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德国医疗透明管理制度与标准加强病区药品管理

龚晓玲;刘梦涛

关键词:KTQ标准, 病区, 药品管理
摘要:目的:加强病区药品管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应用德国医疗透明管理制度与标准委员会(Kooperation for Transparency und Quality in Gesundheitswesen,KTQ)医院质量认证标准,从普通药品基数管理、药品贮存与养护、高危药品管理、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以及急救药品管理等方面,进行行政管理和技术干预,制订持续改进的方法和流程。12个月后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实施12个月后,9个病区储存的备用药品种类明显减少;麻醉和精神药品、高危药品、急救药品管理合格率达100%。管理缺陷的发生种次明显减少,普通药品过期、未按要求贮存、未规范放置和分类不清的数量分别为1、6、7、9种次,较实施前的13、15、69、59种次明显减少。结论运用KTQ标准进行病区药品管理后,加强了我院病区药品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及多部门协作,促进了药品管理和用药安全的持续改进与提高。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学报》第16期继续教育思考题

    1作者刘晓颖等在呼吸机设定为容量控制条件下,研究观察了按分钟通气量计算的湿化液滴注速度对机械通气患者痰液黏稠度和气道湿化的效果,以下的结果哪些是正确的?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三角枕与脚圈的制作及其在下肢骨折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介绍2种三角枕的叠放、脚踏点的画制及新脚圈的制作与使用方法。由厂家提供成品三角枕,再将其进行改进,在三角枕上画制脚踏点并按功能位的不同,采用不同角度进行摆放,确保患肢外展中立位的放置,维持了踝关节屈曲的有效角度;将脚圈改进为患者自己用手牵拉脚圈进行患肢功能锻炼的结构,患者自行掌控患肢功能锻炼的速度和时间,增加功能锻炼的趣味性,减轻了患者家属的负担;避免了足后跟压疮的发生,减少皮肤损伤,减轻疼痛,增加舒适感;避免了功能锻炼时床褥垫子和气垫床向后滑移,节省了护理劳动力,减少了护理工作量。

    作者:袁和芬;周小萍;周芸芳;宋晓刚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内观认知疗法对反复胚胎着床失败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内观认知疗法对反复胚胎着床失败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辅助生育治疗,经≥2个新鲜周期或≥10个胚胎移植仍未获得临床妊娠的反复胚胎着床失败患者按纳入先后顺序的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组在常规心理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内观认知疗法。观察心理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睡眠质量高于对照组。结论内观认知疗法在改善反复胚胎着床失败患者的睡眠质量上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波澜;孙洪梅;李思特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门诊雾化治疗室护士站信息系统的应用及体会

    建立门诊雾化治疗室护士站信息系统,以数字化信息管理雾化治疗,系统设置执行治疗模块、撤销治疗模块、退费申请模块、患者历史治疗查询模块、治疗统计查询模块,操作后数据主动储存到数据库相应的模块。使用该系统2年来,没有发生护理人员由于个人因素而发生差错,治疗信息主动储存无需家长保管治疗单。门诊雾化治疗室护士站信息系统的应用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保障了患者治疗的安全;方便患者治疗单的管理;能够查询患者整个雾化治疗情况;能精确统计各项治疗量和个人工作量,对于药物管理和个人绩效提供详细的数据。

    作者:徐英;倪盛兴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关于“《护理学报》版面费、征订费只接收银行汇款”的通知

    从2012年9月1日起,《护理学报》版面费、征订费(编辑部订购)只接收银行账号汇款,不接收邮局地址汇款,请各位读者、作者务必按以下要求到银行柜台或网上银行汇款。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音乐干预减轻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所致疼痛的效果

    目的:探讨音乐干预减轻头皮静脉穿刺患儿疼痛的效果。方法将80例头皮静脉穿刺患儿,按照穿刺日期单双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过程中,播放儿歌直至穿刺成功后5 min停播;对照组不播放音乐,其余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疼痛程度及穿刺前后生命体征。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较轻,两组患儿穿刺前各项生命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穿刺中对照组血压较高,呼吸、心率较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音乐干预可有效地减轻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所致的局部疼痛,能稳定患儿情绪。

    作者:陈虹;付丽萍;占小春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生物反馈治疗的依从性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生物反馈治疗过程的依从性,为临床护理干预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92例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进行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92例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对生物反馈治疗依从性良好的比例占41%,患者对来院门诊治疗的依从性高,达54%,改善生活方式的依从性次之,为43%,家庭训练的依从性差,仅39%,性别、年龄、经济状况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是影响治疗依从性的因素(P<0.05)。结论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生物反馈治疗总体依从性较低,护理人员应该重视相关影响因素,给予有效护理干预,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以提高并巩固疗效。

    作者:刘梅娟;程凤平;邹莹莹;王莉慧;任渝棠;吴嘉煖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北京市157名护士的死亡态度及临终关怀教育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北京市157名参加继续教育的临床护士对患者死亡所持有的态度现状,评估护士对临终关怀的相关教育需求,为开展临床护士有关临终关怀的相关继续教育活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使用 Wong, Reker和Gesse等编制的死亡态度量表、自行设计的临终关怀教育需求调查表,对157名临床护士进行有关死亡态度(包括死亡恐惧、死亡逃避、自然接受、趋近接受和逃离接受5个维度)和临终关怀教育需求的问卷调查。结果护士的死亡态度得分前3位分别为:自然接受(4.00±0.55)分,死亡逃避(2.90±0.68)分,死亡恐惧(2.80±0.59)分。护士的工作年限与趋近接受维度得分呈正相关(rs=0.199,P=0.025);护士的年龄(r=0.301,P<0.001)、工作年限(rs=0.343,P<0.001)与逃离接受维度得分呈正相关,护师及主管护师逃离接受维度得分高于护士(t=3.394,P=0.001),但经多元回归分析后,仅有护士的工作年限对逃离接受维度的得分有影响(t=4.093,P<0.001);护士死亡教育需求得分前3位分别为:如何与濒死患者家属进行沟通(4.08±0.66)分,面对濒死或死亡患者护士自身如何进行心理调适(4.08±0.74)分和濒死患者家属的心理变化特点(4.01±0.67)分。护士喜欢的继续教育方式前3位分别为:案例分析(73.3%),视频、录像、多媒体教学(70.5%)和课堂授课(53.4%)。结论多数护士对死亡持正向的自然接受态度,其死亡态度主要受年龄、工作年限、职称的影响。护士对临终关怀教育的需求较强,临床护理管理者及教育者可以综合多种教育形式,就如何同濒死患者及其家属交流,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等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继续教育。

    作者:陈鹏;王敏;刘宇;孙静;韩凤萍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23例1型糖尿病患者行猪胰岛细胞移植手术治疗的护理

    总结猪胰岛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治疗护理。护理重点包括:术前,做好各项专科检查,评估及筛选合适的患者,密切监测血糖,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针对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如对手术的恐惧及术后疗效期望过高)进行护理;术后,预防感染,进行保护性隔离;严密监测血糖,警惕高血糖、低血糖的出现;做好个体化饮食指导及护理,准确执行各种用药,观察药物反应;针对患者恐惧、紧张等给予心理疏导及支持;观察与预防并发症,做好出院健康宣教及出院随访。本组患者进行猪胰岛细胞移植手术治疗后,未出现明显移植排斥反应,生命体征平稳,移植治疗6个月随访血糖控制较前明显改善。

    作者:龙飞艳;严谨;胡平安;李霞;余波;张永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阴道分娩中双人脐带血采集方法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中双人脐带血采集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产前签订脐带血自我留存同意书的240例阴道分娩产妇,按进入产房分娩时间先后顺序分组,奇数者为观察组,偶数者为对照1组,各120例;并将产前签订脐带血自愿捐献同意书1-120顺序号120例阴道分娩产妇为对照2组。观察组实施双人采血法,对照1组实施单人采血法,对照2组实施3人采血法,并对3组脐带血采集质量相关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组脐带血采集起始时间、采集血量、细菌污染率、脐带血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对照1组、对照1组与对照2组其脐带血采集起始时间、采集血量、细菌污染率、脐血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对照2组两组的脐带血采集起始时间、采集血量、细菌污染率、脐血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中双人脐带血采集法,有效提高脐带血合格率,既节省人力又能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何小华;黄雪霞;林泽香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创伤性膝关节僵硬患者膝关节医疗体操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膝关节医疗体操在创伤性膝关节僵硬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6例符合纳入标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目前临床开展的常规康复治疗:关节松动技术和持续被动活动机治疗配合中药熏洗及红外线照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自主进行膝关节医疗体操锻炼,由拨筋推髌活动、仰卧团身抱膝、俯卧背式牵拉、坐位膝关节拉伸等7个动作组成。分别在治疗后第2、第4、第6和第8周进行两组患者膝关节主动活动度评估。结果观察组各时段膝关节主动活动度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医疗体操能有效减缓膝关节挛缩发展,巩固并提升创伤性膝关节僵硬患者膝关节主动活动度。

    作者:熊洁;谢韶东;陈幸谊;官海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湿化液滴注速度对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按分钟通气量计算的湿化液滴注速度对机械通气患者痰液黏稠度和气道湿化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130例容量控制模式的机械通气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前30例患者按分钟通气量分成 A(6~8 L/min)、B(8~10 L/min)两组进行湿化液滴注速度的计算;然后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按照计算的速度进行湿化液滴注,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湿化液滴注。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在1h、2h、3h3个时间点湿化液水平线与湿化罐基线间的距离,用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痰液黏稠度,用行×列卡方检验比较气道湿化效果。结果 A组湿化液滴注速度为(27.4±1.54)mL/h,B组湿化液滴注速度为(30.7±1.73)ml/h。干预组和对照组在不同湿化液滴注速度下1 h、2 h、3 h时,湿化罐内湿化液水平线与湿化罐基线间距离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痰液黏稠度和气道湿化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设定为容量控制条件下,分钟通气量为6~8 L/min时,湿化液滴注速度设为27~28 mL/h,分钟通气量为8~10 L/min时,湿化液滴注速度设为29~31 mL/h。按分钟通气量计算出的湿化液滴注速度可改善容量控制模式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

    作者:刘晓颖;孙红;绳宇;周文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概念构图在护理查房中的应用

    探讨概念构图策略在护理查房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查房前1个月,对科室护士进行概念图相关知识培训;查房前1周,由护士长布置护理查房病例,大家通过与患者交谈、查看病历、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等方法收集、准备查房资料,并各自绘制意义构图;查房过程中,先将人员分组,由责任护士汇报病史,小组讨论后绘制概念构图,各小组派出代表陈述小组绘制的概念图,后进行评价与总结。在护理查房中应用概念构图策略后,护士参与度、学习主动性、业务水平、护理查房的质量均明显提高。

    作者:张曙;陈雪萍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胃癌术后患者中药贴敷神阙穴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胃癌术后患者运用中药贴敷神阙穴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抽取江苏省中医院消化肿瘤外科2011年12月-2012年12月100例行胃癌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采取中药穴位贴敷神阙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腹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使用中药贴敷神阙穴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提前,腹胀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有助于促进胃癌术后肠蠕动的恢复,减少术后腹胀的发生。

    作者:李菊云;黄为君;吴艳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医护患对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态度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调查粤北地区某三级甲等医院医护人员、恶性肿瘤患者及家属对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态度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本院210名医护人员、105名恶性肿瘤患者家属及103例恶性肿瘤患者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态度及影响因素。结果医护人员、家属及患者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认知率分别为16.7%、9.5%及6.8%;赞同实施率分别为85.7%、51.4%及88.3%。不同文化程度、宗教信仰、住院经历及丧亲原因的家属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家属及患者支持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原因不一,其中选择较多原因为疾病长期折磨、临终时应减轻痛苦等;不支持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原因医护人员选择较多为没有法律支持、应救死扶伤,家属选择较多为伦理道德问题,患者选择较多为有事未了。结论不同地区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认知程度可能不同,医护人员及患者对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态度较家属更认可和支持,多因素影响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态度,实施时需综合考虑社会道德观念及法律等问题。

    作者:李宇芳;邹剑莹;骆坚;谢秀英;袁艾东;刘美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电话随访延续护理对鼻咽癌放疗出院患者张口困难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鼻咽癌放疗出院患者张口困难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8例鼻咽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2例在住院期间进行示范性张口功能锻炼的健康教育,观察组6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由随访小组成员负责出院后电话跟踪随访,对患者在家进行张口功能锻炼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以及放疗后、3个月末、6个月末、12个月末、24个月末,两组的张口困难程度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张口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6个月末、12个月末、24个月末,观察组患者张口困难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话随访延续护理能提高鼻咽癌放疗患者出院后功能锻炼依从性,降低其远期发生张口困难的程度,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吴伟英;蔡琼香;吴海英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应用德国医疗透明管理制度与标准加强病区药品管理

    目的:加强病区药品管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应用德国医疗透明管理制度与标准委员会(Kooperation for Transparency und Quality in Gesundheitswesen,KTQ)医院质量认证标准,从普通药品基数管理、药品贮存与养护、高危药品管理、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以及急救药品管理等方面,进行行政管理和技术干预,制订持续改进的方法和流程。12个月后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实施12个月后,9个病区储存的备用药品种类明显减少;麻醉和精神药品、高危药品、急救药品管理合格率达100%。管理缺陷的发生种次明显减少,普通药品过期、未按要求贮存、未规范放置和分类不清的数量分别为1、6、7、9种次,较实施前的13、15、69、59种次明显减少。结论运用KTQ标准进行病区药品管理后,加强了我院病区药品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及多部门协作,促进了药品管理和用药安全的持续改进与提高。

    作者:龚晓玲;刘梦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晚期卵巢癌患者腹腔引流管应用导管固定装置的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导管固定装置联合3 M透明敷贴在晚期卵巢癌患者腹腔引流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腹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腹水的晚期卵巢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胶布联合3 M透明敷贴固定引流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导管固定装置,观察两组患者引流管脱出率、患者舒适度、引流管留置时间、日均换药次数。结果观察组引流管脱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引流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日均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固定装置联合3 M透明敷贴固定腹腔引流管,能降低引流管脱出率,提高患者舒适度,延长引流管使用时间。

    作者:杨敏;杨智蓉;古丽;赵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甲状腺专用冰袋的制作与应用

    临床工作中,甲状腺切除术后常用沙袋或冰袋压迫颈部切口,起到止血、止痛和消肿等作用,但常规沙袋或冰袋存在难以紧贴颈部皮肤、不方便固定等弊端,影响冷敷效果。笔者设计制作了一种甲状腺专用冰袋,由凝胶状的蓄能材料和固定袋两部分组成,置于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颈部,不仅便捷地实现了冷疗、压迫效果,有效预防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切口疼痛、出血及颈部肿胀等并发症,而且可以增加患者舒适感,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敏;聂雷霞;李威;吴荣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晚期血吸虫病合并抑郁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晚期血吸虫病合并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实施临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对206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应用抑郁自评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进行调查,再对抑郁检出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43例患者检出抑郁,阳性率69.4%,合并抑郁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低于无抑郁患者(P=0.000);生活质量4个领域得分中,生理领域得分低,社会领域得分高;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抑郁程度、文化程度、性别、上消化道出血次数、晚期血吸虫病手术史,分别是晚期血吸虫病合并抑郁患者生活质量4个维度的影响因素。结论晚期血吸虫病合并抑郁患者生活质量低,抑郁程度严重者生活质量得分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应对可控因素进行积极干预,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

    作者:周瑞红;潘洁;刘科丰;邵志伟;来如意;余慧琼 刊期: 2014年第16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