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比较4组患者输注过程中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新鲜芦荟外敷组和新鲜芦荟外敷结合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新鲜芦荟外敷组、喜疗妥外涂组、新鲜芦荟外敷结合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组比较,χ2=10.68,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新鲜芦荟外敷组与喜疗妥外涂组,χ2=4.57,P=0.03;新鲜芦荟外敷组与新鲜芦荟外敷结合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组,χ2=5.12,P=0.01;喜疗妥外涂组与新鲜芦荟外敷结合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组,χ2=9.62,P=0.00;因此新鲜芦荟外敷结合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组预防效果好,喜疗妥外涂组差。结论新鲜芦荟外敷结合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预防可达龙所致静脉炎效果较好,且取材方便、经济实惠、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作者:于志芳;朱胜春;居蓓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总结80例盆底重建术患者的护理。术前通过讲解给予心理调适,加强会阴部护理及术前准备,指导进行会阴部收缩及放松训练;术后注意观察切口出血、渗血、血肿情况,处理可能的阴道脓性并带臭味的分泌物;加强疼痛评分及镇痛护理,严密观察尿液性状及尿量,及时发现可能的术中膀胱损伤,对尿潴留患者重新放置尿管,锻炼膀胱功能,必要时给予膀胱冲洗;对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注意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本组8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手术成功,除1例出现切口轻度渗血、1例出现尿潴留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
作者:陈燕;翁丽;陈影洁;苏园园;韩燕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