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显风;吴蓓茸;陈彩芬
目的 了解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方面存在的不良行为,探讨护理干预方法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方法 对67例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其服药方面存在的不良行为,包括服药随意性大,随意加减药物,有症状时服药无症状时停药,漏服药,自行买药,很少向医生咨询等.根据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社区为高血压患者建立档案,开展用药知识教育、用药行为干预和家庭协助干预等,发挥社区、家庭对患者用药的监督和指导作用.结果 52例患者经社区护理干预后,服药不良行为得到改善,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有效控制高血压.结论 社区和家庭进行联合干预可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用药治疗的认知程度,改善了服药依从性.
作者:杨桂芝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当今,脑卒中发病率高,病程长,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征.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其中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为常见的心理障碍,约占20%~60%[1-3].卒中后抑郁患者大多心情沮丧,缺乏康复欲望及主动性,对瘫痪肢体功能的恢复极为不利,所以正确认识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所引起的负面影响,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与护理,对患者来说极为重要.笔者针对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综述如下.
作者:张其霞;杨娇弟;高岭燕;何金彩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描述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出院后关节功能恢复状况,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出院后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因素.方法 2006年9月-2007年5月以目的 抽样的方法选择了某医院关节外科中心行髋关节置换术后出院的患者共90例,实际随访79例.应用文献研究及定量研究的方法,通过专业医务人员对某医院79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出院后患者实施调查,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估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采用CES-D流行病学调查用抑郁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家庭康复需求调查表评估影响因素.采用一般描述性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积差相关等处理分析结果.结果 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出院后关节功能恢复较差,关节功能评分差的比例达到了44%.影响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的因素丰要包括患者的年龄、受教育水平、术后并发症、康复锻炼计划、每天康复锻炼时间.抑郁程度、家庭康复需求满足程度,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家庭康复水平较低,出院后不能完全有效地进行各种康复运动,患者对家庭康复存在较大的需求,应积极开展家庭康复,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作者:李东文;徐燕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总结8例重度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心脏再同步化三腔起搏器(CRT)植入的护理要点,包括心理护理、局部并发症观察、电极脱落及CRT起搏器功能的判定、出院指导等.本组8例患者均顺利植入CRT,术后心功能状态、射血分数较术前改善,QRS波变窄;1例出现局部血肿,及时处理后明显改善.认为CRT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方法,重视和加强术前护理评估、起搏器功能的判定及术后的随访指导有利于治疗的成功,为减少并发症、术后康复和提高生命质量提供了重要保证.
作者:陶静;裴大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我院对手术时间短、麻醉药用量小的眼科全麻手术安排在门诊进行,既可以避免患儿住院期间的交叉感染,缩短患儿与家长的分离时间,还可避免等待手术的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还能减少医院对设备及人员的投入.但由于眼科门诊手术室设备相对简单,患儿术前、术后没有住院,因此,为手术意外抢救和病情观察增加一定的困难.
作者:张颖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在ICU中,为防止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一次性医疗用具被广泛使用.其中使用多的就是一次性乳胶手套,它具有成本低、无需清洗消毒、省时省力、一次性使用等特点.在ICU临床护理工作中,笔者发现一次性乳胶手套除了固有的作用外,在其他方面亦有其重要作用,总结如下.
作者:陆碧燕;王金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对25例未婚引产患者进行心理测评,发现存在焦虑20例.抑郁18例,焦虑抑郁共存的13例.心理护理要点包括心理疏导、认知干预、舒适疗法等.对焦虑型患者主要通过沟通、交流,打消其思想顾虑;引导患者畅所欲言,为她们提供一个宣泄的机会和场所.对抑郁型患者以科学的态度给予开导,稳定她们羞愧不安的情绪,解除她们的罪恶感,克服自卑的心理,以平静的心态接受手术;尽量安排单人病房,为其保密,在其分娩的过程中全程陪护.干预后本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均显著减轻(P<0.05).认为对未婚引产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支持之后,能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有效促进其心身康复.
作者:罗琴;吴彤彤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盐酸阿扎司琼注射液为止吐药,无色澄明,常用于细胞毒性药物化疗和放射治疗后引起的恶心、呕吐;洛赛克化学名为注射用奥美拉唑,为白色或类白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呈弱碱性,适用于急性胃黏膜病变等,具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肿瘤患者化疗时常常将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以减少胃酸的分泌,减轻患者恶心、呕吐的症状.但在临床应用中发现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时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作者:白志芳;张爱萍;褚静茹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应用足底动静脉脉冲系统(足底A-V泵)减轻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术(THA/TKR)后患者患肢肿胀的效果.方法 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22例(A组),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36例(B组).经过患者知情同意,将A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 12例,对照组A 10例,B组患者分为治疗组B 18例,对照组B 18例.治疗组术后立即应用足底A-V泵,持续24 h应用,连续7 d;对照组除了不使用足底A-V泵以外,其他治疗、护理和功能锻炼方法与治疗组一样.术前1 d晨、术后1-3 d晨、术后7 d晨分别测量下肢周径,了解其肿胀程度.结果 两种术式下,治疗组在下肢胀肿减轻程度方面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均无出血并发症;对照组B中有2例患者发生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 应用足底A-V泵加功能锻炼在减轻全髋,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并町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而且此项操作简单方便,安全高效.
作者:孙玉勤;杨洁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梅毒患者的家庭支持情况与心理卫生状况,探讨临床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家庭支持量表及SCL-90,对56例梅毒患者进行测评,并将家庭支持总得分与阳性心理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本组患者的家庭支持总分为5-15(8.61±2.46)分;(2)本组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均高于国内常模(P<0.01),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4个因子分与国内常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家庭支持总得分与躯体化、焦虑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 梅毒患者存在异常心理,表现为躯体化、焦虑等,与家庭支持呈负相关.提示护理中受注重梅毒患者的家庭支持与心理卫生状况,通过发挥家庭支持作用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作者:龚小琦;罗萍娟;韩思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压疮高危病人的护理质量控制方法.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压疮发生率.方法 2006年1月成立压疮管理指导小组,对预报高危的病人进行床边核查,每月随机检查在院的高危病人护理质量,运用质量持续改进流程纠正护理中的不足.对发生压疮的病人进行跟踪观察、指导、会诊等.结果 537例预报高危的病人中37例发生压疮,发生率为6.9%,低于同类报道;高危病人护理质量均合格.护理人员熟练掌握评估工具的使用.结论 对压疮高危病人护理质量进行全程控制,能提高卧床病人的基础护理质量,促进护士对雎疮的预防知识和技术的掌握与应用,保证预防措施落实到位,降低高危病人压疮发生率.
作者:汤莉;于桂云;周丽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应用于静脉注射毒品患者抢救时的效果.方法 将108例静脉注射毒品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抢救时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术,对照组选择四肢静脉留置针穿刺术,比较两组1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采血成功率、液体通畅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1次穿刺成功率、采血成功率、液体通畅率、穿刺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1次穿刺成功率、采血成功率、液体通畅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穿刺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能有效提高静脉注射毒品患者抢救时的1次穿刺成功率、采血成功率、液体通畅率,缩短穿刺时间.认为颈外静脉可作为静脉注射毒品患者抢救的首选外周静脉.
作者:唐群英;李冬妹;蔡佩红;张秀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2型精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状况,并探讨影响自我效能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2犁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景表,通过方便抽样法,对135例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统计描述和以自我效能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为应变量、以一般资料的各项目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总自我效能水平为(67.96±11.02)分,影响总自我效能的因素有血糖控制的感知(P<0.001)和病程(P<0.05).影响饮食和足部管理自我效能的因素是血糖控制的感知(P<0.001)和病程(P<0.05),影响医疗控制自我效能的冈索是血糖控制的感知(P<0.001)和性别(P<0.05),影响运动自我效能的因素是血糖控制的感知(P<0.001)和低咀糖发生的频率(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水平有待进~步提高,护理人员应注重血槠控制较差的及病程较长的患者自我效能的提高,同时积极控制血糖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减少或避免低血精的发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运动效能.
作者:刘维维;彭庆莲;姜艳春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按摩自护疗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按入住公寓先后顺序将60岁以上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医嘱给予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给予健康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按摩自护疗法,包括按摩涌泉穴、梳头、击百会、疏松头部等,每天早上由护士督促并检查执行情况.所有患者都入住超过1年,纳入研究当日、干预满1年时采用SF-36健康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定,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及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两组患者干预1年后生活质量9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按摩自护疗法可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蔚;覃葵丽;刘美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头孢地嗪钠(商品名:力勉)为第3代头孢类抗菌药物,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或稍有特异性气味,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发挥杀菌作用.主要对多种革兰氏阳性、阴性菌和厌氧菌有效.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商品名:海斯维)是无色或儿乎无色的澄明液体,味甜,主要用于提供水、电解质及能量,并产生利尿作用和代谢性碱化作用.这两种药物为临床现用的新型药物,经检索,未见此两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的报道.我科2007年5月为1例患者输液时发现此两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英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声带麻痹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病因复杂.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声音嘶哑、一侧或两侧声带固定或运动减弱.随着肿瘤、外伤发生率的增高,声带麻痹的发病率有升高趋势[1].病因主要有肿瘤、占位病变、手术损伤、创伤、脑血管意外等.常引起声嘶、误咽、呛咳,甚至不能进食.双侧声带麻痹还可造成喉梗阻,危及生命[2].我院于2007年4月收治1例鼻咽癌放疗后2年引起双侧声带麻痹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梁晶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胸腔闭式引流是临床胸心外科极为重要的治疗措施.通过胸腔闭式引流可以引流胸腔内积气、积血、积液;重建负压,保持纵隔的正常位置;促进肺膨胀[1].临床上为了固定导管,采用了很多方法,如胸内缝合、胸外敷贴固定等[2].但是,在术后搬动患者过程中,或患者术后躁动及睡眠时,非计划性拔管仍时有发生.2007年5月-2008年4月,本科室采用缠绕固定法加强固定胸腔引流管,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学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国内外护理1=作中对PICC并发症及其异常情况的研究状况.方法 对中国牛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数据库)及美国PubMed数据库1999年1月-2007年12月有关PICC并发症及异常情况的文章进行检索分析.结果 在数量上,CBM数据库中,统计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有207篇,收录的文献逐年增加,由1999年的5篇增至2007年38篇;在PubMed数据库共检索到符合纳入标准文献37篇.在文献质量上,2个数据库中大多数文献都集中在C、D级,CBM数据库中.高质量的系统评价义献0篇,D级文献128篇,占61.8%,其中主要是一些描述性研究和没有对照的病例观察;PubMed数据库中.有3篇系统评价,D级文献13篇,占35.1%,其中9篇是个案分析.在文献内容方面,两数据库发表的有关PICC并发症及异常情况的文献在用途方面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10.25,P>0.05);PICC并发症有静脉炎,穿刺部佗的渗血,血肿和感染,导管相关性感染等;异常情况有导管头端异位、导管漂移或脱出、导管破裂或断裂、导管堵塞等.结论 对PICC并发症及异常情况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关注且发展迅速,国内发展也很快,但某些领域如恶性胸腔积液、顽同性肝硬化腹水应用PICC治疗,以及一些罕见并发症,如臂动静脉瘘管、神经损伤、心律失常、呼吸窘迫、液体渗漏肝实质引起腹痛和呼吸困难等需要国内护理同行们进一步研究.
作者:周美玲;李惠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深静脉穿刺处皮肤红肿的处理方法,以延长深静脉置管的使用时间.方法 将101例右锁骨下深静脉置管穿刺处皮肤红肿的患者,按红肿出现先后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5l例与试验组50例.对照组用碘伏常规消毒红肿处皮肤,待干后用敷贴覆盖,每天按时更换;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消毒后在红肿处覆盖一小块拧f的无菌碘伏棉球,然后再覆盖敷贴.对比观察两组红肿的转归情况及治愈时间.结果 两组红肿治愈率及治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试验组消毒后在红肿处覆盖一小块拧十的无菌碘伏棉球,然后再覆盖一次性保护膜处理深静脉置管穿刺处皮肤红肿的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蒋凯;林碎钗;方振红;蔡晓丹;严晓静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