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弘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1岁,1998年8月2日人院,因吞服氯丙嗪78片(约1900 mg)6小时,昏迷1小时来诊.查体:T:35.9℃,P:120次/min,R:36次/min,BP:108/79 mmHg,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呼吸急促,流诞、舌外伸,瞳孔缩小,直径1 mm,对光反射消失,双肺中下野可闻及细小水泡音,心音低钝,心率120次/min,律齐无杂音,腹平软,肝脾(-),各生理反射减弱,未引出病理性反射,入院诊断:氯丙嗪中毒,急性肺水肿,呼吸衰竭,循环衰竭.
作者:王卫东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消耗性疾病(肝癌、胃癌)血清前白蛋白(PA)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肝癌组32例,胃癌组36例,健康对照组60例的血清前白蛋白浓度.结果 肝癌组血清PA为(208.7±40.9)mg/L;胃癌组血清PA浓度为(212.3±44.6)mg/L,健康对照组血清PA浓度为(336.7±52.8)mg/L,表明消耗性疾病血清PA浓度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 血清前白蛋白浓度测定是消耗性疾病低蛋白状态和营养评价很好的指标.
作者:周纪良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基底节区脑梗塞的成因、诊疗方案及预后,为没有小儿外科的基层综合医院治疗这类疾病提供有益尝试.方法 对2000~2005年间住院的27例外伤性基底节区脑梗塞进行诊断、治疗、随访分析.结果 治愈24例(治愈率88.9%),临床症状均消失,好转2例(均有伤前脑容量不足史),转院1例(因三代单传而转上级医院救治).结论 早期诊断(头颅CT)、及时有效治疗可明显改善近期预后.
作者:蔡保联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不同的护理方法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常规护理同时由专人对其进行健康宣教,根据病人提出的问题给予相关教育指导.结果 实验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根据病人提出的问题给予相关教育指导能稳定患者的情绪,缓解患者的疼痛.
作者:张丽珍;赵月玲;武婕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原发性高血压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随着高血压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血压,关注健康.本文观察18例难治性高血压联合应用鲁南欣康治疗,结果汇报如下:
作者:刘景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色弱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色弱是由遗传因素而来,后天性色弱多为视网膜病变、视神经蒌缩所致.笔者针刺治疗色弱患者40例,取得较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晓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医疗卫生的需求呈多层次发展的趋势,导致医疗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医院竞争的焦点在于人才竞争,因为,医院是知识分子较为集中的地方,多年的改革实践、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的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什么是医院发展之本.医院的主体是医务人员和管理人才,尤其是创造性人才和关键性人才对医院的发展有极端的重要性,医生的水平就代表着一个学科,甚至医院的水平,如何留住人才,管好人才是目前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各单位对知识分子的管理主要有四方面内容:一是知识分子的任用;二是知识分子积极性的激发和调动;三是知识分子群体功能的发挥;四是对知识分子如何做好扬弃性指导.知识分子的激励管理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如何运用激励机制完善知识分子的管理,也就成为医院重点关注的问题,笔者结合激励理论原理,就知识分子激励问题略谈一管之见.
作者:吕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巨大卵巢囊腺瘤CT表现及多平面重建(简称MPR)在其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直径超过25 cm的巨大卵巢囊腺瘤的CT表现及MPR特征.结果 螺旋CT扫描MPR重建能较清楚的显示囊肿的大体轮廓及与邻近器官的关系.结论 螺旋CT扫描MPR重建在巨大卵巢囊腺瘤定位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黄向明;周永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夹层动脉瘤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很多病人术前病情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而失去手术机会.通过术前严密的病情观察,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为病人赢得了手术机会,提高了病人生存率.方法 经过控制高血压、镇痛、镇静、心理护理等措施,病情趋于稳定,安全渡过术前阶段.结果 本组24例病人安全接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结论 术前病情的控制和稳定,赢得手术机会和获得手术成功的关键,有待于有效的护理措施的实施.
作者:王晓敏;朱丽美;马会民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中药消痤外用系列综合外用治疗痤疮的临床特色和疗效.方法 对163例痤疮患者随机分组、对比治疗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 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差异明显,表明中药消痤外用系列和现代美容仪器结合运用,疗效满意.
作者:柴雁;王红松;龙子江;孙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胎儿胚胎时期心血管系统发生较早,胚胎心脏发育从第2周开始至第8周已基本完成.在此期间易受到遗传和环境等致畸因素的损害而造成心脏发育不良或畸形,但因胎儿血流动力学及解剖学特点,胎儿心血管畸形不易引起胎儿宫内死亡.其产前诊断率较低.我们从2001年11月~2006年3月对前来就诊的26652例孕妇的胎儿心脏进行了系统的筛查检测,发现胎儿有心脏疾病47例,对此做一分析研究,旨在提高产前对胎儿时期心脏疾病的诊断,达到优生优育目的.
作者:罗慧丽;岳慧新;段金玲;赵晶;叶春秀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一般以休克、出血、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由于液体疗法的不断改进与完善,目前临床常可见由发热期直接进行多尿期的病例,因此,多尿期的护理对预后起重要作用.
作者:钟红梅;李兰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全头皮撕脱与四肢皮肤撕脱伤不同,一般常见于女性,对人的外观美容影响较大.利用显微外科技术,使撕脱头皮再植成活将极大地提高治疗的质量.1996~2003年,我科共收治头皮撕脱伤8例,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顾黎明;吴建林;黄军;沈泳;强力;吴柯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小儿重症脑炎往往会引起不同程度的中枢性高热,而高热又可加重脑组织损伤而影响预后.如能及时采用良好的降温方法,不仅能达到降温效果,而且能减少并发症,对改善患儿预后起重要作用.作者于2004年9月~2006年9月对60例重症脑炎患儿分别采用乙醇擦浴、药物、冰袋等3种降温方法进行分析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钛网颅骨修补成形术.方法 对本院2001~2004年间施行56例钛网颅骨修补成形术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钛网成形术89.2%(50/56)疗效满意,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颞部咀嚼不适或疼痛.脑内血肿、皮下积液及癫痫各1例,对手术后1年内患者随访45例,无感染、修补物外露修补移动等情况发生.结论 钛网颅骨修补成形术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多与操作有关.
作者:钟小军;史丹;邵弘;杜洪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腹部外伤的诊断与经验教训.方法 对我院1994~2005年收治258例腹部外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非手术治疗16例,剖腹探查手术242例,治愈251例(97.29),死亡7例(2.71%).死亡原因为术后再出血致严重失血性休克.结论 腹部外伤表现复杂,正确无误的诊断、认真的科学态度是减少合并症与死亡率,提高救治效果的关键.
作者:姜杰;尹京燮;许清一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新生儿败血症的感染途径、临床表现,争取早期诊断.方法 对87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结果 ①生后感染比产前、产时感染高,以皮肤、脐部、呼吸道为主要感染途径;②以发热或体温不升、少吃、少哭、少动、皮肤黄疸症及腹胀为主的临床表现;③血培养阳性率低.结论 ①新生儿败血症表现不典型;②对疑诊病例要高度重视;③采用综合治疗,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④注意新生儿皮肤、脐部护理及呼吸道感染,降低该病发病率.
作者:曾国华;徐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保留牙根是临床医师和患者共同的愿望,外伤或龋坏导致的牙根损坏达釉牙骨质界处缘龈下时是口腔修复医师深感棘手的问题,如何做到既要保留残根又要维护牙周健康,同时作出美观和固位良好的修复体,在临床工作中有较大的难度.我们近年来收治8例龈下前牙残根病例,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采用正畸方法牵引牙根使牙根暴露于龈缘以上或齐龈缘,经外科手术行龈组织成型后常规桩冠修复,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淑香;魏群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我科自1998年1月~2005年12月对68例困难胆囊切除的病人施行胆囊大部切除术,占同期胆囊切除术的5.2%(68/1286),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亮;张奇勇飞;王兴明;张衡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胃瘘是外科一种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3%~5%,死亡率为57.5%,由于消化道液大量丢失,引起水、电介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引发肾衰、营养不良与严重感染,其病程长,死亡率高.我院曾收治1例食道中段癌术后并发胃瘘的病人,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小妹 刊期: 2006年第11期