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剂量磷酸钠盐清肠液用于小儿结直肠治疗前肠道准备的效果分析

骆欧;陈佳丽;袁成雪;张铭光

关键词:磷酸钠盐清肠液, 小儿, 结直肠治疗, 肠道准备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结、直肠治疗前肠道准备中清肠液的佳服用剂量。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拟行结、直肠治疗的小儿125例,随机分成3组,清肠液为磷酸钠盐清肠液(辉灵公司生产,C.B.Fleet Company,Inc.,45 mL/瓶), A组口服1/2瓶清肠液加温开水至400 mL,B组口服1瓶清肠液加温开水至800 mL,C组口服2瓶清肠液加温开水至1600 mL,观察各组患儿对清肠液的耐受性、不良反应和肠道清洁度。结果 A、B两组耐受性、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和B、C两组耐受性、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较少;B、C两组肠道清洁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和A、C两组肠道清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肠道清洁度较好。结论小儿结直肠治疗前,采用1瓶磷酸钠盐清肠液加800 mL温开水服用能有效清洁肠道,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1例宫颈不完全环状断裂病例报道

    宫颈环状断裂为产科少见并发症,见于分娩过程中宫颈在强烈的宫缩下,远端血流量减少,致宫颈缺血坏死,终发展成为宫颈环状断裂,应及早发现,及早处理并加强护理,处理不及时可能因病情加重发生不同程度的产后出血、感染,甚至休克,危及生命,现报道1例自然分娩后发生宫颈不完全环状断裂患者的处理过程。

    作者:刘启英;周曼;韩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开辟“国际护理论坛”促进护理学术交流欢迎订阅2014年《护理学报》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439名ICU护士工作压力源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ICU护士的工作压力状况,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广东省内10所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的439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护士压力源的水平差异、总体压力源水平及其与工作时间和主观满意度的相关性。结果女性护士的工作压力源总分高于男性护士(t=3.67,P<0.01);不同职称、不同编制、不同职务的ICU护士,在工作压力源总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从事 ICU工作时间与工作压力源总分呈一定正相关(r=0.163,P<0.01);对生活总体满意度与工作压力总分呈一定负相关(r=-0.191,P<0.01)。结论 ICU护士中,女性、护师、护士长和在编护士的工作压力较大,工作年限、对目前生活的满意度评价与工作压力感受有一定关系,重视上述人群和针对有关因素进行干预可望调节ICU护士工作压力。

    作者:魏红云;高钰琳;杨雪岭;傅卫军;蔡淑敏;冯现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3所三级甲等医院152名急诊科护士同情心疲乏水平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同情心疲乏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医护人员同情心疲乏量表,对上海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152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同情心疲乏总分(105.86±9.67)分,各条目均分(2.87±0.32)分,6个维度均分分别为:精神紧张(3.32±0.56)分,热情丧失(3.02±0.65)分,行为消极(2.67±0.51)分,情感淡漠(2.80±0.65)分,能力怀疑(2.63±0.55)分,斗志丧失(2.74±0.53)分。不同护龄、年龄、用工性质与急诊岗位的急诊护士同情心疲乏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士总体同情心疲乏程度为中等水平,45岁以上、急诊护龄>10年、合同聘用、急诊抢救室的护士同情心疲乏水平明显较高。提出制定干预对策时宜将其做为重点关注对象,提高急诊护士的自我预防与应对能力,加强管理、筛查与支持等。

    作者:陈炜;吴茜;田梅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角膜绷带镜提高翼状胬肉患者术后舒适度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患者术后佩戴角膜绷带镜对舒适度的改善情况。方法将100例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单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角膜绷带镜,对患者术后眼部不适症状进行问卷量表评分,比较眼部疼痛程度,观察角膜创面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刺激感、烧灼感、眼部刺痛、流泪、睁眼困难等不舒适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术后眼部疼痛程度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 d内角膜创面愈合者32例(64%),3 d内愈合者18例(36%),对照组2 d内角膜创面愈合者16例(32%),3 d内愈合者34例(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所用时间较短。结论联合角膜绷带镜的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显著减轻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移植术后患者眼部诸多不适症状和疼痛,促进角膜创面愈合。

    作者:黄淑馨;高丽萍;陈晓虹;陈海金;陈尧;夏志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47例艾滋病合并肝硬化患者的护理

    总结47例艾滋病合并肝硬化住院患者的护理和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观察。对患者着重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健康教育,同时做好并发症的护理及预防,加强抗病毒治疗效果的观察、相关知识及依从性的教育,从而提高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本组患者经过住院治疗好转出院41例,2例因经济问题自动出院,4例死亡。

    作者:徐六妹;吴宝红;陈素青;李桂英;李莎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动静脉脉冲泵对危重患者上肢静脉回流障碍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动静脉脉冲泵(artery vein impulse pump,A-V脉冲泵)对危重患者上肢静脉回流障碍作用及手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ICU非创伤性手肿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抬高患肢方法消肿,观察组采用A-V脉冲泵治疗。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患手的肿胀程度以及掌指关节活动度进行评定与比较。结果治疗后第7天及第14天,2组患者患手肿胀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患手掌指关节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手肿胀程度恢复和患手掌指关节活动度均较对照组好,且观察组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对照组好转不明显(P>0.05)。结论 A-V脉冲泵能显著改善危重患者手肿胀和手掌指关节活动度。

    作者:傅丽琴;姚惠萍;徐东平;陈娟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3M黏着性棉布伸缩包带“Y”型固定法固定经鼻气管插管对鼻部压疮及舒适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3M黏着性棉布伸缩包带“Y”型固定法固定经鼻气管插管对鼻部压疮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经鼻气管插管患者按置管日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2例,采用3M微孔通气型胶带常规方法固定经鼻气管插管;观察组58例,采用3M黏着性棉布伸缩包带“Y”型固定法固定经鼻气管插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鼻部受压情况、患者舒适度及两组固定胶带更换间隔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鼻部压疮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固定胶带更换间隔时间要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长时间经鼻气管插管的患者运用3M黏着性棉布伸缩包带“Y”型固定法,可有效降低鼻部压疮的发生率,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且护理操作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石应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0级糖尿病足三虫桃红汤足浴联合足底反射区按摩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三虫桃红汤中药足浴对0级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将84例诊断为0级糖尿病足的患者就诊先后顺序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予以常规西医综合疗法,观察组常规护理加用三虫桃红汤中药方泡洗患足,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糖尿病足部护理并予以温水泡足,观察两组干预2个月(2个疗程)的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三虫桃红汤中药足浴治疗0级糖尿病足效果显著。

    作者:陈青青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超声引导结合微插管鞘技术在上臂置入PICC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结超声引导结合微插管鞘技术在上臂置入PICC1次置管失败的原因和处理方法。120例置管患者中1次置管成功87例(72.5%),2次置管成功12例(10.0%),3次置管成功7例(5.8%),3次以上穿刺成功10例(8.4%),穿刺失败4例(3.3%);1次置管失败原因包括:穿刺针未1次置入血管,导丝送入困难,导管置入困难,穿刺鞘未置入血管,导管异位,认为在置管前利用血管超声仪充分评估血管的条件;置管时运用娴熟的操作技术,有效地处理置管时出现的问题;置管后及时胸片检查定位,可提高置管成功率。

    作者:吴玉琴;金瑛;苏琴;陈霞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护理专案降低ICU高危压疮患者压疮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护理专案改善降低ICU高危压疮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方法通过人员、物品、方法、环境四方面对ICU高危压疮患者压疮的发生进行原因分析,结合工作实际,将改善目标设定为:高危压疮患者压疮发生率在4%以下。高危压疮风险评估达100%。确定解决方法及执行过程,如:组织理论讲座,选择恰当的评估方法,规范高危压疮上报流程,设高危压疮患者管理档案,使用新型的防压工具及材料等,并且评价效果。结果高危压疮患者压疮发生率由专案改善活动前的7.3%,降低到活动后的0.4%,高危患者压疮风险评估达100%。结论通过护理专案改善活动,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可降低ICU高危压疮患者压疮发生率,提高ICU护理质量。

    作者:单妙航;卢婉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简便警示卧位角度测量器的设计

    根据《2011版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基础护理学》[1]要求,临床上常需根据患者的病情与治疗需要调整相应的卧位,正确的卧位对增进患者舒适、治疗疾病、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及进行各种检查等均起到良好的作用,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熟悉各种卧位的要求和方法,协助或指导患者取正确、舒适和安全的卧位。目前,大多数医院除重症监护室的病床设有不同卧位刻度器外,普通病区的病床均无标识,护士在执行此操作时往往依据个人经验或主观判断。因此,需要一种能进行准确测量床头、床尾抬高角度的有效工具,经过资料收集,笔者设计并联系厂家制作卧位角度测量提示器,明确患者床头、床尾抬高的角度,经过临床科室使用,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艳;姚旭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15例晚期肺癌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导管直接溶栓的护理

    15例晚期肺癌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给予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行腔内导管直接溶栓,术后严防滤器移位,做好导管溶栓及患肢护理;监测实验室凝血指标,密切观察出血情况;预防消化道出血和肺栓塞等并发症,做好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15例患者患肢肿胀消退,疼痛缓解,血栓全部溶解,出现溶栓导管穿刺点出血5例,导管移位1例,消化道出血1例,小隐静脉切开处皮缘发黑1例,经及时发现积极治疗护理后痊愈出院。15例患者随防5~28月无静脉血栓复发。

    作者:钟淑萍;金伟飞;王兴木;董学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奥马哈系统在护理教育实践中的应用进展

    随着医学信息化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国际间护理信息交流日益增多,学科间资源共享的需求也更加紧迫。标准化是护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标准的护理信息表达方式是护理信息发展的关键[1]。国际护理协会(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ICN)、美国护士协会(American Nurses Association,ANA)和国际北美护理诊断协会(North American Nursing Diagnosis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NANDA)都倡导以标准化的护理语言规范护理实践,以体现护理角色的重要性[2]。国际护理协会指出,如果没有自己的标准化语言,护理在医疗卫生保健系统中的作用就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其价值和重要性也不会得到认识和回报[3]。因此,使用系统化、标准化的护理语言成为当今护理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奥马哈系统就是一个以研究为基础的综合的标准化的护理实践分类系统[4],是美国护士协会认可的12种国际标准化护理语言之一[2]。但奥马哈系统在国内尚处于发展应用阶段,目前未见有其在护理教育方面的应用报道。本文旨在对奥马哈系统在国际护理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和目前在国内发展的状况进行综述,旨在为该系统在国内护理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胡梦晶;刘娜(综述);朱雪娇(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温水足浴配合足底按摩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肠蠕动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促进腹腔镜灌洗早期治疗非胆源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肠蠕动恢复的方法。方法将60例腹腔镜灌洗早期治疗非胆源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禁食、胃肠减压、中药灌洗等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温水足浴配合足底按摩。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和肛门排气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水足浴配合足底按摩能促进腹腔镜灌洗早期治疗非胆源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肠蠕动的恢复。

    作者:黄小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下肢游离皮瓣移植术患者超前镇痛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下肢游离皮瓣移植术患者术前应用塞来昔布,联合术后使用自控静脉镇痛的镇痛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3年6月在本院创伤骨科择期行下肢游离皮瓣移植术的患者120例,按手术时间随机分为单次给药组、双次给药组和常规给药组,每组40例。单次给药组在常规术后镇痛的基础上于术前2 h口服塞来昔布400 mg;双次给药组在单次给药组的基础上,术前24 h增加口服塞来昔布400 mg 1次;常规给药组不进行超前给药,只使用常规术后镇痛方法。结果3组患者术后各时点芬太尼使用总量以及镇痛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给药组和双次给药组术后8 h开始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单次给药组和双次给药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游离皮瓣移植术患者术前应用塞来昔布,联合术后使用自控静脉镇痛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镇痛,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由于单次给药组和双次给药组在疼痛评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而单次给药组在给药次数及减少患者医疗费用方面有其优势,笔者建议临床使用单次给药的方式。

    作者:宋慧娟;陈谊;贺艳;陈丽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改良体外测量法在29例肥胖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

    介绍针对肥胖患者PICC置管的体外测量改良方法。选择29例拟行PICC置管术的肥胖患者,在传统的体外测量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将其体表所测量的数值减去3 cm。置管成功后,予胸部X线摄片定位,29例肥胖患者的导管末端均位于上腔静脉下1/3段到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连接处的理想深度,导管到达上腔静脉理想深度的准确率达100%。

    作者:应晓理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高举平台结合3M透明敷料固定鼻胃管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高举平台结合3M透明敷料固定鼻胃管用于脑卒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1月神经内科118例留置鼻胃管的脑卒中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管道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高举平台结合3M透明敷料固定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更换胶布间隔时间、更换胶布耗时、鼻胃管滑脱率、鼻胃管压疮发生率和患者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更换胶布间隔时间较长,更换胶布耗时较短,鼻胃管滑脱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舒适度评价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举平台结合3M透明敷料固定鼻胃管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不易发生压疮,降低护理耗时和工作量,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是一种较好的鼻胃管固定方法。

    作者:钟彩棠;李小华;刘伟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护理质量管理与科研学习班通知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关于“《护理学报》版面费、征订费只接收银行汇款”的通知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