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观认知疗法对反复胚胎着床失败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刘波澜;孙洪梅;李思特

关键词:胚胎着床失败, 辅助生育治疗, 内观认知疗法, 睡眠质量
摘要:目的:观察内观认知疗法对反复胚胎着床失败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辅助生育治疗,经≥2个新鲜周期或≥10个胚胎移植仍未获得临床妊娠的反复胚胎着床失败患者按纳入先后顺序的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组在常规心理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内观认知疗法。观察心理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睡眠质量高于对照组。结论内观认知疗法在改善反复胚胎着床失败患者的睡眠质量上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北京市157名护士的死亡态度及临终关怀教育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北京市157名参加继续教育的临床护士对患者死亡所持有的态度现状,评估护士对临终关怀的相关教育需求,为开展临床护士有关临终关怀的相关继续教育活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使用 Wong, Reker和Gesse等编制的死亡态度量表、自行设计的临终关怀教育需求调查表,对157名临床护士进行有关死亡态度(包括死亡恐惧、死亡逃避、自然接受、趋近接受和逃离接受5个维度)和临终关怀教育需求的问卷调查。结果护士的死亡态度得分前3位分别为:自然接受(4.00±0.55)分,死亡逃避(2.90±0.68)分,死亡恐惧(2.80±0.59)分。护士的工作年限与趋近接受维度得分呈正相关(rs=0.199,P=0.025);护士的年龄(r=0.301,P<0.001)、工作年限(rs=0.343,P<0.001)与逃离接受维度得分呈正相关,护师及主管护师逃离接受维度得分高于护士(t=3.394,P=0.001),但经多元回归分析后,仅有护士的工作年限对逃离接受维度的得分有影响(t=4.093,P<0.001);护士死亡教育需求得分前3位分别为:如何与濒死患者家属进行沟通(4.08±0.66)分,面对濒死或死亡患者护士自身如何进行心理调适(4.08±0.74)分和濒死患者家属的心理变化特点(4.01±0.67)分。护士喜欢的继续教育方式前3位分别为:案例分析(73.3%),视频、录像、多媒体教学(70.5%)和课堂授课(53.4%)。结论多数护士对死亡持正向的自然接受态度,其死亡态度主要受年龄、工作年限、职称的影响。护士对临终关怀教育的需求较强,临床护理管理者及教育者可以综合多种教育形式,就如何同濒死患者及其家属交流,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等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继续教育。

    作者:陈鹏;王敏;刘宇;孙静;韩凤萍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甲状腺专用冰袋的制作与应用

    临床工作中,甲状腺切除术后常用沙袋或冰袋压迫颈部切口,起到止血、止痛和消肿等作用,但常规沙袋或冰袋存在难以紧贴颈部皮肤、不方便固定等弊端,影响冷敷效果。笔者设计制作了一种甲状腺专用冰袋,由凝胶状的蓄能材料和固定袋两部分组成,置于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颈部,不仅便捷地实现了冷疗、压迫效果,有效预防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切口疼痛、出血及颈部肿胀等并发症,而且可以增加患者舒适感,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敏;聂雷霞;李威;吴荣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1例化妆品致汞中毒相关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含汞化妆品所引起的汞中毒相关性肾病综合征漏诊和误诊率高,及时的驱汞治疗可使绝大多数患者尿蛋白转阴而获得临床痊愈。本文通过1例含汞化妆品致汞中毒相关性肾病综合征、病理表现为IgA肾病患者的护理,总结驱汞药物二巯基丙磺酸钠在此病治疗中的护理经验,包括药物治疗期间注意事项,重点对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处理;通过取得患者家庭的多重支持,加强心理护理的效果;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和正确留取尿标本等。经过有效治疗和对症护理后本例患者康复出院。

    作者:朱艳;毛惠娜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电话随访延续护理对鼻咽癌放疗出院患者张口困难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鼻咽癌放疗出院患者张口困难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8例鼻咽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2例在住院期间进行示范性张口功能锻炼的健康教育,观察组6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由随访小组成员负责出院后电话跟踪随访,对患者在家进行张口功能锻炼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以及放疗后、3个月末、6个月末、12个月末、24个月末,两组的张口困难程度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张口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6个月末、12个月末、24个月末,观察组患者张口困难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话随访延续护理能提高鼻咽癌放疗患者出院后功能锻炼依从性,降低其远期发生张口困难的程度,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吴伟英;蔡琼香;吴海英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由护士主导每日唤醒在重症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由护士主导执行的每日唤醒在重症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治疗中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由护士主导执行每日唤醒,观察组由管床医师依据患者病情决定唤醒时机,护士具体执行。观察两组镇静剂用量、停药后完全清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总镇静时间、ICU住院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咪达唑仑用量、停药后完全清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总镇静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情绪、心率、血压异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非计划拔管发生。结论由护士主导执行的每日唤醒在重症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佩丽;邵换璋;李海云;朱文亮;李黎明;成巧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晚期卵巢癌患者腹腔引流管应用导管固定装置的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导管固定装置联合3 M透明敷贴在晚期卵巢癌患者腹腔引流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腹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腹水的晚期卵巢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胶布联合3 M透明敷贴固定引流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导管固定装置,观察两组患者引流管脱出率、患者舒适度、引流管留置时间、日均换药次数。结果观察组引流管脱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引流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日均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固定装置联合3 M透明敷贴固定腹腔引流管,能降低引流管脱出率,提高患者舒适度,延长引流管使用时间。

    作者:杨敏;杨智蓉;古丽;赵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内观认知疗法对反复胚胎着床失败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内观认知疗法对反复胚胎着床失败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辅助生育治疗,经≥2个新鲜周期或≥10个胚胎移植仍未获得临床妊娠的反复胚胎着床失败患者按纳入先后顺序的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组在常规心理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内观认知疗法。观察心理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睡眠质量高于对照组。结论内观认知疗法在改善反复胚胎着床失败患者的睡眠质量上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波澜;孙洪梅;李思特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三角枕与脚圈的制作及其在下肢骨折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介绍2种三角枕的叠放、脚踏点的画制及新脚圈的制作与使用方法。由厂家提供成品三角枕,再将其进行改进,在三角枕上画制脚踏点并按功能位的不同,采用不同角度进行摆放,确保患肢外展中立位的放置,维持了踝关节屈曲的有效角度;将脚圈改进为患者自己用手牵拉脚圈进行患肢功能锻炼的结构,患者自行掌控患肢功能锻炼的速度和时间,增加功能锻炼的趣味性,减轻了患者家属的负担;避免了足后跟压疮的发生,减少皮肤损伤,减轻疼痛,增加舒适感;避免了功能锻炼时床褥垫子和气垫床向后滑移,节省了护理劳动力,减少了护理工作量。

    作者:袁和芬;周小萍;周芸芳;宋晓刚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晚期血吸虫病合并抑郁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晚期血吸虫病合并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实施临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对206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应用抑郁自评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进行调查,再对抑郁检出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43例患者检出抑郁,阳性率69.4%,合并抑郁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低于无抑郁患者(P=0.000);生活质量4个领域得分中,生理领域得分低,社会领域得分高;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抑郁程度、文化程度、性别、上消化道出血次数、晚期血吸虫病手术史,分别是晚期血吸虫病合并抑郁患者生活质量4个维度的影响因素。结论晚期血吸虫病合并抑郁患者生活质量低,抑郁程度严重者生活质量得分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应对可控因素进行积极干预,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

    作者:周瑞红;潘洁;刘科丰;邵志伟;来如意;余慧琼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体验的概述及其在护理领域的应用研究

    人们生活在体验之中,并通过体验而生活。21世纪是“体验的时代”[1],体验已成为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经济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医学也提出了体验医学,医务人员需重视患者的疾病体验及就医过程的体验[2]。2012年英国国家卫生部印发医疗服务体系成果框架[3],提出“确保医疗过程中患者的正性体验”成为医疗服务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并提出了如何提高患者体验的一系列标准。目前,患者体验已成为了研究发展趋势,研究患者体验既是实现“以人为中心”护理服务宗旨的需求[4],也是为护理人员提供信息和依据[5]、反映护理服务质量[6]的重要途径。笔者对体验的概念、理论模型、在临床护理领域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亚琪(综述);严谨(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生物反馈治疗的依从性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生物反馈治疗过程的依从性,为临床护理干预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92例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进行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92例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对生物反馈治疗依从性良好的比例占41%,患者对来院门诊治疗的依从性高,达54%,改善生活方式的依从性次之,为43%,家庭训练的依从性差,仅39%,性别、年龄、经济状况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是影响治疗依从性的因素(P<0.05)。结论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生物反馈治疗总体依从性较低,护理人员应该重视相关影响因素,给予有效护理干预,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以提高并巩固疗效。

    作者:刘梅娟;程凤平;邹莹莹;王莉慧;任渝棠;吴嘉煖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应用德国医疗透明管理制度与标准加强病区药品管理

    目的:加强病区药品管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应用德国医疗透明管理制度与标准委员会(Kooperation for Transparency und Quality in Gesundheitswesen,KTQ)医院质量认证标准,从普通药品基数管理、药品贮存与养护、高危药品管理、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以及急救药品管理等方面,进行行政管理和技术干预,制订持续改进的方法和流程。12个月后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实施12个月后,9个病区储存的备用药品种类明显减少;麻醉和精神药品、高危药品、急救药品管理合格率达100%。管理缺陷的发生种次明显减少,普通药品过期、未按要求贮存、未规范放置和分类不清的数量分别为1、6、7、9种次,较实施前的13、15、69、59种次明显减少。结论运用KTQ标准进行病区药品管理后,加强了我院病区药品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及多部门协作,促进了药品管理和用药安全的持续改进与提高。

    作者:龚晓玲;刘梦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湿化液滴注速度对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按分钟通气量计算的湿化液滴注速度对机械通气患者痰液黏稠度和气道湿化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130例容量控制模式的机械通气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前30例患者按分钟通气量分成 A(6~8 L/min)、B(8~10 L/min)两组进行湿化液滴注速度的计算;然后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按照计算的速度进行湿化液滴注,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湿化液滴注。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在1h、2h、3h3个时间点湿化液水平线与湿化罐基线间的距离,用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痰液黏稠度,用行×列卡方检验比较气道湿化效果。结果 A组湿化液滴注速度为(27.4±1.54)mL/h,B组湿化液滴注速度为(30.7±1.73)ml/h。干预组和对照组在不同湿化液滴注速度下1 h、2 h、3 h时,湿化罐内湿化液水平线与湿化罐基线间距离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痰液黏稠度和气道湿化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设定为容量控制条件下,分钟通气量为6~8 L/min时,湿化液滴注速度设为27~28 mL/h,分钟通气量为8~10 L/min时,湿化液滴注速度设为29~31 mL/h。按分钟通气量计算出的湿化液滴注速度可改善容量控制模式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

    作者:刘晓颖;孙红;绳宇;周文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护理学报》影响因子稳居护理学学科期刊第3位

    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2013年11月新统计,《护理学报》影响因子位居2012年统计年中18种护理学学科期刊的第3位。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门诊雾化治疗室护士站信息系统的应用及体会

    建立门诊雾化治疗室护士站信息系统,以数字化信息管理雾化治疗,系统设置执行治疗模块、撤销治疗模块、退费申请模块、患者历史治疗查询模块、治疗统计查询模块,操作后数据主动储存到数据库相应的模块。使用该系统2年来,没有发生护理人员由于个人因素而发生差错,治疗信息主动储存无需家长保管治疗单。门诊雾化治疗室护士站信息系统的应用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保障了患者治疗的安全;方便患者治疗单的管理;能够查询患者整个雾化治疗情况;能精确统计各项治疗量和个人工作量,对于药物管理和个人绩效提供详细的数据。

    作者:徐英;倪盛兴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家庭的结构及功能对家庭成员焦虑的影响

    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基本构成单位,被形象地比喻为社会的细胞。作为个人生活的主要环境之一,家庭除为个人的发展提供物质上的保障,还为个人提供重要的心理和情感支持[1],家庭的状况对人的健康影响至关重要。当一个家庭成员患病时,整个家庭将会产生一些情感反应,如担忧、焦虑等,如患病的成员在家庭中的作用很大,同时这一成员的疾病又很严重,家庭往往出现严重的功能障碍[2]。为更好地防范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因素对患者产生焦虑的情感反应,笔者将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对家庭成员焦虑的影响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小华(综述);梁渊(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不同化疗周期肿瘤患者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及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不同化疗周期肿瘤患者自我效能与社会支持、生存质量间的相关性,为临床形成系统、有效的自我效能护理干预模式提供科学依据,终有效地改善肿瘤化疗患者生存质量。方法选取2013年7-12月初次并拟行6周期化疗的肿瘤患者120例,分别于第3、第6周期化疗结束后,应用中文版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年龄、诊断、在家庭中承担角色重要性、食欲的化疗患者社会支持量表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诊断、在家庭中承担角色重要性、食欲、睡眠的化疗患者生存质量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化疗周期及第6化疗周期中自我效能总分与社会支持、生存质量总分均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化疗周期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生存质量的评分较第3化疗周期均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患者社会支持和生存质量受人口学相关因素的影响,患者化疗周期增加的同时,需要不断加强其社会支持力度、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终改善其生存质量。

    作者:王丽;杜艳丽;闫晶;江泽莹;程文静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教学用测血压双人听诊器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设计一种可用于教学的测血压工具,让老师和学生同时测听血压,以方便教学与考核。方法采用三通装置,将听诊器改造为1个胸件、2个耳件,血压计不变,可用于2人同时对1个被测者测量血压。在临床试用,3名护生为一组,轮流测量血压,每一被试同时得到2个血压值,比较其差异;自编《教学用血压计使用情况调查问卷》,收集意见。结果教学用测血压双人听诊器可以使2个人同时听到被测者的肱动脉发出的血流声,2人测量所得血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生对此教学用双人用听诊器比较满意。结论教学用血压计的设计符合教学要求,可用于指导初学者及血压测量考核。

    作者:吕怀娟;陈冬英;胡小萍;张春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颅脑损伤患者病情观察单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报道颅脑损伤患者病情观察巡视表的设计和临床应用的效果。设计颅脑损伤患者病情观察单,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观察时间和内容、责任护士和责任组长的签名、填表说明等内容。病情观察单要求填写认真、仔细、客观、准确、项目齐全、使用医学术语,卷面清洁。各班护士应按要求认真观察患者的各项指征,并签全名。对新入院的患者,责任护士在责任组长指导下进行初次评估,然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护理等级等情况,按照等级护理相关制度观察及巡视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和处置。对139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巡视和病情观察,出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显示,颅脑损伤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高于本科室其他患者;颅脑损伤患者压疮发生率及导管脱管率均为0;科室在护理部质量检查中,护理质量持续提高。颅脑损伤病情观察单的临床应用能够督促护士定期巡视患者,准确记录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变化,精简了护理文书,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家属满意度。符合形势发展需要,具有法律意义,并能为护理科研留存客观资料。

    作者:周染云;孙静;张敏;范燕娜;王国权;于丹;赵岩 刊期: 2014年第16期

  • 胃癌术后患者中药贴敷神阙穴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胃癌术后患者运用中药贴敷神阙穴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抽取江苏省中医院消化肿瘤外科2011年12月-2012年12月100例行胃癌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采取中药穴位贴敷神阙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腹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使用中药贴敷神阙穴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提前,腹胀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有助于促进胃癌术后肠蠕动的恢复,减少术后腹胀的发生。

    作者:李菊云;黄为君;吴艳红 刊期: 2014年第16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