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3例1型糖尿病患者行猪胰岛细胞移植手术治疗的护理

龙飞艳;严谨;胡平安;李霞;余波;张永

关键词:1型糖尿病, 猪胰岛细胞移植, 护理
摘要:总结猪胰岛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治疗护理。护理重点包括:术前,做好各项专科检查,评估及筛选合适的患者,密切监测血糖,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针对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如对手术的恐惧及术后疗效期望过高)进行护理;术后,预防感染,进行保护性隔离;严密监测血糖,警惕高血糖、低血糖的出现;做好个体化饮食指导及护理,准确执行各种用药,观察药物反应;针对患者恐惧、紧张等给予心理疏导及支持;观察与预防并发症,做好出院健康宣教及出院随访。本组患者进行猪胰岛细胞移植手术治疗后,未出现明显移植排斥反应,生命体征平稳,移植治疗6个月随访血糖控制较前明显改善。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学报》影响因子稳居护理学学科期刊第3位

    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2013年11月新统计,《护理学报》影响因子位居2012年统计年中18种护理学学科期刊的第3位。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不同化疗周期肿瘤患者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及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不同化疗周期肿瘤患者自我效能与社会支持、生存质量间的相关性,为临床形成系统、有效的自我效能护理干预模式提供科学依据,终有效地改善肿瘤化疗患者生存质量。方法选取2013年7-12月初次并拟行6周期化疗的肿瘤患者120例,分别于第3、第6周期化疗结束后,应用中文版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年龄、诊断、在家庭中承担角色重要性、食欲的化疗患者社会支持量表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诊断、在家庭中承担角色重要性、食欲、睡眠的化疗患者生存质量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化疗周期及第6化疗周期中自我效能总分与社会支持、生存质量总分均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化疗周期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生存质量的评分较第3化疗周期均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患者社会支持和生存质量受人口学相关因素的影响,患者化疗周期增加的同时,需要不断加强其社会支持力度、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终改善其生存质量。

    作者:王丽;杜艳丽;闫晶;江泽莹;程文静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由护士主导每日唤醒在重症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由护士主导执行的每日唤醒在重症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治疗中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由护士主导执行每日唤醒,观察组由管床医师依据患者病情决定唤醒时机,护士具体执行。观察两组镇静剂用量、停药后完全清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总镇静时间、ICU住院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咪达唑仑用量、停药后完全清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总镇静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情绪、心率、血压异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非计划拔管发生。结论由护士主导执行的每日唤醒在重症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佩丽;邵换璋;李海云;朱文亮;李黎明;成巧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23例1型糖尿病患者行猪胰岛细胞移植手术治疗的护理

    总结猪胰岛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治疗护理。护理重点包括:术前,做好各项专科检查,评估及筛选合适的患者,密切监测血糖,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针对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如对手术的恐惧及术后疗效期望过高)进行护理;术后,预防感染,进行保护性隔离;严密监测血糖,警惕高血糖、低血糖的出现;做好个体化饮食指导及护理,准确执行各种用药,观察药物反应;针对患者恐惧、紧张等给予心理疏导及支持;观察与预防并发症,做好出院健康宣教及出院随访。本组患者进行猪胰岛细胞移植手术治疗后,未出现明显移植排斥反应,生命体征平稳,移植治疗6个月随访血糖控制较前明显改善。

    作者:龙飞艳;严谨;胡平安;李霞;余波;张永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医护患对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态度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调查粤北地区某三级甲等医院医护人员、恶性肿瘤患者及家属对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态度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本院210名医护人员、105名恶性肿瘤患者家属及103例恶性肿瘤患者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态度及影响因素。结果医护人员、家属及患者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认知率分别为16.7%、9.5%及6.8%;赞同实施率分别为85.7%、51.4%及88.3%。不同文化程度、宗教信仰、住院经历及丧亲原因的家属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家属及患者支持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原因不一,其中选择较多原因为疾病长期折磨、临终时应减轻痛苦等;不支持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原因医护人员选择较多为没有法律支持、应救死扶伤,家属选择较多为伦理道德问题,患者选择较多为有事未了。结论不同地区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认知程度可能不同,医护人员及患者对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态度较家属更认可和支持,多因素影响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态度,实施时需综合考虑社会道德观念及法律等问题。

    作者:李宇芳;邹剑莹;骆坚;谢秀英;袁艾东;刘美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护理学报》第16期继续教育思考题

    1作者刘晓颖等在呼吸机设定为容量控制条件下,研究观察了按分钟通气量计算的湿化液滴注速度对机械通气患者痰液黏稠度和气道湿化的效果,以下的结果哪些是正确的?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体验的概述及其在护理领域的应用研究

    人们生活在体验之中,并通过体验而生活。21世纪是“体验的时代”[1],体验已成为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经济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医学也提出了体验医学,医务人员需重视患者的疾病体验及就医过程的体验[2]。2012年英国国家卫生部印发医疗服务体系成果框架[3],提出“确保医疗过程中患者的正性体验”成为医疗服务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并提出了如何提高患者体验的一系列标准。目前,患者体验已成为了研究发展趋势,研究患者体验既是实现“以人为中心”护理服务宗旨的需求[4],也是为护理人员提供信息和依据[5]、反映护理服务质量[6]的重要途径。笔者对体验的概念、理论模型、在临床护理领域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亚琪(综述);严谨(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教学用测血压双人听诊器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设计一种可用于教学的测血压工具,让老师和学生同时测听血压,以方便教学与考核。方法采用三通装置,将听诊器改造为1个胸件、2个耳件,血压计不变,可用于2人同时对1个被测者测量血压。在临床试用,3名护生为一组,轮流测量血压,每一被试同时得到2个血压值,比较其差异;自编《教学用血压计使用情况调查问卷》,收集意见。结果教学用测血压双人听诊器可以使2个人同时听到被测者的肱动脉发出的血流声,2人测量所得血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生对此教学用双人用听诊器比较满意。结论教学用血压计的设计符合教学要求,可用于指导初学者及血压测量考核。

    作者:吕怀娟;陈冬英;胡小萍;张春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晚期卵巢癌患者腹腔引流管应用导管固定装置的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导管固定装置联合3 M透明敷贴在晚期卵巢癌患者腹腔引流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腹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腹水的晚期卵巢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胶布联合3 M透明敷贴固定引流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导管固定装置,观察两组患者引流管脱出率、患者舒适度、引流管留置时间、日均换药次数。结果观察组引流管脱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引流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日均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固定装置联合3 M透明敷贴固定腹腔引流管,能降低引流管脱出率,提高患者舒适度,延长引流管使用时间。

    作者:杨敏;杨智蓉;古丽;赵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关于“《护理学报》版面费、征订费只接收银行汇款”的通知

    从2012年9月1日起,《护理学报》版面费、征订费(编辑部订购)只接收银行账号汇款,不接收邮局地址汇款,请各位读者、作者务必按以下要求到银行柜台或网上银行汇款。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改良单手回套针帽法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改良单手回套针帽法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80例使用动静脉内瘘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回血毕处置内瘘穿刺针随机采用单手回套针帽法(对照组,90例,4320支)或改良单手回套针帽法(观察组,90例,4325支),比较两组处置内瘘穿刺针所需时间、发生针刺伤次数。结果观察组采用改良单手回套针帽法处置内瘘穿刺针所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无发生针刺伤事件,对照组发生2次,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单手回套针帽法操作简单、安全,能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兰珍;徐武敏;谷禾;金领微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门诊雾化治疗室护士站信息系统的应用及体会

    建立门诊雾化治疗室护士站信息系统,以数字化信息管理雾化治疗,系统设置执行治疗模块、撤销治疗模块、退费申请模块、患者历史治疗查询模块、治疗统计查询模块,操作后数据主动储存到数据库相应的模块。使用该系统2年来,没有发生护理人员由于个人因素而发生差错,治疗信息主动储存无需家长保管治疗单。门诊雾化治疗室护士站信息系统的应用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保障了患者治疗的安全;方便患者治疗单的管理;能够查询患者整个雾化治疗情况;能精确统计各项治疗量和个人工作量,对于药物管理和个人绩效提供详细的数据。

    作者:徐英;倪盛兴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家庭的结构及功能对家庭成员焦虑的影响

    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基本构成单位,被形象地比喻为社会的细胞。作为个人生活的主要环境之一,家庭除为个人的发展提供物质上的保障,还为个人提供重要的心理和情感支持[1],家庭的状况对人的健康影响至关重要。当一个家庭成员患病时,整个家庭将会产生一些情感反应,如担忧、焦虑等,如患病的成员在家庭中的作用很大,同时这一成员的疾病又很严重,家庭往往出现严重的功能障碍[2]。为更好地防范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因素对患者产生焦虑的情感反应,笔者将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对家庭成员焦虑的影响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小华(综述);梁渊(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音乐干预减轻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所致疼痛的效果

    目的:探讨音乐干预减轻头皮静脉穿刺患儿疼痛的效果。方法将80例头皮静脉穿刺患儿,按照穿刺日期单双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过程中,播放儿歌直至穿刺成功后5 min停播;对照组不播放音乐,其余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疼痛程度及穿刺前后生命体征。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较轻,两组患儿穿刺前各项生命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穿刺中对照组血压较高,呼吸、心率较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音乐干预可有效地减轻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所致的局部疼痛,能稳定患儿情绪。

    作者:陈虹;付丽萍;占小春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概念构图在护理查房中的应用

    探讨概念构图策略在护理查房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查房前1个月,对科室护士进行概念图相关知识培训;查房前1周,由护士长布置护理查房病例,大家通过与患者交谈、查看病历、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等方法收集、准备查房资料,并各自绘制意义构图;查房过程中,先将人员分组,由责任护士汇报病史,小组讨论后绘制概念构图,各小组派出代表陈述小组绘制的概念图,后进行评价与总结。在护理查房中应用概念构图策略后,护士参与度、学习主动性、业务水平、护理查房的质量均明显提高。

    作者:张曙;陈雪萍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生物反馈治疗的依从性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生物反馈治疗过程的依从性,为临床护理干预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92例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进行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92例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对生物反馈治疗依从性良好的比例占41%,患者对来院门诊治疗的依从性高,达54%,改善生活方式的依从性次之,为43%,家庭训练的依从性差,仅39%,性别、年龄、经济状况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是影响治疗依从性的因素(P<0.05)。结论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生物反馈治疗总体依从性较低,护理人员应该重视相关影响因素,给予有效护理干预,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以提高并巩固疗效。

    作者:刘梅娟;程凤平;邹莹莹;王莉慧;任渝棠;吴嘉煖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应用德国医疗透明管理制度与标准加强病区药品管理

    目的:加强病区药品管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应用德国医疗透明管理制度与标准委员会(Kooperation for Transparency und Quality in Gesundheitswesen,KTQ)医院质量认证标准,从普通药品基数管理、药品贮存与养护、高危药品管理、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以及急救药品管理等方面,进行行政管理和技术干预,制订持续改进的方法和流程。12个月后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实施12个月后,9个病区储存的备用药品种类明显减少;麻醉和精神药品、高危药品、急救药品管理合格率达100%。管理缺陷的发生种次明显减少,普通药品过期、未按要求贮存、未规范放置和分类不清的数量分别为1、6、7、9种次,较实施前的13、15、69、59种次明显减少。结论运用KTQ标准进行病区药品管理后,加强了我院病区药品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及多部门协作,促进了药品管理和用药安全的持续改进与提高。

    作者:龚晓玲;刘梦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晚期血吸虫病合并抑郁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晚期血吸虫病合并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实施临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对206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应用抑郁自评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进行调查,再对抑郁检出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43例患者检出抑郁,阳性率69.4%,合并抑郁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低于无抑郁患者(P=0.000);生活质量4个领域得分中,生理领域得分低,社会领域得分高;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抑郁程度、文化程度、性别、上消化道出血次数、晚期血吸虫病手术史,分别是晚期血吸虫病合并抑郁患者生活质量4个维度的影响因素。结论晚期血吸虫病合并抑郁患者生活质量低,抑郁程度严重者生活质量得分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应对可控因素进行积极干预,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

    作者:周瑞红;潘洁;刘科丰;邵志伟;来如意;余慧琼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护理本科生职业决策与临床学习环境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职业决策与临床学习环境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河北省7所三级综合医院临床实习末期的护理本科生420名为研究对象。应用护理本科生职业决策问卷和临床学习环境评价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在职业决策问卷调查中,得分高的维度是社会因素(3.93±0.71)分,低的维度是个人因素(3.25±0.74)分;对临床学习环境评价中得分高的维度是人际关系(3.31±0.68)分,低的维度是学生参与性(2.68±0.74)分。职业决策中的社会因素、雇主因素与临床学习环境评价中的工作氛围及团队文化和学生参与性呈负相关(P<0.05)。结论护理本科生选择长期从事护理工作的比率较低,在职业决策过程中对所选职业的社会认可度、工作待遇等方面的关注程度高,临床学习环境中的护理工作氛围和所从事的护理工作内容影响护理本科生的职业决策。

    作者:左一红;孙秉赋;孙玉倩;李鑫;邢凤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北京市157名护士的死亡态度及临终关怀教育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北京市157名参加继续教育的临床护士对患者死亡所持有的态度现状,评估护士对临终关怀的相关教育需求,为开展临床护士有关临终关怀的相关继续教育活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使用 Wong, Reker和Gesse等编制的死亡态度量表、自行设计的临终关怀教育需求调查表,对157名临床护士进行有关死亡态度(包括死亡恐惧、死亡逃避、自然接受、趋近接受和逃离接受5个维度)和临终关怀教育需求的问卷调查。结果护士的死亡态度得分前3位分别为:自然接受(4.00±0.55)分,死亡逃避(2.90±0.68)分,死亡恐惧(2.80±0.59)分。护士的工作年限与趋近接受维度得分呈正相关(rs=0.199,P=0.025);护士的年龄(r=0.301,P<0.001)、工作年限(rs=0.343,P<0.001)与逃离接受维度得分呈正相关,护师及主管护师逃离接受维度得分高于护士(t=3.394,P=0.001),但经多元回归分析后,仅有护士的工作年限对逃离接受维度的得分有影响(t=4.093,P<0.001);护士死亡教育需求得分前3位分别为:如何与濒死患者家属进行沟通(4.08±0.66)分,面对濒死或死亡患者护士自身如何进行心理调适(4.08±0.74)分和濒死患者家属的心理变化特点(4.01±0.67)分。护士喜欢的继续教育方式前3位分别为:案例分析(73.3%),视频、录像、多媒体教学(70.5%)和课堂授课(53.4%)。结论多数护士对死亡持正向的自然接受态度,其死亡态度主要受年龄、工作年限、职称的影响。护士对临终关怀教育的需求较强,临床护理管理者及教育者可以综合多种教育形式,就如何同濒死患者及其家属交流,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等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继续教育。

    作者:陈鹏;王敏;刘宇;孙静;韩凤萍 刊期: 2014年第16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