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晚期血吸虫病合并抑郁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周瑞红;潘洁;刘科丰;邵志伟;来如意;余慧琼

关键词:血吸虫病, 晚期, 抑郁,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多元回归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晚期血吸虫病合并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实施临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对206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应用抑郁自评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进行调查,再对抑郁检出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43例患者检出抑郁,阳性率69.4%,合并抑郁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低于无抑郁患者(P=0.000);生活质量4个领域得分中,生理领域得分低,社会领域得分高;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抑郁程度、文化程度、性别、上消化道出血次数、晚期血吸虫病手术史,分别是晚期血吸虫病合并抑郁患者生活质量4个维度的影响因素。结论晚期血吸虫病合并抑郁患者生活质量低,抑郁程度严重者生活质量得分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应对可控因素进行积极干预,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学报》影响因子稳居护理学学科期刊第3位

    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2013年11月新统计,《护理学报》影响因子位居2012年统计年中18种护理学学科期刊的第3位。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改良单手回套针帽法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改良单手回套针帽法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80例使用动静脉内瘘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回血毕处置内瘘穿刺针随机采用单手回套针帽法(对照组,90例,4320支)或改良单手回套针帽法(观察组,90例,4325支),比较两组处置内瘘穿刺针所需时间、发生针刺伤次数。结果观察组采用改良单手回套针帽法处置内瘘穿刺针所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无发生针刺伤事件,对照组发生2次,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单手回套针帽法操作简单、安全,能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兰珍;徐武敏;谷禾;金领微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晚期血吸虫病合并抑郁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晚期血吸虫病合并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实施临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对206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应用抑郁自评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进行调查,再对抑郁检出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43例患者检出抑郁,阳性率69.4%,合并抑郁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低于无抑郁患者(P=0.000);生活质量4个领域得分中,生理领域得分低,社会领域得分高;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抑郁程度、文化程度、性别、上消化道出血次数、晚期血吸虫病手术史,分别是晚期血吸虫病合并抑郁患者生活质量4个维度的影响因素。结论晚期血吸虫病合并抑郁患者生活质量低,抑郁程度严重者生活质量得分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应对可控因素进行积极干预,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

    作者:周瑞红;潘洁;刘科丰;邵志伟;来如意;余慧琼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家庭的结构及功能对家庭成员焦虑的影响

    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基本构成单位,被形象地比喻为社会的细胞。作为个人生活的主要环境之一,家庭除为个人的发展提供物质上的保障,还为个人提供重要的心理和情感支持[1],家庭的状况对人的健康影响至关重要。当一个家庭成员患病时,整个家庭将会产生一些情感反应,如担忧、焦虑等,如患病的成员在家庭中的作用很大,同时这一成员的疾病又很严重,家庭往往出现严重的功能障碍[2]。为更好地防范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因素对患者产生焦虑的情感反应,笔者将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对家庭成员焦虑的影响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小华(综述);梁渊(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胃癌术后患者中药贴敷神阙穴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胃癌术后患者运用中药贴敷神阙穴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抽取江苏省中医院消化肿瘤外科2011年12月-2012年12月100例行胃癌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采取中药穴位贴敷神阙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腹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使用中药贴敷神阙穴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提前,腹胀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有助于促进胃癌术后肠蠕动的恢复,减少术后腹胀的发生。

    作者:李菊云;黄为君;吴艳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内观认知疗法对反复胚胎着床失败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内观认知疗法对反复胚胎着床失败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辅助生育治疗,经≥2个新鲜周期或≥10个胚胎移植仍未获得临床妊娠的反复胚胎着床失败患者按纳入先后顺序的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组在常规心理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内观认知疗法。观察心理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睡眠质量高于对照组。结论内观认知疗法在改善反复胚胎着床失败患者的睡眠质量上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波澜;孙洪梅;李思特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医护患对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态度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调查粤北地区某三级甲等医院医护人员、恶性肿瘤患者及家属对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态度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本院210名医护人员、105名恶性肿瘤患者家属及103例恶性肿瘤患者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态度及影响因素。结果医护人员、家属及患者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认知率分别为16.7%、9.5%及6.8%;赞同实施率分别为85.7%、51.4%及88.3%。不同文化程度、宗教信仰、住院经历及丧亲原因的家属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家属及患者支持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原因不一,其中选择较多原因为疾病长期折磨、临终时应减轻痛苦等;不支持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原因医护人员选择较多为没有法律支持、应救死扶伤,家属选择较多为伦理道德问题,患者选择较多为有事未了。结论不同地区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认知程度可能不同,医护人员及患者对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态度较家属更认可和支持,多因素影响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态度,实施时需综合考虑社会道德观念及法律等问题。

    作者:李宇芳;邹剑莹;骆坚;谢秀英;袁艾东;刘美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23例1型糖尿病患者行猪胰岛细胞移植手术治疗的护理

    总结猪胰岛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治疗护理。护理重点包括:术前,做好各项专科检查,评估及筛选合适的患者,密切监测血糖,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针对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如对手术的恐惧及术后疗效期望过高)进行护理;术后,预防感染,进行保护性隔离;严密监测血糖,警惕高血糖、低血糖的出现;做好个体化饮食指导及护理,准确执行各种用药,观察药物反应;针对患者恐惧、紧张等给予心理疏导及支持;观察与预防并发症,做好出院健康宣教及出院随访。本组患者进行猪胰岛细胞移植手术治疗后,未出现明显移植排斥反应,生命体征平稳,移植治疗6个月随访血糖控制较前明显改善。

    作者:龙飞艳;严谨;胡平安;李霞;余波;张永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不同化疗周期肿瘤患者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及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不同化疗周期肿瘤患者自我效能与社会支持、生存质量间的相关性,为临床形成系统、有效的自我效能护理干预模式提供科学依据,终有效地改善肿瘤化疗患者生存质量。方法选取2013年7-12月初次并拟行6周期化疗的肿瘤患者120例,分别于第3、第6周期化疗结束后,应用中文版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年龄、诊断、在家庭中承担角色重要性、食欲的化疗患者社会支持量表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诊断、在家庭中承担角色重要性、食欲、睡眠的化疗患者生存质量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化疗周期及第6化疗周期中自我效能总分与社会支持、生存质量总分均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化疗周期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生存质量的评分较第3化疗周期均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患者社会支持和生存质量受人口学相关因素的影响,患者化疗周期增加的同时,需要不断加强其社会支持力度、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终改善其生存质量。

    作者:王丽;杜艳丽;闫晶;江泽莹;程文静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135例职业病患者应对方式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职业病患者应对方式的特点。方法采用应对方式问卷对135例在院职业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职业病患者所采用的应对方式按分值高低排序为:退避(0.58±0.19)分>幻想(0.54±0.20)分>自责(0.51±0.20)分>解决问题(0.48±0.15)分>合理化(0.47±0.15)分>求助(0.45±0.18)分。女性在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得分上高于男性;25~50岁的患者在自责、幻想、合理化因子上得分低于<25岁组,在求助因子得分高于<25岁组;学历高的患者在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得分上高于学历低的患者;己婚患者在解决问题、求助、幻想因子得分上高于未婚及离异或丧偶组;自付医疗费用的患者在退避因子得分高于工伤医疗和单位支付医疗费用的患者;病情重的患者在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得分低于病情中度和轻度的患者,而其在自责、退避因子得分上高于其他两组患者;家庭收入高的患者在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得分上高于家庭收入低的患者,而其在幻想、退避因子方面得分低于家庭收入低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职业病患者多采用不成熟的消极应对方式,女性、年龄25~50岁、已婚、病情轻、学历高、家庭收入高和非自付医疗费用的患者更易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

    作者:周宇燕;章一华;李淑艳;刘璐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甲状腺专用冰袋的制作与应用

    临床工作中,甲状腺切除术后常用沙袋或冰袋压迫颈部切口,起到止血、止痛和消肿等作用,但常规沙袋或冰袋存在难以紧贴颈部皮肤、不方便固定等弊端,影响冷敷效果。笔者设计制作了一种甲状腺专用冰袋,由凝胶状的蓄能材料和固定袋两部分组成,置于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颈部,不仅便捷地实现了冷疗、压迫效果,有效预防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切口疼痛、出血及颈部肿胀等并发症,而且可以增加患者舒适感,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敏;聂雷霞;李威;吴荣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护理本科生职业决策与临床学习环境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职业决策与临床学习环境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河北省7所三级综合医院临床实习末期的护理本科生420名为研究对象。应用护理本科生职业决策问卷和临床学习环境评价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在职业决策问卷调查中,得分高的维度是社会因素(3.93±0.71)分,低的维度是个人因素(3.25±0.74)分;对临床学习环境评价中得分高的维度是人际关系(3.31±0.68)分,低的维度是学生参与性(2.68±0.74)分。职业决策中的社会因素、雇主因素与临床学习环境评价中的工作氛围及团队文化和学生参与性呈负相关(P<0.05)。结论护理本科生选择长期从事护理工作的比率较低,在职业决策过程中对所选职业的社会认可度、工作待遇等方面的关注程度高,临床学习环境中的护理工作氛围和所从事的护理工作内容影响护理本科生的职业决策。

    作者:左一红;孙秉赋;孙玉倩;李鑫;邢凤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生物反馈治疗的依从性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生物反馈治疗过程的依从性,为临床护理干预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92例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进行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92例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对生物反馈治疗依从性良好的比例占41%,患者对来院门诊治疗的依从性高,达54%,改善生活方式的依从性次之,为43%,家庭训练的依从性差,仅39%,性别、年龄、经济状况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是影响治疗依从性的因素(P<0.05)。结论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生物反馈治疗总体依从性较低,护理人员应该重视相关影响因素,给予有效护理干预,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以提高并巩固疗效。

    作者:刘梅娟;程凤平;邹莹莹;王莉慧;任渝棠;吴嘉煖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晚期卵巢癌患者腹腔引流管应用导管固定装置的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导管固定装置联合3 M透明敷贴在晚期卵巢癌患者腹腔引流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腹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腹水的晚期卵巢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胶布联合3 M透明敷贴固定引流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导管固定装置,观察两组患者引流管脱出率、患者舒适度、引流管留置时间、日均换药次数。结果观察组引流管脱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引流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日均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固定装置联合3 M透明敷贴固定腹腔引流管,能降低引流管脱出率,提高患者舒适度,延长引流管使用时间。

    作者:杨敏;杨智蓉;古丽;赵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体验的概述及其在护理领域的应用研究

    人们生活在体验之中,并通过体验而生活。21世纪是“体验的时代”[1],体验已成为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经济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医学也提出了体验医学,医务人员需重视患者的疾病体验及就医过程的体验[2]。2012年英国国家卫生部印发医疗服务体系成果框架[3],提出“确保医疗过程中患者的正性体验”成为医疗服务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并提出了如何提高患者体验的一系列标准。目前,患者体验已成为了研究发展趋势,研究患者体验既是实现“以人为中心”护理服务宗旨的需求[4],也是为护理人员提供信息和依据[5]、反映护理服务质量[6]的重要途径。笔者对体验的概念、理论模型、在临床护理领域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亚琪(综述);严谨(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护理学报》第16期继续教育思考题

    1作者刘晓颖等在呼吸机设定为容量控制条件下,研究观察了按分钟通气量计算的湿化液滴注速度对机械通气患者痰液黏稠度和气道湿化的效果,以下的结果哪些是正确的?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三角枕与脚圈的制作及其在下肢骨折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介绍2种三角枕的叠放、脚踏点的画制及新脚圈的制作与使用方法。由厂家提供成品三角枕,再将其进行改进,在三角枕上画制脚踏点并按功能位的不同,采用不同角度进行摆放,确保患肢外展中立位的放置,维持了踝关节屈曲的有效角度;将脚圈改进为患者自己用手牵拉脚圈进行患肢功能锻炼的结构,患者自行掌控患肢功能锻炼的速度和时间,增加功能锻炼的趣味性,减轻了患者家属的负担;避免了足后跟压疮的发生,减少皮肤损伤,减轻疼痛,增加舒适感;避免了功能锻炼时床褥垫子和气垫床向后滑移,节省了护理劳动力,减少了护理工作量。

    作者:袁和芬;周小萍;周芸芳;宋晓刚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创伤性膝关节僵硬患者膝关节医疗体操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膝关节医疗体操在创伤性膝关节僵硬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6例符合纳入标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目前临床开展的常规康复治疗:关节松动技术和持续被动活动机治疗配合中药熏洗及红外线照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自主进行膝关节医疗体操锻炼,由拨筋推髌活动、仰卧团身抱膝、俯卧背式牵拉、坐位膝关节拉伸等7个动作组成。分别在治疗后第2、第4、第6和第8周进行两组患者膝关节主动活动度评估。结果观察组各时段膝关节主动活动度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医疗体操能有效减缓膝关节挛缩发展,巩固并提升创伤性膝关节僵硬患者膝关节主动活动度。

    作者:熊洁;谢韶东;陈幸谊;官海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湿化液滴注速度对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按分钟通气量计算的湿化液滴注速度对机械通气患者痰液黏稠度和气道湿化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130例容量控制模式的机械通气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前30例患者按分钟通气量分成 A(6~8 L/min)、B(8~10 L/min)两组进行湿化液滴注速度的计算;然后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按照计算的速度进行湿化液滴注,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湿化液滴注。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在1h、2h、3h3个时间点湿化液水平线与湿化罐基线间的距离,用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痰液黏稠度,用行×列卡方检验比较气道湿化效果。结果 A组湿化液滴注速度为(27.4±1.54)mL/h,B组湿化液滴注速度为(30.7±1.73)ml/h。干预组和对照组在不同湿化液滴注速度下1 h、2 h、3 h时,湿化罐内湿化液水平线与湿化罐基线间距离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痰液黏稠度和气道湿化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设定为容量控制条件下,分钟通气量为6~8 L/min时,湿化液滴注速度设为27~28 mL/h,分钟通气量为8~10 L/min时,湿化液滴注速度设为29~31 mL/h。按分钟通气量计算出的湿化液滴注速度可改善容量控制模式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

    作者:刘晓颖;孙红;绳宇;周文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阴道分娩中双人脐带血采集方法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中双人脐带血采集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产前签订脐带血自我留存同意书的240例阴道分娩产妇,按进入产房分娩时间先后顺序分组,奇数者为观察组,偶数者为对照1组,各120例;并将产前签订脐带血自愿捐献同意书1-120顺序号120例阴道分娩产妇为对照2组。观察组实施双人采血法,对照1组实施单人采血法,对照2组实施3人采血法,并对3组脐带血采集质量相关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组脐带血采集起始时间、采集血量、细菌污染率、脐带血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对照1组、对照1组与对照2组其脐带血采集起始时间、采集血量、细菌污染率、脐血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对照2组两组的脐带血采集起始时间、采集血量、细菌污染率、脐血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中双人脐带血采集法,有效提高脐带血合格率,既节省人力又能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何小华;黄雪霞;林泽香 刊期: 2014年第16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