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岭燕;张其霞;杨玉玲;马红
目的 了解医护人员对持续膀胱冲洗引流液颜色的认知情况.方法 采取自行设计的持续膀胱冲洗引流液色阶卡及问卷,调查荆州市4所医院泌尿外科60名医护人员对持续膀胱冲洗引流液颜色的认知状况.结果 对色阶卡所示的颜色进行描述,除5号色(红细胞浓度2%)被一致描述为鲜红色外,其他色号至少有2-4种认知结果,且同一认知结果色差跨度大;调节冲洗速度时选择的引流液颜色不一致;50%的医护人员不能根据引流液的颜色判断出血量的多少,50%对出血量的判断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结论 医护人员对引流液颜色的判断和描述缺乏统一的客观标准,多凭主观感觉判断,不能准确客观动态地描述患者的病情变化,影响了医护人员对冲洗速度的正确调节,降低了健康教育效果.应尽早研制出持续膀胱冲洗引流液比色卡作为判断引流液颜色的客观标准,并规范持续膀胱点滴冲洗及引流情况的观察记录方式.
作者:罗婕;曾琼娥;肖杰;黄玲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早期经口气管插管在重度酒精中毒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42例符合气管插管的重度酒精中毒患者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常规气管插管组19例和早期气管插管组23例.常规气管插管组出现明显呼吸衰竭表现时才给予经口气管插管,早期气管插管组在未发生明显呼吸衰竭之前给予经口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患者发病24 h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插管后患者清醒时间、气管插管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患者清醒时间、气管插管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重度酒精中毒患者早期经口气管插管能及时保护气道、防止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缺氧,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缩短清醒时间、气管插管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高岭燕;张其霞;杨玉玲;马红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综合性医院产科固定小组制护理模式的实际运行效果和经验,解决产科护士分级次使用和管理难题.方法 选择某院2007年7月-2009年6月产科在职的全体护士,比较实施固定小组制护理模式前后1年的护理质量、护士满意度、产妇满意度.结果 实施固定小组制护理模式后护士满意度、产妇满意度、护理质量均较实施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综合性医院产科实施固定小组制护理模式解决了护士的分级使用问题,有利于提高护士和产妇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
作者:应莉;张琳;袁文平;王燕;戴慧红;叶玲珍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安全解除晚期癌症患者便秘的理想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晚期癌症便秘患者2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4例,对照组108例.观察组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结肠灌肠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灌肠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排便情况和不适反应.结果 (1)排便情况:观察组显效62例、有效28例、无效14例,对照组显效40例、有效22例、无效46例,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不适反应:观察组轻度不适54例、中度不适28例、严重不适22例,对照组轻度不适29例、中度不适25例、严重不适54例,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双腔气囊导尿管结肠灌肠明显优于常规灌肠法,对安全解除晚期癌症患者便秘作用明显.
作者:肖延红;孔德娟;王冰;刘立华;刘洋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中药贴敷加穴位按摩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效果.方法 将2008年2-12月收治的37例乳腺增生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口服逍遥丸的方法,每日2次,每次6-99,经期停服,连续治疗1~3个月.将2009年1-10月收治的38例乳腺增生病患者作为治疗组,在对照组口服逍遥丸治疗的基础上,在非月经期进行中药贴敷1次/d,贴药10d为1个疗程,停3d,继续下一个疗程;由专业按摩师隔日1次,按摩屋翳、乳根、天池等穴位,每次15~20 min;指导患者每晚用热水泡脚后在足部的乳腺反射区抹油做推揉,每次20~30 min;连续治疗1-3个月.每个疗程结束及月经结束1周后进行检查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706,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贴敷配合穴位按摩能有效治疗乳腺增生疾病,安全可靠.
作者:张秀霞;李玉梅;王琴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超声耦合剂作为金属负极板与皮肤之间的导电介质的效果.方法 选择使用配置金属负极板高频电刀的83例手术患者,采用2块材料、大小相同的金属负极板,分别使用超声耦合剂(超声耦合剂组)和盐水纱布(盐水纱布组)作为导电介质、观察两组电阻值的变化.结果 手术30、60、90、120、150 min时两组电阻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盐水纱布组电阻值与对应的手术时间显著正相关(P<0.01);超声耦合刺组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 超声耦合剂作为金属负极板与皮肤之间的导电介质,可降低负极板与皮肤之间的电阻,保持负极板良好的导电功能,降低皮肤电灼伤的危险性.
作者:肖爱华;全红;刘玉琴 刊期: 2010年第08期
总结36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尿潴留患者的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因为其精神异常,常不能主动、准确诉说症状,容易延误病情,因此正确识别抗精神病药物所致尿潴留的症状,做好病情观察和相应护理非常重要;精神病患者发病1个月内是抗精神病药物逐渐加量期,加药期的患者易发生尿潴留,应重点观察;做好心理护理,避免精神病患者因尿潴留导致精神紧张、焦虑、恐惧,引起精神症状加重.36例患者中,5例予腹部按摩、热敷、诱导排尿后尿潴留缓解,16例予肌内注射新斯的明后尿潴留缓解,15例经导尿处理后尿潴留缓解.
作者:何香娟;李晶晶;陈新贵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提高病区血标本的合格率.方法 围绕检验科对血标本质量的反馈信息和患者反馈的意见,制定持续质量改进目标及实施方法,包括: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增强血标本管理意识,建立标本采集指南,调整采血时间,强调标本采集时的注意点,制定重新采集标本的流程等,全科护士参与,检验科配合,认真实施,评价持续质量改进效果.结果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后6个月,血标本不合格率从实施前的4.63%下降到1.37%;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满意度由90.7%上升到98.3%;采血技术满意度由87.3%上升到96.8%.结论 遵循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原则,能提高血液标本合格率和护士服务意识,确保临床检验正确率,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作者:范晓芹;黄桂圆;董奕裕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采用水胶体敷料外敷治疗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所致皮下淤斑的效果.方法 对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后出现中重度皮下淤斑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应用水胶体敷料外敷;对照组给予喜疗妥药膏外涂.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皮下淤斑消散和疼痛缓解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水胶体敷料治疗皮下淤斑的疗效显著,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冬红;苏京;白俊霞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疾病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角色等方面产生较大的影响,而患者又因为疾病涉及到隐私不愿去就诊.随着患者对隐私保护认识的清晰,用法律衡量护理行为和后果的意识亦不断增强[1],侵害患者隐私权的行为是造成护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王春玲;戴新娟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在日常饮酒过程中控制饮酒的行为,分析这些行为对饮酒量的实际控制效果.方法 在某校2005-2008级学生中选择1413名进行饮酒情况及控制饮酒行为的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量化评分,然后运用分层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控制饮酒行为对实际饮酒量的影响.结果 有近70%的学生承认在近1个月周期内饮酒,常采取的控制饮酒行为包括:饮酒前或饮酒中进食,记录饮酒量,避免赌酒.饮酒前或饮酒中进食、请朋友监督控制的方法不能有效控制饮酒量,而记录饮酒量、避免赌酒、尽量延长饮酒间隔时间则能对饮酒控制起到积极的作用.结论 学校和社会应在加强宣传饮酒危害的同时探索一些有效方法以控制大学生的酒精摄人量,减少酒精对大学生的伤害,促进大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者:刘晓芬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出院精神病患者电话随访失败的原因,提出对策,提高电话随访成功率.方法 对2009年1-6月出院后第1次电话随访失败的107例精神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导致电话随访失败的原因是:随访电话号码错误、不真实51例,占47.7%;患者及家属不配合22例,占20.6%;随访时间选择不恰当16例,占14.9%;随访护士缺乏临床经验和沟通技巧18例,占16.8%.结论 随访电话号码有误、患者及家属不配合、随访时间不当、随访护士缺乏技巧是导致对出院精神病患者电话随访失败的主要原因,认为应做好患者资料收集工作、加强宣教、选择恰当随访时间和提高护士素质,以提高电话随访成功率.
作者:黎翠云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非现役文职护士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的心理状况和应对方式,为有效地实施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心理问卷和特质应对问卷作为测量工具,对某军队医院的58名非现役文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1)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非现役文职护士的负性情绪得分均<1.5分,即低于理论平均值;一线预备组和非一线预备组在恐惧、神经衰弱、抑郁、疑病、强迫-焦虑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非现役文职护士积极应对得分(39.00±5.95)分,明显高于常模[(30.26±8.74)分,t=11.19,P<0.001];一线预备组和非一线预备组的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现役文职护士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应对甲型H1N1流感,心理状况总体较好.提示在她们进入临床一线、面对严峻的疫情护理任务时,仍需要进一步加强甲型H1N1流感疾病知识的培训与心理指导,避免现实与想象差距较大而产生的心理冲击.
作者:张俊红;付春华;王芳英;王茜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68例老年饿部骨折患者的功能锻炼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防脱位知识知晓率62%,正确掌握功能锻炼方法者56%,能做到主动功能锻炼者仅26%、运动时间≥30 min/d者32%、患肢膝关节活动度≥80°者34%;疼痛、惰性、缺少督导及家庭支持系统缺陷是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功能锻炼现状不容乐观,且影响因素较多,针对影响因素有的放矢地采取有效对策非常重要.
作者:胡妙兰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龙血竭外敷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穿刺部位皮下淤血的疗效.方法 将因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致穿刺部位皮下淤血的68例患者,按人选顺序尾数的单双数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用龙血竭胶囊粉以75%酒精调成糊状后外涂于患处,3~5次/d,每次30 min;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敷,3~5次/d,每次30 min.两组患者均以5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治愈时间.结果 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龙血竭胶囊粉外敷治疗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穿刺部位皮下淤血有明显的疗效,同时缩短了淤血的治愈时间.
作者:陆伟丽;徐贞 刊期: 2010年第08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腹部危重的疾病之一,其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预后差,并发症多,病死率高[1],其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其常见并发症[2].
作者:陈亭;卢嘉渝;詹丹丹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多媒体集中访视法在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52例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多媒体集中访视法;对照组常规方法,即采用语言及图片交流访视法.访视前后指导患者填写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和手术相关知识的问卷及访视满意率调查.结果 两组患者访视后焦虑评分均降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同组患者访视前后焦虑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访视后对手术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士对观察组患者的访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对术前访视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多媒体集中访视能明显减轻腹腔镜手术患者焦虑情绪,使患者比较全面熟悉手术相关知识,明显提高术前访视率和满意率,保证了手术室整体护理的质量.
作者:钱卫玲;范美娟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手机短信应用于外来孕妇孕期保健服务的效果.方法 2008年进行产前检查及分娩的637例孕妇为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健服务;2009年进行产前检查及分娩的609例孕妇为观察组,运用手机短信提示产前检查日期,进行孕期宣教,统计对比两组孕妇产前检查次数、异常妊娠和分娩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前检查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异常分娩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妊娠结局中新生儿窒息、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对外来孕妇应用手机短信进行孕期保健,能提高孕期保健质量,从而减少异常妊娠和异常分娩,提高安全分娩率.
作者:方文娟;李津津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按摩足三里、上巨虚、合谷穴位联合足浴对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肠蠕动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结直肠癌患者按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按摩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术后常规护理.按摩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后8 h起护士用大拇指按摩双侧合谷、足三里、上巨虚穴,并联合足浴,予早期干预促进肠癌术后肠蠕动恢复.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腹胀发生率.结果 按摩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提前(P<0.05),按摩组术后腹胀发生率明显降低(P<0.06).结论 选择合谷、足三里、上巨虚穴位按摩联合足浴能有效地促进肠癌术后患者肠蠕动的恢复,预防术后腹胀的发生.
作者:陆金英 刊期: 2010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