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持续质量改进在病区血标本采集中的应用

范晓芹;黄桂圆;董奕裕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 血液标本, 质量管理, 护理
摘要:目的 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提高病区血标本的合格率.方法 围绕检验科对血标本质量的反馈信息和患者反馈的意见,制定持续质量改进目标及实施方法,包括: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增强血标本管理意识,建立标本采集指南,调整采血时间,强调标本采集时的注意点,制定重新采集标本的流程等,全科护士参与,检验科配合,认真实施,评价持续质量改进效果.结果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后6个月,血标本不合格率从实施前的4.63%下降到1.37%;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满意度由90.7%上升到98.3%;采血技术满意度由87.3%上升到96.8%.结论 遵循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原则,能提高血液标本合格率和护士服务意识,确保临床检验正确率,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护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癌症患者腔静脉滤器置入加溶栓治疗的护理

    总结46例癌症患者发生静脉血栓后行腔静脉滤器置入加溶栓治疗的护理经验.术前评估心理状况,术后护理以预防并发症为主,观察穿刺点、溶栓中的出血倾向,肺栓塞先兆,是否发生滤器移位、脱落、血栓闭塞及穿破下腔静脉等;术后24 h指导在床上活动,测量腿周径,溶栓时采用血压计袖带充气置于患肢局部加压,以促进溶栓,防治肢体水疱.本组患者3~10 d下肢水肿减轻,双大腿周径差距缩小,下肢肿胀、疼痛基本消失,溶栓总有效率98%,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作者:马从凤;檀美芳;符冰;蒋凤姣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调查

    目的 调查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并发牙周疾病的认知和口腔保健行为,为提高糖尿病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表内容包含3方面,以访谈形式对10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并发牙周疾病认知和口腔保健行为调查.结果 仅29例患者对糖尿病并发牙周疾病有足够的认知,占28.4%;39例经常接受糖尿病管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患者仍有27例缺乏糖尿病并发牙周疾病的认知;51.0%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能坚持早晚各刷牙1次,47.1%的患者选用软毛牙刷刷牙,20.6%的患者做到2-3个月更换牙刷1次;但是仅31.4%的患者采用竖刷牙法刷牙;2.0%的患者定期看牙医,进行口腔检查和维护.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并发牙周疾病的认知水平低,口腔保健行为不良.因此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应增加对糖尿病并发牙周疾病相关知识和正确口腔保健知识和技能教育.

    作者:古成璠;刘雪琴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穿刺部位皮下淤血龙血竭外敷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龙血竭外敷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穿刺部位皮下淤血的疗效.方法 将因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致穿刺部位皮下淤血的68例患者,按人选顺序尾数的单双数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用龙血竭胶囊粉以75%酒精调成糊状后外涂于患处,3~5次/d,每次30 min;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敷,3~5次/d,每次30 min.两组患者均以5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治愈时间.结果 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龙血竭胶囊粉外敷治疗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穿刺部位皮下淤血有明显的疗效,同时缩短了淤血的治愈时间.

    作者:陆伟丽;徐贞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68例老年饿部骨折患者的功能锻炼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防脱位知识知晓率62%,正确掌握功能锻炼方法者56%,能做到主动功能锻炼者仅26%、运动时间≥30 min/d者32%、患肢膝关节活动度≥80°者34%;疼痛、惰性、缺少督导及家庭支持系统缺陷是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功能锻炼现状不容乐观,且影响因素较多,针对影响因素有的放矢地采取有效对策非常重要.

    作者:胡妙兰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利用电脑幻灯片对肠造口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电脑幻灯片在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提高肠造口患者整体护理质量.方法 根据肠造口患者术前、术后及出院后不同时期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确定健康教育内容,将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制成幻灯片存于电脑中,并用于98例肠造口患者的健康教育中.结果 90%以上的患者认同本健康教育的方式和内容,71%-88%患者能主动或较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88%患者出院时学会了对造口的自我护理.结论 利用电脑幻灯片进行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有一定的效果,较好地实现了健康教育的目的 .

    作者:郭焰;代国香;万霞;宁月果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1例气管切开合并全身重度水肿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皮肤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腹部危重的疾病之一,其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预后差,并发症多,病死率高[1],其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其常见并发症[2].

    作者:陈亭;卢嘉渝;詹丹丹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水胶体敷料治疗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致皮下淤斑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采用水胶体敷料外敷治疗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所致皮下淤斑的效果.方法 对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后出现中重度皮下淤斑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应用水胶体敷料外敷;对照组给予喜疗妥药膏外涂.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皮下淤斑消散和疼痛缓解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水胶体敷料治疗皮下淤斑的疗效显著,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冬红;苏京;白俊霞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非现役文职护士心理状况及应对方式分析

    目的 调查非现役文职护士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的心理状况和应对方式,为有效地实施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心理问卷和特质应对问卷作为测量工具,对某军队医院的58名非现役文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1)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非现役文职护士的负性情绪得分均<1.5分,即低于理论平均值;一线预备组和非一线预备组在恐惧、神经衰弱、抑郁、疑病、强迫-焦虑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非现役文职护士积极应对得分(39.00±5.95)分,明显高于常模[(30.26±8.74)分,t=11.19,P<0.001];一线预备组和非一线预备组的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现役文职护士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应对甲型H1N1流感,心理状况总体较好.提示在她们进入临床一线、面对严峻的疫情护理任务时,仍需要进一步加强甲型H1N1流感疾病知识的培训与心理指导,避免现实与想象差距较大而产生的心理冲击.

    作者:张俊红;付春华;王芳英;王茜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出院精神病患者电话随访失败原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 探讨出院精神病患者电话随访失败的原因,提出对策,提高电话随访成功率.方法 对2009年1-6月出院后第1次电话随访失败的107例精神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导致电话随访失败的原因是:随访电话号码错误、不真实51例,占47.7%;患者及家属不配合22例,占20.6%;随访时间选择不恰当16例,占14.9%;随访护士缺乏临床经验和沟通技巧18例,占16.8%.结论 随访电话号码有误、患者及家属不配合、随访时间不当、随访护士缺乏技巧是导致对出院精神病患者电话随访失败的主要原因,认为应做好患者资料收集工作、加强宣教、选择恰当随访时间和提高护士素质,以提高电话随访成功率.

    作者:黎翠云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病区血标本采集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提高病区血标本的合格率.方法 围绕检验科对血标本质量的反馈信息和患者反馈的意见,制定持续质量改进目标及实施方法,包括: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增强血标本管理意识,建立标本采集指南,调整采血时间,强调标本采集时的注意点,制定重新采集标本的流程等,全科护士参与,检验科配合,认真实施,评价持续质量改进效果.结果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后6个月,血标本不合格率从实施前的4.63%下降到1.37%;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满意度由90.7%上升到98.3%;采血技术满意度由87.3%上升到96.8%.结论 遵循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原则,能提高血液标本合格率和护士服务意识,确保临床检验正确率,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作者:范晓芹;黄桂圆;董奕裕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护理学报》第4B期继续教育思考题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泌尿外科医护人员持续膀胱冲洗引流液颜色认知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医护人员对持续膀胱冲洗引流液颜色的认知情况.方法 采取自行设计的持续膀胱冲洗引流液色阶卡及问卷,调查荆州市4所医院泌尿外科60名医护人员对持续膀胱冲洗引流液颜色的认知状况.结果 对色阶卡所示的颜色进行描述,除5号色(红细胞浓度2%)被一致描述为鲜红色外,其他色号至少有2-4种认知结果,且同一认知结果色差跨度大;调节冲洗速度时选择的引流液颜色不一致;50%的医护人员不能根据引流液的颜色判断出血量的多少,50%对出血量的判断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结论 医护人员对引流液颜色的判断和描述缺乏统一的客观标准,多凭主观感觉判断,不能准确客观动态地描述患者的病情变化,影响了医护人员对冲洗速度的正确调节,降低了健康教育效果.应尽早研制出持续膀胱冲洗引流液比色卡作为判断引流液颜色的客观标准,并规范持续膀胱点滴冲洗及引流情况的观察记录方式.

    作者:罗婕;曾琼娥;肖杰;黄玲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手机短信在外来孕妇围产期保健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手机短信应用于外来孕妇孕期保健服务的效果.方法 2008年进行产前检查及分娩的637例孕妇为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健服务;2009年进行产前检查及分娩的609例孕妇为观察组,运用手机短信提示产前检查日期,进行孕期宣教,统计对比两组孕妇产前检查次数、异常妊娠和分娩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前检查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异常分娩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妊娠结局中新生儿窒息、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对外来孕妇应用手机短信进行孕期保健,能提高孕期保健质量,从而减少异常妊娠和异常分娩,提高安全分娩率.

    作者:方文娟;李津津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穴位按摩联合足浴对肠癌术后患者肠蠕动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按摩足三里、上巨虚、合谷穴位联合足浴对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肠蠕动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结直肠癌患者按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按摩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术后常规护理.按摩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后8 h起护士用大拇指按摩双侧合谷、足三里、上巨虚穴,并联合足浴,予早期干预促进肠癌术后肠蠕动恢复.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腹胀发生率.结果 按摩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提前(P<0.05),按摩组术后腹胀发生率明显降低(P<0.06).结论 选择合谷、足三里、上巨虚穴位按摩联合足浴能有效地促进肠癌术后患者肠蠕动的恢复,预防术后腹胀的发生.

    作者:陆金英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穴位按摩对择期腹部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生命体征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对择期腹部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生命体征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91例患者按自愿原则分为试验组45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在患者人院时和术前进行常规护理和相应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从术前第3天开始至术晨每天按摩风池、印堂、内关、合谷、心俞、间使穴位,每个穴位按摩1~3 min,每天2次.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术前1d的焦虑评分,术晨与入院时血压、脉搏、呼吸差值,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1)两组患者术前1d焦虑评分均较人院时高;试验组术前1d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对照组血压、脉搏在术前升高的幅度大于试验组(P<0.05),两组术晨与入院时呼吸频率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组患者离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对照组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拆线时间和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按摩对择期腹部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有缓解作用,能使患者术前的血压、脉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能促进患者术后身体恢复.

    作者:杨友群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医院外来手术器械标准化清洗管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管理方法,提高手术器械清洗质量.方法 选取某器械厂商提供的骨科置人手术器械各100件分别设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将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清洗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标准化清洗管理,对照组则由器械厂商负责清洗.采用放大镜目测检查法、蛋白质残留测试法检测两组的清洗质量.结果 放大镜日测检查发现观察组清洗不合格2件,对照组不合格45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6,P<0.01);两组各抽检30件进行蛋白质残留测试,观察组清洗不合格3件,对照组不合格21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7.P<0.01).结论 将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清洗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标准化清洗管理,可有效提高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赵洪峰;任淑华;吕巧红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中药贴敷配合穴位按摩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贴敷加穴位按摩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效果.方法 将2008年2-12月收治的37例乳腺增生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口服逍遥丸的方法,每日2次,每次6-99,经期停服,连续治疗1~3个月.将2009年1-10月收治的38例乳腺增生病患者作为治疗组,在对照组口服逍遥丸治疗的基础上,在非月经期进行中药贴敷1次/d,贴药10d为1个疗程,停3d,继续下一个疗程;由专业按摩师隔日1次,按摩屋翳、乳根、天池等穴位,每次15~20 min;指导患者每晚用热水泡脚后在足部的乳腺反射区抹油做推揉,每次20~30 min;连续治疗1-3个月.每个疗程结束及月经结束1周后进行检查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706,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贴敷配合穴位按摩能有效治疗乳腺增生疾病,安全可靠.

    作者:张秀霞;李玉梅;王琴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1例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并发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患者的护理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well differen tiated thyroid cancer,DTC)的临床原理是利用131I放射出的β射线来破坏甲状腺及其转移灶,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并且131-I对DTC转移灶有较高的清除作用,且很少有严重并发症[1].

    作者:王光琳;凌云霞;刘涛;曹娟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超声耦合剂在高频电刀金属负极板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超声耦合剂作为金属负极板与皮肤之间的导电介质的效果.方法 选择使用配置金属负极板高频电刀的83例手术患者,采用2块材料、大小相同的金属负极板,分别使用超声耦合剂(超声耦合剂组)和盐水纱布(盐水纱布组)作为导电介质、观察两组电阻值的变化.结果 手术30、60、90、120、150 min时两组电阻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盐水纱布组电阻值与对应的手术时间显著正相关(P<0.01);超声耦合刺组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 超声耦合剂作为金属负极板与皮肤之间的导电介质,可降低负极板与皮肤之间的电阻,保持负极板良好的导电功能,降低皮肤电灼伤的危险性.

    作者:肖爱华;全红;刘玉琴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重度酒精中毒患者早期经口气管插管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经口气管插管在重度酒精中毒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42例符合气管插管的重度酒精中毒患者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常规气管插管组19例和早期气管插管组23例.常规气管插管组出现明显呼吸衰竭表现时才给予经口气管插管,早期气管插管组在未发生明显呼吸衰竭之前给予经口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患者发病24 h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插管后患者清醒时间、气管插管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患者清醒时间、气管插管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重度酒精中毒患者早期经口气管插管能及时保护气道、防止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缺氧,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缩短清醒时间、气管插管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高岭燕;张其霞;杨玉玲;马红 刊期: 2010年第08期

护理学报杂志

护理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