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秋霞;沈荷娟;周勇清;尚文军
目的 探讨不同分期肺癌患者的护理需求和社会支持特点,以指导护理工作.方法 采用自制护理需求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19例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比较早中期、晚期肺癌患者间的差异.结果 早中期肺癌组对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血管保护、护士穿刺水平几方面的需求均高于晚期肺癌组(P<0.05);晚期肺癌组在减轻躯体不适、朋友关心等方面的需求高于早中期组(P<0.001).早中期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得分高于晚期组(P<0.05),两组对支持的利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分期肺癌患者的护理需求强烈,早中期患者侧莺来自医护人员的信息和技术支持,晚期患者注重来自亲人和朋友的支持.社会支持形式和强度因人而异,早中期肺癌患者总的社会支持和客观支持高于晚期肺癌患者.
作者:袁爱娣;王明霞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有效地维护胃管,是保证患者得到药物治疗和获得营养热量的基础.由于胃管留置期间,需要经常反复弯折、包扎胃管末端,或经胃管注入较黏稠流食时阻力增大,常导致胃管末端漏损,影响护理操作.如果因此增加更换胃管的频次,势必会多增加患者的痛苦.
作者:李丹;高萌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总结12例骶管内蛛网膜囊肿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术前做好患者心理疏导,消除其思想顾虑;训练床上大小便,为术后较长时间卧床做适应性准备;术后做好脑脊液漏的观察和护理,避免造成伤口感染甚至逆行颅内感染;做好皮疹、便秘的观察和护理,保证患者的舒适感,使其安心卧床.本组1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结果优8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2%.
作者:张红;黄慧群;刘翠青;陈华 刊期: 2009年第22期
左氧氟沙星系喹诺酮类药物,因抗菌谱广、作用持久、疗效明确,成为常用的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肠道感染等[1].但随着药物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者:吴心洁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护士对汞危害的认知状况,防范汞对护士的职业危害.方法 对全院220名护士进行汞危害相关知识认知情况调查,内容包括护士对汞的危害、汞侵入人体的方式或途径、汞的职业防范3个方面.结果 护士对汞危害知识3方面的认知率普遍较低,工作年限长的护士认知率略高于工作年限短的护士.结论 临床护士对汞危害的认知不足,应将汞的职业安全防护规范化,加强对护士汞防护知识教育,特别是年轻护士的教育,规范护理工作流程.制定汞泄漏后处理法及应急预案,对防范汞对护士的职业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唐德菊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总结2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应用爱通立溶栓治疗的护理经验.遵医嘱严格根据患者体质量计算用量进行药物配制,严格控制滴注速度,先将总剂量的10% 2 min内静脉推注,剩余90%的量随后60 min内均速微量泵泵人;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患者血压的变化;患者在接受爱通立治疗的初36 h通常会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是否有突发意识障碍、言语不清、肢瘫等脑出血症状及血管再闭塞症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的变化,有无头痛、呕吐、血压升高、脉搏缓慢等颅内压增高表现.
作者:王怡红;曹云云;张庆荣;王超男;周国花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罗森塔尔效应对实习护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8年8月-2009年5月在我科实习的86名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43名)和对照组(43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引用罗森塔尔效应,以引导、启发、鼓励、赏识教育为原则.采用指导、合作式带教方法,应用批判性思维能力(中文版)测量表对带教效果进行评价,用动态考核及笔试方法对护生护理病人能力进行综合考核.结果 观察组批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为(321.83±72.70)分,对照组(285.89±16.2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各个分量表及护理能力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罗森塔尔效应能有效激发护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及潜能,促进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作者:郝秀凤;王小革;陈敬华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replacement,THR)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预防与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0月302例行THR患者的年龄、合并症、手术麻醉方式、假体固定方式和输血情况,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THR患者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thrombosis,DVT)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302例THR患者中发生DVT 23例,年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全麻、假体固定方式、输全血为DVT形成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术前积极控制慢性合并症,术中操作精细,尽量避免全麻及输全血,可降低THR患者术后DVT的形成.
作者:陈华;钟敏珍;蒙月珍 刊期: 2009年第22期
分析乳腺癌患者围术期静脉使用不当的原因包括:患者知识缺乏,不了解静脉保护的意义;护士健康宣教不够,且未重视静脉保护;轮转护士专科知识缺乏,管理方面未对此类患者进行特殊标识,不利于护士记忆与识别.针对此提出对策:(1)组织科室全体人员共同学习如何针对乳腺癌患者合理选择和使用静脉,并制定工作流程.(2)乳腺癌患者入院第1天,采用粉红色病人识别带,并戴在患侧手腕处与其他住院患者相区别,并做好相应的宣教;要求术前采血、静脉治疗选用患侧静脉;手术当日选用健侧静脉为术中补液及用药,但应避免选用肘关节处的静脉;术后加强患者及家属健康宣教.共同参与静脉保护.(3)加强科室制度化管理力度,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与赏罚制度,并与护士行为考核相关联.实施静脉保护措施后PICC置管率由以前的73%提高到88%;贵要静脉置管率在PICC置管中的比例由以前的51%提高到66%.实施静脉保护方法后的前3个月有2例在术前选择健侧静脉输液及采血,后3个月全部患者围术期静脉使用均达标,无1例术后在患侧行静脉输液及采血等.
作者:黄爱微;潘莘莘;吴皓宇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缓解新生儿疼痛刺激反应的效果.方法 利用电脑选号方法随机选择新生儿病房以及NICU住院新生儿共202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1例.对照组新生儿接受疼痛刺激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新生儿疼痛反应情况积极给予缓解疼痛的护理干预,运用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eonatal Infants Pain Scales,NIPS)由专人在两组新生儿疼痛刺激时,对照组疼痛刺激后60 min,观察组给予疼痛护理干预后60 min,对新生儿各项反应进行评分.结果 两组新生儿接受疼痛刺激时疼痛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疼痛刺激时轻、中、重度疼痛的新生儿在疼痛刺激后或护理干预后60 min时疼痛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疼痛程度较对照组减轻.结论 应重视鼓励应用护理干预方法对新生儿疼痛进行有效、及时的干预和处理,以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
作者:张宝华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肘部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在B超引导下肘上PICC置管的效果.方法 47例乳腺癌患者因肘部血管条件差,在B超引导下,在肘上2横指处(3~4 cm)行PICC置管.观察1次置管成功率、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及评价患者舒适度.结果 本组患者1次置管成功44例,成功率为94%;置管期间无1例患者发生机械性静脉炎;患者舒适度评价结果为自我感觉舒适27例,一般舒适20例.结论 肘部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在B超引导下肘上PICC置管成功率高,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低,患者舒适度高.
作者:李静;郭敏;黎月英;余晋涛;陈琼芳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总结2例勃起功能障碍患者行可膨胀型阴茎假体植入术的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帮助患者丢掉传统观念束缚,主动配合手术;严格会阴部皮肤准备,避免术后切口感染.术后阴囊置冰袋2 h,2 h后用医用沙袋放置于阴囊底部适当抬高阴囊,防止或减轻阴囊水肿;严密观察阴茎血供情况,观察阴茎肿胀及龟头的颜色;联合应用抗生素的基础上保持切口敷料及尿道口清洁干燥,拔除导尿管后教会患者正确的排尿方法,防止发生感染;重视患者出院后假体使用方法指导.2例患者手术顺利,未发生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性生活满意.
作者:全翔凤;经霁;李玉芹;陆素青;杨芳;伍琳凌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持续低负压吸引在肺叶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行肺叶切除术的86例患者,按入院日期的单双号分组,单号为对照组41例,双号为负压吸引组45例.对照组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连接三腔的胸腔闭式引流瓶(以下简称胸腔引流瓶)进行引流,未进行负压吸引;负压吸引组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除连接胸腔引流瓶外,患者术后回病房时立即在胸腔引流瓶的调压阀上连接中心负压持续吸引,压力设定为-5~-10 cmH2O(1 cmH2O=0.098 kPa).观察比较两组24 h肺复张率、气体消失的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负压吸引组24 h肺复张率高于对照组(P<0.01);气体消失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肺部感染及肺不张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肺叶切除术后采用低负压持续吸引能促进患者肺复张,预防肺不张、肺部感染的发生,缩短胸腔引流管的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护理中应严密观察压力的大小,避免压力波动影响吸引的效果和产生并发症.
作者:郑秋霞;沈荷娟;周勇清;尚文军 刊期: 2009年第22期
分析6例患者胸腔闭式引流管滑脱的原因,包括医护人员、患者、管理制度方面,如护理措施落实不到位,轮转及低年资护士缺乏经验;胸腔引流管放置后皮肤缝合不严密.胸腔引流管缝线结扎不牢靠;烦躁、昏迷患者无意识抓脱胸腔闭式引流管;患者活动时疏忽大意;人力不够,各环节未制定交接制度,搬运不当;对胸腔引流管滑脱事件重视不够.针对这些因素探索相应的护理对策,如科内组织讨论,制定完善的护理措施;加强科室业务学习及对轮转护士的专科培训;选择合适引流管类型,改进胸腔闭式引流管放置的部位及固定方法;重视宣教,加强护患沟通;积极完善各项制度.
作者:刘水姣;周剑宇;周美华;许灵娇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掌握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意外事件的特点,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97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意外事件的种类、原因与方式.结果 主要有暴力伤人29例,占30%;自杀自伤24例,占25%;出走行为38例,占39%;噎食、窒息6例,占6%.发生意外事件时患者住院时间:<1周45例,占46%.发生意外事件的时间分布:61例发生在日间上、下午班,占63%.当值护士的工作年限:<5年49例,占51%.结论 住院2周内、在工龄小于5年的护士值班时,患者易发生意外事件,以出走和暴力伤人为主,其中自杀自伤者多采取吞服异物、自缢方式.提示应加强病情观察,做好症状护理;重视护士专科知识培训,推行护士层级管理,建立护理安全评估制度和强化安全检查,以避免或减少精神病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
作者:陈汝兰;陈露艳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泮托拉唑适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复合性胃溃疡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性疾病,在临床上使用比较广泛.笔者在多年临床静脉输液过程中观察到,泮托拉唑与多种药物存在配伍反应,因发现及时,经更换输液器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冷富萍;王安静;李明祥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江西科伦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20041046),常与抗生素联合治疗呼吸道疾病.美罗培南,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由敏感菌引起的各类感染[1].笔者发现当两者连续使用时茂菲氏滴管及输液管内液体立即出现白色浑浊,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作者:葛春璐 刊期: 2009年第22期
腹部皮瓣移植术是在腹部切取创面所需要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并在切取过程中保留部分组织与腹部相连,用于覆盖另一部位创面的手术方法.术后因患者供区(腹部)与受区(本文所指受区为上肢伤处)相连,所以必须将患侧上肢固定于腹部,保持皮瓣的供区与受区部位制动3~4周后断蒂.
作者:邱征丽 刊期: 2009年第22期
采集高质量、合格的痰标本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清醒患者能自行将痰液咳出留置在标本容器内,而咳嗽无力的危重患者、昏迷患者、人工气道建立的患者、麻醉未醒者以及各种原因所致不能有效咳嗽的患者,痰液均不能自行咳出,留取痰标本相当困难,这是ICU护理工作的难点问题.
作者:钟汝梅;巫淑芬;李玲娜;叶春玲;胡淑珍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总结43例低射血分数患者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的术后护理经验,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术后使用桡动脉测压管持续监测动脉压、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持续监测中心静脉压,严密观察并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膜增厚,管腔狭窄,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肌缺氧,低射血分数患者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持续监测心电图,观察心律、心率,及时发现心肌缺血是监护的重点和难点.予动态连续监测心电图,每日做全导心电图1次,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特别是观察有无ST-T波改变及心肌缺血变化;准确记录24 h液体出入量,根据中心静脉压、血压和尿量变化决定患者输液速度和入水量,观察水电解质和尿量变化,以及时发现酸碱的失平衡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同时密切观察呼吸道和胃肠道及其他系统有无并发症发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本组患者经过精心治疗与监护,除1例因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死亡外,2例二次开胸止血,2例经床边血液持续滤过治疗,其余38例病情稳定后转入普通病房.
作者:姜翠清;宋云林;乔峻 刊期: 2009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