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群英;李冬妹;蔡佩红;张秀霞
目的 了解梅毒患者的家庭支持情况与心理卫生状况,探讨临床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家庭支持量表及SCL-90,对56例梅毒患者进行测评,并将家庭支持总得分与阳性心理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本组患者的家庭支持总分为5-15(8.61±2.46)分;(2)本组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均高于国内常模(P<0.01),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4个因子分与国内常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家庭支持总得分与躯体化、焦虑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 梅毒患者存在异常心理,表现为躯体化、焦虑等,与家庭支持呈负相关.提示护理中受注重梅毒患者的家庭支持与心理卫生状况,通过发挥家庭支持作用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作者:龚小琦;罗萍娟;韩思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扩张器埋置腔隙的剥离过程多数不能完全在直视下操作,对于剪断的血管很难做到一一仔细结扎和凝血,术后局部血肿是常见的并发症.预防血肿形成有效的措施就是术中彻底止血[1].因此,术中灯光照明保证操作视野清晰尤为重要.笔者总结了该手术中各种灯光的应用技巧,报道如下.
作者:边冬梅;戚锐;贾维娜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我院对手术时间短、麻醉药用量小的眼科全麻手术安排在门诊进行,既可以避免患儿住院期间的交叉感染,缩短患儿与家长的分离时间,还可避免等待手术的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还能减少医院对设备及人员的投入.但由于眼科门诊手术室设备相对简单,患儿术前、术后没有住院,因此,为手术意外抢救和病情观察增加一定的困难.
作者:张颖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妇科、泌尿科、肛肠科等手术患者常需取截石位,术前进行会阴部、肛门的清洁消毒时,在手术床上常垫上胶单,并在胶单尾部接污水桶,消毒液常倒流到患者腰部,散落在地面和手术床上,甚至溅落到医护人员身上.鉴于此,我科自行设计制作了C型垫和半圆型漏斗,通过对150例采取截石体位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严翠甜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应用健康教育流程表对断肢,断指再植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依据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流程表,对48例断肢/断指再植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采用护理部统一制定的调查表,进行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和对护理工作满意率评价,并与去年同期比较.结果 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率从去年同期82%上升到100%;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从85%上升到98%.结论应用健康教育流程表对断肢/断指再植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增强健康教育的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江哲珍;黄桂林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声带麻痹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病因复杂.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声音嘶哑、一侧或两侧声带固定或运动减弱.随着肿瘤、外伤发生率的增高,声带麻痹的发病率有升高趋势[1].病因主要有肿瘤、占位病变、手术损伤、创伤、脑血管意外等.常引起声嘶、误咽、呛咳,甚至不能进食.双侧声带麻痹还可造成喉梗阻,危及生命[2].我院于2007年4月收治1例鼻咽癌放疗后2年引起双侧声带麻痹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梁晶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方面存在的不良行为,探讨护理干预方法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方法 对67例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其服药方面存在的不良行为,包括服药随意性大,随意加减药物,有症状时服药无症状时停药,漏服药,自行买药,很少向医生咨询等.根据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社区为高血压患者建立档案,开展用药知识教育、用药行为干预和家庭协助干预等,发挥社区、家庭对患者用药的监督和指导作用.结果 52例患者经社区护理干预后,服药不良行为得到改善,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有效控制高血压.结论 社区和家庭进行联合干预可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用药治疗的认知程度,改善了服药依从性.
作者:杨桂芝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总结1例婴儿肌性斜颈的康复护理体会,提出对患儿采用按摩牵拉、功能训练、家庭护理指导等综合康复护理.患儿的康复及护理全部由经过正规进修培训的康复护师执行.先对胸锁乳突肌行充分按摩后,牵拉头部使颈椎呈充分伸展位;操作者以双手拇指、食指、中指拿揉患儿双肩,按揉大椎、双侧风池穴,用小鱼肌依次按揉患侧斜角肌、斜方肌、肩胛提肌、阔背肌;加强患儿头部控制训练;调整患儿枕头高度;注意室内光线的方向,尽量将患侧朝向有亮的一面;患儿出院前.由康复护师对家长进行培训,在患儿出院后每天对相关肌肉进行按摩.予连续综合康复治疗、护理5个月后,患儿颈部畸形纠正,头部控制良好,运动发育无落后迟缓现象.
作者:李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回顾分析1例右侧腹股沟斜疝嵌顿患者全麻中因出现恶性高热,呼吸循环衰竭死亡过程.体会到:护士术前应常规询问患者的病史和家族史,了解是否属于恶性高热的易发人群;医务人员应加强对恶性高热的警惕性,充分认知其发病机制和典型的临床表现,在患者发病后能尽快判断正确,以免殆误抢救时机;诊断后予100%氧气高流量过度通气,立即更换钠石灰缸,以排出过多的CO<,2>和残留吸人的麻醉药物;予患者冰敷降温和用35%~40%酒精擦浴,予0~1℃生理盐水静滴及冲洗腹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心电图、动脉血气分析、PETCO<,2>和尿液的量、颜色、性质,了解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由于该例患者术前一般状况欠佳,合并乙型肝炎、肝功能异常,影响到对药物的代谢和吸收,在抢救过程中所用药物对患者作用不明显,可能是本病例发病后迅速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陈秋莲;龚腊梅;杨清余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人胎膜敷贴联合红外线灯照射治疗溃疡期压疮的效果.方法 68例128处院外带入溃疡期压疮的患者,按患者入院单双日分为人胎膜组34例(62处压疮),安酱贴组34例(66处压疮).人胎膜组采用健康产妇正常分娩的新鲜胎膜,清创处理后将胎膜紧贴于创面上,再以3~4层无菌纱布覆盖、包扎,然后用红外线灯照射20~30 min,每日2次.对照组清创后根据创面的大小选择不同规格的安普贴敷料直接贴在创面上,压平,中间不留气泡.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人胎膜组总有效率97%,安普贴组总有效率7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03,P<0.01),人胎膜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人胎膜敷贴联合红外线灯照射治疗溃疡期压疮效果优于安普贴,操作方便,经济实用,且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宋晓红;李玉华;唐金凤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应用于静脉注射毒品患者抢救时的效果.方法 将108例静脉注射毒品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抢救时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术,对照组选择四肢静脉留置针穿刺术,比较两组1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采血成功率、液体通畅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1次穿刺成功率、采血成功率、液体通畅率、穿刺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1次穿刺成功率、采血成功率、液体通畅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穿刺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能有效提高静脉注射毒品患者抢救时的1次穿刺成功率、采血成功率、液体通畅率,缩短穿刺时间.认为颈外静脉可作为静脉注射毒品患者抢救的首选外周静脉.
作者:唐群英;李冬妹;蔡佩红;张秀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主动脉夹层为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壁内膜破裂,由于血液流体力学的压力沿内膜与中外层之间层面纵行剥离而形成的壁内血肿,又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或主动脉剥离症.Ⅲ型主动脉夹层瘤行传统手术较为困难,需在部分体外循环保护下行开胸手术,不仅术中操作困难,而且易发生吻合口出血、截瘫、左肺出血及心脏意外等,病死率高达6%~67%,而术后截瘫(或轻瘫)达7%~46%.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及腹主动脉瘤使病死率大大降低[1].
作者:罗思妮;冯艮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分析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展为哮喘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18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64例发展为哮喘,发生率为34.40石.哮喘发生与反复病毒感染、过敏体质、接触过敏原、家族遗传性疾病史、父母吸烟、喂养方式等因素有关.应尽量避免高危因素,加强健康教育,提倡母乳喂养.避免接触过敏原,改善生活环境,加强患儿锻炼,预防呼吸道感染,遵医嘱按时使用激素治疗.
作者:张淑丽;张海燕;张海霞;王维维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总结Apofix椎板钩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齿状突骨折患者围术期的护理经验.对16例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不稳患者行Apofix椎板钩寰枢椎融合内固定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指导患者进行体位练习、呼吸系统功能训练;术后加强病情观察、体位护理,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及时发现并发症,有计划地进行康复训练及出院指导.16例患者均顺利度过围术期.未出现术后并发症,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且均能较早下床活动.
作者:杨琼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焦虑、抑郁和病情的影响.方法 在抗精神病药物常规系统治疗的同时,对137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辅以认知行为治疗(观察组),疗程3个月,采用Hanmilton抑郁量表、Hanmilton焦虑量表、住院患者护理观察量表于干预前后进行评定,并与单纯药物治疗的137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分别在干预前1周内、治疗结束后1周内进行暴力行为的计数.结果 两组干预前后暴力行为计数及焦虑、抑郁、护理观察量表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干预后观察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01或P<0.05).结论 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辅以认知行为干预,对于缓解其暴力行为的发生,缓解焦虑、抑郁及病情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童建冲;邹军辉;岑利萍;王红尔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全麻前在舒泰表面麻醉及咪唑安定镇静下留置胃管的效果.方法 选取需留置胃管的择期手术患者180例,按手术日期的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在全麻成功后常规留置胃管;试验组取舒泰2 ml润滑胃管至所需插人的长度,再滴2滴于置管侧鼻孔内,然后将剩余部分挤入患者舌根部,令其吞咽.同时由麻醉师静脉缓慢注射咪唑安定2 mg,2 min后按常规方法将胃管置入.观察两组1次插管成功率及插管所需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插管所需时间及插管次数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的胃管插入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1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全麻前在舒泰表面麻醉及咪唑安定镇静下留置胃管,可提高1次插管成功率,缩短插管所需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余小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总结8例重度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心脏再同步化三腔起搏器(CRT)植入的护理要点,包括心理护理、局部并发症观察、电极脱落及CRT起搏器功能的判定、出院指导等.本组8例患者均顺利植入CRT,术后心功能状态、射血分数较术前改善,QRS波变窄;1例出现局部血肿,及时处理后明显改善.认为CRT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方法,重视和加强术前护理评估、起搏器功能的判定及术后的随访指导有利于治疗的成功,为减少并发症、术后康复和提高生命质量提供了重要保证.
作者:陶静;裴大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超润滑导尿管1、超润滑导尿管2、硅化处理导尿管对大肠埃希氏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中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合理选择导尿管.方法 经细菌孵育超润滑导尿管1、超润滑导尿管2、硅化处理乳胶导尿管材料膜片制备生物膜模型,通过菌落计数法确定粘附于导尿管材料生物膜内菌落数量并用扫描电镜观察生物膜的形态.结果 3种不同导尿管材料的生物膜内菌落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滑1、超滑2分别与硅化处理乳胶导尿管标准菌落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滑1与超滑2导尿管标准菌落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扫描电镜观察,硅化处理导尿管材料制备的生物膜表面可以观察到有细菌团块聚集和纤维素样物质交联;但超滑1与超滑2导尿管材料制备的生物膜表面仅有少许细菌团块,纤维素样物质交联不明显.结论 超润滑导尿管材料不容易形成细菌生物膜,临床留置导尿管时间长的患者尽可能选用超润滑材料导尿管.
作者:兰萌;韦莉萍;周洁;彭永正;施永德;李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对25例未婚引产患者进行心理测评,发现存在焦虑20例.抑郁18例,焦虑抑郁共存的13例.心理护理要点包括心理疏导、认知干预、舒适疗法等.对焦虑型患者主要通过沟通、交流,打消其思想顾虑;引导患者畅所欲言,为她们提供一个宣泄的机会和场所.对抑郁型患者以科学的态度给予开导,稳定她们羞愧不安的情绪,解除她们的罪恶感,克服自卑的心理,以平静的心态接受手术;尽量安排单人病房,为其保密,在其分娩的过程中全程陪护.干预后本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均显著减轻(P<0.05).认为对未婚引产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支持之后,能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有效促进其心身康复.
作者:罗琴;吴彤彤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