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刘颜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缓解新生儿疼痛刺激反应的效果.方法 利用电脑选号方法随机选择新生儿病房以及NICU住院新生儿共202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1例.对照组新生儿接受疼痛刺激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新生儿疼痛反应情况积极给予缓解疼痛的护理干预,运用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eonatal Infants Pain Scales,NIPS)由专人在两组新生儿疼痛刺激时,对照组疼痛刺激后60 min,观察组给予疼痛护理干预后60 min,对新生儿各项反应进行评分.结果 两组新生儿接受疼痛刺激时疼痛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疼痛刺激时轻、中、重度疼痛的新生儿在疼痛刺激后或护理干预后60 min时疼痛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疼痛程度较对照组减轻.结论 应重视鼓励应用护理干预方法对新生儿疼痛进行有效、及时的干预和处理,以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
作者:张宝华 刊期: 2009年第22期
分析6例患者胸腔闭式引流管滑脱的原因,包括医护人员、患者、管理制度方面,如护理措施落实不到位,轮转及低年资护士缺乏经验;胸腔引流管放置后皮肤缝合不严密.胸腔引流管缝线结扎不牢靠;烦躁、昏迷患者无意识抓脱胸腔闭式引流管;患者活动时疏忽大意;人力不够,各环节未制定交接制度,搬运不当;对胸腔引流管滑脱事件重视不够.针对这些因素探索相应的护理对策,如科内组织讨论,制定完善的护理措施;加强科室业务学习及对轮转护士的专科培训;选择合适引流管类型,改进胸腔闭式引流管放置的部位及固定方法;重视宣教,加强护患沟通;积极完善各项制度.
作者:刘水姣;周剑宇;周美华;许灵娇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总结145例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移植患者的术后护理.术后加强体位管理,患侧下肢侧屈抬高位;做好皮瓣血运观察.正确掌握岛状与游离皮瓣的观察重点,及时发现血管危象;指导和协助患者进行循序渐进的功能康复训练,如伴有跟腱断裂,予踝关节制动6周后再行功能锻炼.本组皮瓣全部成活,仅5例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经局部换药后愈合;随访110例,皮瓣色泽正常,质地较正常足跟柔软,可耐磨,外形轮廓满意.
作者:傅育红;徐敏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总结2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应用爱通立溶栓治疗的护理经验.遵医嘱严格根据患者体质量计算用量进行药物配制,严格控制滴注速度,先将总剂量的10% 2 min内静脉推注,剩余90%的量随后60 min内均速微量泵泵人;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患者血压的变化;患者在接受爱通立治疗的初36 h通常会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是否有突发意识障碍、言语不清、肢瘫等脑出血症状及血管再闭塞症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的变化,有无头痛、呕吐、血压升高、脉搏缓慢等颅内压增高表现.
作者:王怡红;曹云云;张庆荣;王超男;周国花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总结1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术后并发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的护理.患者采用内科保守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因并发急性重症胰腺炎诱发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予留置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但HSCT后患者肠道黏膜未恢复,饮食仍需消毒灭菌,配置及输人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指导患者取半坐卧位以缓解SAP引起的疼痛,同时防止HSCT导致机体抵抗力低下致皮肤压疮的发生;建立2条静脉通路,保证HSCT后需单独输注的药物不与其他药物混合输入;做好口腔、肛周护理,嘱患者每次大便后用碘伏水溶液将肛周擦洗干净;重视患者心理护理.本例患者于移植后46 d治愈出院.
作者:荣恩慧;赵英新;施香君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不同学历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现状,为制定不同教育对象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对2008-2009学年在临床实习满4个月的中专、大专和本科实习护生各3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种不同学历的实习护生均具有正性评判性思维倾向;不同学历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不同,除了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维度和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大专>中专.结论 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的养成与护理教育内容、形式、方法密切相关,护理院校应针对如何提高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而开展临床教育教学方法的探讨与改革,着重增加对其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内容与力度.
作者:常广明;芦桂芝;王磊;关冰心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总结43例低射血分数患者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的术后护理经验,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术后使用桡动脉测压管持续监测动脉压、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持续监测中心静脉压,严密观察并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膜增厚,管腔狭窄,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肌缺氧,低射血分数患者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持续监测心电图,观察心律、心率,及时发现心肌缺血是监护的重点和难点.予动态连续监测心电图,每日做全导心电图1次,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特别是观察有无ST-T波改变及心肌缺血变化;准确记录24 h液体出入量,根据中心静脉压、血压和尿量变化决定患者输液速度和入水量,观察水电解质和尿量变化,以及时发现酸碱的失平衡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同时密切观察呼吸道和胃肠道及其他系统有无并发症发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本组患者经过精心治疗与监护,除1例因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死亡外,2例二次开胸止血,2例经床边血液持续滤过治疗,其余38例病情稳定后转入普通病房.
作者:姜翠清;宋云林;乔峻 刊期: 2009年第22期
为了对全院医护人员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医院感染控制知识水平,2009年1月在全院开展了一次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宣传周活动.宣传周举办前,在医院OA网上发布活动消息,公开招募活动志愿者和征集医院感染控制宣传口号,以评选出的优秀口号作为这次活动的宣传标语,在每个标语下配有图文并茂的具体内容,并将其印制成宣传图片及宣传手册,开辟专门的宣展大厅,宣传手册随手可取.同时,由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讲解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宣传周的形式被广泛称赞,在医院内外造成了较大反响,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得到一定程度提高.医院感染知识宣传周活动不失为一种覆盖面广,费时少,效果好的继续教育方式.
作者:许平;张苏明;陈玉华;朱莉莉;张艳红;张翔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总结30例先天性内斜视手术患者的护理经验.术前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鼓励患者家属及早选择手术治疗,并完善各项术前准备;术后复苏室内严密监护患儿病情,及时发现术眼是否活动性出血,告知患者及家属不能自行松开眼垫或揉眼,积极与家属沟通术后随访的重要性,并说明2岁以内患儿存在假性内斜的情况,取得家属理解与配合.本组患者术后1周眼位欠矫6例,正位23例;过矫l例,经二次手术获得正位.欠矫6例经过同视机,双眼视融合功能训练后明显改善.
作者:胡勇花;宋前方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replacement,THR)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预防与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0月302例行THR患者的年龄、合并症、手术麻醉方式、假体固定方式和输血情况,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THR患者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thrombosis,DVT)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302例THR患者中发生DVT 23例,年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全麻、假体固定方式、输全血为DVT形成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术前积极控制慢性合并症,术中操作精细,尽量避免全麻及输全血,可降低THR患者术后DVT的形成.
作者:陈华;钟敏珍;蒙月珍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马铃薯片外敷联合全科治疗仪照射治疗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126例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用新鲜马铃薯削成薄片外敷联合全科治疗仪照射治疗30~60 min,3~4次/d;对照组用50%硫酸镁溶液湿热敷静脉炎部位,3~4次/d.均连续治疗3 d.结果 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马铃薯片外敷联合全科治疗仪治疗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疗效满意,是治疗机械性静脉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吴平;谢华琴 刊期: 2009年第22期
腹部皮瓣移植术是在腹部切取创面所需要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并在切取过程中保留部分组织与腹部相连,用于覆盖另一部位创面的手术方法.术后因患者供区(腹部)与受区(本文所指受区为上肢伤处)相连,所以必须将患侧上肢固定于腹部,保持皮瓣的供区与受区部位制动3~4周后断蒂.
作者:邱征丽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持续低负压吸引在肺叶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行肺叶切除术的86例患者,按入院日期的单双号分组,单号为对照组41例,双号为负压吸引组45例.对照组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连接三腔的胸腔闭式引流瓶(以下简称胸腔引流瓶)进行引流,未进行负压吸引;负压吸引组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除连接胸腔引流瓶外,患者术后回病房时立即在胸腔引流瓶的调压阀上连接中心负压持续吸引,压力设定为-5~-10 cmH2O(1 cmH2O=0.098 kPa).观察比较两组24 h肺复张率、气体消失的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负压吸引组24 h肺复张率高于对照组(P<0.01);气体消失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肺部感染及肺不张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肺叶切除术后采用低负压持续吸引能促进患者肺复张,预防肺不张、肺部感染的发生,缩短胸腔引流管的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护理中应严密观察压力的大小,避免压力波动影响吸引的效果和产生并发症.
作者:郑秋霞;沈荷娟;周勇清;尚文军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不同分期肺癌患者的护理需求和社会支持特点,以指导护理工作.方法 采用自制护理需求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19例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比较早中期、晚期肺癌患者间的差异.结果 早中期肺癌组对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血管保护、护士穿刺水平几方面的需求均高于晚期肺癌组(P<0.05);晚期肺癌组在减轻躯体不适、朋友关心等方面的需求高于早中期组(P<0.001).早中期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得分高于晚期组(P<0.05),两组对支持的利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分期肺癌患者的护理需求强烈,早中期患者侧莺来自医护人员的信息和技术支持,晚期患者注重来自亲人和朋友的支持.社会支持形式和强度因人而异,早中期肺癌患者总的社会支持和客观支持高于晚期肺癌患者.
作者:袁爱娣;王明霞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学校关爱环境、护生间的关爱与护生关爱能力之间的关系,为培养护生的关爱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沃森的关爱量表、查尔斯的学校关爱环境量表和护生间的关爱量表,运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山西省2所卫生学校的377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采用当场发放当场收回的方式.结果 护生的关爱平均得分3.9267分,护生间的关爱平均得分4.9991分,学校关爱环境平均得分15.3349分.学校关爱环境、护生间的关爱与护生的关爱能力相关系数分别为0.204、0.209,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学校关爱环境、护生间的关爱与护生的关爱能力呈正向相关关系.大力改善学校关爱环境,促进护生间的关爱发展,将有利于护生关爱能力的提高.
作者:陈双琴;李斯俭;张智霞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泮托拉唑适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复合性胃溃疡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性疾病,在临床上使用比较广泛.笔者在多年临床静脉输液过程中观察到,泮托拉唑与多种药物存在配伍反应,因发现及时,经更换输液器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冷富萍;王安静;李明祥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总结经纤维支气管镜治疗57例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的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让患者观看支气管模型,细致讲解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的原理及过程;指导术前1~2 d适当休息,避免疲劳,术前尽量麻醉充分,根据每例患者具体情况实施有效麻醉;术中纤维支气管镜过声门时将患者的眼睛用服罩蒙上,轻轻抚摸患者额头,并指导患者张口深呼吸,大限度扩张声门;注药治疗时配合术者快而稳地钳夹清除坏死组织,注意避免纤维支气管镜、活检钳、分泌物进入健侧气道,以防止结核杆菌气道内播散;注药后协助患者取患侧卧位约10 min,指导患者尽量不要咳嗽,以利于注入药物的吸收;术后严密观察病情,提防并发症的发生.在2个月的强化期治疗结束时.本组57例患者治疗均有效,其中37例显效,20例有效.
作者:陈海燕;毛伟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江西科伦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20041046),常与抗生素联合治疗呼吸道疾病.美罗培南,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由敏感菌引起的各类感染[1].笔者发现当两者连续使用时茂菲氏滴管及输液管内液体立即出现白色浑浊,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作者:葛春璐 刊期: 2009年第22期
大剂量甲氨蝶呤(high-dose methotrexate,HD-MTX)是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联合化疗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预防和治疗髓外白血病的重要手段[1].但MTX具有潜在的细胞毒性,且剂量越大,出现不良反应的机会越大,严重时可致死[2].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皮肤黏膜损害,以及肝功能损伤,肾功能衰竭少见,国外报道HD-MTX.肾损害的发生率约2.5%,国内
作者:郑小芬;石小姑;方嫦娥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有效地维护胃管,是保证患者得到药物治疗和获得营养热量的基础.由于胃管留置期间,需要经常反复弯折、包扎胃管末端,或经胃管注入较黏稠流食时阻力增大,常导致胃管末端漏损,影响护理操作.如果因此增加更换胃管的频次,势必会多增加患者的痛苦.
作者:李丹;高萌 刊期: 2009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